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2581332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X 页数:151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骨质疏松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老年骨质疏松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老年骨质疏松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可编辑,*,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可编辑,*,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9/14,#,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李 华 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医学界有人称其为,“,静悄悄的流行病,”,,亦有人称它为,“,寂静的杀手,”,。,骨质疏松最初由欧洲病理学家,Pommer,根据骨病理结构形态在,1885,年提出。,早年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医学界有人称其为“静悄悄,2,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提出、,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提出、1994年世界卫生,3,Normal Bone vs Osteoporotic Bone,Loss of trabecular plates (right) results in weakened bone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risk of fractures,.,骨小梁减少,导致骨结构退化,明显增加骨折的风险。,Normal Bone vs Osteoporotic B,4,1996,年国际骨质疏松会议把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低骨量,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从而易骨折。,2000,年,WHO,根据骨矿密度和骨质量来定义骨质疏松症。,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1996年国际骨质疏松会议把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低骨量,骨组织,5,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6,第一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称,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一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与年龄相关性,疾病,有多种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最重要的因素是绝经后的妇女性激素(雌激素)突然低落,使得骨质丢失迅速,,女性寿命总是长于男性,,男性无绝经期、肌肉较妇女粗壮,因此,妇女患骨质疏松症更为常见,,发病年龄也较男性早;,其次进入,老年期骨代谢衰退,,导致骨质疏松。,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与年龄相关性疾病,有多种因素导致骨质疏,8,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再分成,:,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绝经有关,出现在绝经后,10,15,年。,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与增龄相关的一种缓慢的骨丢失,。,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再分成: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9,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型的区别,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项目,型,型,年龄,50,70,70,性别比,(,男:女,),l6,12,骨量丢失,主要为松质骨,松质骨、皮质骨,丢失速率,加速,不加速,骨折部位,椎体,(,粉碎性,),和桡骨远端,椎体,(,多个楔状,),和髋骨,甲状旁腺素,降低,增加,钙吸收,降低,减少,25(OH)D,3,l,25(OH),2,D,3,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因素,绝经,年龄老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型的区别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项目,10,第二类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继发于:,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旁亢、,甲亢、,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某些血液病、癌症(骨髓瘤、白血病),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某些药物,废用不活动(长期卧床、制动)等。,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二类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11,第三类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少见。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伴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也有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列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第三类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12,根据骨代谢转换特点又分成二类:,(不论原发和继发),高转换型,低转换型,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大多属原发性,型、高转换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型)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生化指标正常或降低,称低转换型,。