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2858407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整理和居民点用地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一、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指,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及其在辖区内的,分布,情况,耕地,辖区耕地面积及其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二级地类面积及在耕地中的比重;,高、中、低产田的百分比;,辖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地域分布利用上的差异;,本地种植业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园地,辖区园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二级地类的面积及比重和分布情况;,园地生产情况;,人均占有量;,销售情况等。,林地,林地面积及其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分布;,森林覆盖率等。,牧草地,辖区牧草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三级地类面积比重和分布;,产草量、载畜量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二级地类的面积、比重和分布;,居民点分布形式,按城市和乡镇分别计算人均用地面积等。,交通用地,交通用地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及分布;,现有交通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等。,水域,水域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二级地类(河流、湖泊等)的面积、比重及分布,利用现状等。,未利用地,未利用地面积以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二级地类(荒草地、沙地等)的面积、比重;,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开发难易度等。,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第一节 居民点概念、类型及现状,一、居民点的概念、类型,居民点,人们定居的场所。,配置有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共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城镇居民点,土规课程,农村居民点,类,型,农村居民点形式多样,主要存在地域差异,(,如我国南方、北方的差异,),城市型居民点,居民点体系,城市,城镇,乡村,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199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总共有,668,座城市:特大城市,37,座;大城市,48,座;中等城市,205,座;小城市,378,座;城镇,1.9,万个以上。,城镇分县城和集镇。,其中,集镇包括建制镇和场(乡)镇,,,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根据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的划分规定,集镇的,人口,数量一般在,2,万人,以下。,我国政府文件中常,将集镇划归小城镇范畴,。,其范围大到设市以下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建制镇,小到丘陵山区几百人口的最低层次的乡镇。,小城镇,3,万人以上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镇称为小城镇。,(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小城镇学科组界定),注意:,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第二节 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一、城镇居民点用地问题,1,、旧居住区问题,(,1,)建筑密度高,住房老化,街道狭窄,交通压力大,无或少有公共绿化用地,居住环境恶化;,(,2,)用地无明显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作区等互相干扰,无系统的环境保护设施,噪音及空气污染严重;,(,3,)历史建筑及传统住区风貌在旧城改造中拆毁或丧失,地价上涨使旧住区更新改造日益困难。,旧城区居民点,历史自然形成,建筑密度过高,2,、开发区问题,(,1,)开发区远离主城,封闭运行,变成了单一工矿区。,(,2,)未完全按照规划执行,造成开发区内的“圈地”现象严重,土地浪费,现象明显。,某工业开发新区,不合理规划导致“城中村”现象,二、城镇居民点用地问题解决方案,1,、旧居住区解决方案,(,1,)优化激活旧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促进旧城居住区条件改善。,(,2,)强化环境改善模式 ,对经营性污水、废气和垃圾排放进行环境达标治理。,(,3,)建立旧城住区环境可持续管理机制。,国外:,整体的城市居民点,和谐的人与自然,国外:,居民点细部(别墅群),巧妙的因地制宜,2,、开发区规划注意:,(,1,)开发区建设要处理好新城区和传统工业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2,)开发区的交通体系建设要衔接、配套,互相之间有机联系。,(,3,)保护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处理好建筑、绿化与河道之间的关系。