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

上传人:考试不挂****2941... 文档编号:24291928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调查与分析,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Transpor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1,、交通调查概述,2,、交通量调查,3,、行车速度与密度调查,4,、行车时间与延误调查,5,、其他交通调查,本章重点,1,、交通调查概述,一、定义,交通调查,:,利用,客观的手段,,对交通系统,交通流,及,有关交通现象的片断,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研究对象:,交通流现象,(与交通流有关的其他因素同样成为调查对象),二、交通调查的目的及意义,1,、为准确描述,交通流,特性,研究交通流变化规律提供依据;,2,、为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为,交通规划、评价等,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3,、为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设施供给方案,,指导交通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三、原则,1,、调查必须真实反映特定条件下的道路交通现象;,2,、统计数据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3,、全面、系统性,能反映研究对象全面和普遍规律所需要的资料;,4,、做好总体设计,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应分清主次。,5,、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好的素质,保证调查精度。,四、交通调查的种类,1.,按照调查的对象划分,(,1,)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调查,内容:掌握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调查交通量、速度、密度和延误等数据,,目的:为交通控制、道路综合治理、道路规划提供依据。,(,2,)为了明确,居民出行,活动的性质而进行的调查,内容: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以及停车情况等。,目的:主要以城市综合交通为对象,为预测交通需求量而进行。,2.,按照交通调查的组织部门划分,(,1,)全国或区域统一组织规划的交通调查,内容:掌握全国或区域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状况全国干线公路交通调查;城市交叉口以及主要路段交通调查。,(,2,)按照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内容:以指定范围和指定路段的工程建设和交通管理需要为目的的交通调查:地区出入交通量调查;交叉口流量、流向、车型、延误、排队长度调查;车辆停放调查;交通事故以及事故多发点调查;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环境调查;道路通行能力调查;行人交通调查等。,五、交通调查的内容,1.,交通运输调查,(,1,),运输量调查, 综合运输方式的,OD,运输量,尤其是规划区域道路网基年的,OD,交通量,是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历年完成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汽车保有量。, 道路网历年的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交通量的构成资料。,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平均吨(座)位、运输成本、平均速度、平均运距、实载率等。,(,2,),交通基础设施调查,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和水运的运输网里程、技术等级、交通枢纽的布置、港站吞吐能力、站点布置等资料。,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1,)经济资料, 经济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等。,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按五大类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也可按三大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经济布局。经济布局从根本上决定了交通流的发生点和汇集点的分布。