,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根据骨代谢转换特点又分成二类: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13,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生物衰老在骨骼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它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它是使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常见病。,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14,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尤其妇女健康的极大威胁,其最大危害为骨折。,妇女在一生中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超过了其患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危险性的总和,亦较心脏病发作、中风更为常见。骨折发生以后,甚至对于患者的生命,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一)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尤其妇女健康的极大威胁,其最大危害,15,骨质疏松骨折与乳腺癌、心脏病发作、中风的风险比较,骨质疏松骨折,心脏病发作,中风,乳腺癌,骨质疏松骨折与乳腺癌、心脏病发作、中风的风险比较骨质疏松骨折,16,骨质疏松症在西方发达国家妇女中发生率高,并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美国约有,2500,万患者,每年约有,150,万患者并发骨折,治疗费用高达,70,120,亿美元,占全部骨折治疗费用的,85,。,45,岁以上的妇女有近,1/3,患有骨质疏松症,,75,岁以上妇女患病率高达,90%,以上。,(一)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在西方发达国家妇女中发生率高,并易发生骨折,严,17,在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超过八千万,且随增龄患病率明显增高。,有资料表明:,60,69,岁男女患病率为,33,和,73.8,,,70,79,岁男女患病率为,55.6,和,89.7,,,80,岁以上男女患病率为,65.4,和,100,。,(一)流行病学,在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超过八千万,且随增龄患病率明显,18,(一)流行病学,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明显地存在着种族和地区差异。北欧的白人,有中国、日本血统者,比黑种人、西班牙血统的人容易罹患 。,l,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一)流行病学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明显地存在着种族和地区差异,19,许多国家已将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与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骨质疏松性骨折医疗费用耗资巨大,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平均期望寿命增长,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未来的,25,年,此项医疗费用可能还要成倍增长。,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发病人数近亿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政府和医药卫生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一)流行病学,许多国家已将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与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治疗高,20,有机质,(占骨干重约,35%,),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9098,%),及各种非胶原蛋白。,无机矿物质,(占骨干重约,65%,),主要由钙,(Ca),、磷,(P),组成的微小针状、板状或棒状的结晶体即羟磷灰石,(hydroxyaptite),散布在胶原纤维之间,晶体也结合或吸附一些其他元素。,骨细胞,水,(二)发病机制,骨,组,织,组,成,有机质(占骨干重约35%)(二)发病机制骨,21,(二)发病机制,骨组织发育峰值,人的骨骼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骨吸收和骨重建,(,骨形成,),。人体在早年发育阶段,骨骼生长迅速,在正常年青人当中,,骨吸收和骨重建达到平衡,使得骨量维持正常,通常在,30,35,岁左右时骨量达到峰值,这时侯骨骼是最强壮的,。,因此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人们就应该注意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并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如果,骨发育成熟时骨量不足,,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二)发病机制骨组织发育峰值,22,(二)发病机制,正常成人期骨代谢的主要形式是骨重建,在破骨细胞作用下不断吸收旧骨,而在成骨细胞作用下,又不断再合成新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种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协调活动形成了体内骨转换的稳定状态,,骨质净量无改变。,骨重建的速率称为,骨更新率,或,骨转换率,。,骨吸收过多或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最终会导致骨量的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形成骨质疏松。,一切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因素,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二)发病机制正常成人期骨代谢的主要形式是骨重建,在破骨细胞,23,(二)发病机制,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产生的慢性病变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骨代谢中,Bone Remodeling,骨重建处于负平衡,,其机制:一方面是由于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导致骨量减少。,这就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细胞学基础。,(二)发病机制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产生的慢性,24,(二)发病机制,(一)骨量丢失,骨量达到峰值后稳定几年时间,以后,随增龄而逐步丢失,,此后的一生中,骨质的流失数量逐渐超过了骨质的形成数量,,使得骨密度逐渐降低,。尤其妇女在,50,岁左右,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多、超过了骨形成,导致了骨质的净丢失,使,骨质的丢失速率成倍加快,,骨骼的脆性越来越大。