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2686661 上传时间:2024-08-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顶板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顶板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顶板事故预防,川西煤监分局,(,达州,),季秋华,1,顶板事故预防川西煤监分局(达州) 季秋华1,全国的近二十来年的事故情况,一、煤矿事矿几大特点,1、煤矿事矿占全国工死亡人数的60%以上;,2、煤炭行业的死亡人数11个业死亡人数之和(铁路、冶金、建筑、纺织、化工、石油、建材、有色、地质、轻工、电力);,3、年死亡近万人,相当于1个小时有1 人亡。,4、几个国家的百万吨死亡率对比:,美国 俄罗斯 印度 南非 波兰 中国,0. 039 0.7 0.54 0 .23 0.33 65、,我国顶板事故的比例:占各类事故的42.6%,2,全国的近二十来年的事故情况 一、煤矿事矿几大特点2,二、顶板事故的分类,:,第一种分类法:,1、采场冒顶,2、巷道冒顶,第二种分类法:,1、大面积冒顶(一次伤亡3人以上),2、局部冒顶(一次伤亡1-2人),3,二、顶板事故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法:3,采场冒顶分类:,(一)局部冒顶:,1、靠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漏垮、片帮、放顶煤),2、采场两端的局部冒顶(机头和机尾、安全出口),3、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回柱放顶等),4、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断层、破碎、裂隙),4,采场冒顶分类:(一)局部冒顶:4,(二)大面积冒顶,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老顶岩块压垮或冲击压垮),2、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悬露面积大),3、大面积漏垮型冒顶(直接顶破碎,支护失稳),4、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上岩层软,上岩层硬,离层失稳),5,(二)大面积冒顶 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老顶,巷道冒顶分类,:,1、掘进碛头的冒顶(空顶处游离岩块、支护失稳),2、巷道交叉处冒顶(抬棚架设不及时,空顶、强度不够),3、支架支护巷道冒顶(压垮型和漏垮型),4、锚杆支护巷道的冒顶(锚固力不够),6,巷道冒顶分类: 1、掘进碛头的冒顶,冒顶征兆及预防措施,煤矿井下冒顶是最常见,最易发生的事故。在正常情况下,冒顶事故事先都有如下几种预兆: (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 也发出很大声响。,(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7,冒顶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冒顶是最,(3)片帮煤增多。因煤壁所受压力增大,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要多。 (4)顶板裂缝。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离层。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俗称“敲帮问顶”。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6)漏顶。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形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而造成冒顶。 (7)有淋水。顶板的淋水量有明显增加。,8,(3)片帮煤增多。因煤壁所受压力增大,变得松,一般的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防止冒顶事故:,(1)支架方式需和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取不同的支架方式。如较坚硬的顶板可采用点柱,而松软易碎的顶板就要用棚子,并在梁上插上背板、背上竹笆。 (2)采煤后要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受到输送机弯曲度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及时打基本柱,顶板悬露面就大,因此,一 般要采用超前挂金属梁或打临时支柱的办法及时支护,防止局部冒顶。,9,一般的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防止冒,(3)整体移输送机时要采取有效措施。 有较大面积的顶板不能用支柱支撑,对容易冒顶的比较破碎的顶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取边移输送机、边回临时支柱和边支基本支柱的快速支、回柱办法。 (4)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工作面上下出口,空顶面积大,暴露时间长,在超前支撑压力作用下,顶板下沉量大。另外, 机头、机尾设备移动时反复支撤支柱,顶板容易破碎,因此,一般要在上下出口范围内加设台棚或木垛等。,10,(3)整体移输送机时要采取有效措施。 有较大面积的顶,(5)防止放炮崩倒扬子。一是炮眼布置必须合理,装药量要适当;二是支护质量必须合格,要牢固有劲,不能打在浮煤浮矸上;三 是留出炮道。如果放炮崩倒柱子,必须及时架设,不允许空顶。 (6)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正规循环作业规定工作面每天的进度、控顶距及支柱、回柱等工序按顺序地进行,因此顶板悬露面积小、 压力小,支柱不易折断,以便控制顶板。,11,(5)防止放炮崩倒扬子。一是炮眼布置必须合理,装药,(,7)坚持必要的制度。例如“敲帮问顶” 制度、验收支架制度、岗位责任制、金属支柱检查制度、顶板分析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防止麻痹大意,方可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8)采取正确的回柱操作方法,防止顶板压力向局部支柱集中,造成局部顶板破碎及回柱工作的困难,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12,(7)坚持必要的制度。