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最新版第二章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243137376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22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最新版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组织行为学最新版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组织行为学最新版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组织行为学自考,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CONTENTS,e7d195523061f1c0205959036996ad55c215b892a7aac5c0B9ADEF7896FB48F2EF97163A2DE1401E1875DEDC438B7864AD24CA23553DBBBD975DAF4CAD4A2592689FFB6CEE59FFA55B2702D0E5EE29CDFC0DD98BC7D6A39AC4E055256EE11BBEDCDB7C9722D66262996B68DE860BD3C77EBCAECB599909EC0E07B61811075331ABCDE6990254B8C8,需要、动机与行为,01,02,03,价值观、态度与行为,知觉与行为,04,05,个性与行为,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等内容。,需要、动机与行为,1,2.1.1,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刺激,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新的需要,内心紧张,需要满足,目标实现,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图,2-1,个体行为规律的循环过程,练习题(单项选择),需要、动机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可表示为,()。,A,需要,-,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动机,-,需要满足,-,目标行为,-,新需要产生,B,动机,-,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需要满足,-,新需要产生,C,心理紧张,-,目标导向行为,-,动机,-,需要,-,需要满足,-,目标行为,-,新需要产生,D,需要,-,心理紧张,-,动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满足,-,新需要产生,【答案】,D,2.1.2,需要与动机,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2.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社会制约性,需要的特点,原始性,内隐性,实践活动性,动机的特点,(,单选 多选,简答,),(,2015.10,),动机,【答案】,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真题(名词解释),真题(单项选择题),(2016.4),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答案】,B,真题(多项选择题),(,2014.10,),需要的特点有()。,A指向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可变性,E社会制约性,【答案】,ABCDE,练习题(单项选择题),动机的特点不包括()。,A原始性,B,权变性,C,实践活动性,D内隐性,【答案】,B,请输入您标题,请输入您标题,选择机能,强化机能,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动机能指导人们做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请输入您标题,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2.1.2,需要与动机,动机的三种机能,真题(单项选择题),(2016.4),按照心理学分析,动机具有()。,A始发机能,B选择和导向机能,C强化机能,D维持机能,E再生机能,【答案】,ABC,2.1.3,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1.,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简答,),真题(单项选择题),(2015.10),动机的源泉是()。,A价值观,B行为,C目标,D需要,【答案】,D,练习题(单项选择题),动机产生的基础()。,A刺激,B,需要,C,目标,D行为,【答案】,B,2.1.3,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简答,),2.1.1,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刺激,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新的需要,内心紧张,需要满足,目标实现,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图,2-1,个体行为规律的循环过程,价值观、态度与行为,2,2.2.1,价值观,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2.,价值观的属性,价值观的属性主要是指,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1),内容属性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否重要。,(2),强度属性界定的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的重要程度。,(,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真题(单项选择题),(2015.10),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态度,【答案】,C,2.2.1,价值观,3.,价值观的形成,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价值观以及早期学校的教育等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一个人一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相对较稳定的状态下和较短的时同内,价值观是,恒定、持久,的,不容易发生改变。,但是随着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更迭,人们的一些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体现的是价值观的,时代属性,和,社会属性,。,(,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2.1,价值观,4.,价值观的作用,(1),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2),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3),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4),价值观会影响,领导人的决策,行为,。,(,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2.2,态度,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也是一种带有评价性与感情倾向性的主观感受与意识状态 。,2.,态度的构成,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它们合称为态度的,ABC,模型。,(,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真题(单项选择题),(2014.10),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态度,【答案】,D,2.2.2,态度,态度的,ABC,模型,态度,知觉成分,是指个体对客体的理解和价值评价 。,态度,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及其程度。它在三种成分中占据关键性地位。,态度,行为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客体的行为准备状态及行为反,应的倾向。,(,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态度情感成分可分为两类,情境性情绪,比较稳定的情感,练习题(多项选择题),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A知觉成分,B,行为意向成分,C,情绪成分,D情感成分,E,意志成分,【答案】,ABD,2.2.2,态度,3.,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1),调整功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并把这种态度作为今后行为的基础。,(2),自我保护功能,:,能使得个体在受到挫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够借用其所持有的态度来表现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4),知识功能,:,在个体所能知觉到的外部世界中寻求一种稳定、 一致的或者可预测的行为倾向。,(,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2.2.2,态度,4.,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属于行为的指导和动力系统,对人的行为有直接、重要的影响。,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态度影响行为效果,态度影响忍耐力,态度影响相容性,(,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2.2.3,工作满意度,1.,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2.,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知觉与行为,3,2.3.1,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知觉的内涵,所谓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整合与解释的过程。但是这种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3.1,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主要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等方面的信息,它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等。