食品微生物试验室建设与生物安全-试验室能力验证管理系统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140998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1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试验室建设与生物安全-试验室能力验证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食品微生物试验室建设与生物安全-试验室能力验证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食品微生物试验室建设与生物安全-试验室能力验证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与生物安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崔树玉,2,主要内容,建设,-,净化和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管理,实验室消毒,个人防护,历史的回顾,感染事故多,造成损失重,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有学者对实验室感染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至少有,4,千余例实验室感染,导致,168,例感染者死亡。发生感染的原因和所占比例大致为:因发生事故感染者占总感染数的,17%,,因从事动物或寄生生物工作而感染者占,17%,,因暴露于气溶胶而感染者占,13%,,其余感染详细原因不明。,3,实验室感染的典型案例,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1967,年,8,月,德国马尔堡小镇一个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热,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据查原因是该实验室曾经用来自乌干达的猴子做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研究。共有,37,人染上这种疾病,其中有,1,4,人死去。,3,个月后德国专家找到罪魁祸首:一种危险的新病毒,形状如蛇行棒状,是猴类传染给人类的,这就是以发现地命名的“马尔堡病毒”,4,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感染:,1976,年,11,月,5,日,英国某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埃博拉病毒感染豚鼠实验,在制备肝匀浆时不慎被注射针头刺破手套和拇指,立即脱去手套,用次氯酸消毒液消毒手指,未见出血及伤口。但是,,6,天后发病,幸好使用高效价恢复期血清治愈。,5,实验室感染的典型案例,6,实验室感染的典型案例,非典实验室感染事件,2003,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人流行病专家卡洛,-,乌尔巴尼,在越南发现首例“非典型肺炎”由于接触病人而感染,,3,月,29,日在曼谷病故,2003,年,9,月,新加坡的,SARS,疑案,实验室传播,2004,年,中国出现实验室传播的,SARS,病例,.,实验室感染的典型案例,经卫生部专家组综合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患者宋某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患者魏某为疑似病例,并对其母病理标本进行病原学分离检测,其母后也确诊为“非典”病例。安徽患者宋某,女性,,26,岁,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3,月,7,日,-22,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学习,其间曾接触过腺病毒及合胞病毒,所确诊的“非典”病原来源为实验室感染。,7,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保存,选择参考菌群,检验前的准备,菌落总数,霉菌计数,致病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增菌,纯化,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报告,大肠菌群,实验室功能区域模块化设计,非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区域,办,公,室,信,息,室,档,案,资,料,室,样,品,室,卫,生,与,清,洁,室,实,验,室,实,验,辅,助,室,洗涤、高压、制水室,实验准备室,试剂配制室,实验材料储备室,培养观察室,淋浴、更衣室,药物、紧急冲淋装置,菌种保管室,微生物实验室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尊重和保护环境;,实验室的标准和模块化设计;,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促进最佳的科学研究能力;,合理使用空间(实验区和非实验区);,室外内外环境的人性化处理;,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安;,微生物实验室建筑相关规范与标准,。,实验室建筑与装修的指导思想,人文环境和实验环境并重,:,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学及美学的需要;安全;要有现代化实验室人文文化有关健康学、美学等设计理念。,标准与统一规划相结合,:,达到安静、整洁、明亮、庄重和迷人效果。,微生物实验室建筑要求,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水质的微生物检验室以洁净实验室为主。其中无菌试验、卫生用品和医院监测产品应在,100,级,洁净无菌室检验,食品、化妆品、水质微生物检验应在,洁净,无菌室检验,食源性疾病分离和鉴定实验室、霉菌分离和鉴定实验室应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进行。,术语,洁净度,1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大于等于,0.5m,的尘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m,的尘粒数为,0,局部,100,级,洁净区,local clean zone with cleanliness class 100,以单向流方式,在室内局部地区建立的洁净度级别为,100,级的区域。,浮游法细菌浓度,airborn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简称浮游菌浓度。在空气中随机采样,对采样培养基经过培养得出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的浮游菌数,个,m,3,沉降法细菌浓度,depositing bacterial concentration,简称沉降菌浓度。用直径,90mm,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养得出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个皿。,13,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流向,非实验室,区域,实验准备,区域,洁净实验室,工作区域,污染物处理,区域,病原菌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受控区域,原则:,洁污流线分明、流程简捷、层次清析去污有,效,能有效地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率。,实验室布局图,15,理化室,百级,更衣,P2,P2,P2,P2,P2,P2,仪器,P2,空气模拟,P2,实验室,普通室,准备,高压,一、,洁净实验室的建设,洁净实验室建筑设计依据,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洁净室原理,新风,新风机,送风机,洁净室,(,+,),更衣,(,+,),缓冲,走廊,送风,回风,+,高效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每,级为,34,级差,排,风,机,洁净实验室气流流型设计,气流流型应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为,1-4,级时,应采用,垂直单向流,。