例如“敲帮问顶” 制度、验收,煤矿顶板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定,结合四川煤矿煤层赋存情况和煤矿安全监察中发现的煤矿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讲部分煤矿顶板管理意见,13,煤矿顶板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定,结,一、综合管理,1、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体系,落实顶板管理责任制。各煤矿必须明确一名矿级领导负责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相关科(室)、队和班组必须明确具体管理顶板的人员,负责日常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考核、评比、奖惩等工作。,2、煤矿应建立顶板管理考核评比制度和顶板管理奖惩制度。定期组织验收、考核、评比,评定顶板管理工作等级并实施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3、煤矿新开采、掘工作面必须要有经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作业规程。其作业规程中必须说明采、掘工作面地质,14,一、综合管理 1、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及水文地质情况和顶、底板岩层情况,必须明确规定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形式、支护材料、特殊支护方式。作业规程必须组织职工学习,附有职工学习签字表,从业人员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4、煤矿必须保证顶板管理所需支护材料、设备、仪器的供给可靠,顶板管理人员必须备齐检查支护的工器具和记录本。煤矿科(室)、队应当建立顶板管理工作的台帐和档案。 5、煤矿在编制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必须将煤矿顶板管理科学研究规划列为主要内容之一,煤矿应当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探索符合本矿顶板管理实际的方法、支护形式、支护材料。,15,及水文地质情况和顶、底板岩层情况,必须明确规定采、掘工作面的,二、采煤工作面,1、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开工前,班组长和跟班或带班干部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2、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偏差不得超过50mm,采煤工作面支护柱、排距应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其偏差不超过100mm(局部变化地区可加柱)。柱距不大于100mm,排距不超过100mm。严禁空顶作业。在顶板变化处应加强支护。,16,二、采煤工作面 1、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炮采工作面放炮前必须检查工作面支护情况,在支护完好情况下方准放炮,放炮后必须由班组长和跟班干部检查工作面支护情况,必须支护完好后才能进行其它工作。,3、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有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安全技术措施。破碎顶板必须加顶梁,必要时铺设金属网,松软顶板必须“带帽”或加顶梁,松软底板必须“穿鞋”,支柱钻底,200。,17,炮采工作面放炮前必须检查工作面支护情况,在支护完好情况下方准,4、木支护工作面,木支柱的直径应根据支柱高度确定,可按D(1.11.25)L12公式选取(D为支柱直径,L为支护高度),但其直径不得小于10;金属摩擦支柱工作面,要使用大于50N的液压升柱器确保支柱的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柱径为100的90N,柱径为80的60N。当底板松软单体液压支柱经穿鞋后仍达不到规定值时,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金属摩擦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使用结束或超过规定时间的要按规定及时检修,检修好的支柱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8,4、木支护工作面,木支柱的直径应根据支柱高度,5、采煤工作面必须留足备用支护材料,金属摩擦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必须备有坑木,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因地质条件复杂必须使用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19,5、采煤工作面必须留足备用支护材料,金属摩擦,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1、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发生支架断梁折柱、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更换、清挖。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两巷超前支护距煤壁10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内可打单排柱;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高度不低于1.6,综采不低于1.8m,并有0.7m宽的人行道。超前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50N。