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课件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24291767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资本论选读,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本章是前两章的继续,它通过引入技术进步问题把资本积累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在这方面,马克思中心论述了他的失业理论,批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用供求解释失业的错误。,“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707),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本章共分为五节: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理论到现实的逻辑安排。,第一节: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第二节: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三节: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形式;,第四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五节:实际资料的佐证。,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本节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2、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情况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有利影响;3、这种有利影响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4、这种有利影响的发展趋势;5、揭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的根源;6、批判庸俗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论”。,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一、提出资本有机构成概念,:(707-708),“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707),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概念的原因。,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 (707),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我把前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707),“资本有机构成”是马克思为了从价值角度反映技术变化而提出的概念。,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从企业、行业、社会等各个层次来考察。在这一章里,马克思要考察的是资本积累的社会影响,因此,文中讲到的资本有机构成多为全社会范围内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因为,正是这一平均构成才对社会发挥的综合的影响。,1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二、,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708-711),1、资本积累含有可变资本的增加,这会引起对劳动的需要和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基金同比例增长。由于积累不仅受剩余价值量的影响,还受积累率的增长,所以,积累量可以迅速扩大,从而对劳动的需要量迅速扩大。,1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2、资本积累的扩大引起的对劳动的需要增长可以超过现有工人可以提供的劳动量,进而引起工资的提高。,“所以,资本的积累需要,能够超过劳动力或工人人数的增加,对工人的需要,能够超过工人的供给,这样一来,工资就会提高。只要上述假定一直不变,这种情况最终一定会发生。” (708),1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3、工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剩余价值生产,而且,资本构成不变时,积累的后果恰恰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这是上一章讲述的原理,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就是资本统治范围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709),1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在这里,马克思顺便提到,资本积累带来无产阶级人数增加这一事实,使古典经济学,“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部分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 (709),接着马克思又引用了资产阶级学者的话来说明工人是资本的源泉这一事实是如何在资产阶级学者思想中反映的。(709),1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三、继续揭示工人阶级境况改善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揭示劳动力供求变动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712-717),1、工人阶级经济境况的改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许的限度内发生的(712-715),1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 (714),1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所以,劳动力出卖的条件不管对工人怎样有利,总要使劳动力不断地再出卖,使财富作为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 (714),1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工资按其本性来说,要求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即使完全撇开工资提高而劳动价格同时下降等情况不说,工资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制度本身的程度。”,(714-715),1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2、工资提高对资本积累的反作用(7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制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715),工资提高使资本积累放慢从而对工人的需求减少,进而减缓工资上涨的压力。,1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3、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积累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715-717),劳动力市场上对工人的需求变动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决定的,,“积累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但是,在表面上却呈现出相反现象,即,供求状况是工人的数量变动决定的。,2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第716页,马克思把上述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把资本积累与工资的关系进一步归结为工人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关系。,“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级所积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只有大大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那么工资就会提高,。”(716),2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工资的提高是有限制的,,“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716),2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之所以有这样的限制,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在一种不是物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是别的样子。”(716-717),2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2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本节考察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问题。,“一旦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717),2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一、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关系(717-721),1、劳动生产率提高与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两方面联系:,其一、同量劳动加工更多的劳动对象;,其二、劳动手段的变化增加了生产资料的相对数量。,2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综合以上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不管是条件还是结果,只要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科普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718),2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2、资本技术构成变化与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关系:(718-719),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会带来资本的价值构成提高,但是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不会完全地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上。