在绝经后最初,5,10,年间,皮质骨将丢失,10%,15%,,松质量要丢失,25%,30%,(个体差异很大)。,(二)发病机制(一)骨量丢失,25,对于绝经以后出现骨质丢失加快的妇女,这时虽然运动、钙质和维生素,D,像以前一样至,(二)发病机制,关重要,但都己经不能完全阻止骨量的降低。,骨质减少,骨密度必然减少。骨量是骨强度的重要构成因素,当骨量降低到一定限度(所谓临界值或骨折阈值),骨骼就难以承受外力负担或冲击易发生折断。,对于绝经以后出现骨质丢失加快的妇女,这时虽然运动、钙质和维生,26,老年期以后,骨质丢失的速度虽然减慢了一些,但其丢失的速度仍比骨重建的速度快。因此,妇女绝经以后,从,50,岁左右开始一直到,80,岁以后一段长达,30,多年的时间尤需要注意骨质疏松。若妇女已患了骨质疏松症,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防止发生骨折。,(二)发病机制,老年期以后,骨质丢失的速度虽然减慢了一些,但其丢失的速度仍比,27,(二)发病机制,引起老年性骨丢失的因素:,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二)发病机制引起老年性骨丢失的因素:,28,(二)发病机制,1.,性激素分泌减少:,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性激素在骨生成和维持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间接合成蛋白,促使骨内胶原形成,以使钙、磷等矿物质更好地沉积在骨内。睾酮可以在骨内转化为二氢睾酮,对成骨细胞有增殖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性激素机能减退,女性,45,岁、男性,50,岁以后,其分泌开始减少,故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开始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影响骨的形成,加快骨的吸收,因而骨量下降。,绝经期后最初,10,年骨丢失速率最快。,1,(二)发病机制1.性激素分泌减少: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29,(二)发病机制,2.,钙调节激素失调:,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人体有三种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甲状旁腺激素,(PTH),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2,(二)发病机制2.钙调节激素失调: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30,(二)发病机制,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使,PTH,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人肾内,1,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馈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C,细胞,”,功能衰退,,CT,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2,(二)发病机制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31,(二)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缺乏通过影响钙、磷代谢有关的激素如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的吸收。随年龄增长,降钙素分泌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引起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2,(二)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缺乏通过影响钙、磷代谢有关,32,(二)发病机制,3.,摄入不足:,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我国习惯膳食属低钙食谱,钙来源主要依靠谷类及蔬菜,老年人牙齿缺失较多,蔬菜、水果、瘦肉不易咀嚼,摄入量减少,呈现“负钙平衡”。,3,(二)发病机制3.摄入不足: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33,(二)发病机制,维生素,D,有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作用,但从外界摄取和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需要在肾脏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由于年龄的增长,肾功能减退而转化酶也随之减少,而维生素,D,不能有效转化,又使胃肠道的吸收下降造成骨形成不足。,3,(二)发病机制维生素D有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作用,但从外界摄取和,34,(二)发病机制,此外,钙、磷及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使钙、磷比例失调,都使骨的形成减少。,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对钙的平衡和骨钙含量起负性调节作用 。,常吃,高蛋白、高盐,饮食,,钙缺乏,,,吸烟,,酗,酒,、过度饮,咖啡、,茶,,VitD,摄入不足或光照少等均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3,(二)发病机制此外,钙、磷及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使钙、磷比例失,35,(二)发病机制,4.,户外运动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负重行走或跑步,可以增加骨转换率,刺激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增加骨的重建和骨量的积累。老年人手术后或患病尤其要避免长期绝对卧床,提倡早日下床活动。,老年人行动不便,户外运动及日照减少,,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退,;,加上肾功能减退,使,维生素,D,活化能力降低,。,4,(二)发病机制4.户外运动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36,(二)发病机制,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若对这部分高危人群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5,(二)发病机制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37,衰老、遗传因素、某些生活方式或医疗因素被认为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甲旁亢,、,甲亢,、,高血压,、,神经性厌食,、,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等;,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过多甲状腺激素治疗,,,抗癫痫药,、,抗痉挛药,,,抗凝血剂,,,抗癌药,,,利尿剂,、,胃药或消炎止痛药,,,长期锂治疗等,;,(二)发病机制,衰老、遗传因素、某些生活方式或医疗因素被认为是引起骨质疏松的,38,(二)骨构成比例保持正常,骨质疏松骨量呈正常比例组成成分的丢失,与骨软化、儿童佝偻病不同。