,开发区,1,各类用地布局有层次,但地块单一形式呆板,开发区,2,用地布局生动紧凑,但建筑形式偏于一致,浦东新区,用地布局合理,且建筑、绿化形式多样化,三、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1,)住宅建设混乱,居民点布局杂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土地利用率低,土地闲置浪费严重,(,3,)人均用地和户均宅基地规模偏大,(,4,),城乡一体化建设占用土地现象严重,小城镇建设,新气象,但规划不完善且过于模式化,四、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解决方案参考,多层立体型,规模搬迁型,小村集并型,缩村填实型,新型农村居民点,集中式楼房建筑、生态型,生态示范小康村,生态型高效合理用地,现代化农村居民点,规模化、集约化土地利用,第三节 居民点体系规划布局,一、居民点布局原则,1,以经济联系半径为主要依据,2,居民点布局的整体性,3,有利生产、方便生活,4,创造最佳生态环境,5,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经济联系半径:,指城镇在组织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周围居民点(村、庄),城镇各种用地,城镇与各种田间工程设施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二、居民点布局基本理论,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概念,: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称为磁力吸引,为摆脱这种磁力吸引所采取的措施称反磁力吸引。,主张,: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应的地域吸引范围,但城市不能孤立存在,不能负荷过大,而应有机联系,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2004,版北京地图,迫切要求北京核心区域的,“,有机疏解,”,与京津冀范围的,“,重新集中,”,,要求建设区域综合交通体系,重组发展空间。,单中心聚焦“摊薄饼”环状发展模式,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2,门槛理论,原理,: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包括地理环境条件、基础建设设施、居民点结构改建。,门槛一,在用地上进行具体规定。,门槛二,扩大居民点用地所必须的基本建设投资。,门槛三,城市结构随人口增加和生活标准提高而产生的改变。,应用效果:,太小城市的居民不可能享受齐全的服务设施,而太大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恶化,继续发展所需造价越来越高。,B,(,1,)图中三个不同级别的居民点由高至低分别为,C,,,B,,,A,。,(,2,)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级别越低数目越多;高级居民点多布局在低级居民点中央,最大限度方便全体居民,使整个区域农业和居民点迅速发展起来。,(,4,)可能设有日常生用品商店、水果店、报刊、理发店的居民点是,A B C,;,可能有中小学校、纺织品商场、剧场、医院的居民点是,B C,;,可能有大学、体育场、电视台的居民点是,C,。,(,3,),级别越高的城镇间平均距离越远,级别越低的距离越近。,级别较高的中心地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职能。受门槛理论的限制,较低级别的中心地通常不能满足某些高级职能部门的需求。,C,C,C,B,A,A,A,A,A,B,B,B,3,环状带形城市理论,理论基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基本主张,:使城镇分布在一条带形区域内。可构成封闭环式,以利公共交通的运转。,(该理论主要为一个构想,现代基本未采用该形式),成都市,彭州,郫县,温江,新津,新都,龙泉,金堂,都江堰,双流,卫星式 布局形式,三、居民点布局形式选择,(,1,)卫星式,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周围发展重点卫星城和一般城镇。,带状式 布局形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潼关,陇海铁路沿线城市,(,2,)带状式,居民点分布呈带状,多沿交通线(铁路干线、大型河流),沈阳,抚顺,鞍山,本溪,长沙,株洲,湘潭,多边形式 布局形式,(,3,)块状式,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平原区。多为多边形。,自由式 布局形式,(,4,),自由式,满天星式。主要在我国南方农村最常见、最突出。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加以改造和集中,可节约,1/31/2,土地。,第四节 居民点用地规划,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即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主要根据其距离远近、经济联系等,确定该体系的层次。,(,2,)城镇体系基础条件分析:,历史背景、演变规律、区域基础、经济基础,各产业部门的现状及其特点、发展条件和方向。,(,3,)城镇体系布局分析:,第一,确定城镇居民点分级:,四级(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二级(镇、中心村)。,第二,拟定城镇体系布局方案:,结合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城镇道路网分布现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乡镇工业、农业、副业规划等,进行城镇的布点规划,并在地形图上确定各村镇的具体方位。,二、居民点用地选择,3,、宜于建筑,(,1,)地势、地形 (,2,)土质 (,3,)水文地质条件 (,4,)地下水,4,、环境卫生与安全条件,1,、便于生产,2,、便于运输,(,1,)避免选在地层断裂带、滑坡、山间风口、以及易受山洪河水泛滥威胁的地方。,(,2,)不应选在沼泽、大型水库的下方、有地下矿藏的地段,墓地及地方病高发区。