,3、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这在资本积累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时出现(719),2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4、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承载大规模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有可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第一、生产力提高促进剩余价值生产。,”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方法。“ (720),2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第二、剩余价值是积累的源泉,所以提高生产力也就是加速积累的方法。,第三、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相互推动,在此过程中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3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关系时,区分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前提的资本积累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进行的资本积累。马克思把前一积累叫作”原始积累“。这种原始积累,“不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历史结果,而是这种生产的历史基础。” (720),3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721-724),1、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聚(721),资本积累造成了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聚。这种积聚带来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增长。,资本的积聚有两个特征:第一、受社会财富增长量的限制;第二、社会资本分散在众多资本家手中。,3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2、资本的集中:,“这是已经形成的各资本的积聚,是它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 小资本转化为少数大资本。它仅仅以已经存在的并且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配上的变化为前提。 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721-722),3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3、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722),4、资本积累与集中互相推动,使工业的规模扩大。,“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722-723),3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5、集中扩大了生产的规模,因而也促进着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集中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的积累,现实的资本积累中也包含着资本集中的推动作用。,三、结论:资本积累推动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较少吸收新工人,在一些情况下,排斥着原有的工人。(723),3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3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本节阐述资本积累的社会影响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以及相对过剩人口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人口规律,1、资本积累过程中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3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口规律(725-728),1、资本积累过程中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725),而且由于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作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以更快的速度提高。,3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从这里看,马克思已经是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看作是资本积累的内容之一了。这似乎是与资本积累最初的概念不相符的,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理论的分析进程已使资本积累的概念从抽象向具体转化,这里的资本积累概念已不是按形式逻辑上理解的概念,而是反映资本主义现实的资本积累的概念。,3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2、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在资本主义经济表面表现为工人数量增长过快。,“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的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快,而且比总资本本身的增长还要快这一事实,在另一方面却相反地表现为,好像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即工人人口的就业手段增长得快。”(726),4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这里马克思再次体现他的关于事物的本质总是以颠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一思想。在人口与就业问题上,以静态的方式考察,看到的是人口比就业岗位多,据此推理会认为失业是人口多或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但是马克思把人口问题置于社会生产关系下进行考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原因。,4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或追加的工人人口“(726),思考:为什么过剩人口会是“过剩”的?是相对于什么而言这些人口成为“过剩”的?,4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发生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727-728),4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这段话不仅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口规律,也阐明了马克思是如何理解人口规律的。这段话强调了人口问题中社会生产关系的因素,比单纯把人口问题看成是人与自然之间数量关系的观点深刻得多。,西方经济学对于同类问题总是用“稀缺”给予解释,把包含丰富社会内容的问题归结为人与自然的数量关系。,4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二、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728-734),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728-731) (728),“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4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是因为,“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从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728-729),4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过剩人口作为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的第一个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扩张力使它需要有一支产业后备军,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迅速扩张的需要。,4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迅速扩张的可能性:,第一、资本量的绝对增长;第二、信用对资源的动员能力增长;第三、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提供了剩余产品迅速转化为生产资料的技术条件。,资本主义生产迅速扩张的现实性:市场的突然扩大。,4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资本要实现迅速扩张需要以大批劳动力的投入为条件。“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4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过剩人口作为资本主义产业后备军的第二个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常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729),5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过剩人口作为产业后备军的作用在资产阶级头脑中的反映:(730-731),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人口自然增长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劳动力数量是绝对不够的。为了能够自由地活动,它需要有一支不以这种自然限制为转移的产业后备军”(731),这一思想中蕴含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庸俗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论”的批判。,5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2、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另一个作用巩固着资本对劳动的统治(731-734) 首先,马克思区分了可变资本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增长的不同。