,骨软化以矿化障碍为主,未矿化的有机成分(骨基质)增加。,骨软化在老年人中常见,可与骨松同时存在而使骨脆性增高。,(二)发病机制,(二)骨构成比例保持正常(二)发病机制,39,(三)骨转换增快,骨组织持续处于塑建,modeling,和重建,remodeling,的过程中。,塑建主要在儿童期,在胎儿期开始至性成熟前。,骨的吸收和形成并不在同一部位,,因而新骨的形成能导致,骨外形的改变,使骨的正常构筑得到调整,,塑建使骨体积增大。,骨的重建是性成熟后骨代谢的主要形式。,骨的吸收和新骨的形成在同一部位进行,,因此骨的,外形不会发生改变,。,(二)发病机制,(三)骨转换增快(二)发病机制,40,骨组织通过塑建和重建,新形成的骨代替了老的骨组织,维持了骨骼机械力学上的完善性。,骨的吸收和形成的转换是骨塑建和重建的主要形式,,如果骨吸收发生障碍,如石骨症,骨脆性亦增加,易于骨折。骨的吸收保证了骨对体液钙离子的调节,起了,钙库,作用。,(二)发病机制,骨组织通过塑建和重建,新形成的骨代替了老的骨组织,维持了骨骼,41,80%,的骨重建进行的骨转换发生在松质骨;占骨骼总量,80%,的皮质骨,骨转换仅占,20%,,所以骨质疏松首先主要见于松质骨。,因为骨的转换都在骨的表面进行,皮质骨可利用的表面较少,松质骨的面积,/,容积比例为皮质骨的,8,10,倍,因而骨质疏松在松质骨较皮质骨发生更早、更明显。,正常情况下,骨吸收与骨形成总量相等。绝经期后,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骨量逐渐减少。绝经期后骨转换率增高,因而骨丢失增多,即骨代谢呈高转换型。,(二)发病机制,80%的骨重建进行的骨转换发生在松质骨;占骨骼总量80%的皮,42,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一样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中年以后人体呈负钙平衡状态,钙摄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低血钙,低血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反应。,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增加,溶解骨钙,以补充血钙,使血钙维持原来的水平。人体长期缺钙而得不到纠正,致使甲状旁腺逐渐进入亢进状态,进而造成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钙含量增加的反常现象。,高血钙刺激降钙素分泌增加,促进成骨,,这就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经常同时折磨中老年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因为机体缺钙引起的一对挛生骨病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一样是由于缺钙引起,43,(一)临,床,诊断,(二)骨量诊断,(三)实验室诊断,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一)临床诊断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44,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偶有骨,X,线片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另外,可有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钝痛伴有全身乏力等,疼痛多因脊柱侧弯、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后突引起。,有几点症状要引起注意:,(一)临床诊断,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偶有骨X线片发现椎体,45,1.,疼痛,腰背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患有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背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一)临床诊断,1.疼痛(一)临床诊断,46,(一)临床诊断,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疼痛与骨骼高度改变,肌肉张力提高,骨折,神经压迫有关。,早期可能局限某部位,后遍及全身,,周身骨痛,,负重时尤甚,立不如坐,坐不如躺,行动能力受限;,(一)临床诊断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47,2.,身材变矮、驼背,老年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骨质疏松发生早而明显,,且此部分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T,11,、,T,12,和,L,3,,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正常人,24,节椎体,每一个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个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缩短,平均,3,6cm,。,(一)临床诊断,2.身材变矮、驼背(一)临床诊断,48,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49,3.,骨折,骨质疏松症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病人,轻微摔了一跤就折断了手臂腕骨或大腿上端的股骨,,发生骨折进行诊疗时才发现,症状也大多与骨折有关。,骨折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增加病人痛苦,严重限制活动,缩短寿命。,(一)临床诊断,3.骨折(一)临床诊断,50,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显著。,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椎骨,最常见;,髋部,(,多在股骨颈,),危害最大;,桡骨,(,腕骨,),。,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60-74,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75,以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临床诊断,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51,发生在椎骨处的骨折可使妇女身高降低,后背严重凸出,(,驼背,),。当脊柱变得非常脆弱时,每日简单的活动如弯腰或甚至轻轻一咳嗽就可能引起了后背的骨折,或造成剧痛。,(一)临床诊断,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即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发生在椎骨处的骨折可使妇女身高降低,后背严重凸出(驼背),52,发生在髋部或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引起较严重的,疼痛和残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本人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据统计,单就髋部骨折而言,,80,的病人在骨折,6,个月时还不能完全行走,约,20,的病人在,1,年内因各种并发症,(,肺栓塞、肺炎等,)而,危及生命,。