,送风、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启闭应联锁。,正压洁净室联锁程序为先启动送风机,再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关闭时联程序应相反。,1-4,级单向流平均风速,0.3-0.5,m/s,向外气流速度为,0.1,m/s,。,洁净实验室结构单元设计要求,走廊,培养观察室,缓冲,一更,传,递,窗,洁净室,(,100,级),视窗,边台,不,锈,钢,边,台,落,地,仪,器,水池,窗,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1,),1,、噪声:,50dB,2,、温,/,温度:,温度,湿度,冬季,夏季,冬季,夏季,16-20,18-28,30-50,60-70,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2,),新风量,:,要满足洁净室最小新风量、满足洁净室正压要求的最小新风量、满足每个人所需最小新风量之和。,保证供给洁净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压差: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10Pa,。,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3),配电:有自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供电,持续保证洁净实验室正常供电。,照度:洁净室的照明一般要求照度高。但灯具安装的数量受到送风风口数量和位置等条件的限制。这要求在达到同一照度值情况下,安装的灯具的个数最少。一般采用荧光灯作为照明光源。一般照明的最低照度取,350lx,,平均在,500lx,。洁净室内一般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洁净实验室技术参数(4),1,、,空气净化级别表,等级,静态空气洁净度,浮游菌,落菌量,自净换气数,级别,0.5m,的微粒数,/m,3,5m,的微粒数,/m,3,菌落数,/m,3,(,菌落数,/90,30min),100,3500,0,5,0 2,个,3Omln,100,1000,35000,300,25,0 75,个,30min,55,10000,350000,3000,75,2,个,30min,30,洁净实验室内装修(1),洁净室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良好,且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变形小的材料。,洁净室内墙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踢脚不应突出墙面。,洁净室不宜采用砌筑墙抹灰墙面,当必须采用时宜干燥作业,抹灰应采用高级抹灰标准。,洁净实验室内装修(2),墙面抹灰后应刷涂料面层,并应选用难燃、不开裂、耐清洗、表面光滑、不易吸水变质发霉 的涂料。,洁净室地面应平整,耐磨、易清洗,不易积聚静电,避免眩光,不开裂等。,当洁净室(区)和人员净化用室设置外窗时,应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靠洁净室室内一侧窗不宜设窗台。洁净室窗宜与内墙面齐平,不宜设窗台。,洁净室内的色彩宜淡雅柔和。,洁净实验室示图(1),实验室示图(2),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警示标识,3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设施、设备是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硬件基础,一套合格的设施、设备系统可有效地实现,“,人流、物流、气流、水流,”,的控制,从而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32,防护屏障,一级防护屏障,主要是指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安全罩、动物负压隔离器饲养装置、个人防护装备等实现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隔离的设备及高压灭菌器、污水处理设备等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备实验室防护设备,二级防护屏障,主要是指实验室在建筑上的结构特征,如由实验室的布局、围护结构、送排风系统等构成的防护系统,3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34,实验室分级,处理对象,危险等级,BSL-1,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低,不会引发健康成人疾病,级,四类,BSL-2,对人体和环境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级,三类,BSL-3,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级,二类,BSL-4,对人体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的微生物。尚无预防治疗措施,级,一类,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举例:,枯草芽孢杆菌,Naegleria gruberi,(耐格里原虫),感染性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虫,乙肝病毒,血源病原体,人类体液,尤其是明显有血液污染的体液,* 特别要警惕污染的针头或者锐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暴露于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致病菌,严重感染,有可能致命,例如:,结核杆菌,圣路易脑炎病毒,伯纳特考克斯体,汉坦病毒等,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4,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埃波拉病毒,无名病毒(,SNV,),里夫谷热病毒,(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米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应设应急照明装置。,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二),BSL-1,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三),BSL-2,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适用时,应符合关于,BSL-1,实验室的所有要求。,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48,(三),BSL-2,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设备,所配备的消毒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四),BSL-2,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实验室验收基本要求,满足微生物实验室设置的要求。,实验室规划与设计符合,保护人员、环境,的要求。,实验室平面布局和流程,科学合理、流程简捷、,洁污分明、层次清析,。,尽可能做到人流物流分开、严重污染的区域与洁净区域设立缓冲区,同时达到去污有效,能有效地切断感染途径,降低感染率。,实验室验收基本要求,满足实验室安全用电、用水、照明要求,具备应有的防火、剧毒化学品和菌毒种保管以及符合“三废”处理的有效设施等。,有严格的受控区域,对特别区域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每一单位要有样品存放用房,具备有相应的环境控制设施。