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与运动-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75031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循环与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血液循环与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血液循环与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二节 血管生理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四节 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 的反应与适应系统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主要功能:血液循环主要功能:1.1.根据身体代谢需要,完成物质运输根据身体代谢需要,完成物质运输2.2.将激素送到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将激素送到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3.3.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血液循环流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血液循环流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作用犹如一个泵,所以称为心泵。它的作用犹如一个泵,所以称为心泵。心泵示意图心泵示意图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分为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两大类。心肌细胞分为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两大类。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心肌工作细胞和骨骼肌一样,具有收缩和舒心肌工作细胞和骨骼肌一样,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实现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执行心张功能,以实现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执行心脏的泵血功能。脏的泵血功能。心肌中的自律细胞是一类特殊分化了的细胞,心肌中的自律细胞是一类特殊分化了的细胞,它具有自动发放有序的兴奋冲动,并由这种它具有自动发放有序的兴奋冲动,并由这种兴奋冲动控制心肌中工作细胞的兴奋,由此兴奋冲动控制心肌中工作细胞的兴奋,由此导致兴奋收缩偶联,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兴奋收缩偶联,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肌一、心肌细胞细胞的生理特性的生理特性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继续保持安静心肌的生理特点心肌的生理特点(一)(一)兴奋性兴奋性(二)(二)传导性传导性(三)(三)自律性自律性(四)(四)收缩性收缩性 (1 1)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超常期(一)兴奋性(一)兴奋性 肌肉细胞具有对刺激反应的能力,肌肉细胞具有对刺激反应的能力,即有兴奋性。兴奋过程经历以下三期即有兴奋性。兴奋过程经历以下三期不应期不应期: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立即产生第二次兴奋的特性。产生第二次兴奋的特性。在有效不应期,如果心肌细胞受第在有效不应期,如果心肌细胞受第二个刺激,不论刺激强度多大,肌膜二个刺激,不论刺激强度多大,肌膜都不会进一步发生任何程度无能为力都不会进一步发生任何程度无能为力极化,或不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极化,或不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在相对不应期,如果给予心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如果给予心肌细胞高于正常阈刺激的强刺激,则可引起高于正常阈刺激的强刺激,则可引起扩布性兴奋,但产生动作电位的幅度扩布性兴奋,但产生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度比正常小,传导速度较慢。和速度比正常小,传导速度较慢。超常期,引起心肌细胞产生兴奋所超常期,引起心肌细胞产生兴奋所需要的刺激阈值比正常低,兴奋性水需要的刺激阈值比正常低,兴奋性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平高于正常水平。(2 2)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200200毫秒)毫秒)(3 3)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在实验条件下或在病理情况下,给心脏一个额外刺激,由房室束或其分支发生兴奋,都可引起心室收缩活动,而这次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故称期前收缩,也称额外收缩。由于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原因:窦房结传来的冲动刚好落在期前收缩的绝对不应期内,缺少一次正常收缩,使间歇时间延长。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窦房结细胞发出的兴奋冲动沿一定的途径和时程窦房结细胞发出的兴奋冲动沿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传送到心房肌和心室肌,每一次兴奋传导过程中传送到心房肌和心室肌,每一次兴奋传导过程中发生的电位变化、方向、电压、时程都有一定的发生的电位变化、方向、电压、时程都有一定的规律。规律。由于人体是一个导电体,所以将引导电极放置身由于人体是一个导电体,所以将引导电极放置身体表面,即可将心脏兴奋传导过程中发生的综合体表面,即可将心脏兴奋传导过程中发生的综合电位变化输入心电图计,将极其微弱的电信号放电位变化输入心电图计,将极其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并打印成体表心电图,简称心电图(大并打印成体表心电图,简称心电图(ECGECG)。)。心电图是表示心脏一次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心电图是表示心脏一次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综合电位变化,它并不反映心肌工作细过程中的综合电位变化,它并不反映心肌工作细胞收缩与舒张的机械变化。胞收缩与舒张的机械变化。2 2传导性传导性(1)概念: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2)结构基础 特殊传导系统和闰盘(低电阻区)心肌心肌心肌闰盘(横切面)心肌闰盘(横切面)心肌闰盘(纵切面)心肌闰盘(纵切面)心肌闰盘心肌闰盘 (3)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心房肌 浦肯野氏纤维 心室肌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途径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途径特点:特点:出现房室延搁(1)通过特殊传导系统(2)沿心肌细胞间隔的闰盘传导致整个心房肌或心室肌3 3自律性自律性 自律性是指在没有外源性刺激的条件下,细胞具有自动发放兴奋冲动的性能。窦房结自律细胞发放冲动的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所以健康成人静息时心搏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平均为75次左右。