空间知觉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是由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视觉在空间知觉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时间知觉,主要对事物延续性及顺序性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处理,它是人们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及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位移等方面的信息,它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物体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运动知觉与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密不可分。,错觉,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不正确的知觉(几何图形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触觉错觉等),恒常性,即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把许多部分或属性,的客观对象当做,一个整体来反映的,特性,整体性,即个体根据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进行组织、加工、整合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即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为合理的说明,使其有一定的意义,e7d195523061f1c0205959036996ad55c215b892a7aac5c0B9ADEF7896FB48F2EF97163A2DE1401E1875DEDC438B7864AD24CA23553DBBBD975DAF4CAD4A2592689FFB6CEE59FFA55B2702D0E5EE29CDFC0DD98BC7D6A39AC4E055256EE11BBEDCDB7C9722D66262996B68DE860BD3C77EBCAECB599909EC0E07B61811075331ABCDE6990254B8C8,2.3.1,知觉的特征,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会保持其稳定性的特性(亮度大小形状颜色),2.3.1,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2.,社会知觉的内涵,社会知觉是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它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3.1,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社会知觉特征,认知对象的独特性,认知过程的双向作用性,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2.3.2,知觉过程,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是指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了解外界的客观事物,并通过视觉听觉味觉感觉触觉嗅觉等来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选择,。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组织,。是指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知信息和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综合成一个整体。,解释,。是运用概念、判断及推理等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抽象和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反应,。是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个体的态度或行为中表现出来。,(,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2.3.3,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环境,知觉者主观因素的不,同会导致知觉个体差异,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知觉是不同的。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体特征,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这种整合应该遵循以下规则,(,1,)接近律。,(,2,)相似律。,(,3,)闭锁律。,(,4,)连续律。,在不同的环境下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也会影,响我们的知觉,知觉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2.3.4,知觉偏差,(,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信息相互结合的时候,人们总会倾向于关注最前面的信息。,(,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冲淡过去获得的印象,并对以后对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的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晕轮效应是掌握极少有关知觉对象信息的前提下做出了整体性判断结果,其特点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3.4,知觉偏差,(,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也称为假定相似,通常指人们通过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的关于他人的印象。,(,5,),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6,),对比效应,。对比效应是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不考虑客观的标准。这种对比,结果一般会带有偏差。,( 7,),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指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3.5,归因理论与倾向,1.,归因的概念,归因是指人们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对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进行分析判断并推论其原理的过程,即,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及内在心理状态对其举止,进行解释与推测,,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之所以如此的知觉。,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某种行为与其动机及价值取向等属性或逻辑结合的理论,他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如果从,主观上,把某种,行为表现,和与其,相应的其他内在属性,或,倾向,逻辑地结合在一起的原理。,(,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海德的恒常原理归因理论,01,02,03,04,e7d195523061f1c0205959036996ad55c215b892a7aac5c0B9ADEF7896FB48F2EF97163A2DE1401E1875DEDC438B7864AD24CA23553DBBBD975DAF4CAD4A2592689FFB6CEE59FFA55B2702D0E5EE29CDFC0DD98BC7D6A39AC4E055256EE11BBEDCDB7C9722D66262996B68DE860BD3C77EBCAECB599909EC0E07B61811075331ABCDE6990254B8C8,凯利的三要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归因理论,2.3.5,归因理论与倾向,1.,海德的恒常原理归因理论,归因研究的创始人海德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它认为归因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归因,,认为还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情境因素导致的,即属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内部归因,,把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为个人自身的原因,即属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2.3.5,归因理论与倾向,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凯利的三要素是指特殊性、共同性及一贯性。,(,1,),特殊性,。特殊性是针对这种行为是只在特殊情境下发生,还是在不同情境下都会经常发生的解释。,(,2,),共同性,。它考查的是这类情境能否引起大家的共同反应。,(,3,),一贯性,。他考查的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个体是否能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2.3.5,归因理论与倾向,3,、罗特的控制源理论,罗特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不同的。,(,1,)内控者。认为事件发生的原因、行为是受自己支配的。,(,2,)外控者。外控者则认为事件的发生于自己无关,是外部因素造成的。,(,3,),控制源的影响,。成功之后,当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时,其对下次成功的期望比较高;反之,当个体在经历成功之后,当其将成功归因于机遇时,其对下次成功的期望比较低。,而个体经历失败后,其归因状结果呈现相反的状态。,(,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2.3.5,归因理论与倾向,4,、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韦纳从,成功,与,失败,这两个角度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1),控制点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韦纳将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努力,和,能力,,外部原因是,任务难度,和,运气,。