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840625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目目 录录一、防雷基础知识一、防雷基础知识二、防静电基础知识二、防静电基础知识三、防雷防静电措施三、防雷防静电措施-接地接地四、事故案例四、事故案例一、防雷基础知识雷雷电电的的主主要要特特点点: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雷电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雷电造成的破坏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分为电作用的破坏、热作用的破坏、机械作用的破坏。(1)电作用的破坏: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2)热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和爆炸。(3)机械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急剧汽化,剧烈膨涨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主动到所在地的专业防雷部门申报年度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油库、气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供电线 电话线 无线电视天线的馈线 有线电视天线的馈线 外墙用作引下线柱子的辐射 雷电侵入家居主要有五条途径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生产区露天设备防雷露天布置设备时,由于阀门、管道、容器、泄压罐等是密闭的,且钢板厚度都大 4mm,雷电流无法击穿,不需要装设避雷针(线),但应做好防雷接地,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变电所及电气设备防雷措施1避雷针和避雷线避雷针和避雷线:这两种装置都:这两种装置都是通过拦截措施,改变雷电波的入是通过拦截措施,改变雷电波的入地路径,从而起到防雷保护的作用。地路径,从而起到防雷保护的作用。小变电所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小变电所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电所多在变电站构架上采用避雷针电所多在变电站构架上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也或者可以两者相结合。或避雷线。也或者可以两者相结合。2避雷器避雷器: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入侵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变: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入侵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变电所绝缘强度容许范围之内,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金属氧化锌避雷电所绝缘强度容许范围之内,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器(MOA)。有时还会装设空气间隙,作为)。有时还会装设空气间隙,作为MOA失效的后备保失效的后备保护措施。护措施。变电站的防雷接地,从措施上变电站的防雷接地,从措施上讲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讲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防止雷电波的进入,二是利用防止雷电波的进入,二是利用保护装置将雷电波引入接地网。保护装置将雷电波引入接地网。为了实现以上两大方面的目的,为了实现以上两大方面的目的,目前主要在使用中的有以下几目前主要在使用中的有以下几类装置。类装置。4、其他装置其他装置:当雷电波被引:当雷电波被引入接地网时,在通过路径周围入接地网时,在通过路径周围会产生电磁场并在二次设备上会产生电磁场并在二次设备上形成暂态电压,为护二次设备,形成暂态电压,为护二次设备,也会加装过压保护器(浪涌保也会加装过压保护器(浪涌保护)或者是防雷端子。护)或者是防雷端子。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1.装设避雷针,用来保护整个变、配电所建(构,筑物,使之免遭直击雷;2.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主要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高电位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损坏变电所这一最主要的设备,为此,要求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安装,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3.低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主要在多雷区使用,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的绝缘、当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时,其中性点也应加装避雷器或保护间隙。综合上述可知:变电站接地装置在变电站的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变电站接地装置在变电站的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它所引发的事故却极其惊人,真可谓是小,但它所引发的事故却极其惊人,真可谓是“电网杀手电网杀手”,它能很快摧,它能很快摧毁电网中的二次设备,像直流、保护、通信等设备,接着引发事故扩大,毁电网中的二次设备,像直流、保护、通信等设备,接着引发事故扩大,有的造成一次设备损坏和着火,有的造成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有的甚至有的造成一次设备损坏和着火,有的造成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有的甚至发展成严重的系统事故。所以有必要对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进行测试。发展成严重的系统事故。所以有必要对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进行测试。避雷针:避雷针的作用实质上是主动引雷入地,防止被保护物遭雷击。避雷针尖(又称接闪器)引入雷雨云上的电荷,引下线将电荷引到接地体上,接地体将电荷快速释放到大地中。需要注意的是,雷电时期内,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由于跨步电压甚高,人员接近时有触电的危险,一般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约10米的范围内是比较危险的。避避 雷雷 针针 避雷针由接受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极)三部分串联组成。