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理解人性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840863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勒理解人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阿德勒理解人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阿德勒理解人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第十一讲理解人性理解人性阿德勒著阿德勒著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阿德勒简介阿德勒简介引言:何为人性引言:何为人性理解人性理解人性各章内容介绍各章内容介绍2.如何理解“人性”?“人性的弱点”是对“人性”的压抑人性中美好、光辉或丑恶的一面“人性化”“人性化”管理如何理解人性?3.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一生阅历丰富,著作等身。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4.n犹太人n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家庭n有着不快乐的童年q患脊柱症,身体孱弱,行动笨拙,驼背q三岁睡在身旁的弟弟死去q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十分畏惧死亡q四岁才会走路q自惭形秽,处处比不上哥哥q5岁得了肺病,几乎致命,励志学医5.n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极差。在父亲的支持鼓励下又成为了班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n1895年得到了维也纳大学医药学位n他友善谦和,不拘小节,和三教九流的人都能交上朋友。6.n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有很多相同之处:1、犹太人。2、在维也纳生活了很长时间。3、都是先学医后转向心理学。不过,两人性格差别很大。7.nA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这本书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n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n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8.n1907年,A阿德勒发表了有关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而使其名声大噪。n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n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如果人们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渐渐的,他们会发展出需要的“替代品”。其中一种替代品是,个体用来引导自身目的朝向活动的人生目标。9.n早先,弗洛伊德已经主张:补偿作用是由于要弥补性的发展失调所引起的的缺憾。受了弗氏的影响,A阿德勒遂提出男性钦羡(masculineprotest)的概念,认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10.以后,A阿德勒更体会到:n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事实;因为他们身体弱小,必须依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n当儿童们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他们能够做的事情的借口时,他们便会发展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的下去,它便会构成“自卑情结”。因此,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11.n此时,弗洛伊德将A阿德勒的观点认为是对自我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可是却觉得它未谈及本我和超我等部分,而且所谓的补偿作用也只是自我一种功能而已。这时候,A阿德勒的观点尚未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然而,当A阿德勒主张补偿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时,两人便势同水火了。12.n起初,两人还彼此容忍对方,可是当弗氏要求A阿德勒登在其学刊上的文章要先受荣格(Jung)的检查时,他们便正式闹翻了。n弗氏致书给心理分析学刊发行人:要把他学刊封底里的A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则就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维也纳心理学会为了A阿德勒的观点曾经开了许多次会,由于弗洛伊德和其它许多人都坚持A阿德勒的观点无法兼容于心理分析学派,A阿德勒便率领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学会,而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称其为“个体心理学”。13.相对立的人格理论弗:与社会或各个人相互冲突之中的个体,阿:友好、和谐的个体弗:忽视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和未来的理想对人生的作用阿:以这些问题作为他理论的核心部分14.弗:过去阿:未来弗: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由一些常常相互冲突的不同结构部分构成阿:把心理看作是帮助达到个人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15.n摒弃了弗氏泛性论的心理观点,他讥之为对性的迷信,并以社会的概念来解释男性钦羡。n并不否认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视自我的功能。