,具体:,在地质灾害多发区,不宜布置居民点,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1,、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占地面积概算,(,1,)居民点规模:,居民点的规模和占地多少,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地条件,岭区:地形起伏,耕地分散,居民点规模小且分散。,平坝区: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接,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高,交通方便,居民点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生产劳动条件,耕作半径:又叫工作半径或下田作业半径,指从居民点到它服务的土地范围边界的平均距离。,耕作半径与人地比例和交通条件关系:,人均耕地多的地区,耕作半径大一些,反之则小。人均耕地指标相同时,居民点规模大,耕作半径也大;当耕作半径相同,人均耕地多时,居民点规模小。,现实条件:,耕作半径不宜过大,下田行走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好。在平原区相当于步行,2,公里,自行车,4,公里,马车,2.5,公里,汽车、摩托车为,10,公里。,地形影响:,不同地形区,需按步行速度和道路弯曲系数,对上述距离加以修正。一般来说,步行速度为:平坝区:,4-5,公里,/,小时,丘陵区:,3.5-4,公里,/,小时,山区:,3-3.5,公里,/,小时;道路弯曲系数为:平坝区:,1.0-1.2,,水网地区:,1.2-1.4,,丘陵地区:,1.4-1.8,,山区为,1.5-2.0,。,文化福利设施条件,托儿所服务半径为,0.5,公里,幼儿园为,0.7,公里,小学为,1-2,公里。除此而外,还有广场,娱乐场所,美容,照相,医疗保健等等一系列的服务设施都有相应的服务半径。,传统上是按“千人指标”来设计的,即是说一千人中应该保证多少福利条件:如,一千人居民中需要有:幼儿园有,12-48,床位,小学校有,120-124,个座位,中学有,120-140,个座位,理发店约需,2,个座位等。,(,2,)居民点占地面积的概算方法,根据建筑物面积定额推算,即按居住人数和居民点内各项生产的规模,参照当地建筑定额,分别概算出居民点中心区、住宅区和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一般将建筑物的面积扩大,10-15,倍,分别作为上述三个区的占地面积,其总和即为整个居民点的概算占地面积数。,根据耕地面积概算,按耕地总量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居民点的面积。,如:新疆建设兵团农场建设规划:农场中生产队居民点占地面积,=,耕地总面积,3-5%,根据每户宅基地面积概算,已知住户数和每户宅基地标准可以概算住宅占地总面积,再根据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经验比例,,3:7,或,4:6,,推算出生产区和整个居民点的占地面积。,2010,年,XX,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表,2,、城镇居民点规模及占地面积概算,(,1,)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2,)统计法:,由政府部门组织街道、机关、厂矿、企业事业等基层用地单位,上报土地需求量,然后由规划单位加以统计分类、调整、平衡,最终推算出城市用地需求量。,(,3,)规划指标法:,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采取“双因子控制”,即根据调整确定的人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人口预测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步骤一:进行人口预测,步骤二:在确定规划指标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人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在允许调整幅度范围内调整,得出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总指标。,表,1,人均建设用地现状、规划和调整幅度(单位:,m,2,/,人),步骤三:将人均规划建设用地的总指标乘以人口预测数,得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步骤四: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的面积划分,分别得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的规划分摊面积。,表,2,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单位:,%,),步骤五:计算各项用地规划分摊面积的人均面积,将其人均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相对照,进行最后调整。,表,3,人均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单位:,m,2,/,人),综合以上表格内容,即可编制城镇居民点占地面积预测表 。,表,4 2010,年,xx,市(县)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表,第五节 工业(含乡镇工业)用地规划,一、工业用地现状及评述,2,工业用地现状评述,1,工业用地现状综述(概况),从工业类型、企业数、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工业总产值、净产值,从工业所属性质(全民、集体、中央、地方等方面),以及重要的工业产品方面进行综合概述。,(,1,)用地情况:,占地情况、面积,包括中央、省、市和乡镇工业用地现状。,(,2,)工业用地结构分析:,对已有的工业企业所占土地面积进行分析。