避雷针的接受器是指避雷针顶端部分的金属针头。接受器的位置都高于被保护的物体。接地引下线是避雷针的中间部分,是用来连接雷电接受器和接地体的。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不但应根据雷电流通过时的发热情况计算,使其不会因过热而熔化,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体是整个避雷针的最底下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安全地把雷电流由此导入地中,而且还要进一步使雷电流在流入大地时均匀地分散开去。仪表信号和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电源防雷 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对380VAC和220VAC的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有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至二次低压设备的配电箱间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避雷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人大地,达到保护目的。仪表信号和计算机等弱电设备信号防雷 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防雷端子:对于信号系统的防雷,由于仪表信号的电源和信号线路一般汇集在附近控制室的控制柜内,因此常以接线端子形式出现,俗称防雷端子、雷电浪涌保护器等。需要注意的是,各种信号如420mA、RS232/485、以太网络、视频网络线路等必须安装与信号类别匹配的浪涌保护器。目前普遍对仪表信号系统的雷电浪涌防护还重视不够,常常引起设备的损坏。防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要完善外部雷电防护:(1)设备防雷:通过避雷针或金属设备直接接地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2)电源防雷: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3)信号防雷: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过流幅值在设备可承受的范围。二、防静电基础知识与雷电相比,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如雷电、电容器残留电荷、摩擦带电等。静电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1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方式有爆炸和火灾、电击、妨碍生产。(1)爆炸和火灾: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在具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如油品运场所),可能因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具有爆炸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汽的作业场所(如煤粉、面粉、铝粉、氢气等),可能因静电火花引起爆炸。(2)电击:当人体接近带静电体的时候,带静电荷的人体(人体所带静电可高达上万伏)在接近接地体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电击。由于静电能量很小,静电电击不致于直接使人致命,但可能因击坠落摔倒引起二次事故。(3)妨碍生产: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如不清除静电,将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例如,纺织行业,静电使纤维缠结、吸附尘土,降低纺织品质量;在印刷行业,静电使纸张不齐,不能分开,影响印刷速度和质量;静电还可能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工业静电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在进行静电接地时,必须注意下列部位的接地:1 装在设备内部而通常从外部不能进行检查的导体;2 装在绝缘物体上的金属部件;3 与绝缘物体同时使用的导体;4 被涂料或粉体绝缘的导体;5 容易腐蚀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导体;6 在液面上悬浮的导体。固定设备: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若为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喷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5)管道系统: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容量为50m3及以上的贮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且接地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并应在罐体底部周围对称与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应连接成环形的闭合回路。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地下直埋金属管道可不做静电接地。人体防静电: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应采取下列措施: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等),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操作人员应徒手或徒手戴防静电手套触摸接地金属物体后方可进入工作场所。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等。综上所述: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平时可能体会不到,人走过化纤的地毯静电大约是35000伏,翻阅塑料说明书大约7000伏,对于一些敏感仪器来讲,这个电压可能会是致命的危害。静电放电引起的元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静电危害,它分为硬击穿和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造成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软击穿造成元器件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在产品出厂以前难以发现而造成隐患。接地种类: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接地体)、接地总干线(接地总线)、总接地板(总接地端子、接地母排)组成。接地系统的标识颜色为绿色或绿、黄两色。接地线截面:接地线:1mm22.52mm;接地干线:4mm2162mm;雷电浪涌保护器接地线:2.5mm242mm。