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规划地区重要生产部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重点区域行业的专门化程度。,(,2,)人口, 总量指标。总人口、职工数量、社会劳动者、农业总人口和工业总人口等反映规划区域人口总量的有关指标。, 相对指标。人口密度、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等相对指标。,(,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储量和分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布局、社会经济结构和规模,也就决定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动力资源等,其中与交通运输关系比较密切的是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存量等。,(,4,)土地利用基础调查, 交通分区土地使用性质调查。主要调查各交通区主要土地使用类别的面积和强度。, 交通分区的就业岗位和就学数量调查。反映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的不同。, 商品销售额调查。,3.,相关政策与法规调查,(,1,)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政策、国土开发利用规划。,(,2,)区域人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3,)综合运输发展规划,尤其是道路运输发展规划。,(,4,)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定额、指标和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4.,建设资金调查,(,1,)国家补助投资、规划区域政府自筹资金、贷款和合资或外资引进。,(,2,)道路建设造价、规划区域养路费(或燃油税)收入和支出情况。,(,3,)规划区域地方政府对道路建设优惠政策。,5.,交通规划影响调查,(1),社会环境影响。交通规划的实施对文化遗产、古迹、景观、动迁设施、建筑物、可达性、生活圈、都市圈以及群众性活动等影响。,(2),自然环境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噪声、振动、空气污染、日照障碍、地域隔断、自然生态平衡以及水环境等。,(3),资源环境影响。土地、空间以及能源消耗等。,2,交通量调查,一、概述,二、交通量调查程序,三、交通量调查方法,四、交通量资料整理分析,本章重点,一、概述,1,、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意义,了解,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和规律,为 交通规划(预测),道路建设(设施的修、改建),交通管控(点、线、面),工程经济分析(后评估),环境评价 等,提供数据依据。,2,、交通量调查的分类,区域交通量调查,小区边界线(区域境界线)调查:,(,Cordon Line Survey,):在一个完全被一条假设线封闭的特定区域内,对进出该区域的所有道路进行交通量调查,以检测出入交通量与该区内的交通量的比例关系。,分割,查核线调查:,为了记录跨越一个主要地理障碍物或行驶于两地区之间的交通量。一般是为检验,OD,调查精度的调查。,专项交通量调查,二、交通量调查的基本程序,( ),明确调查,目的和用途, 明确调查区域或路线情况, 明确调查点,位置,标明调查点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明确调查车辆的种类、拟定,调查时间和周期, 确定调查方法(人工、机械、摄影、浮动车、实验车、航摄法等),进行人员配备和分工, 调查表格的设计,调查,表格,主要根据调查目的进行设计,表头一般包括道路或交叉口名称,调查站点位置、车流运行方向、调查日期、调查人员等,必要时可以附平面示意图。, 对所获得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调查方案说明书,应包含以上内容。,调查目的不同所做的交通量调查类型也不尽相同,1,、交通管理、信号控制,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间隔性或连续性),2,、区域交通规划,掌握该区域交通流量的分布变化特征,区域交通量调查(许多交叉口和路段),3,、交通设施的修建或改建、校核特定区域出入交通量或出行距离,OD,调查(伴随交通小区出入交通量调查),4,、校核,OD,调查的数据精度,分隔查核线,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地点的确定,1,),城市交通量,实地调查:,主要考虑选择,交通量集中而又有代表性、便于调查统计、具有控制性的地点,。,不受交叉口影响的路段(交叉口之间的平直路段上),交叉口的引道处(停车线),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道路收费口或停车场的出入口处),2,),公路交通量,观测站:, 连续式观测站。主要设置在,国道、城市快速路等较高等级的道路上,。