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腰椎间盘突出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椎间盘是椎体之间连接的部分,除第一,二颈椎无椎间盘外,成人共有椎间盘23个。本病易发于20-40岁之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少发生于老人。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2,分型,.,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分为三型:,1.向后突出(一般所指的椎间盘突出):,实际皆属此类。因向突出的髓核可 压迫神经根,产生明显症状,故为三类中最重要者。后方,2.向前突出(不能引起特殊症状):,故无实际临床意义。,3.向椎体内突出,:,是髓核向软骨板内突出,突出物压入椎骨的 松质骨,形成杯状缺口。多发于青年期。,3,1.向后突出,,根据突出的部位,可分三型。,(1)单侧型:临床最为多见,髓核突出 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于一侧。,(2)双侧型:髓核向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下肢皆有坐骨神经痛,但往往是一先一后。当一侧症状出现时,另一侧的症状已减轻或消失,似有交替现象。两侧症状同时存在时,多是一轻一重,或一侧症状消失,一侧存,(3)中央型:椎间盘自后中部突出。一般不压迫神经根,而压迫的是马尾神经。因此,所产生症状多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4,3.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三型,1.,幼弱型(隐藏型):纤维环未完全破裂,环自内向外形成裂隙,裂隙较小,外层尚完整。但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使椎间盘向周围膨出。此型临床症状较轻。,2.,成熟型(破裂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自椎间隙向外突出,甚至可游离于椎管内。突出物可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3.,移行型(突出型):介于幼弱型与成熟型之间,纤维环接近完全破裂,椎间盘内压力较高,髓核膨出亦较大。可转变为成熟型或幼弱型。此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时轻时重,时好时坏。,5,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多数病人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剧。,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腰4-5或5至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臂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至足背外侧,足根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有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腰1-2或腰2-3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肢出现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放射性疼痛。,6,.,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病人在前屈时明显受限。,.,脊柱侧弯:,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突出位于神经根的腋部,即神经根与马尾成角处时,脊柱为了使神经根躲开突出物,乃凸向健侧;反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上方,则脊柱凸向患侧,以避开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主观麻木感:,病程较久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根或足掌。中央型髓核突出可发生鞍状麻痹。,.,患肢温度下降,:不少病人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此乃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7,检查,1.,腰脊柱姿势:,80-90%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腰脊柱弓。,2.压痛点:,在腰4,5或腰5,骶1之间的棘突旁常有明显压痛,用力按压时放射性疼痛加剧,在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也常有程度不同的压痛。,8,3.特殊检查:,1),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严重者仅能抬腿15-30度。加强试验阳性。,2)拇指背伸或趾屈力减弱,3)腹压增高则腰痛加剧,且有下肢放射性疼痛。,4)屈颈试验阳性,严重者坐位屈颈试验(林德勒氏正试验)不能完成。,5)下肢后伸试验阳性。,9,4.腱反射及皮肤感觉改变:,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腰3或腰4神经根,引起同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骶1神经根受压,则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早期患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的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感觉减退在小腿上外侧及拇趾根部,为腰5神经根受压;外踝部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为骶1神经根受压,5、X,线检查:腰骶椎,X,线检查目的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结核,肿瘤,骨折等,和发现本病的线索,如椎间隙变窄,椎间隙前窄后宽;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等。,10,治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回纳间盘、解除粘连,11,操作步骤,取穴:肾俞、腰眼、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操作:患者俯卧位。在腰椎两侧肌肉上,用缓和而深透的滚法、按法、压法、分筋法、拨筋法反复操作数次,手法由轻到重,使力量深透到肌层,重点在腰部压痛点周围,时间约8分钟。然后用按、拿法自臀部沿下肢后侧向下操作,往返3-5次,并按揉上述穴位,以酸胀为度。然后作腰椎的牵引,用机械牵引或用牵抖腰部的手法操作。可使椎间隙拉宽,盘内压力降低,突出物回纳。再用后伸扳法、斜扳法、旋转复位法或背法,来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回纳椎间盘。也可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绳肌,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最后,在腰、臀及下肢后侧,用轻柔的揉、推法操作数次,以舒筋活络,调经理气,12,药物疗法,西药:,常用的以消炎止痛为主如芬必得、意施丁、奈丁美酮等等,中药:,主要以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为主。常用的有腰痛宁胶囊、根痛平等等。,13,按语,本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医学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体处于坐位前屈位时,椎间盘所受载荷最大;卧硬床时腰椎前屈减小,椎间盘的载荷最小。因此,病人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佳。同时,可指导病人做背飞练习,即患者俯卧,以腹部着床,头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以病人感觉不过度疲劳为度。此方法可增强腰部肌肉,增加椎间盘外压力,起到稳定椎间盘作用。,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