,按工矿企业用地权属结构进行分析,按隶属关系工业用地统计表(公顷),按工矿企业规模结构分析,按企业规模划分工业用地统计表(公顷),按工矿企业性质进行工矿企业用地结构分析,按企业不同性质划分工业用地统计表(公顷),按行业进行工矿企业用地结构进行分析,按不同行业划分工业用地统计表(公顷),3,工业用地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1,)特点:从工矿企业、地域分布、隶属关系、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企业行业的用地面积、比重和效益进行概括。,(,2,)存在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效益是否不高、对环境影响如何等。,二、工业发展的目标,1,工业发展总趋势及工业布局,阐述规划区工业技术未来的总体发展水平,产值及利税的变化;,规划区工业布局情况,在哪些城镇和哪些线路上(沿江河、铁路、公路等)进行规划布局。,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三种情况: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动力、化学、冶金、建材)、城市边缘的工业(纺织、机械与金属加工)和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食品、服装)。,为防止污染和干扰居住区,工业企业用地一般要求:,(,1,)避开地区常年盛行风向;,(,2,)安排在居住用地的下风向;,(,3,)用足够的绿地等来进行必要的隔离。,2,基础产业如何发展,如能源工业、建材工业等。,3,规划区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机电、轻纺、建材、化学、能源,其他。,三、工业用地规划,1,规划依据,(,1,)工业发展“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主要指标,(,2,)国土规划中工业发展目标,(,3,)工业主管部门和主要工矿企业的规划预测数据,(,4,)工业发展主客观因素、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规划的原则,(,1,)因地制宜,(,2,)合理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用地有交通配套,与能源地和市场相结合,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配套,(,4,)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3,用地规划,(,1,)工矿用地需求量预测和整体规划,XX,县工矿企业用地规划表(公顷),(,2,)区域工矿用地规划,XX,县工矿企业用地规划表,(,公顷,),(,3,),工业用地的基本格局及工业点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布局:重点阐述规划区工业的整体布局,如沿路、沿江河,以什么为中心,三点一线,等形式,最终形成一种什么工业企业。,工业点用地布局:重点阐述规划区内重要城镇的工业发展计划。,(,4,)工矿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XX,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公顷),4,、工业用地的政策和措施,(根据有关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所需及合理化管理方面,略),第十章 交通用地规划,交通运输分,客货运输,和,信息传递,,包括邮电和通讯。,运输的基本方式有,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几种,不同运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见,P156,各种运输方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对建设工程的布局有着不同的要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及结构,第二节 公路的基本知识,一、公路的技术等级,目前郊外公路(即城市以外的公路)分为六级。,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年昼夜交通量在,2.5,万辆以上(每分钟通过,17,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我省建成或将要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成绵、成雅、成南、成灌、内宜、隆泸、成彭、成攀等。,计算行车速度,200km/h,。,2,、一级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高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年昼夜平均交通量在,1-2.5,万辆以上,即每分钟,7-17,辆车以上。,计算行车速度,120km/h,。,3,、,二级公路,联结重要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适应的年昼夜交通量在,0.5-1,万辆或,2000-5000,辆之间,依汽车专用取高限。,德阳,广汉,成都,新津,乐山(大件路)。,计算行车速度,80-100 km/h,。,4,、三级公路,沟通县以上城市,,运输任务较大的一般干线公路,能适应的年昼夜平均交通量在,2000,辆以下。,雅,安,草坝,洪雅,夹江。,计算行车速度,60 km/h,。,5,、,四级公路,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支线公路。一般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雅安,南郊乡,孔坪乡,沙坪镇,两河乡。,计算行车速度大致为,40 km,/h,。,6,、,等外级公路:,指,沟通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各级生产单位之间及其企业经营中心之间联系的道路,以及生产单位的经营中心到田间的道路。,大小宽度不等的各种机耕道。,第三节 公路用地配置,公路用地配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有道路网调查,公路走向的确定,公路选线,公路技术指标确定,一、现有公路网的调查,公路现状,有哪几条公路,其位置、长度、密度;各条公路的等级、技术指标、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绘出道路布局现状图。