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2586173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7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历 史,人民版必修一,历 史人民版必修一,西周,秦,汉,隋唐,元,明,清,475B.C,1840,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夏,宋,西周 秦汉隋唐元明清4,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1,世纪,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1,)夏朝:奴隶制建立 (,2,)商朝:奴隶制发展,(,3,)西周,(,前,11,世纪,- 8,世纪,),:强盛 (,4,)春秋:奴隶制衰亡,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1,)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明清,(,鸦片战争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夏、商、,周,(,分封制、宗法制),战国,清 朝,形成,发展,(汉唐宋元,),顶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1840-1912,年,),秦,中国早期(奴隶社会)专制主义(封建社会)夏、商、周(分封制、,魏晋,先秦,明清,隋唐,秦汉,宋元,分封制,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初郡国并行制;,“,中朝制度,”,监察制度,汉朝的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宰相制度废除;,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设置;,你能大致说出古代中国有那些,政治制度,?,魏晋先秦明清隋唐秦汉宋元分封制 秦朝的统一;汉初郡国并行制;,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二、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2、分封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异姓功臣、先代贵族,3、,诸侯的权利,: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权。,4、,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军赋和力役,5、,重要的诸侯国,:,晋、鲁、燕、宋、齐、等。,6、,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7、,分封制的结果:,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二、西周分封,三、西周宗法制,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保证王权的稳定,3、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三、西周宗法制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6、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修家谱,提倡尊老爱幼、祭拜祖先、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等,),7、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继承,有利于以德治国和祖国统一,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远近尊卑,重男轻女,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和现代平等法制建设有些违背,注意:,出题形式主要有,追根认祖、家谱、祭祖、祠堂、男女比例、财产分割、先家人后外人,等,凡是题中含有以上信息时候,其正确,选项都与,宗法制,有关。,6、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四、西周的礼乐制度,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3,、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四、西周的礼乐制度,1、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实质具有,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实质具有族权和政权相结合,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战略;,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2、时间:BC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一、秦的统一,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核心特征,“,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三公,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九卿,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2、中央的三公九卿,皇帝三公御史丞太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九卿百官之首监察百官2、中,(1),三公的职责是什么,?,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2,),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丞相位高权重,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度:,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九 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宫中警卫,宫门屯卫,宫廷车马,司法,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皇室宗族,国家财政,皇家财政,地位相当还有,京城治安,宫廷工程建设,中尉,将作少府,九 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宗庙礼仪,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民政赋役),三老(教化),啬夫,(听讼赋税),游徼(治安),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道,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民政赋役)三老(教化)啬,(,1,)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朝,建立后推广至全国。,(,2),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3),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意义:,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3、地方的郡县制,(1)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知识扩展: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最大特点),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共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知识扩展: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辨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 念,,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二者的区别,:,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2)二者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形成条件:,(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2、形成条件:,3、主要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并走向神化;,(2)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过程的始终:,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二是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3、主要特点:,4、演变,(1)萌芽:战国,(2)确立:秦朝,(3)巩固:西汉,(4)完善:隋唐,(5)加强:宋代,(6)新发展:元代,(7)顶峰:明清,4、演变,5、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在明清以前 以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5、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在明清以,(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主,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落后。;,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皇权过度专制,易成暴政,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主,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两汉,中朝、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魏晋隋唐,三省六部制,重大创造,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朝,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二府三司),收回地方权力,派文臣为知州(收权、钱、兵),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一省二院),行省制度,重大变革,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度,清朝前期,增设军机处,补充: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基本趋势:,1、从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2、从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看:,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日益收归中央,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基本趋势:,君权和相权,汉代:,中外朝制,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即政务的决策机构,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是政务的,执行,机构,唐代:,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核,),、,尚书,省,(,政务执行,),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一、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内容,影响: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三者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内容,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和相权汉代:中外朝制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皇帝,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执行命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三,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参政知事,(,二府,),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中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盐户参,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秦代:,郡县制,汉代:,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行中书省制度,-,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重大变革,2、特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解决:,元代:行省制度,内容,作用,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行省,中书省,直辖,“,腹里,”,:晋、冀、京、鲁,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行省与中央的关系,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元代:行省制度内容作用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选官制度,科举制,察举制,时间:汉(西汉、东汉),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影响: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含义:以,考试,选官制度,影响,时间:先秦时期,含义:官位,世袭,影响: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世官制,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含义: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影响:官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三、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科举制察举制时间:汉(西汉、东汉)破除了世家大族垄,补充:选官制度变化的规律,标准:,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逐渐趋向公平公正;,方式:,由举荐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趋向严密、科学和公平公正。,补充:选官制度变化的规律标准: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演变,:,(,1),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2),发展于汉代,: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3),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后才能生效。,(4),强化于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2、评价 P14,(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的去评价),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度,原因: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的教训,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又导致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背景,:明太祖废除,丞相,,六部直属皇帝,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但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统率六部百司,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设立过程,:,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 的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确立。,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非法定机构,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内阁制,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度原因: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补充: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不同点:,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职责,任免,对皇权影响,宰相,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不同点,1、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它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不同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皇权,设立:,雍正,年间,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职责: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简、精、速、密,),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背景,评价:(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弊端):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二、清朝军机处,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三、清朝的密折制,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三、清朝的密折制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 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 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2、消极作用:,重难点突破,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有何积极作用?,1、趋势:,(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重难点突破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有何积极,2、积极作用,(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养的提高。,2、积极作用,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注重选拔和,任用,官吏,。自秦废分封后,官吏的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4、注重选拔和任用官吏。自秦废分封后,官吏的任免权由皇帝一人,三、归纳概括:唐宋时期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方式与汉代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区别:,汉代,通过,剥夺宰相的决策权,来限制相权;,唐宋,时期通过,设置宰相群体,来分散相权。,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ppt课件,专题一 总结,专题一 总结,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宗法制;分封制,形成(秦朝),发展(汉朝),加强(宋元),完善(隋唐),顶峰(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制度,地方:,刺史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宋,中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枢密使,元,:,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1,、专题体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隋唐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2.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