,半数髋部骨折的存活者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骨折可能多次发生。,(一)临床诊断,发生在髋部或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引起较严重的疼痛和残疾,53,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一)临床诊断,4.呼吸功能下降(一)临床诊断,54,5.,其他:,腿抽筋,下肢肌肉痉挛;,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家族史;,相关病史,既往史、现病史、药物史等。,(一)临床诊断,5.其他:(一)临床诊断,5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多不显著,因此,骨密度检测就成为确定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骨量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最基本、最方便、最确切又不侵害人体的一种检查。,目前常用骨量测定的方法有:,(二)骨量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56,1.X,线摄片测量骨量,进行骨质疏松普查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但,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作为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敏感性差,一般骨量丢失,30%,左右才会显示。,可以观察骨骼的细微结构,皮质骨的厚薄和密度,骨小梁的数量、粗细和分布。,观察骨折必需照,X,线片。,(二)骨量诊断,1.X线摄片测量骨量(二)骨量诊断,57,X,线摄片测量骨量,X,线平片光,密度法,基本原理:因骨量不同而对,X,线吸收的差异,在,X,线平片上形成不同的灰度,再用光电比色计同已知密度标准件的灰度进行对比,通过一定换算公式,就可得出测量部位的骨矿含量,(BMC),。目前所用的标准件为铝制品,,1mm,厚的铝等效物的骨矿含量为,130mg,cm,2,,测定时须将标准件及测定部位同置于水槽内。,优点:可利用现成的,X,线摄片设备,且能粗略定量判定骨密度,设备简单,费用低,易于普及各级医疗单位。,不足之处:测量手续繁多,准确度较低,易受光密度计、,X,线胶片特性、水浴槽的深度、投摄条件、洗片条件等影响。在各种条件均控制较好时,测量的精确度仅达,10%,。另外,测量的辐射量也太大。,此方法适用于基层没有骨矿含量测定设备的单位进行骨矿含量粗略定量估计时用,不适用骨质疏松科研、判定药物疗效及骨量减少疾病的鉴别诊断。,常用检测部位是四肢骨,便于操作。,(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X线摄片测量骨量X线平片光密度法(二)骨量诊断,58,2.,骨矿密度测定,骨密度仪检查是一项准确、可靠、无痛而普及的检测方法,采用,X,射线,(,或同位素,),来测量骨矿物含量或骨骼的密度,(BMD),,病人只需静静地仰卧在工作台对身体扫描,510,分钟就可得出结果。,骨密度检查能帮助医生在骨质疏松的早期,尚未发生骨折前就作出诊断,且能监测治疗的疗效。,(二)骨量诊断,2.骨矿密度测定(二)骨量诊断,59,骨密度检查临床指征:,65,岁妇女,/,70,岁男性;,65,岁绝经后妇女,/,70,岁老年男性,有一,/,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轻轻摔倒或受伤就发生骨折);,各种原因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对于在,45,岁前绝经;曾行子宫或卵巢切除手术;曾有月经不规律或月经稀少,尤其是月经停止达,6,个月以上);,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如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二)骨量诊断,骨密度检查临床指征:(二)骨量诊断,60,对于在,45,岁前绝经;曾行子宫或卵巢切除手术;曾有月经不规律或月经稀少,尤其是月经停止达,6,个月以上;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曾有轻轻摔倒或受伤就发生过骨折等情况,需要骨密度检查。,(二)骨量诊断,对于在45岁前绝经;曾行子宫或卵巢切除手术;曾有月经不规律或,61,二种计量单位:,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g/cm,;,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g/cm,2,;,一般检测仪器都同时标出,目前普遍采用,BMD,的数据来表示。,(二)骨量诊断,二种计量单位: (二)骨量诊断,62,(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基本原理:,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源发出一定量的,射线,作为光源,(,常用为,135,I,和,241,Am,),;,单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SXA,),则以,X,线为光源,;,当,射线穿过测定部位人体组织时,射线被吸收的量随组织的性质及厚度不同而不同,根据软组织和水对,射线吸收相同的特点,利用水浴来消除软组织的影响,即可计算出骨组织对,射线的吸收量,再经一定公式换算,即可得出骨密度值。,优点:,设备,较,简单,价格低廉,,检查费用低。,适于流行病学调查。,不足之处,:精确性和重复性欠理想。,精确度可达,2,%,,,准确度约为,6,%,,,重复测量精确度较好,。,测量的精确度易受被测量者及操作者的影响,,,只能测量四肢皮质骨,,,不易准确定位,,,不能分辨松质骨和密质骨,,,机器的同位素放射源需常更换且不能随便搬动,,,使用场所有限制,。,当皮质骨厚度超过,2mm,时,射线的吸收衰减曲线不呈线性下降,。,此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单位骨矿含量普查,监视疾病对骨矿物质的影响,观察药物对骨矿代谢的疗效,但较少直接用于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常用的测量部位是尺桡骨中远段,1,3,交界处的骨干,目前有人尝试用于测量跟骨骨密度。,(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二)骨量诊断,63,(2),双光子吸收法,(,DPA,),基本原理:利用能发射两种不同能量,射线的同位素,(,常用为,153,Ca,),光源,,对同一部位的骨骼进行横形扫描,并由同步移动的碘化钠探测器测出,射线的吸收衰减值,再自动显示骨矿含量。,优点:可测量躯干骨,(,脊柱、骨盆等,),的皮质骨与松质骨,并,可自行消除软组织及骨髓对骨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精确度较好,约为,3%,。,不足之处:,空测分辨率差,,碘化钠探测器所显示的衰减值是扫描线路上衰减值的总和,不仅是椎体骨质,还包括富于皮质骨的椎体终板和后部附件之衰减值在内。