, 间歇式观测站。设置在,道路路段、交叉口、桥隧,等处。, 临时性观测站。主要设置在无固定观测站或需要补充某些数据时,临时进行观测,。,调查时间的确定,1,、,调查日期、时间、范围,应随目的不同而异。,全年交通量变化趋势,选在一年中有代表性的日期,一周,避开周末前后(周二到周五),日期:以商业活动比较活跃的日子、无大型文体活动的晴天为宜;要考虑天气、交通管制(节假日、施工)对交通量的影响。,2,、,调查日期区间。,24,小时观测:一天,16,小时:,6,点,22,点,12,小时:,7,点,19,点,高峰小时观测:上下午高峰期,1-3,小时连续观测。,注意:区别地点和不同车种的高峰小时不尽相同。,要考虑在特殊地段(学校、工厂、医院),其高峰出现时间与正常路段相比可能不同,方向差异性大。,记录时间隔一般为,15,或,5,分钟。,第三节 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观测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等。,1,、人工观测法,使用的工具包括,计时器、手动(机械或电子)计数器和其他记录用的记录板、纸和笔,。,调查内容:,可以调查得到分车型交通量数据、某一车道或某方向上的交通量、交叉口流量和流向数据、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量等。,方法优劣:,优:适用范围广泛,机动灵活,精度较高,整理方便;,劣: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室外工作收天气影响大。,使用范围:适合短期、临时性交通量调查,2,、浮动车调查方法,(Floating Car Method),1,)所需工具,:一辆测试车(小型面包车或工具车为宜,尽量不要使用有特殊标志的车),2,)调查方法,: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另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第,3,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测试车以区间内,平均车速,行驶。,此方法可同时获得某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车速,,被广泛用于智能交通调查,注意:调查时,控制路段及行程时间不要太长,3,)调查记录表及计算公式,3,、机械计数法,自动机械计数装置一般由车辆检测器(传感器)和计数器两部分组成。,自动机械计数装置可以分为便携式计数装置和永久性计数装置两种。前者适用于临时、短期交通量调查;后者适用于固定或长期交通量调查。,应用范围:, 确定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确定交通量逐日或逐月变化以及增长趋势。, 估计年交通量(如用于道路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优劣:,节省人力,使用方便,精度较高,特别适用于长期连续性交通量调查;,一次性投资大,使用率不高,项目适应性差,无法区别车型和分流流向,对于非机动车和行人无法调查。,4,、录像法,适用于交叉口交通状况的调查,连续观测效果好;但费用大、内业整理量大,需要大量量距和计算,有障碍物时,误差较大。,5,、,GPS,法,用平均车速反推路段交通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天气、障碍物遮挡的影响,适用各个领域,常被用于智能交通调查,,6,、航摄法,动态监控,特别适用于公路交通调查,灵活性好,但对车型判读较困难。,四、交通量资料的整理分析,1,、主要形式:,1,)交通流量图,交通量资料的整理,2,)交通量的年变化图及变动图(年平均日交通量),交通量资料的整理,3,)交叉口流量流向图,交叉口流量流向图,交通量资料的整理,4,)计算交通量特定参数,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月变化系数,交通量周日变化系数等,资料整理要点:折算成,当量交通量,2,、车辆折(换)算,折算目的:特点决定,混合、低速、高密度,,在进行交通量调查结果统计时,有必要根据调查目的,区分不同的车型分别记录,以便于换算成统一的标准车型。,依据:,行驶时占用道路净空程度 换算系数,公路交通部门:,11,种类型,,以,中型载重汽车,为标准车(原标准)。,城市道路交通部门:,7,种车型,,以,小汽车,/,载货汽车,为标准车。,小汽车为标准,自行车的换算系数是,0.5,0.35,载货汽车为标准,自行车的换算系数是,0.3,0.1,城乡一体化 以,小汽车,为标准车,交通量调查小游戏,3,、行车速度与密度调查,一、车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二、车速调查方法,地点车速调查,区间车速和平均车速调查,三、密度调查的目的,四、密度调查方法,一、车速调查的目的及意义,1,、地点车速调查:,(,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交通事故分析,评价交通改善措施成效;,(,4,)确定限制车速、设置交通标志、局部地点交通改善设计。,2,、区间车速调查:,(,1,)掌握道路现状,评价服务水平;,(,2,)路网流量分配,路线改善设计,交通管制,(,3,)衡量车辆运营经济性、判断改善措施前后效果对比。