雷电浪涌保护器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并避免弯曲敷设。各种接地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线、接地干线、接地总干线与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总板的连接应采用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并应有防松件,或采用焊接。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接地电阻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一般为,最高不超过10;当系统接有漏电保护开关时,接地电阻值可大于10。三、防雷防静电措施-接地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在故障、损坏或非正常情况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对这样的设备,均应实施保护接地。仪表及控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配线管及其配件、电缆保护管、电缆的金属护套等非带电的裸露金属部分,正常时不带电,在故障、损坏或非正常情况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对这样的设备,均应实施保护接地。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内所有的电气设备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内除照明灯具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与橇装调压站基础槽钢可靠连接。低于36V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控制室用电应采用TN-S系统。整个系统中,保护线PE与中性线N是分开的。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在爆炸危险环境中接地干线宜在不同方向与接地体相连,连接处不得少于两处。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多股软绞线,其铜线最小截面面积不得小于4mm2,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装设保护管。铠装电缆引入电气设备时,其接地或接零芯线应与设备内接地螺栓连接;钢带及金属外壳应与设备外接地螺栓连接。爆炸危险环境内接地或接零用的螺栓应有防松装置;接地线紧固前,其接地端子及上述紧固件,均应涂导电性防锈脂。仪表和电气设备不允许通过电缆保护管做导体进行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 1)安装DCS、PLC、RTU等设备的控制室、机柜室、过程控制计算机的机房,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板、活动地板、工作台等应进行防静电接地。2)已经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再另做防静电接地。3)控制系统的防静电接地应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系统。4)不得使用电气供电系统的中性线作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为将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雷止雷害为目:为将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雷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1)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处,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防雷接地可与防雷接地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装置共用接地装置。2)仪表电缆槽、仪表电缆保护管应在进入控制室处,与电气专业的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3)现场仪表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与电气专业的现场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4)在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的不带屏蔽层的多芯电缆,备用芯应接入屏蔽接地;对屏蔽层已接地的屏蔽电缆或穿钢管敷设或在金属电缆槽中敷设的电缆,备用芯可不接地。5)控制室内仪表供电的防雷端子(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与配电柜的保护接地汇总板或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排相连。1989年8月12日8:55位于山东省胶州湾东岸的黄岛油库突然起火爆炸。随后不久,4#、3#、2#、1#罐相继爆裂起火。大火迅速向四周蔓延,整个库区成为一片火海。大火还随流淌的原油向低处的海岸蔓延,烧毁了沿途的建筑。截止到8月16日18:00大火共燃烧了104h后才被扑灭。这次事故共有19人在扑火过程中牺牲,78人受伤;大火烧毁了5座油罐、36000t原油,并烧毁了沿途建筑;还有600t原油泄入海洋,造成海面污染、海路和陆路阻断。据测算,这次事故共造成经济损失高达8500万元。黄岛油库雷击爆炸事故震惊中外,一度触发了防雷研究的蓬勃开展。石油存贮设施由传统的直击雷防御,到直击雷和感应雷并重的防范意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将金属油罐作业石油库存贮装置上升为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下来,防雷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坏事变好事的范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罐装存贮设计规模越建越大。试想,一旦防雷设施先天不足,出现类似黄岛油库这样的雷击爆炸事故,将带来联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主微杜渐,根除事故隐患。四、雷电雷击事故案例据设在黄岛油库内的闪电定位仪监测显示,在首先起火爆炸的5#罐约100m附近有雷击发生,而5#罐顶及其上方的屏蔽金属网和四角的30m高避雷针都没有遭受直击雷的痕迹。5#罐建于1973年,是半地下混凝土罐,险立柱混凝土内钢筋外,均为水泥、砖石、木材。因年久失修,许多地方水泥脱落,钢筋外露,罐顶预制板内的钢筋有断裂。在罐顶预制拱板上覆盖的屏蔽网未用焊接,而是用U型卡卡接,年久产生松动。经计算,虽然5#罐并非处于库区地理位置的最高点,雷电也并未直接击中5#罐,但在5#罐区形成的感应电压足以使开口小于0.38cm的金属环路产生放电火花。在雷击发生前,5#罐已连续收油作业达8h,作业产生的油蒸气在呼吸阀和采样孔周围弥漫游移。专家认定,5#罐因腐蚀造成的钢筋断裂形成开口,罐体上方的屏蔽网因U型卡松动也可能形成开口,雷击感应造成开口之间产生放电火花,火花引起油蒸气燃烧并最终导致油罐爆炸,这就是事故产生的原因。