,20,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1、安全出口必须设,2、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机头处要坚持正确使用好4对8根长钢梁支护方式,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经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批准的其它类型的端头支护形式。 3、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必须支护到位,严禁空帮、空顶,断梁、折柱必须及时补齐。,21,2、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机头处要坚持正确使,三)回柱放顶,1、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2、煤矿企业要根据煤矿煤层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在采煤作业规程中明确工作面的最大、最小控顶距,控顶距离超过采煤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22,三)回柱放顶 1、采煤工作面初次,3、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采高1.3m的工作面,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不应小于1.5倍采高,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小于25),用丛柱或木垛加强支护,超过的要进行强制放顶。 4、开采顶板为坚硬巨厚岩层的工作面,可采用全部充填法或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防止大面积顶板冒落。 5、切顶线支柱必须齐全,无空载和失效支柱,特殊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0.5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支柱超前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采用无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面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23,3、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采高1.3m的工,四)煤壁和机道,1、煤壁平直,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150mm,中厚以上煤层200mm;伞檐长度小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200mm,中厚以上煤层300mm。对超过规定的伞檐,必须有贴帮支护。,2、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摩擦支柱、铰接顶梁支护时及时挂梁,破碎顶板要掏窝挂梁,悬壁梁到位,端面距300mm。由于顶板不平整,挂不上梁的,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机采工作面挂梁不得滞后机组10m(停机要及时跟上),梁端要接顶,不得在无柱悬臂梁上再挂悬臂梁;综采要及时移架,端面距340mm,前梁接顶严密。,24,四)煤壁和机道 1、煤壁平直,伞檐长度超过,五)残采工作面及“三下”开采,1、残采工作面开采,必须探清工作面周边地质及水文地质、煤炭开采历史和范围、老空区顶板冒落和积水、煤层顶底板岩性等情况,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2、建(构)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七十八、七十九、八十条规定。,25,五)残采工作面及“三下”开采 1、残采工作面,三、巷道支护,一)掘进巷道,1、严禁空顶作业,临时支护必须安装牢固、可靠。掘进作业规程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的形式、支护材料和数量。,2、架棚支护巷道必须使用拉杆或撑木,拉杆或撑木的位置、数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得歪斜;作业规程必须明确规定架棚间距,一般不应超过1.0,特殊情况下应加密支护;架棚之间背板必须安设牢固,背帮背顶必须坚实可靠。,26,三、巷道支护 一)掘进巷道26,3、锚杆支护巷道必须保证锚杆足够的锚固力和抗拔力;巷道一侧超宽大于0.4,必须补打锚杆;中厚以上煤层巷道两帮应铺设金属网。 4、砌碹巷道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填实,碹石之间必须用混凝土砂浆填满填实,严禁干缝瞎缝。花碹之间必须背板安设牢固,背帮背顶坚实可靠。 5、在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7,3、锚杆支护巷道必须保证锚杆足够的锚固力和抗拔,二)维修巷道,1、煤矿巷道无空帮、空顶现象,失修巷道必须及时处理。维修巷道必须制定经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2、维修巷道必须有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跟值班,处理好悬矸、浮矸和清理好人员撤退路线,先支后撤,由外向里依次维修。,28,二)维修巷道 1、煤矿巷道无空帮、空顶,三)硐室掘进,1、,硐室掘进必须按不同的施工方法(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导硐施工法)编制施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掘进作业规程,由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2、硐室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永久性支护。,29,三)硐室掘进 1、硐室掘进必须按不同,顶板事故案例,峨眉山市黄湾乡小水沟煤矿“95”顶板事故,一、矿井概况,黄湾乡小水沟煤矿始建于1989年,法定代表人为罗德成,矿长为庞升云。矿井五证齐全且均在有效期内,系平硐暗斜井开拓,走向前进式开采。主采K5、K6煤层,厚度均为0.5m、0.6m左右,层间距31m。