弗:本我阿:自我n认为梦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样,事事都以性来解释n阿认为:性欲是存在的,不过它和饥饿或口渴样,这种生物上的因素只有在追求优越地位时,才能进入心理学的领域。16.n因为注重人类间的积极关系。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与人本主义有联系。n由于关注人类生存意义的重大问题,他的理论与存在主义有联系。他向现代存在主义一样相信人类是注重未来的(与荣格的信仰相同),至少部分地具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和注重生命的意义。17.阿认为:n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是其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种行为。n个人不仅常常无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为何,有时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这种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A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借之获得优越感,并能维护自我尊严。18.n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A阿德勒曾在奥国军队服役,充当医生。以后,他又曾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从事儿童的辅导的工作。n1920年左右,A阿德勒便已经声名远播了。在维也纳,有许多学生和跟从者包围着他,他和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n然后,他便周游各国,到处讲学。1926年,他初抵美国,受到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与超越,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WhatLifeShouldMeantoYou)。19.n1934年,A阿德勒决定在美国定居。n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刊。n1937年,A阿德勒受聘赴两个城市演讲。过分劳累的结果,他终于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享年65岁。20.主要著作有: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生活的科学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自卑与超越神经症问题21.A阿德勒却以“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现在我们对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评价中主要是这样说的: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22.阿德勒毕生关心人的成长和社会教育,并以此作为他工作的动力。20世纪20年代,他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露天讲坛面向公众进行心理学讲演,并温和而耐心的回答人们的问题。这每周一次的演讲持续了整整一年,讲稿汇集起来并加以整理加工,就成了这部著作理解人性。23.本书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24.n第一部分人的行为第一章精神第二章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第三章儿童与社会第四章我们生活的世界第五章自卑感与力求获得承认第六章生活的准备第七章性别第八章家庭格局25.第二部分性格的科学n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攻击性性格特征第三章非攻击性性格特征第四章其他性格表现第五章情感和情绪26.引言n“如果人们有较多的人性知识,则相处会更容易一些,冲突会更少一些。”n“人格具有整体性、统一性。个人的生活风格早年就形成了,而且始终不变。”n“我们有必要帮助那些不幸福的人调整其错误的人生观,改变其行为模式,使其获得幸福。”n阿德勒是希望人们正确理解人性,达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很美好的一个目标。27.第一章精神n精神仅属于有生命、能自由活动的生物体,它与运动密切精神仅属于有生命、能自由活动的生物体,它与运动密切关联。关联。n人的精神生活是由目标决定的。正是在这一无时不在的目人的精神生活是由目标决定的。正是在这一无时不在的目标的决定、推动、规定和指引下,人才可能进行思维、感标的决定、推动、规定和指引下,人才可能进行思维、感觉、希望或梦想。觉、希望或梦想。n要深入地观察儿童,推断他的生活目标,引导他形成乐观要深入地观察儿童,推断他的生活目标,引导他形成乐观主义倾向的性格主义倾向的性格n人的精神生活目标对于性格形成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人的精神生活目标对于性格形成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要。28.第二章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n人是社会的人,要了解人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审视他的同伴人是社会的人,要了解人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审视他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背景。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人格特征就必须关系和社会背景。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人格特征就必须了解他的人际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了解他的人际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n达尔文指出:从未发现过单独生活的弱小动物。阿德勒认达尔文指出:从未发现过单独生活的弱小动物。