,对特殊实验室如生物二级和洁净实验室要,有资质部门的验收合格报告。,实验室环境建设,实验室的环境建设是实验室所有建设活动重中之重,它是确保检测数据可靠的先决条件;是质量体系按国际标准运行以及资质认定中的必要条件;是保护实验人员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基础条件。实验室的装修风格要体现人文精神。,53,三、生物安全的有关法律,54,(一)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55,(二)国务院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 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病原微生物 分为四类:,第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57,(三)部门规章,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2009,年,10,月,1,日,),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文件(卫科教发,200615,号),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0,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共,380,种,分,3,个表,第一类,: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第二类,:艾滋、,SARS,、禽流感病毒、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第三类,:科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肠杆菌、肺炎支原体,第四类,:大鼠白血病毒,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种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病毒,160,29,51,74,6,病毒附录,6,0,5,1,0,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155,0,10,145,0,真菌,59,0,4,55,0,合计,380,29,70,275,6,名录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具体规定。,60,(三)部门规章(续),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188,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206,号),61,(四)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33,2002,),生物安全柜,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170-2005,),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6-,2011,),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63,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64,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6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年月日起施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条款,6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第二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6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6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五)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69,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70,(一)管理要素,人员,设施,设备,样本、菌(毒)种,材料(试剂、消耗品等),技术、方法,管理文件,71,各级管理部门职责,卫生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农业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72,各级管理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73,实验室设立单位内部组织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实验室管理部门,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健康监护,质量管理,实验组,内勤组,74,(二)管理文件体系,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实验室安全手册,作业指导书,危害评估报告,管理记录表单,75,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 设备生物学检测验证方法,生物安全实验室是通过物理围场的方式将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局限在能防止感染性材料特别是防止感染性生物气溶胶扩散到实验室外环境。为了保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三废”(即感染性固体废物、感染性液体废物和感染性空气)不扩散到实验室外环境,通过各种物理和,/,或化学手段,使排出实验室“三废”中的病原微生物达到“零排放”。,76,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有关,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的,B.5,中要求,“,在颁布实施我国,级生物安全柜有关标准之前,进口的,级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生产国相应的标准,生产国无相关标准的产品不得进口使用。国产的,级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家必须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其性能指标不得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出厂时必须按企业标准对每台生物安全柜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使用微生物进行的生物安全防护检测不得省略。,”,五、生物实验室设备监测,术语,78,79,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现场检测,1,、,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投入使用前,生物安全柜已安装完毕;,2,、,生物安全柜被移动位置后;,3,、,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检修后;,4,、,生物安全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5,、,生物安全柜一年一度的常规检测;,6,、,用高浓度的病原体实验完毕,这些实验材料被大量散落时;,7,、中途变更实验时;,8,、实验中断后又长期不使用时;,9,、其他有必要的时候。