,(2),稳定性维度。 根据稳定性维度,韦纳将原因分为稳定原因和不稳定原因,稳定原因是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原因是努力和运气。,(3),可控性维度。根据可控性维度,韦纳将原因分为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努力是可控原因,任务难度及运气是不可控原因。,(,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个性与行为,4,2.4.1,个性概述,个性概念,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部分:,(,1,),个性倾向性,,也就是心理过程的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2,),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心理过程的特征,有气质、能力和性格等。,(,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1,5,4,2,3,个性的特征,特征,2.4.1,个性概述,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2.4.2,气质与行为,气质的定义,气质是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某些特点是与生俱来的,这使得气质比能力和性格更多的受到生理组织因素的制约。,(,2,)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指的是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11,胆汁质,情感发生得快而强烈,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倾向性。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待人处事心平气和,并且沉着冷静,有很强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其各种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都是相当迟缓的,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多血质,多血质的人的感情发生的速度快,外部表现明显,但在强度方面确是比较温和的。这种人比较热情活泼、机智灵敏、动作敏捷,其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抑郁质,活动单调持久且不易形于外,具有明显的内向性。这种人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易感性,即使是微弱的刺激,他们也会当作较强的作用来感受,经常会多愁善感,容易神经过敏。,3,2,1,4,2.4.2,气质与行为,-,气质的类型,2.4.3,能力与行为,能力概述,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它是影响人们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2.,能力的类型,一般能力,:也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是人们完成一切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是指在特殊活动领域发生作用的能力,如节奏感、色彩鉴别能力等。,(,多选 简答 论述,),2.4.3,能力与行为,3.,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个体天生的某些解剖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结构形态及生理特点。自然因素是个体能力发展的必然前提。,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劳动实践对于人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劳动能发展人的一般能力,也对人的特殊能力起促进作用。,个性因素,个体能力的发展是和坚强的信念相联系的。此外,个体的思想倾向性和信念的恒定性也会影响其对生活的态度,进而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要求,.,(,多选 简答 论述,),2.4.4,性格与行为,性格的定义,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只有那些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定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依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依据个体独立性,五种,性格特征,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外倾型,内倾型,独立型,顺从型,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2.4.4,性格与行为,1,2,3,2.4.4,性格与行为,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培养坚强的意志,形成自我教育能力,2.,性格的培养,2.4.5,情绪与行为,情绪的概念,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情绪作为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一种反应。,2.,情绪的特征,非自发性,短暂性,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情绪会产生生理唤醒,(,多选 简答 论述,),2.4.5,情绪与行为,3.,情绪的维度,情绪之间的差异可以从三个维度给予划分:情绪的种类、情绪的强度、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情绪种类多样化(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情绪强度存在差异,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不同的工作岗位对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多选 简答 论述,),2.4.5,情绪与行为,4.,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情绪劳动: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情绪智力,(,多选 简答 论述,),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社会技能,5,2,4,6,1,3,选聘员工,决策,创造力,.,激励,领导力,谈判,2.4.5,情绪与行为,5.,情绪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组织承诺与公民行为,5,2.5.1,组织承诺,组织承诺的概念,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它是一种“心理合同”“心理契约”,2.,组织承诺的三因素,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1,组织承诺,3.,建立组织承诺,研究表明,组织承诺能够预测离职现象,甚至能够预测离职意向。管理者对一个人工作绩效和晋升机会的评价与他自身的,感情承诺,水平呈正相关,然而,持续的承诺,却与工作绩效成负相关。,建立高情感承诺,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总之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工作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能,提高员工组织承诺,的有效办法。,(,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2,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2,组织公民行为,2.,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人们除了致力于实践组织的规定事项以外,还会经常,主动自发,地付出额外的心力,从事一些直接或间接有利于组织的事情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出现与正式的报酬并不直接相关。,组织公民行为对于组织长期效能及成功运作有关键性作用。,(,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2,组织公民行为,3.,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它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行为,能自觉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冲突。,它能使得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之中,它能促进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它能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它能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它可以在无形中影响组织的绩效 。,(,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2,组织公民行为,4.,组织公民行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依赖工作环境的构建,组织通常希望并一直在鼓励组织成员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员工和组织的关系是与经济交换相区别的,社会交换关系,。,2,、行为科学原理对行为的塑造,强化,行为的重复出现,情景迁移,影响行为改变,运用角色,榜样,促进学习,(,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2.5.2,组织公民行为,5.,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某些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如表现自己、获取晋升、引起上司的重视等。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为了获得组织公民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刻意表现这些行为,有可能会忽视自己的工作职责。这种负面影响会产生示范作用,进而带动更多的员工倾向于这种行为。,(,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简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