,二、车速调查方法,1,、地点车速,1,)调查地点和时间的确定,调查地点的选择,研究车速分布和变化规律时,选在受道路结构和外界环境影响小的地点;,研究实施限制车速时,选择在限制车速的道路或地点;,研究交通改善设计或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时,交通改善地点;,交通事故分析,应调查事故发生地点的车速;,判断信号灯配时、标志设置合理与否,调查进入交叉口的车速。,调查时间的选择,。与调查目的相对应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时段,通常选择在天气良好、交通和道路状况均正常的时间进行调查。(早晚高峰),2,)车速抽样,样本选择,代表性、随机性,(,1,)避免某种偏向,车速组成要有同等概率。,(,2,)样本各单元必须相互完全独立。,(,3,)地区间无根本差别,构成样本所有项目的条件必须一致。,样本容量,精度要求决定样本容量的大小。,系统误差,测量工具,/,方法不合理,可消除,偶然误差,不可避免,测量次数越多,偶然误差越小。,地点车速最小样本量公式,1998,版,交通工程手册,:,样本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一般应由已有的速度资料给出。,E,速度调查允许误差,一般可取,2.0km/h,;,K,不同置信水平对应的系数,对应于不同置信水平下的经验值,交通工程手册,。,3,)地点车速调查方法,人工测量法,人工量测一定距离,(20-25m),,用秒表,(,电子计算器,),测定行驶于该距离的时间,人工计算得出车速。,雷达测速法,基本原理:,应用,反射波的多普勒效应,,当雷达测速仪瞄准被测车辆时,发射高频微波,遇到车辆后反射回来,根据发射波和反射波的,频率差,与,车辆行驶速度,成,正比,的关系,得到车辆的瞬时车速。,道路检测器测量法,基本原理:在测速地点选取一小段距离,两端均埋设检测器,车辆通过前后两个检测器时发出信号,并传送给记录仪,记录下车辆通过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车速。,或者,用检测器测车辆前后轮经过的时间,用轴距除以该时间得出速度。,常用道路检测器有,电感式、环状线圈式和超声波式,等,它们均设置在固定测站上,同时测量,交通量,。,摄像法,基本原理:在测量地点,量取若干段距离,做好标记。将摄像机设置在视野良好的高处,防止行车道树以及其他设施的遮挡,将摄像机对准拟测路段,以一定的送片速度进行录像。根据汽车通过测定区间的录像胶卷画面数和画面的时间间隔,即可求出车辆的地点车速。,录像时应该详细记录开始时间、地点、方向、送片速度、气候等,以免整理时发生错误。,优点:形象记录车辆移动位置、车型及实地交通状况,进行地点车速及影响因素分析,缺点:成本太高,2,、区间车速调查,1,)调查方案的确定,目的,方案,了解道路交通现状和交通改善效果,选定路段内车辆通过的时间和延误,路段交通改善方案,对路段的交通情况作定性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进行车速与主要因素的调查;确定方法和人员分配。,为建立车速模型进行理论研究,选择典型地段,应模型需要确定内容,2,)调查方法,牌照法,基本原理:,在路段的,起终点,设置观测点,各设置调查员,4,6,人,按照,上下行方向,分为两组。观测人员记录通过观测点的,车辆类型、牌照号码,(可以只记录后三位数)、,车辆通过时间,求得。调查结束后,将起终点的车型和车牌照进行对比,计算相同牌照号码的车辆通过起终点的时间差,即为行程时间,用路段距离除以此行程时间得到区间车速。,适用范围:,路段上无主要交叉口,单向一车道或流量不很大的两车道公路,路段长度不宜超过,500m,,路段上的交通情况不太复杂可与其他调查同时进行。,优点:,速度快,时间短,对行程车速、单向交通量及车头时距调查精度较高,有利于交通工程中的微观分析。,缺点:,对交通繁忙路段、或四车道以上道路及含有交叉口的路段适用性较差;无法测延误和行驶车速。,最近,一种被称作车辆牌照记录装置,AVI,(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的仪器投入市场,正在交通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跟车法,基本原理:,利用观测车在观测路段往返行驶,同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即为行程时间,用路段长度除以该时间即可得到行程速度。,准备工作:,现场勘测好路段情况,量测距离、定好编号和标记,制定表格,,2,名观测员、准备好秒表。,调查过程:,测速时,测试车必须跟踪道路车队行驶,一般不允许超车,但是如果遇到速度较低的车辆可以超越。两名观测人员中的一人观测沿线交通情况,用秒表读出经过各标记地点的时间、沿线停车时间以及停车原因,另一人记录。当测试车遇到阻塞或严重减速时,应该记录减速次数或停车延误时间及原因。(,6-8,次,每次不超过,40min,,距离控制在,5-15km,。),流动车测速法,与交通量调查的浮动车法完全相同,即在测速区间作往返行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计算行程时间,用路段长度除以行程时间即得到区间车速。,具体方法参考交通量调查的浮动车法。,优点:可同时观测,Q,、,v,;且节省人力、物力,适用于路线上无交叉口、道路两侧很少有车辆插入、车流均匀稳定的情况。,缺点:精度较低,不宜用于交叉口间距短或全线道路交通条件不一致的情况。