,80,生物安全柜的必测项目,序号,项目,工况,1,安装位置,静态,2,垂直气流速度,正常运转状态,3,工作窗口气流流向,正常运转状态,4,工作窗口气流流速,正常运转状态,5,工作区洁净度,正常运转状态,81,生物安全柜的必测项目(续),序号,项目,工况,6,噪声,正常运转状态,7,照度,正常运转状态,8,排风高效过滤器检漏,检测状态,9,接触电流,正常运转状态,10,接地电阻,正常运转状态,82,生物安全柜的必测项目,(续),序号,项目,工况,11,振动,正常运转状态,12,紫外线强度,正常运转状态,13,排水容量,检测状态,14,微生物,正常运转状态,15,风机性能,正常运转状态,83,(一)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的检测验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的检测对象,主要是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排风口,HEPA,滤器对微生物气溶胶滤除率的生物学检测验证。,84,1.,排风,HEPA,滤器对微生物气溶胶滤除率的生物学检测评价,-1,生物学检测验证的结果应体现三方面的防护效果,一是,HEPA,滤器对微生物气溶胶的滤除效果;,二是能够反映出安装过程中对,HEPA,滤器有没有损伤;,三是反映出,HEPA,滤器安装的是否严密,不漏气。,因此,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口,HEPA,滤器必须用经确认的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验证,85,1.HEPA,滤器对微生物气溶胶滤除率的生物学检测评价,-2,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口,HEPA,滤器生物学检测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检查实验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实验室内本底采样;,发生模拟微生物气溶胶、模拟微生物气溶胶本底的采样;,一级和二级,HEPA,滤器后的空气样本的采集;,采集样本的培养计数和,HEPA,滤器滤除率的计算。,86,(二),II,级生物安全柜的检测验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的检测验证主要是生物安全柜和安全罩。,介绍,II,级生物安全柜的生物学检测评价。,87,生物安全柜的检测和验证,级生物安全柜在出厂前就已经完成了物理(包括噪声、照度、向内风速、下送风速、气流流型等)和生物学检测验证,应有检测报告。,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安装后,应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生物学检测,包括人员保护、样品保护、交叉污染保护和出风口泄漏检测验证。,88,产品保护试验,89,90,91,检测标准,-,出风口泄漏检测验证,出风口泄漏检测是在美国,NSF49,标准、欧洲,EN12469,中没有的检测验证项目。出风口泄漏检测验证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参照美国国家标准,NSF49,的人员保护测试验证中的气溶胶发生,采样用,Andersen 2,级采样器在出风口处采样,30min,。,导致出风口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HEPA,滤器与固定框之间密封不严,二是,HEPA,滤器在安装过程中有损伤。对出风口的生物检测验证可以及时发现泄漏。,合格判定标准:每次试验中,在琼脂平板上粘质沙雷氏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不得超过,5,个。,必须重复,3,次试验。,92,日常监测,5.1外观,高效过滤器完整性,下降气流流速,流入气流速,气流模式,负压,93,(三)高压蒸汽灭菌器,原理,就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94,1、高压蒸气灭菌器的种类,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进入前,灭菌仓先抽真空,,然后引入蒸汽致操作压力。,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直接纪录控制系统所有参数和信息;,提供灭菌日志;,2、不同样品的灭菌要求,液体样品:,液体、培养基、发酵液等,容器:开口、非密封、密封的容器,如烧杯,烧瓶,螺旋盖瓶,安瓶等,包装:包裹或未包裹,或放置于金属或塑料的容器中。,固体体样品:,器械、玻璃器皿、有金属或玻璃制成的简单设备、滤器架、发酵罐、塑料等。,包装:包裹或未包裹,或放置于金属或塑料的容器中。,多孔类材料:,纺织材料、滤器、加样器和加样器头、注射器(空)、带有宽或窄的内腔的中空类材料、内窥镜等。,包装:包裹或未包裹。,混合材料:,液体、固体、多孔类材料等的混合物,如废物袋中的带有少量液体和多孔材料的耗材等。,对于含水量高的材料,推荐分开灭菌。,包装:包裹或未包裹,或放置于金属或塑料的容器中。,废弃物的灭菌,废弃物应放置于开口的容器或废物袋中,推荐使用专用的可折叠的蒸汽通透的废弃物灭菌袋;,将上述废弃物放置于有底的金属容器中;,选择尽可能高的灭菌温度;,注意:密封的废物袋中,的温度有可能比灭菌,舱温度低最高达,10,!,101,(四)高压蒸汽灭菌验证,1,、物理监测,(1),留点温度计,(2),温度压力测定仪,Temperature,Measuring Range,:,-200C to + 140 C,2 化学指示剂监测,利用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当颜色或性状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可认为该灭菌过程已完成。,指示胶带,指示卡,104, 3M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105,第一类 包外监测,第二类,B,D,测试,第三类 包内监测,第五类 包内监测,第四类 包内监测,化学指示物分类,106,107,3,、生物监测,是最关键的灭菌测试。,化学指示剂 生物指示剂,指示微生物: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K 31),,,监测建议:化学指示剂要求每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108,紧凑型设计-PCD,五、紫外线杀菌灯,GB 19258-2003,紫外线杀菌灯,适用范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的消毒。, 波段,波长范围,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3.7nm,。,石英玻璃管或其他。,可以配用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反射罩。,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00h,。,分类:普通型和高强度,高臭氧、有臭氧和无臭氧,直型、,H,型和异型。,常用紫外线消毒灯,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可产生臭氧。功率为,40,、,30,、,20,、,15,等。要求出厂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 :,功率,30W,灯,,90W/cm2,;,功率,20W,灯,,60W/cm2,;,功率,15W,灯,,20W/cm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灯管中心垂直距离,1m,处测定,),为:功率,30W,灯,,170W/cm,2,;,11W,灯,,40W/cm,2,。,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 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184.9nm,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 ,90W/cm2,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W/cm2,为合格;,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W/cm2,为合格。