(1)对细胞外液钙离子的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不发达,容积较小,贮Ca+量比骨骼肌少,因此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所需的Ca+,除从终池释放处,还需由细胞外液的Ca+通过肌膜和横管内流。4收缩性(2)“全或无”同步收缩 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加之闰盘处电阻又低,所以兴奋一会传到心房或心室,几乎同时到达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引起心房或心室肌同时收缩。心脏这种要么不收缩,一旦收缩就达到一定强度,称为“全或无”式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一次兴奋性周期变化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间,任何外来刺激都不能使心肌兴奋发生收缩,要等这一时期过去后才能发生兴奋收缩。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终生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有利于心脏的充盈和射血进行。(一)心动周期和心率(一)心动周期和心率二二、心动周期心动周期1.1.心动周期心动周期(1)概念: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2)计算: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3)组成 心缩期:心室的收缩期。心舒期:心室的舒张期。(4)房室活动的特点 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依次进行,二者互不重叠 房室舒张时间较长,心肌有充分时间休息,有足够血液回心2.2.心率心率(1)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2)正常值:60-100次/分钟 心率受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情况的影响(3)最大心率:指每个人的心率增加的最大限度。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 心率是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易指标之一;可反映运动强度,评价运动量;并可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二)心脏的射血和充盈(二)心脏的射血和充盈1.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之前,整个心脏处于全心舒张状态,房室瓣是开启的,由于重力的关系,心房内血液在全心舒张期内都能无障碍地流入心室,心房收缩只是进一步把心房内血液推进心室,当心房收缩结束开始舒张时,此时室内压高于房内压,房室瓣关闭。心房收缩期持续0.1秒。心室收缩期又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射血心室收缩期又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射血期又可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期又可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1)等容收缩期:当心房开始舒张时,房室瓣随即关闭,但此时心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内压,所以半月瓣尚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心室虽开始收缩但容积并无变化,故称为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等容收缩期历时期历时0.050.05秒。秒。2 2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0.30.3秒秒 快速射血期和慢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当P室大于P主A 时,半月瓣开放,射血,心室容积减小;(2 2)射血期:)射血期:当等容收缩期内心室肌继续收缩,使室内压进一步增高,当室内压高于主动脉内压时,半月瓣被冲开,血液涌进主动脉,称为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射出的血量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当心室的血液减少时,室内压有所回落,心室射血渐趋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其射出的血量约占每搏输出量的1/3。(1 1)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当心室开始舒张时,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内压,所以半月瓣迅即关闭,而此时室内压尚高于房内压,房室瓣尚未开启,这时心室肌虽已舒张,但心室容积并无变化,故称为等容舒张期。3 3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0.50.5秒秒(2 2)充盈期:充盈期:当心室内压降低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房内血和外周静脉血迅猛回到心室,称为快速充盈期。其量约占每次回心血量的2/3。随后,心房内血液以缓慢的速度继续流向心室,其量约占每次回心血量的1/3,称为减慢充盈期。(三)心音(自学)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启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血管壁的机械震动,都可通过周围组织传到胸壁,如果用听诊器可在胸前壁左下部可清晰地听到这种振动产生的声音,此声音称为心音heart sound。射血过程 一个心动周期中记录到的一个心电图和一个心动周期中记录到的一个心电图和两个心音的心音图,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两个心音的心音图,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1)第一心音:是收缩期心音,音调较低,时程较长(0.12秒),在心尖搏动处听得最清楚。第一心音是由于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关闭、室内压骤升和心室射出的血液流入动脉引起动脉管壁的震动所致。心室收缩力越强,第一心音也越响。(2)第二心音:第二心音(舒张期心音)音调较高,时程较短(0.08秒),是由半月瓣关闭,血流返回冲击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以及心室内壁振动所致。三、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概念: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Q),心输出量以升/分钟()或毫升/分钟()表示。(一)心率(HR)健康人的心搏都是由窦房结自律兴奋所发动,故称为窦性心律。健康成人静息时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7075次。凡安静时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者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而安静时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二)每搏输出量(SV)心室每次搏动泵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1.心舒末期心室容积 心舒末期心室容积决定于静脉血回心血量。在心室舒张期内,不断有静脉血通过心房而流入使心室充盈,当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心室肌被牵张,心室肌的牵张刺激可使心肌收缩力量加大,每搏输出量增加,这种由于心室肌被牵张而使搏出量增加称之为心搏量的异长自身调节。(2)心肌收缩能力 心室每次收缩并不能将心舒末期心室内全部的血液泵出,心缩末期心室内仍有一部分血液存留。