,公路建设和改造,需新建、改建哪些公路,克服哪些困难,改造的路有哪些段落,设施是否可再用,以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并收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对公路建设的要求,以便计算运输量。,建筑材料调查,当地有哪些建筑材料(砂、石、石灰、粘土等),量有多大,获取的难易程度。,有关资料列于下表:,表,X,现有公路网调查表,二、确定公路走向,1.,城乡之间客、货往返运输;,2.,各级居民点与物资集散地(港口、码头、 仓库、货物、集市);,3.,农村居民点与农田之间;,4.,相邻各县、市与过境运输。,区域或县之间的运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三、公路选线,(一),公路选线应遵循的原则,在不降低公路技术标准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要为其他的建设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道路要与防护林带正确结合。,公路与居民点、大型畜牧场要保持足够的卫生、防疫距离。,要与上级公路正确衔接,交叉最好采用正交或立交。,对于人口稠密区选择:利用,11000-15000,地形图,其中以,12000,地形图使用最方便。在最后决定方案时,以,11000-1500,地形图最有参考价值。对于要标明特殊细部的附图,有时还采用,1200,的比例尺。,(二),不同类型地区公路线路的特点,平原微丘地区选线,选线要,避开,穿越村庄,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居民点,,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靠近河岸线设线,,,通过低洼及排水不畅地段时,要,保持填方高度小,,但需要有离地下水,1,米以上的距离,,保证地基稳定,;,与铁路和其他公路,以及河流相交时尽量使,交角接近,90,度,最小不能小于,45,度,,以保证安全。,(,1,),在复杂的山岭、重丘陵区自然条件下,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固性,。,(,2,),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保证今后养护和运营费用最,经济,。,(,3,),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筑路,材料供应方便,,便于施工和养护。,山岭、重丘岭区域的选线,第四节 其它交通用地概述,水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由于投资大,牵涉面广,基本上都是由中央和省一级政府来决定是否兴建。,土地利用规划部门是在获得兴建项目的决议和计划任务资料后,按批件划拨土地。履行全部的法律手续,有关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等内容由有关部门严格规定。,有关输电、通讯和管道工程布局等也是由上级部门决定;,主管部门决策,要坚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指导思想。,第五节 编制交通建设用地规划,一、交通用地规划,交通用地规划中,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对公路用地应予优先保证。,(一)编制有关表格,表,1 XX,县(或地)交通用地规划 单位:公顷,* 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及路面宽度见,P,162,表,8-3,一级公路总用地宽度,65m,,,二级,30-40 m,,,三级,25-30 m,,,四级,20-30 m,表,2 XX,县(或地)公路用地规划 单位:公顷,表,3,交通用地各乡(镇)规划表 单位:公顷,表,4,交通用地各乡(镇)动态变化规划表 单位:公顷,表,5 XX,县(或地)交通用地结构变化 单位:公顷,表,6,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单位:公顷,(二)文字部分,(,1,)指导思想,交通运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地方四化建设中处于战略地位,必须优先超前发展。,(,2,)规划原则,坚持交通超前优先,服务经济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节约用地,珍惜土地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以公路建设为主,同时正确处理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关系;坚持交通用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00,年前);远期目标(,2000,年以后),例:某县,2000,年前目标:以提高公路等级为重点,将全县公路主要干道改造为水泥路或三级路。同时,有计划的兴建网络形成以省、县道为主轴,乡道为基础,机耕道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并适当发展水运和管道运输。(要求高度概括),(,4,)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十年规划和“十五”计划;,交通、农机等部门提供的预测数据;,乡(镇)提供的有关预测数据;,交通发展的历史特点、现状分析和未来趋势。,(,5,)交通用地现状特点及主要问题,现状特点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6,)交通用地规划,结合前面列表,16,内容,分别按交通用地整体规划和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进行。,(三)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根据当地情况拟订。,第十一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