,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113,六、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管理,114,(一,),定义,菌毒种的定义,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指,具有保存价值,的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和保存,指采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妥善保藏病原微生物菌毒种,避免死亡、污染,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稳,115,(一)定义,续,样本,是指人工采集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体液、组织、排泄物、污染物等物质,保藏机构,是指承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藏任务,并向合法从事动物病原微生物相关活动的实验室,提供,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单位。,116,病原微生物分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117,联合国对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分类,根据其所运输病原体的传染性和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A,类和,B,类。,A,类指人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大,传染性强,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高度怀疑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也属于,A,类。,A,类感染性物质联合国编号,UN2814,和,UN2900(,只导致动物致病)采用,P620,包装要求。,A,类之外,仅具有一般危险性,引起感染的机会较少的感染性物质为,B,类(联合国编号,UN3373),,采用,P650,包装要求。,118,(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是具有特殊用途的感染性物质,,是人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包括保障食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抵御生物恐怖袭击)以及相关科研、教学、产业、检疫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支撑条件,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应不断加强对其收集、保护、管理、研究、开发和利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因为要使用菌(毒)种和样本,就必然涉及菌(毒)种和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119,菌(毒)种及样本的管理的特点,所有生物安全的内容均涉及;,质量和标准化;,安全防护(集中、备份、多种方式多地方保藏);,共享机制;,菌(毒)种及样本的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等级并不完全一致。,120,病原微生物样本遵循的条件和技术原则,具有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工作人员,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121,病原微生物样本遵循的条件和技术原则,样本采集,:,血液、鼻咽分泌液、咳痰、粪便、脑脊液、疱疹内容物、活检组织或尸检组织等。,采集样本要作到早、快、近(离病变部位近)、多、净(避免交叉污染),要注意包装要求。,烈性传染病样本采集后尽量就地检测,必要时才运送到具备条件的其它实验室进行检测。,122,菌(毒)种管理的重要性,菌(毒)种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对该制度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有效地防止在传染病防治、科学研究以及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造成菌(毒)种的扩散或遗失,避免发生实验室感染或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同时规范的菌(毒)种的管理可避免菌种差错,保证菌毒种保藏的质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运输的方式,(第,10,条),陆路,水路(无陆路通道时),航空(紧急情况或运往国外时),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批准单位 (第,11,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先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初审后,再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经民航运输,还应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运输过程的要求,具备,11,条规定的批准文件。,由,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得使用,的交通工具:公共电(汽)车、城市铁路,严防被盗、抢、丢失、泄漏,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保藏、提供和使用后的处理(第,14,、,15,、,16,条),保藏机构 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保藏机构职责 保藏和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和样本。,要求, 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设专库或专柜单独储存, 严格管理,专人负责。, 按批准文件提供;接收开具证明。, 保藏、提供均不得收费。, 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送交保藏机构保管。,菌(毒)种保藏中心,或专业实验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意外事故的报告(第,17,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1h,内,省级人民政府,设区市级人民政府,2h,内,本级人民政府,2h,内,所在地县级卫生主管部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2h,内,2h,内,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运输、存储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时),2h,内,2h,内,2h,内,2h,内,一级、二级实验室 (第,25,条),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实验室,应向设区市级卫生主管部门备案。