1、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使用混凝土储油罐,没出及时更新使用金属油罐。加之上世纪80年代防雷从理论到应用存在明显的断层,只是重视直击雷的防护,而对感应雷击却疏于防范,甚至没有将它纳入安全责任范围。2、事故处理与防范对策鉴于混凝土储油罐防雷能力的先天不足,国家标准已规定停止建设和使用非金属油罐。对于金属油罐应定期进行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加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更换浮顶油罐的密封胶圈,在油气易于沉淀处建立浓度报警装置,安装阴火器。断路器雷击爆炸事故断路器雷击爆炸事故 1999年7月21日,由于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深圳供电局观兰变电站原运行中的110kV观塘线1211转为热备用状态。7月22日14时25分,当时强雷暴雨,雷击引起110kV观塘线1211断路器U相爆炸,整个U相瓷套管粉碎性炸碎。灭弧室动触头的主触头靠V相侧被电弧灼伤,静触头有6指端部显见电弧灼伤痕迹,整个动、静触头组件外表面均呈电弧熏过颜色。静触头部分与引线一同摔向地面,引线与12111刀闸构架之间对地短路,造成观兰变电站110kV1M母线U相接地短路。1999年8月3日,由于系统运行方式的需要,110kV观兰变电站旁路1031断路器代观塘线1211断路器运行,当日在热备用。同样原因,11时45分,入侵雷电波造成热备用状态下的110kV旁路1031断路器W相爆炸。W相灭弧瓷套爆炸成碎块。灭弧室内静触头有6指端部被电弧灼伤痕迹,动触头的主触头有轻微电弧灼伤现象,但整个动、静触头组件外表面与新件无异。2台断路器均为100-SFM-32B型、日本三菱公司1989年产品。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这两起断路器爆炸事故均发生于雷雨天气,可以断定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雷击线路。但是,观塘线1211全线装设有架空避雷线保护,为何线路落雷仍使站内断路器爆炸?众所周知,进线段或全线装设有架空避雷线后,即使在进线段或其他部分线段落雷,雷电波沿线路入侵变电站,其陡度已衰减到变电一次设备绝缘强度的承受值(规程规定为0.75kV/m)或以下,对设备的绝缘已构不成威胁。当线路断路器或隔离断路器处在热备用状态运行且线路又充电时,沿线路入侵变电站的雷电波到断路器开口点后将被反射,其反射后的幅值将为入侵幅值的2倍,此时,断口线路侧的绝缘将被击穿。另外,若进线段遭受雷击发生绕击或反击时,即使断路器在正常运行状态,断路器或站内设备仍有可能被雷击坏。因此发生了这两例断路器爆炸事故。变压器雷击事故分析 事故事故现象一日中午,一道强光划破天空,顿时雷声轰鸣,某变电所直流配电屏上三相电压指示仪指示,其中一相相电压由原来的 升高至。变压器高压相熔断器跌落,油枕与呼吸器连接处喷油。几小时后修试人员用手触试变压器外壳时,变压器外壳依然烫手,用兆欧表测量高对低及地电阻仅有几兆欧,低对高及地有,该变压器已烧坏。事故原因查阅该所自投运以来的试验报告和当年的预试报告,该所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接地网电阻为,均未超过规程的标准,该所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中变压器一组相动作了一次。证明发生这起事故是由于雷击所致。该所变压器型号为,其接线组别为,其防雷及接地保护为高压侧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和避雷器接地引下线分别与变电所接地极相连。根据有关资料资料记载,接线组别的此类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时,虽然避雷器能够动作,但发生损坏的现象不少;在个别多雷地区,年损坏率高达。因为此种接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无论高压侧,还是低压侧三相着雷时,都会在三相低压绕组内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使高压绕组中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或逆变过电压,导致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烧坏。根据正、逆变换过电压的基本理论,不论是正变换还是逆变换,都是由于低压绕组流过冲击电流产生冲击磁通而引起的。只有抑制低压绕组中产生的冲击磁通,才可抑制过电压而免遭雷击。事故对策一是要大力推广使用新型配电变压器,因为新型配电变压器已采取措施防止其产生正、逆变换过电压;二是要将配电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外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三点共同接地,同时在其二次侧装设低压避雷器,以减少雷电流的冲击;三是要定期对变压器及避雷器动作计数器等进行预试,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配电变压器除了尽量靠近负荷中心,考虑运输、安装、进出线方便、易于维护管理管理等外,还要注意接地土壤的电阻不宜过大,以保证雷电流能顺利通过接地装置入地。正确设置避雷器。配电变压器可能出现正、逆变换波过电压。为了防止雷击配电线路造成损失,按规程要求:对,或,接线的配电变压器,均应在其高、低压侧各装设一组避雷器。实践证明:避雷器越靠近配电变压器,防雷效果越好。可将高、低压侧避雷器安装在变压器顶盖边上,再将变压器外壳,避雷器引下线和变压器中性线连接在一起后,三者共同接地。定期校验避雷器。为了保护变压器免遭雷击,应按规程要求定期校试避雷器,不合格的,应予更换。测试接地电阻。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变压器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如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检查检查防雷设施尤其是对引下线在土壤交界处的检查和所有接头的检查,使其达到要求。一、填空题 1、按危害方式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 2、雷电的危害分为电作用的破坏、热作用的破坏、机械作用的破坏。静电的危害3静电的危害方式有爆炸和火灾、电击、妨碍生产。4雷电时期内,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由于跨步电压甚高,人员接近时有触电的危险,一般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约10米的范围内是比较危险的。二、简答题 结合自己的岗位,简述人体防静电的措施。人体防静电: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应采取下列措施: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等),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操作人员应徒手或徒手戴防静电手套触摸接地金属物体后方可进入工作场所。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等。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