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心室的存血量的比值是一个衡量心室泵血功能的指标,称为射血分数。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ml)/心舒末期心室血量(ml)100%四、每分心输出量的贮备 人体动员心泵功能之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心输出量与静息时每分输出最之差即为心输出量的贮备。第二节第二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全身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全身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具有良好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回缩力,你为弹性贮器血管。中小动脉血管口径较细,管壁内弹力纤维渐趋减少,而平滑肌纤维增多,通过平滑肌的舒缩活动,能改变管径的大小,从面调节血流阻力,称为阻力血管。各器官血流量的调节都是由进入该器官的中小动脉口径来控制的,所以这类血管又称为分配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口径很细,壁极薄,到真毛细血管时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因此通透性极好,是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和物质血血 管管一、血流动力学一、血流动力学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流动服从于物理学的流体动力学原理,称为血流动力学。(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积的血量称为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积的血量称为血流量,通常以毫升通常以毫升/秒(秒()或毫升)或毫升/分钟(分钟()表示。)表示。(二)血流阻力(二)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来自血液质点的摩擦和血液与血管壁血流阻力来自血液质点的摩擦和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当血液黏度增加或血管口径变窄时,之间的摩擦,当血液黏度增加或血管口径变窄时,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阻力增加。(三)血压(三)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Pa)Pa)。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包括心室的射血力量、。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包括心室的射血力量、血管壁弹性回缩力及血流的外周阻力。血管壁弹性回缩力及血流的外周阻力。在心室肌收缩时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消耗于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能),另一部分则成为血管壁的侧压力(势能);当心室舒张时,大动脉依靠其弹性回缩力,又将一部分势能变为推动血液流动的动能,所以有人把主动脉的这种特性称为第二心脏或辅助泵 这样就使心室的间断性射血变成循环系统中连续的血流,由于血流沿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流动不断地消耗能量,所以血压也是依次递减的,当体循环血流由腔静脉末端进入右心房时,其血压几乎为零。二、动脉血压二、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的成因动脉血压的形成要有足够的循环血量充满血管的前提下,由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产生的。1.形成收缩压静息时,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70毫升左右血液,但由于存在外周量力,而主动脉和大动脉又具有良好的可扩张性,所以1/3的射血量流向外题,其余2/3存留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并使主动脉和大动脉内血压升高。当心室舒张时,心室射血终止,于是主动脉和大动脉中存留的血液依动脉管壁的性回缩力而将这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推动(图4-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波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它所达到 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其最低值 称为舒张压。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脉搏压。(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与生理变动(三)影响动脉血压的生理因素(三)影响动脉血压的生理因素1.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贮器的作用1心脏每搏输出量主要反映收缩压的大小。当每搏输出量增大,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变化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脉压升高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的高低。即:心率增加,心舒期缩短,外流血量减少,贮留在大动脉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即:外周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心舒末期贮留在大动脉的血量增加,舒张压升高4大动脉管的弹性弹性增加,将引起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减小,脉压差增大脉压差主要反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主动动脉脉壁壁弹弹性性对对血血流流及及血血压压的的作作用用三、静脉的血压与血流(一)静脉血压 左心室泵出的血液历经周身循环,由各级动脉汇总至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时,其血压(中央静脉压)几乎为零。中央静脉压低有利于外周静脉血回心,这是心泵功能的重要保证。(二)静脉血流 单位时间内静脉血回心血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体循环平均压:当血容量增加或静脉管径收缩变小时,体循环平均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2)心肌收缩力量:当心室肌收缩有力,排空完全,心舒期内房、室内压更低、可加强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抽吸作用。(3)骨骼肌的唧筒作用:当骨骼肌做节律性收缩或舒张活动时,推动肌肉中静脉血管中的静脉血回心(肌肉中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骨骼肌的舒缩节律性活动和静脉瓣的防倒流作用具有静脉泵(或称肌肉泵)的功能。(4)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内压进一步降低,有利于静脉血回心。呼气时,则相反。四、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四、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一)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最根木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和气体交换,这一功能是在微循环中的真毛细血管处实现的。真毛细血管数量多、壁薄,往往只由一层血管内皮细胞构成、通透性强。真毛细血管是轮流交替开放的。