,设区市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将实验室备案情况汇总、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129,七、实验室消毒技术,一般原则,:,及时消毒、彻底消毒、有效消毒,定义,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抗菌,antibacterial,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抑菌,bacteriostasis,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干扰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131,(,一,),消毒及时,当试验微生物污染实验环境时,应立即停止实验,用相应有效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实验室被空气和气溶胶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立即关闭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理。,可能污染的物品带出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前应该进行彻底灭菌或消毒处理。菌毒株和相关样本应对样本的载体和包装容器表面进行严格灭菌或消毒处理然后才可带出。且在取出样本时应对载体进行再次消毒处理,对包装容器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132,消毒及时,盛装污染微生物实验耗材的容器应有足量的消毒液,用过的耗材立即浸没在消毒液中。,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对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擦洗、消毒工作台面、地面,开启紫外线灯等照射,1,小时以上。生物安全,3,级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层流实验室应在实验结束后继续保持空气循环,30min,以上。,133,及时消毒,实验废弃物应立即进行灭菌或消毒等无害化处理。,试验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双手,洗脸,必要时应洗澡,更衣。,为防止意外,微生物实验操作台应备有有效的消毒剂及时对可能溅洒出的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134,(二)彻底消毒,对需消毒的物品应采取彻底的消毒措施,不留死角。消毒液浸泡消毒时,要将被消毒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剂中,对有管腔的物品,应将消毒液灌入管腔,排除气栓。消毒剂擦拭消毒时,要将消毒液擦拭带需要消毒物品的所有表面并保持充分作用时间。,消毒对象的选择要根据试验情况而定,凡是可能接触试验微生物的实验器材、试验环境(包括台面、地面、墙壁、空气)、人员(人体及防护用品等)均应采取相应消毒处理。,135,(三)有效消毒,要根据消毒对象和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对受到分枝杆菌、真菌、亲水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对存在较多有机物(如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消毒液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要根据消毒对象和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和灭菌方法,136,有效消毒,消毒器械和消毒液应有卫生部许可批件,消毒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应按照说明书标示的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进行消毒操作。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定期测试有效成分含量并及时更换。,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测定消毒或灭菌效果。大型消毒、灭菌设备在正式使用前和大修后应通过性能检测,证明可以有效使用。,1,、,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问题,是为热的传导提供良好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冷空气从灭菌器中顺利排出。因为冷空气导热性差,阻碍蒸汽接触欲灭菌物品,使之不能达到应有的温度。,2,、敷料包放置方法对热透穿透的影响,放置方法,穿透时间(,min,),水平,22,垂直,12,3,、冷空气排除量对温度()的影响,压力(磅),冷空气排除量,全排除,2/3,1/2,1/3,全未排,5,109.,100,94,90,72,10,115,109,105,100,90,15,121,115.5,112,109,100,20,126,121.5,118,115,109,4、不同容器对热穿透的影响,类别,穿透时间,(min),上层,下层,金属盘,10,17,穿孔盘,10,10,铁丝筐,7,7,某医院压力蒸汽灭菌检测结果,消毒物品,包装,检测件数,合格件数,合格率,(,%,),敷 料,不锈钢饭盒,26,23,88.46,器械包,布包,37,33,89.19,输液包,布包,11,8,72.73,注射器,不锈钢饭盒,52,37,71.15,手术衣包,布包,15,11,73.33,产 包,布包,9,5,55.56,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 二氧化氯 、含氯消毒剂,中效消毒剂:碘类、醇类、酚类,低效消毒剂:苯扎溴胺、醋酸氯己腚等双胍类,2011-2012,年,21,个国家标准,4,、消毒剂的合理使用,5,、实验室消毒常用的消毒剂,皮肤表面及手的消毒:碘类、醇类、双胍类、季胺盐类,物体表面的消毒:含氯消毒剂,金属器材的消毒:戊二醛,玻璃器皿的消毒: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空气的消毒,通风:一般可加强开窗通风,自然通风换气,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排气扇人工机械通风。,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灯管适用于无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瓦,/,立方米(照射强度,70MW/cm2,),照射时间不少于,60min,。,空气消毒机:有人活动的室内空气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将其置于有利室内空气循环的位置,按说明书连续开机达到规定时间后,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层流实验室、,P3,、,P4,实验室的空气消毒。,化学消毒剂喷洒或熏蒸。,地面的消毒,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需消毒时,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消毒液的用量不得少于,100,毫升,/,平方米。污染区和清洁区拖把应专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 min,,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曝晒后备用。,物体表面的消毒,实验台、桌、椅、凳、门把手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作用,10-15min,。对易腐蚀表面,应及时用清水擦洗以除去残留消毒液。,上述物品若明显被传染性标本污染,例如,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容器打碎,洒落于表面,操作者不应离开现场,应由他人立即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覆盖污染表面,使消毒液浸没污染物,保持,30-60min,,同时,对实验人员体表可能污染部位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耐热耐湿物品,金属器材、玻璃器皿可用压力蒸汽和干热灭菌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压力蒸汽灭菌:121灭菌时间为2030min;132灭菌时间为46min。,干热灭菌: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