,五轮仪测速法,方法同跟车测速法,将其装在试验车之后,自动记录行驶距离、时间、车速可同车辆油耗仪同时使用。对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光感测速仪测速法:连续得到各点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常用加减速试验。,基于,GPS,的测速法:一般同,GIS,一起使用。,三、密度调查的目的,(,1,)密度可较全面描述交通流的实际状态,直接判定拥挤程度,从而决定采用何种交通管制措施。,(,2,)是研究变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通行能力,(,3,)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4,)可用来分析瓶颈文通。,(,5,)高速公路管制。,流量达到,C,时,,须限制匝道的驶入率。,(,6,)探测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四、密度调查方法,1,、密度调查所需的时间和区间长度,为了得到平顺的密度曲线,总时间长则区间宜短,反之亦然。,日本的调查结果:总时间取2-4min(区间100m)所得的密度曲线,不受密度周期变动的影响,保持平顺光滑。,美国:如果总时间用,3,-,5min,,那么偶然性或者受周期变动的影响就变小,此时区间长对观测值的影响就较小。,由以上调查数据可得,时间最多不宜超过,5min,此时的密度曲线能反映出阻塞情况。,2,、调查方法,1,)出入量法(试验车法和车牌照法),基本原理:在道路上选择,A,、,B,两点间路段为观测路段,车流从,A,点驶向,B,点。,初始车辆数的确定,求初始车辆数,E(t,0,),的方法有车牌照法和试验车法,(,1,)试验车法,原理:在试验车标以特殊的记号,用流量观测仪或动态录像机测定通过区间两端的车辆数和试验车通过区间两端(,t,0,-t,1,)的时刻。,式中,: E,0,(t,),在,t,0,时刻,AB,区间内的原始车辆数;,q,B,从,t,0,到,t,1,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a,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b,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同理,在,t1,时刻,AB,区间的原始车辆数为:,减少误差方法:该方法随着观测时间的推移,误差会累计增多,为此可采用,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另外,把试验车每次经过,A,点的时刻作为基准时刻,该时刻的现有车辆数都作为每次的原始车辆数;,该方法对,较长规定区间,的密度调查精度较高。,资料整理计算:将调查日期、时间、地点、天气及测定区间长度填入密度计算汇总表。,(,2,)车辆牌照法,从基准时刻开始在测定区间的两端,用同步的秒表或动态录像机,测定每一辆车的到达时间,并相应地记下每辆车的牌照。基本原理同测试车法,原始车辆数也可按式测试车法公式计算,不同之处是车流中的每一辆车都可作为,”,测试车,”,。,该方法同样必须选用较长的测定区间来提高量测的精度。,2,)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3,)航空摄影观测法,4,)车辆检测器测量法,4,、行车延误调查,一、延误定义及调查目的,二、延误的影响因素,三、路段行车延误调查,四、交叉口行车延误调查,一、延误定义及调查目的,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s/,辆,,min/,辆),延误率,: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标准运行时间,),之差。可以反映出单位长度路段上延误的大小。,延误调查目的,1,、评价道路交通阻塞程度。,2,、评价道路服务质量。延误,服务水平,服务质量。,3,、前后对比研究。,4,、经济分析,时间价值。,5,、作为采取交通控制措施的依据。,6,、改善道路和交叉口的依据。,7,、掌握行车延误的发展趋势,预测,对策。,8,、运输规划,运营调度、路线调整。,9,、交通规划,行程时间,交通分配。,二、延误的影响因素,1,、驾驶员和行人:驾驶水平、心理生理特征、遵守法规。,2,、车辆:车型、车龄,3,、道路条件:快慢车分离、结构(几块板)、分隔带、左转专用车道。,4,、交通条件:左转车影响最大,冲突点、公交车、大型车延误较大。,5,、交通负荷:行车系数与负荷系数成正比。,6,、服务水平:美国,-,延误作为划分交叉口服务水平的依据。,7,、交通管制:信号周期、绿信比;标志;控制方式。,8,、道路环境:城市道路高于公路;商业中心区高于一般城市道路。,三、路段行车延误调查,1,、跟车法,同区间速度调查,测试车行驶方法:,浮动速度法:超车数与被超车数相同;,平均速度法:交通流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法:无干扰,按限制速度行驶。,(,1,)人工记录:,2,名观测员和两块秒表,其中,1,人两手各持一块秒表,另一人记录。,(,2,)自动仪器记录:,1,名观测员,操作相应按钮,用编码记录延误类型。,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见下表,:,也,注意事项,(,1,)为了使记录方便迅速,对车辆停止或缓行原因可事先规定一些缩写符号。