煤层倾角1116,煤层总厚度11.4m,短壁前进式开采,放炮落煤。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巷道系半圆拱巷,采用石料、混泥土砌碹支护,矸石充填法管理顶板,采面为木支柱支护。,30,顶板事故案例峨眉山市黄湾乡小水沟煤矿“95”顶板事故30,二、灾区概况,事故发生在K5煤层下山西翼25#采面(印子),距楼台口62m左右,距井口1000m。25#采面(印子)采高1.6m,煤层倾角14,煤层分为两个分层,上分层煤炭厚0.20.3m,下分层煤炭厚0.40.5m,中间夹矸厚约0.8m左右,顶板为厚层砂页岩,多数情况下顶板完整性、稳定性较好。作业规程规定支护间距最大为0.8m1.0m,实际多处间距超出规定,多数为1.21.6m。事故点顶板靠下侧有一滑口。现场矸石最大体积为2.1m1.6m0.4m。,25#采面(印子,即开切眼)于今年4月贯穿,贯穿后一直作为+1048mk5煤层西翼运输大巷和26#采面(印子)开切眼掘进期间的回风之用,直至26#印子贯穿。25#采面(印子,即开切眼) 由于一侧靠采空区,变形严重(只能通风,不能通人),该矿决定从 8月份开始维修,方法是从下住上“以采代掘”,沿空掘巷。该采面(印子,即开切眼)全长120m,事故发生时已经维修了60m,事故发生点在60m处(已维修好段与待维修段交界处)。,31,二、灾区概况 事,三、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2006年9月5日7:30左右,+1048m水平K5西翼25号采面(印子)作业点工人入井作业。当班人员有董如洪(班长)、郑玉林、王伦洪、刘国华(死者)。董如洪、刘国华负责维修,另二人拖运工程煤和矸石。工作至9:55左右,在25号采面(印子)距+1048水平运输巷62m处的岩层滑口处突然开始掉渣,在附近的安全副矿长卢开旭发现后,高喊“快退”,刘国华慌忙之中,向采空区方向退,因被矸石挡住退路,而被冒落的岩块掩埋。卢开旭、董如洪迅速上前,连续几次都没有将矸石掀动,待与闻讯赶到的另两名运输工一起将刘国华救出时,发现刘国华已经死亡。,32,三、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 2006年9,四、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调查组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职工违章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进行支护,岩层变化带也未加强支护。,(二)、间接原因,1、作业现场无维修安全技术措施。,2、现场管理人员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仅作出要求和指示,并未亲自督促工人立即整改。,3、当班职工对管理人员指出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及时整改。,4、在危险点作业时,未提前清理好退路。,33,四、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33,原因回顾,1、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支护:密度不够,2、遇地质构造带时(断层)未采取加强支护措施,3、遇地质构造带时(断层)未制定加强支护措施,4、在危险点作业时未提前清理好退路,5、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6、管理人员对违章行为没有及时制止,7、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8、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不落实),矿 长和业主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督促不够,34,原因回顾 1、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支护:密度不够34,放炮事故案例,犍为县二号桥煤矿“1011”放炮事故,一、矿井概况和灾区情况,矿井概况:该矿位于犍为县芭沟镇水星村,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年产3万吨,主采K7煤层。井下北一采面全长40m,采高0.95m,采用放炮落煤,点柱支护管理顶板,矸石全充填处理采空区,35,放炮事故案例 犍为县二号桥煤矿“1011”放炮事故3,二、事故经过,2006年10月11日8:00时,安全生产副矿长邱兴田召开全矿的班前安全会,开完会后北一采面的全班31名职工(其中采煤工23人,维修工5人,安全员1人,班长兼放炮员1人)于8:30时领矿灯下井,到达采煤工作面进行生产作业,下午16:30分,按惯例已到放炮的时间了。井下安全管理员杨文伦、班长兼放炮员邱兴洪便开始清理作业人员,将人员全部清点齐并待她们从回风巷开始出井下班后,瓦检员严劲松检查瓦斯,放炮员邱兴洪装药联线,杨文能到进风巷设警戒线,瓦检员严劲松与放炮员邱兴洪准备完毕,到回风巷去看无人,两人便回到北运巷设警戒线放炮,当放完第三轮炮后到采面去准备连第四轮炮时,发现万联荣已被炸死在采面第三支路处。事故发生后,二人立即通知矿上,矿上随即上报相关部门。,36,二、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11日8,三、事故原因,(一)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调查组经过查阅资料、现场勘察、询问相关人员后分析认为,此次事故是由于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班组长未按规定在通往放炮区域的所有通道设置警戒,职工在明知已经准备放炮的情况下,违章进入放炮区域,而造成的一起责任事故。,37,三、事故原因 (一)事故性质认定37,(二)直接原因 1、死者万联荣,安全意识淡薄,明知要放炮了,仍违章擅自返回放炮区域。 2、放炮警戒设置不合理,没有在所有通往放炮地点的通道上设置警戒,且已设置的警戒也存在无人警戒的时间段现象。(三)间接原因 1、矿井未在事故采面的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应设置的警戒位置。 2、煤矿对职工教育培训不够,致使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3、矿井贯彻落实放炮作业的规章制度不力。,38,(二)直接原因 1、死者万联荣,安全意识淡薄,谢谢大家!,39,谢谢大家!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