可变资本增长并不代表就业的同比例增长,,“如果单个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因而他的工资增加,情况就是如此。”,(732),其结果,相对过剩人口增加比可变资本的减少更快。,5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相对过剩人口增加,使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加剧。,“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733)这样就巩固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5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时又按照与社会积累的增进相适应的规模加速了产业后备军的生产。”(733-734),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稀缺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优化”配置!,5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源合理使用则是:,“如果明天把劳动普遍限制在合理的程度,并且在工人阶级的各个阶层中再按年龄和性别进行适当安排,那么,要依照现有的规模继续进行国民生产,目前的工人人口是绝对不够的。目前非生产工人的大多数都不得不转化为生产工人。”,(735),5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三、批判庸俗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规律”(734-738),1、工资是由产业后备军的数量来调节的。,马克思认为,“工资的一般变动仅仅由工业周期各个时期的更替相适应的产业后备军的膨胀与收缩来调节。”(734),5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因此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变动是过剩人口的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又被游离的程度。” (734),产业后备军是资本积累的产物,所以,就业与工资都是由资本积累决定的。,5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2、庸俗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规律”,由于呈现在社会表面的现象是缺乏足够的资本雇佣社会上现有劳动力,因而,庸俗经济学认为,工资变动调节人口变动,最终使人口数量与资本积累需要相适应。,事实上,在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工资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不是等待人口增长压低工资,而是改进技术来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5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供求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特定部门的劳动供求与社会劳动力的总供求。把前者当成了后者。(735-736),凯恩斯在批判新古典否定不自愿失业的观点时,也看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这一错误。但是,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资本主义失业必然性的。(详细内容请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章。),5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3、揭示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本质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736-738),前面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对工人的需求和工人的供给都是资本积累造成的。,“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成全了资本的专制。”(737),6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机制安排好,不让资本的绝对增长伴有劳动总需求的相应增加。”,(737),最后,马克思揭示了工人阶级失业的社会根源和庸俗经济学维护“供求规律”的虚伪性。(737-738),6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6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前面几节从理论上论述了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这一节说明相对过剩人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从这些存在形式以及他们的生活境遇,马克思总结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即资本的积累总是伴随着社会上贫困的增长。,本节论述两方面问题,如本节题目所示。,6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738-742)从前面的内容,人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失业人口就是相对过剩人口。但是,马克思的视野是放在对整个社会的考察的,他从资本积累的社会影响考察相对过程人口,这样就可以看到,失业人口仅仅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一种存在形式,此外,还有其它几种形式。,6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相对过剩人口是形形色色的。每个工人在半失业或全失业的时期都属于相对过剩人口。,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738),6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738-739),“在现代工业中心工厂、制造厂、冶金厂、矿山等等,工人时而被排斥,里面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引,因此总的说来,就业人数是增加的,虽然增加的比率同生产规模相比不断缩小。在这里,过剩人口处于流动的形式。” (738),6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不断地按照自身的需要吸收和排斥工人。工人就业与失业的流动过程中,为资本大量吸收适应自己需要的青年劳动力,排斥中老年劳动力创造了机会。,“工人数量的自然增长不能满足资本积累的需要,但同时又超过这种需要,这是资本运动本身的一个矛盾。资本需要的少年工人数量较大,成年工人数量较小。” (739),6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比这个矛盾更引人注目的是另一个矛盾:在成千上万的人手流落街头的同时,有人却抱怨人手不足,因为分工把人手束缚在一定的生产部门了。此外,资本消费劳动力力是如此迅速,以致工人到了中年通常就已经多少衰老了。” (739),上面所说的情况,实际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所讲的“结构性失业”。,6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潜在的过剩人口(739-740),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条件具备,这部分人就会离开农村流入城市。,“相对过剩人口的这一源泉是长流不息的。” (740),6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停滞的过剩人口,这部分人虽然表面上有就业岗位,但是,就业极不规则,收入低下且没有保障,,“它为资本提供了一个贮存着可供支配的劳动力的取之不竭的蓄水池。” (740),7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741-742),“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741),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第二类: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第三类: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7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关于第三类,马克思特别加以说明:,“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因分工而失去灵活性以致被淘汰的人,还有超过工人正常年龄的人,最后还有随着带有危险性的机器、采矿业、化学工厂等等的发展而人数日益增锪工业牺牲者,。”,(741-742),7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项非生产费用,但是,资本知道怎样把这项费用的大部分从自己的身上转嫁到工人阶级和中等阶级下层的肩上。” (742),结合当前“福利国家”的改革,思考“资本知道怎样把这项费用的大部分从自己的身上转嫁到工人阶级和中等阶级下层的肩上。”,7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综合以上各种过剩人口形式的论述,马克思实际上是在说明资本积累是如何在全社会劳动人口中制造中使他们处于贫困的社会条件。这就为下面概括“,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做好了准备。,7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42-746),第742页第二段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精典表述。它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事实,资本积累并不是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而是为社会造成各种使工人贫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43-744),7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当今世界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社会贫困问题、经济问题大量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积累活动扩展到世界范围,因而资本积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也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反映出来。,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对理解当今世界经济问题很有意义。,7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