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2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2高考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高考真题,【例1】,(2011江苏)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A,【解析】,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为A。,【例2】,(2011上海),“,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解析】,选D。从题干可知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三项都未涉及到承包土地问题。,【例3】,(2011四川),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A,【解析】,注意材料的时间提示,“,1980年,”,,这时是改革开放初期。A项是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故选A项。,【例4】,(2011山东),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C,【解析】,图片信息,“,个体工商业,”,说明原有的单一公有制局面改变,另外根据时间信息,“,1980年,”,可以排除A(21世纪初)、B(1984年)、D(1984年),故选C项。,【例5】,(2011浙江),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A、C。B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答案为D。,【例6】,(2011全国新课标),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C,【解析】,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生产力的解放,即改变企业吃大锅饭的局面,提高经济效益。C项正确。材料表明职工收入要与经济效益挂钩,而非保证逐年提高,A项错误;材料只提工资总额,无法体现B项;D项明显与材料的浮动主张相悖。,【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1)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以后,我国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这主要是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接着,又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以后,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党和政府鼓励他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从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第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供应严重不足。,(2)步骤,十四大: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3)措施,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建设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放开粮价;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所得税等。,(4)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度,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他山之石】,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揭开改革序幕。,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1992年,“,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993年全国人大修宪:,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1997年,“,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一、选择题,1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C思想上拨乱反正,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1956年的中共八大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的经济方针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在根本目的上体现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D,【解析】,选D。注意时间,“,19791984年间,”,,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从而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答案选D。,3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高声歌唱。,”,文章中的,“,正确决策,”,是指实行了( ),A减租减息,B土地改革,C农业集体化道路,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根据题干信息,“,万里:改革开放,”“,吃粮,”“,吃米,”,说明此种制度深远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生产,因此应是改革开放中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 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A,【解析】,选A 。本题可用排除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仍是公有制为主体,B项错误;C项针对的是企业的改革;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D项错误。,5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A,【解析】,选A。这三种政策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对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A项是他们反映的共同问题。,6. 20世纪80年代,使我国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改革实践是(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确立土地承包关系,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解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导致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的出现。A、C没有体现出离土进厂,D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的时间要求。,B,7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解析】,四个选项都体现了农业政策。B、C两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业政策,给农民一定的实惠,但是不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8. 20世纪80年代早期,有人在安徽芜湖市委贴出大字报,“,傻子瓜子呆子报,呆子报道傻子笑,四项原则全不要,如此报纸实胡闹,”,批评芜湖日报对当地私营企业,“,傻子瓜子,”,进行宣传报道,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B人民群众普遍抵制私营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D20世纪80年代私营经济在争议中发展,D,【解析】,时空界定: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淘汰A、C。根据材料内容淘汰B,有人反对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抵制,私营经济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私营经济。,9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解析】,城乡差距最小年出现在1985年,说明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在改革开放后。,10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包括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三个方面。所以,管理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节选自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注: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雇农是指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单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材料四:,2009年2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要求:一是要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哪种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它们体现的经营模式有何共同之处?经济性质有何不同?,(4)依据材料四,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何新发展?为什么会有新发展?,【解析】,“,三农,”,问题是目前我们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成为当前考试的一大热点。本题涉及到古代小农经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文革,”,结束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时间跨度大,有一定难度。本题的价值特别体现在他很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史鉴,”,价值,引导我们思考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参考答案】,(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2)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不利条件:生产工具数量不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如犁和耕牛的户均占有率较低)。,(3)共同之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不同之处:材料一体现的经营模式属封建小农经济,材料三体现的经营模式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4)新发展: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生产力水平。,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材料二:,中国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05年12月18日公布),注:,“,年快报,”,指2004年经济公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底的经济普查得出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与2004年公报统计数据相比,增加值变化最大的是哪个产业?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2004年的中国GDP是多少? 1991年,中国GDP才突破两万亿,1992年后,GDP平均每年就增加上万亿。请问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更快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哪些重大经济建设决策?,【解析】,要将具体的政策置于相应的时代背景上分析。,【参考答案】,(1)取得一定(有限)的增长。原因: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新中国经济底子薄,又较长时间受到,“,左,”,倾错误干扰,增长有限。,(2)第三产业。说明: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更趋向合理。,(3)15.9878万亿(或大约16万亿)。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