,SLCPBETK,(,2,)路段总长一般不应小于,1.5km,。,(,3,)对于主要工业区和商业区,其高峰时间和非高峰时间与普通市区不同,应注意调整相应调查时间。,(,4,)延误调查通常是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进行前后对比调查时,应选择相似的天气条件以便使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样在调查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可比性。,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路线,延误调查结果的表达,绘制整个路线,的,运行时间和延误,调查结果图。,(,2,)区域行程时间与延误的表达,绘制,等时线图,在相邻两条等时线,相互接近,处,,就是交通阻塞路段,在等时线呈峰状向前伸展处,,则是车辆能自由行驶的高连路段,(,3,)延误比率表达法,我国交叉口延误占,总延误的,80%,,,行人和自行车,影响较大。,2,、驶入驶出法,前提:假设车辆到达和离去属于,均匀分布,;车辆排队现象存在于某一持续时间的其中一段时间内,如果到达的车辆数大于道路通行能力则开始排队。而当到达的车辆数小于路段的通行能力时,则排队开始消散。,调查方法,:,在路段起终点同时进行,并在起终点各设一名观测员,用调查交通量的方法,每隔,5min,或,10min,为间隔观测累计交通量。要求两断面的起始时间相同。,适用范围:调查,瓶颈路段,的行车延误。,四、交叉口延误调查,1,、调查时间和地点,1,)调查地点,根据调查目的而定,了解某条道路或整个路网延误情况,指定交叉口,提高阻塞交叉口的服务水平,提出改善措施,阻塞交叉口,了解交叉口阻塞引道的延误情况,评价整个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各引道同时进行调查,2,)调查时间,延误调查,般应在天气良好、交通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根据需要,有时也在不利的气候条件或特殊的交通条件下进行调查。,(1),高峰时段延误调查,高峰时段的延误最严重。选早高峰还是晚高峰,机动车高峰还是非机动车高峰则要根据调查目的确定。,(2),高峰与非高峰时期延误对比调查,注意除交通条件之外的其他条件也要具有可比性。,(3),延误的前后对比调查,注意其他条件应相似,时间也要相对应。,2,、调查方法,停车时间法,,得到的交叉口延误只包括停车时间,没有计入加、减速延误。,分类:间断航空摄影法、延误仪测记停车法和,点样本法,等;,行程时间法,,测定从交叉口前的某一点至交叉口内或交叉口之后的某一点的行程时间。各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减去这段行程的自由行驶时间即为交叉口的延误。得到的延误包括停车和加、减速延误。,分类:试验车法、,牌照法,、间断航空摄影法、人工追踪法和抽样法等。,3,、点样本法,1,)人员和没备,每个交叉口入门引道需要,3,4,人和,1,块秒表,观测人员和所需秒表的总数根据需调查的引道数量确定。,2,)样本容量的计算,点样本法调查交叉口延误必须具有足够的样本数,以保证调查的精度。,一般可以应用概率论中的,二项分布,来确定最小样本数:,3,)观测方法,观测在连续的时间间隔内交叉口入口引道上停车数,得到排队时间。交叉口每个入口处需要设置,3,4,人和,1,块秒表,观测人员和所需秒表总数根据需要调查的引道数确定。每个入口处,,1,人为报时员,,1,人(或,2,人)为观察员,另外,1,人为记录员,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取,15s,。,观测开始之后,报时员每,15s,报时一次,观察员在报时后即,统汁停留在入口引道停车线之后的车辆数,,并通知记录员逐项记录,同时,记录员,(,或第二名观察员)还要统计在,相应每,1min,内的引道交通量,,并按,停驶车辆,和,不停驶车辆,分别统汁和记录。,表格样式,5,、调查结果分析(指标),5,、其他交通调查,一、行人过街,1,、调查内容,行人过街调查:行人过街速度、过街间隙利用、过街等待时间、静态密度、人均占用面积、平均间距、儿童过街、使用立交情况等。,2,、行人过街调查方法,(,1,)地点,一般可对在交叉口各入口的人行横道,或必要时在街道路段上的人行横道线以及铁路道口处的行人过街进行调查。对利用人行天桥、人行地道过街的行人也可进行。,(,2,)时间,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时段,与行人步幅和速度调查相似。,(,3,)方法,一个小组担任,个人行横道的调查,一般应有,2-3,个人组成,配备电子秒表,1,块,手动计数器,皮尺,2,卷及记录板等;其中,2,人记录,,2,人观测和计时。如需要分向可以增加,1,人进行另一方向的行人的观测;或在同一人行横道设两个组,一个组负责来向,另一组负责去向。,表格格式:步幅、速度表,小结,掌握交通量、车速、密度、延误的调查方法。,掌握各种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思考题,如果想同时获得交通量、车速、延误数据,应该选取哪种调查方法最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