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2587687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8/28/2024,1,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总体概述,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第一节 引言,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图6-2,校正装置的种类,(1)有源校正装置,(2)无源校正装置,8/28/2024,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第二节 超前校正的装置,超前校正的装置,图6-3,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4,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6-4,图6-5,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5,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6-6,自动控制理论,基于根轨迹法的超前校正,例6-1 已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0.5,,n,=4,解:1)对原系统分析,图6-9,8/28/2024,6,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确定希望的闭环极点,自动控制理论,3)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在s,d,处产生的超前角,4)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零、极点,8/28/2024,7,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5)求K和K,v,值,图6-10 超前校正装置,自动控制理论,6)检验极点s,d,是否对系统的动态起主导作用,图6-11 校正后系统的框图,8/28/2024,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的超前校正,例6-2 已知,系数K,v,=20s,-1,,r=50,20lgK,g,=10dB,解:,自动控制理论,,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1)调整开环增益K,满足K,v,的要求,8/28/2024,9,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由图得,自动控制理论,图6-12 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3)计算相位超前角和值,4)确定G,c,(s)的零、极点,8/28/2024,10,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5)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图6-13 校正后系统的方框图,串联校正的主要特点,1)利用超前校正装置的相位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2)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3)超前校正一般适用于系统的稳态精度能满足要求而其动态性能需要校正的场合,8/28/2024,11,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第三节 滞后校正,滞后校正的装置,图6-14 滞后校正装置的伯德图,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2,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校正,例 一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假设在图中的s,d,点,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百其开环增益偏小,不能满足稳态精度要求,加滞后校正装置的目的:,1)使校正后的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紧靠于s,d,点,2)使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大,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要求G,c,(s)的零、极点必须靠近坐标原点,其目的:,1)使G,c,(s)在s,d,处产生的滞后角小于5,2)使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能增大倍。,例6-3 已知,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4,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6-17 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1)作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解:,2)由性能指标,确定闭环系统的希望主导极点s,d,自动控制理论,3)确定校正系统在s,d,处的增益,4)确定值,8/28/2024,15,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5)由作图求得G,c,(s)的零、极点,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6,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基于频率响应的滞后校正,例6-4,1)调整K,解:,2)作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7,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3)选择新的,c,4)确定值,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1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5)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滞后校正的主要特点,1)利用滞后校正装置的高,频值衰减特性,2) 校正后系统的,c,变小,系,统的带宽变窄,瞬态响应变快,3) 滞后校正适用系统的动,态性能好,而静态精度偏低,的场合,自动控制理论,图6-18,8/28/2024,19,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第四节 滞后-超前校正,滞后-超前校正的装置,图6-19,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20,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21,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6-21,图6-20,自动控制理论,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超前校正,例6-5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为=0.5,n,=5s,-1,和K,v,=80s,-1,1)对未校正系统分析,解:,8/28/2024,22,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6-23,2)确定希望的闭环主导极点,自动控制理论,3)选择新的K,c,8/28/2024,2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4)计算s,d,处相角的缺额,自动控制理论,5)T,1,和值的确定,8/28/2024,24,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图6-24,由图解得:,8/28/2024,25,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根据值选取T,2,图6-25,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26,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基于频率法的滞后-超前校正,例,1)求K值,解:,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自动控制理论,3、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c,4、确定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转折频率,8/28/2024,27,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图6-26,超前部分传递函数的确定,校正前系统在=1.5s,-1,处的幅值为,+13dB,要求G,c,(s)的超前部分在,=1.5s,-1,处产生-13dB幅值.由作,图得:,8/28/2024,2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Gc(s)的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为,8/28/2024,29,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第五节 PID控制器及其参数调整,图7-1 控制系统,图7-3 具有25%超调量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30,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理论,图7-4 受控对象的单位阶跃响应,图7-5 S形响应曲线,8/28/2024,31,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一,表一 Z-N 第一法,自动控制理论,方法二 令T,i,=,T,d,=0,图7-6 具有比例控制器的闭环系统,8/28/2024,32,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7-7 具有周期T,c,的持续振荡,表二 Z-N 第二法,自动控制理论,例 一系统如下图所示,试用Z-N法则确定K,p,T,i,和T,d,8/28/2024,3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图7-8具有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理论,8/28/2024,34,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问题提问与解答,问答,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结束语,CONCLUSION,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会!,最后、感谢您的到来,讲师:,XXXX,时间:,202X.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