阿德勒认为人也是不得不群居而得以生存的低等生物,这种自卑感为人也是不得不群居而得以生存的低等生物,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常呈现于个体的意识之中。和不安全感常呈现于个体的意识之中。灵魂发展为今天这样一种能思维、感知和行动的器官正是灵魂发展为今天这样一种能思维、感知和行动的器官正是人类不断适应的结果。人类不断适应的结果。n精神器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社会的适应,评价一个人好精神器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社会的适应,评价一个人好坏也只能从社会角度出发。不培养深厚的社会感就不会有坏也只能从社会角度出发。不培养深厚的社会感就不会有人的健康成长。人的健康成长。29.第三章儿童与社会n没有社会的保护,人的生命就不可能进化发展,人与人相没有社会的保护,人的生命就不可能进化发展,人与人相互依存,关系密切。互依存,关系密切。n婴儿面临着一个既给予又剥夺的世界。他的灵魂中出现了婴儿面临着一个既给予又剥夺的世界。他的灵魂中出现了要长大,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强壮,甚至更强壮的愿望。要长大,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强壮,甚至更强壮的愿望。n儿童儿童q 学习成人的活动方式,努力获得权力和勇气从而得到承认学习成人的活动方式,努力获得权力和勇气从而得到承认q夸大表现自己的弱小无力达到支配控制他周围人的目的夸大表现自己的弱小无力达到支配控制他周围人的目的n有器官缺陷和丧失勇气的儿童常常面对的是敌对的环境,有器官缺陷和丧失勇气的儿童常常面对的是敌对的环境,其心灵日后很可能扭曲、畸形发展。其心灵日后很可能扭曲、畸形发展。n人生之初的强烈刺激将影响其一生的生活态度。人生之初的强烈刺激将影响其一生的生活态度。30.第四章我们生活的世界n人的知觉不一定非与现实完全吻合,每个人都有能力将其人的知觉不一定非与现实完全吻合,每个人都有能力将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作一番重新编排、整理,使之适合于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作一番重新编排、整理,使之适合于他的生活模式。的生活模式。n记忆也从属于有目的的适应记忆也从属于有目的的适应 n想象是复制出的知觉,想象是复制出的知觉,是灵魂创造机能的又一证明是灵魂创造机能的又一证明n幻想较想象更清晰鲜明。幻想较想象更清晰鲜明。n当幻想显得仿佛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刺激物时称幻觉当幻想显得仿佛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刺激物时称幻觉31.第五章自卑感与争取得到承认n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感。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感。n在自卑感影响下逐日苏醒的要得到承认的愿望,其目的是在自卑感影响下逐日苏醒的要得到承认的愿望,其目的是要实现目标,使个体在环境中获得优越感。要实现目标,使个体在环境中获得优越感。n灵魂企望用补偿来缓和令人痛苦的自卑感,灵魂会竭尽全灵魂企望用补偿来缓和令人痛苦的自卑感,灵魂会竭尽全力的超越自卑情结,成为自己的主人。力的超越自卑情结,成为自己的主人。n当自卑感的强化达到相当程度时,儿童会要求过度补偿,当自卑感的强化达到相当程度时,儿童会要求过度补偿,寻求一种超额平衡。寻求一种超额平衡。32.n阿德勒坚持认为人在儿童时代就形成了一生不变的行为模阿德勒坚持认为人在儿童时代就形成了一生不变的行为模式。式。n其最后形式可能会有微小的变化。其最后形式可能会有微小的变化。33.34.35.36.第6章生活的准备 探讨了几种为未来做准备的现象:探讨了几种为未来做准备的现象:n1、游戏显示了儿童、游戏显示了儿童为未来做准备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操练。社会操练。n2、专注是灵魂的特征之一,它引发了灵魂某一部分或我、专注是灵魂的特征之一,它引发了灵魂某一部分或我们的运动肌某一部分的特殊的紧张感,排除干扰,调动全们的运动肌某一部分的特殊的紧张感,排除干扰,调动全部机能部机能指向一个特别的目标指向一个特别的目标。37.第7章性n阿德勒支持女权运动,他认为男女心理的差异,不是由于阿德勒支持女权运动,他认为男女心理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物学的区别,主要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人为产物。生物学的区别,主要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人为产物。38.第8章家庭中的位置n儿童因在家庭中所处位置不同:老大,老二,老小或独生儿童因在家庭中所处位置不同:老大,老二,老小或独生子等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子等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n老小因不受信赖而常常对权力的追求欲特别强,战胜他人老小因不受信赖而常常对权力的追求欲特别强,战胜他人的欲望尤其强。的欲望尤其强。/最怯弱的懦夫最怯弱的懦夫 n第二个孩子:有一个已获得权力的人在他面前是种强烈的第二个孩子:有一个已获得权力的人在他面前是种强烈的刺激,他想发展才能与老大竞争。刺激,他想发展才能与老大竞争。n第三个孩子:常感到被轻看、被忽视,有可能把目标定的第三个孩子:常感到被轻看、被忽视,有可能把目标定的太高,一生都受其折磨。太高,一生都受其折磨。39.第二部分性格科学n性格并非遗传决定,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并非遗传决定,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n攻击型人格特征攻击型人格特征 (虚荣、嫉恨、妒忌、贪婪、仇恨)(虚荣、嫉恨、妒忌、贪婪、仇恨)n非攻击型人格特征(隐遁、焦虑、软弱)非攻击型人格特征(隐遁、焦虑、软弱)40.第4章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n欢悦者n像小学生似的急于表现的人n卖弄学问的人与坚持原则的人n顺从、奴性十足的人n专横者n遁入宗教的人41.第5章情感情绪n分离性情感n愤怒、忧伤、情感滥用、厌恶、恐惧、焦虑n连接性情感n欢乐、同情、谦逊42.The End.Thank you!43.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