如果椎体有压缩骨折、椎体增生、椎旁组织钙化等都会被纳入测定值,明显影响了测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另外,DPA,测量的扫描时间长,辐射量较大,(,每个部位,20-30,分钟,),,同样也存在要经常更换放射源等,(,约年半换一次,,6000,元,/,次,),,随后研制出来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已逐渐取代,DPA,仪。,此方法运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症的监测及药物的疗效观察,主要测定部位为,L,2,-L,4,。,(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2)双光子吸收法(DPA)(二)骨量诊断,64,(3),双能,X,线吸收法,(,DEXA,),基本原理:利用,K,缘滤过板或开关切换,由,X,线射线源得到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以此对检测部位进行扫描,再由同步运行的高低两个探测器测出光子被吸收后的衰减值,经计算机处理后的,X,线吸收图像及数据可由打印设备列印出来。,优点:可以区分骨、肌肉、脂肪等组织,从而,消除脂肪等软组织对,BMC,的影响,,使脂肪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减少到,5%,以下,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它还可以进行准确定位,,去除了异位钙化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进行,全身骨或任何部位骨的测量,辐射量少,,仅一般,X,线摄片的,1%,,检测快,每个部位,4-6,分钟。图像的空间分辨高,约为,1.5mm,,精确度约为,DPA,的,3,倍。,不足之处:设备较昂贵,检查费用高,难于普及。,适用范围:全身及任一骨骼的骨矿含量测定,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建立人体骨量标准,观察骨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骨疾病的过程等。其测量部位虽可用于全身任一骨,但常用于,L,1-4,腰椎及股骨颈部,。,此法较准确,重复性好,值得推广应用。,DEXA,方法被认为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3)双能X线吸收法(DEXA)(二)骨量诊断,65,3.,定量计算机成像,(,QCT,),根据钙化组织离子射线吸收的量应用计算机计算的一种成像技术。,基本原理也是利用,X,线窄束通过物体后衰减的多少而进行计算的。所不同的是它能利用多个方向的,X,线窄束对某一选定的层面进行照射,经投影重建数字化后,将三维的空间立体解剖结构摄成二维的,CT,平面图像。这个图像就是,X,线衰减的系数图,由它就可用来测定扫描层面任何部位的组织密度,.,QCT,能反映三维结构骨密度,,可以选择性地评价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量。但准确度及重复性稍差,受试者接受,X,线量较大,吸收放射线较多,不易普及应用,。,(二)骨量诊断,3.定量计算机成像(QCT)(二)骨量诊断,66,QCT,方法的优点,:可,正确单独选择脊柱等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能排除周围组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能分别测定松质骨与皮质骨的骨矿变化,特别是能选择测量椎体的松质骨是其独特能力,,测定值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高,。,不足之处:,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CT,机自身的不稳定、射线硬度、扫描场内射线不均质性、较正体模的制作材料、受检部位的扫描场内位置等。,对于单能量,CT,,骨内不定量脂肪可造成测量误差,对于周围骨的骨密度虽理论上可行,但如不做复杂的数据处理,则测不出结果。另外,QCT,测量时存在射线大,费用高,设备不普及等。,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是单能,QCT,(,SEQCT,),不能区分和排除软组织的影响;虽双能,QCT,已解决此问题,但,X,线量大,目前临床不常用。,此方法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研究松质骨形态与结构变化,多在科研应用,不适于临床推广。常用测量部位是腰椎的松质骨部分。,(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QCT方法的优点:可正确单独选择脊柱等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能,67,骨量诊断,以上几种骨密度检查法,在诊断上目前普遍参考,1994,年,WHO,提出的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低于青年峰值,1SD,,为,正常,;,1SD,2.5SD,,称,骨量低下,(osteopenia),;,2.5SD,,称,骨质疏松,;,2.5SD,伴有,1,2,以上腰椎骨折者,称,严重骨质疏松,。,(二)骨量诊断,骨量诊断(二)骨量诊断,68,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1998),骨密度,BMD,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若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症。,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1998)骨密度B,69,骨量诊断,国内目前建议,的诊断标准是,女性,骨量,(,骨密度,),低于青年峰值,2.0 SD,、男性为,2.5 SD,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二)骨量诊断,骨量诊断(二)骨量诊断,70,4.,超声波测定法(,USA,),根据超声波在骨组织内传播的速度、衰减的程度计算骨量,,可测定骨密度和骨强度,,但仅能应用于周围肢体骨。,与,DXA,法相关性良好,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害,价格便宜。,目前诊断的确切价值还处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定量超声法,(QUS),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与穿透能力,让超声波在骨质中轴向传播,根据骨骼强度与超声传播速度成正比的特性,通过测量超声波在骨中反射和穿透的衰减值,从而判定骨的机械强度、密度、弹性、微结构和脆性等。,(二)骨量诊断,4.超声波测定法(USA) (二)骨量诊断,71,定量超声法,(QUS),的优点:以上的光子吸收法、,DEXA,、,QCT,等,虽可反应骨骼的矿物盐含量,但均不能反应骨骼的强度、弹性、微结构和脆性。而,QUS,的速度与骨组织的弹性系数和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反应骨量及骨的力学特征,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一个理想指标,。另外,QUS,无,放射性,仪器体积小,移动操作方便,设备及检查费用低。,不足之处:虽然有人提出,QUS,可用于多种骨骨量的检测,但尚未得到公认,目前基本只适用于髌骨、跟骨和胫骨,不能用于易发生骨折的脊柱及股骨上端。另外超声波在能反应骨的结构问题上目前尚未解决。,此方法适用于骨质疏松程度及骨折危险度的预测,骨疾病鉴别诊断,骨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等。目前最常用测量部位是跟骨。