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复习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286145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哺乳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鱼类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动物孕育萌芽,原始生命体,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海生藻类时代,人类时代,震旦纪,生物,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 植被,),干旱,河流少,内流河,少数耐旱植物,发育差,肥力低,风积、风蚀地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 植被,),湿热,河流多,外流河,植物茂密,种类丰富,发育好,肥力低,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搬运强,我国海南岛,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位置,西北内陆地区,海南岛,纬度位置,北纬40,附近,北纬20,以南,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远,四周为海洋包围,降水,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地表水,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地表水丰富,外力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显,著,多风力侵蚀和沉积地貌,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终年高温多雨,岩石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植物,气候干旱导致植物稀少,只有少数,耐旱植物,植物茂密,动植物种类丰富,土壤,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典型土壤为荒漠土,土壤发育好,典型土壤为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肥力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和海南岛为例),植被破坏,河流:水位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害。,动物:失去栖息地,死亡或被迫迁徙,物种减少。,地下水:入渗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贫瘠。,过度砍伐,、开垦、放牧等,水土流失,生态恶化,植被破坏,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沟壑纵横,土壤贫瘠,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黄河中游植被破坏,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抬升河床(地上河),河道决口泛滥,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洪涝,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综合考虑,系统决策;,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最能体现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是哪个要素?,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貌,-以土壤形成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例:,1、成土母质:,土壤,岩石,风化,风化物,直,接,成土母质,气候与生物长期作用,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外力搬,运堆积,-以土壤形成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例:,1、成土母质:,(1)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不是土壤),,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成土母质的粒度-土壤的粗细状况,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问题。,C,D,A,B,土壤与成土母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1、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联系:,区别:,2、气候:,(1)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合物的分解速度:温度高温度低;,湿润,干燥.,(2)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加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温度高,降水多,气候湿润,植物茂密: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发育的土壤较厚;,温度低,降水少、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弱,有机残体归还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暖湿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因此,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土壤层厚度较大,而热带干旱地区的土壤层厚度不一定比温带和寒带地区大。,思考: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3、生物:最活跃的成土因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森林一般低于草地:,原因:草类茂盛,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且为一年生植物,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气候比较干燥,植被死亡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树木根系分布深,为多年生植物,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1)促进土壤的形成;,读图1 、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为(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D,3、生物:最活跃的成土因素,(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3)养分元素的富集。,(1)促进土壤的形成;,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2、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3、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植被茂密,有机残体归还多,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含量高;,植被稀疏,有机残体归还少,;,微生物分解作用快:,有机质含量低。,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相反,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活跃,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 。,因冷湿的气候条件,植被茂盛,地表植被死亡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大量积累而形成的。,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粘重,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因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南部,气候湿热,虽然有机残体多,但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含量低。,黑土,红壤,热带雨林土壤发育特点:,土层厚,有机质含量少。,原因:气温高,降水多,湿润,风化作用强,植物茂盛,土层发育厚。尽管植被茂盛,有机残体归还多,但由于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快,有机质含量低。,极地土壤:,土层薄,有机质含量较少:,原因:气候寒冷,降水少,植物稀少。,热带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原因:,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稀少,有机质含量低。,4、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1)土壤的垂直差异,原因:温度、降水、湿度随地势升高发生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垂直变化。,(2)坡度、坡向,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地方: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和阴坡: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蒸发量相对较大 ,水分状况比阴坡差。,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水分条件好。,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问题。,C,D,A,B,红壤。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好,植被条件好,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成土时间长,土壤剖面层次完整性好,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发育时间短,土壤剖面层次完整性较差。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黄土疏松多孔,土层深厚,质地均匀,土质较肥沃,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风力搬运、堆积形成。,在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5、人类活动的影响:,(1)方式:改变成土因素,尤其是改变地表生物状况。,(2)结果:,积极:改良土壤-水稻土,不利:土壤退化,水稻土有机质分解慢,腐殖质程度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水稻土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人为长期淹水种稻,水耕熟化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