,(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定量超声法(QUS)的优点:以上的光子吸收法、DEXA、QC,72,5.,定量,MRI,法,此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稳定的磁场下,临近具有不同磁化率的两种物质时相,(,如骨小梁与骨髓,),的交界处具有空间的不均一性,通过研究这种不均一性的磁场梯度,就可评估骨小梁的空洞结构及形态变化,从而反映出骨质疏松程度。,优点:能清晰显示骨小梁的形态结构,理论上可测部位多,较为准确。,不足之处:具有辐射性,设备复杂不易普及,很多实际技术问题未解决,还不适用临床推广,科研实验上运用亦不多。,测定部位可能主要在富含松质骨的骨骼。,(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5.定量MRI法(二)骨量诊断,73,单纯依靠骨密度来诊断骨质疏松并不十分准确。近年来,对骨折的描述由单纯的,结构指标(,骨密度,),发展到,结构加功能(,骨强度,)的综合指标,。,在分析骨强度的过程中,当力以人体的体重为单位时,骨的强度被称为抗骨折能力,而,抗骨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骨的几何结构、骨密度、骨骼的材料性能、体重及肌肉力量等诸多因素,任何一个量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人的抗骨折能力的变化。,把抗骨折能力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新指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实现了个体化的定量诊断。,(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单纯依靠骨密度来诊断骨质疏松并不十分准确。近年来,对骨折的描,74,THANK YOU,SUCCESS,2024/8/28,75,可编辑,THANK YOUSUCCESS2023/9/375,骨质疏松的定义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骨的力学强度下降,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性疾病。因此要诊断骨质疏松症必须首先进行骨量判断。,全身的骨骼,按部位可分为中轴骨和周围骨,按骨的结构与形态不同可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它们各自骨矿物质开始丢失的时间、方式和速度均不完全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骨量检测方法、测量部位及正常参考值就显得很重要。,骨量是骨有机物和骨矿物质的总和,但目前尚无活体骨有机物质的测量方法,因此真正意义的骨量测定十分困难,故临床或科研中常以骨矿物质的测定来代替骨量测定。,骨的力学强度下降是骨质疏松的本质特征,而骨的力学特点取决于骨基质的材料特征、骨显微结构及骨矿含量。从这三点看,对于前二者以上无创伤性检测方法均不能真正反应出来。在定量超声、定量,CT,、定量,MRI,方法上虽有可能反应骨的材料特征及其显微结构,但许多技术上尚未解决,还须进一步改进,需要发展更高分辨率的,CT,与,MRI,,并深入探讨声速与骨量、骨弹性模量、骨结构的关系。,目前而言,寻找更敏感特异性的能反应骨的结构特点及材料变化的生化指标可能是很好的途径,这就依靠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的更深入开展。,(二)骨量诊断,了解,不需熟记,骨质疏松的定义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骨的力学强度,76,骨质疏松主要为成骨,破骨之间的失衡,可呈高转换和低转换二种类型,反映这些代谢的指标有间接和直接二种。,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骨转换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查具有快速、灵敏及在短期内观察骨代谢动态变化的特点,而骨,密度测定,(BMD),检查,一般需半年以上才能有动态变化。因此,,生化检查对观察药物治疗在短期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可借以指导及时修正治疗方案。,(三)实验室诊断,骨质疏松主要为成骨破骨之间的失衡,可呈高转换和低转换二种类,77,1.,间接指标,对骨转换有明显作用,但其对于成骨或破骨作用的直接效果则受多种因素影响。,血,PTH,(,甲状旁腺素,),,,1,25(OH),2,D,3,,,CT,(,降钙素,),等。,(三)实验室诊断,1.间接指标(三)实验室诊断,78,2.,直接指标,(1),反映成骨功能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steocalcin,,,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分别是成骨细胞前期、成熟和分泌胶原的功能指标。,(三)实验室诊断,2.直接指标(三)实验室诊断,79,碱性磷酸酶、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形成减少、缓慢,碱性磷酸酶变化不显著。,(三)实验室诊断,碱性磷酸酶、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三)实,80,骨钙素(,osteocalcin, BGP,),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受,l,25(OH),2,D,3,调节。通过,BGP,的测定可以了解成骨细胞的动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BGP,下降,50,以上。,(三)实验室诊断,骨钙素(osteocalcin, BGP)(三)实验室诊断,81,血清,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敏感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PICP,变化不显著。,(三)实验室诊断,血清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三)实验室诊断,82,(2),反映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是破骨细胞活动时分泌的酶,尿钙排泄率,Ca/Cr,羟脯氨酸,(HOP,影响因素多,不太准确,),HOP/Cr,胶原分解产物,包括,吡啶酚,(,pyridinoline,),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胶原交联相关肽如,CTX,(,cross,lap,),和,NTX,(,N-telopeptide,),Pyr/Cr,等,(三)实验室诊断,(2)反映破骨细胞功能指标:(三)实验室诊断,83,尿羟脯氨酸(,HOP,):,反映骨更新的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HOP,变化不显著。,(三)实验室诊断,尿羟脯氨酸(HOP):(三)实验室诊断,84,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反映骨吸收的指标,较,HOP,更灵敏,,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HOLG,可升高,。,(三)实验室诊断,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三)实验室诊断,85,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的敏感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TRAP,增高不显著。,(三)实验室诊断,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三)实验室诊断,86,(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血清总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钙一般在正常范围。,血清无机钙、磷:钙、磷代谢在骨矿代谢中占重要位置,两者要保持合适比例,,磷钙比为,23,较适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磷一般正常。,(三)实验室诊断,(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三)实验室诊断,87,血清镁:镁是体内重要的矿物质,人体,50,的镁存在于骨组织,低镁可影响维生素,D,的活性,肠道对镁的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清镁下降,。,尿钙、磷、镁测定:该项检查受饮食、季节、日照、药物、疾病等影响因素较多,须严格限定条件才进行测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尿钙、磷在正常范围,尿镁略低于正常。,(三)实验室诊断,血清镁:镁是体内重要的矿物质,人体50的镁存在于骨组织,,88,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诊断程序:,1.,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确定骨质疏松是否成立;,2.,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有原发病因);,3.,根据年龄、绝经时间及骨转换类型确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诊断程序: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89,老龄人或绝经后中老年女性,出现局限性骨痛或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钝痛要考虑患者是否患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同时做下列辅助检查,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骨质疏松时骨形成指标降低,骨吸收指标轻度增加。骨密度测定出现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骨,X,线显示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减少,骨结构模糊等。,我国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骨量峰值减低,2.0S,,同时结合病史、性别、年龄及生化检查综合判断,。,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老龄人或绝经后中老年女性,出现局限性骨痛或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90,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症委员会推荐的诊断标准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标准差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1.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个标准差之内为正常;,2.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1,2,个标准差之内为骨量减少;,3.BMD,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标准差以上为骨质疏松症, 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二、百分率法,:,参考日本,1996,年改动版的标准,1.,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1%,12%,为基本正常;,2.,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13%,24%,为骨量减少;,3.,患者,BMD,比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减少,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 若同时伴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部位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选用:,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症委员会推荐的诊断标准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91,2000,年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必须具备全身疼痛,多以腰背疼痛为明显,轻微外伤可致骨折;或脊柱后凸畸形;或骨密度减少两个标准差以上者。,骨密度的测定数据,,1995,年以前,西方及日本以骨密度测量中的标准差作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由于仪器及精度不同,操作技术不同,对标准差大小有所影响。所以,,1996,年日本在修订骨质疏松标准中已抛弃用标准差表示方法,而采用百分率表示方法。,医疗单位自己尚未做峰值骨密度调查,或标准差不便应用时,采用百分率表示方法。,2000年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92,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如肝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急性白血病、吸收不良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软化症、库兴综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和肝素)等引起的疾患。,四、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鉴别诊断:,93,五、骨质疏松的治疗,(一)治疗目标,1,缓解疼痛,改善活动障碍;,2,抑制骨的吸收,纠正异常的骨转换;,3,增加骨量,改善骨的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五、骨质疏松的治疗(一)治疗目标,94,(二)骨质疏松治疗的原则是:,1.,对症处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为疼痛、驼背、骨折等。根据临床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处理。,比如疼痛由于骨吸收及微小骨折或骨质疏松症使其周围软组织拉扯所致。我们将采用药物、物理、外科等不同的治疗、预防、康复措施。,五、骨质疏松的治疗,(二)骨质疏松治疗的原则是:五、骨质疏松的治疗,95,2.,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中特别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