(二)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如织液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它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组织液生成取决于毛细血管的有效滤过压。其计算公式如下: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第三节第三节 心脏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一)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中枢是指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聚集的部位。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是生命中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减压反射颈 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3.躯体性本体感受性反射(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全身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而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释放的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化学组成上同属儿茶酚胺。2.2.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物质,是一种多肽类物质,可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释放的醛固酮增加,可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释放的醛固酮增加,而后者又可促使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而后者又可促使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它对人收,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它对人体血压的长期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体血压的长期调节具有重要意义。3.3.抗利尿素抗利尿素当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品体渗透压会当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品体渗透压会升高,引起抗利尿素释放增多,从而使升高,引起抗利尿素释放增多,从而使骨骼肌血管和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骨骼肌血管和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血压随之升高。升高,血压随之升高。4.4.心钠素心钠素当心房被扩张后,可使心房肌释放心钠当心房被扩张后,可使心房肌释放心钠素,它具有利尿、利钠、舒张血管和降素,它具有利尿、利钠、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的作用。(二)局部体液调节 在组织细胞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可引起局部血管的舒缩活动。其中,对局部血管起舒张作用的物质有激肽、前列腺素、组织代谢产物(如腺苷)、二氧化碳、乳酸和钾离子等。此外,血液和组织液温度升高也可引起局部血管舒张。对局部血管起收缩作用的物质有组胺和内皮素。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的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与适应反应与适应一、运动时的心血管反应(一)心容积的变化 在做动力性运动时,在交感-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下,心肌收缩力加强,搏出更多的血液,因此,心室末期心室容积变小;而在舒张期,由于肌肉泵的作用,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因而心舒张期心室容积有所增大,为下一次心搏准备更多的存血。在做不同姿势、不同强度的运动时,心缩末期和心舒末期心室容积的变化是不同的(图4-7)。(二)心率、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反应(二)心率、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反应1.1.心率心率在做运动时,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成比例递在做运动时,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成比例递增,直至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心率开始成平增,直至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心率开始成平台状,此平台称为最高心率(台状,此平台称为最高心率(HR)HR)(图(图4-84-8)。)。人体的最高心率不随训练而改变,但从人体的最高心率不随训练而改变,但从10151015岁岁开始,最高心率随年龄的增长每年递减一次,开始,最高心率随年龄的增长每年递减一次,所以个人的平均最高心率可用所以个人的平均最高心率可用220-220-年龄来预估。年龄来预估。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TanakaTanaka,2001)2001)这一公式这一公式对预估对预估4545岁以上和岁以上和2020岁以下的人存在一定误差。岁以下的人存在一定误差。如果用下述修正公式来估算更为精确,即最高如果用下述修正公式来估算更为精确,即最高心率心率=208-=208-(0.70.7年龄)。年龄)。2.2.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也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图4-10),但每搏输出量增加的幅度不如心率大,显然这与受心室容积的储备范围较小有关。研究表明,当人体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的40%60%时,每搏输出量已成平台状,不再有明显的变化,直至达到本人的极限,即最大每搏输出量(),其值为110120毫升(增加57%60%)。运动时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动用了心室肌的收缩力贮备和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即动用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3.3.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由于每分输出量是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所由于每分输出量是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所以每分输出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图以每分输出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增(图4-11)4-11)。不难理解,运动时每分输出量增加的不难理解,运动时每分输出量增加的开始阶段是由心率和每搏输出量一起增加开始阶段是由心率和每搏输出量一起增加而实现的;当每搏输出量达到极限以后,而实现的;当每搏输出量达到极限以后,每分输出量的增加则完全依赖于心率的增每分输出量的增加则完全依赖于心率的增加。但近来有研究指出,这一规律对一般加。但近来有研究指出,这一规律对一般健康人或训练程度较低的运动员可能如此,健康人或训练程度较低的运动员可能如此,而对极优秀的运动员来说,当每分钟心率而对极优秀的运动员来说,当每分钟心率超过超过160160次时,每搏输出量仍可增加(图次时,每搏输出量仍可增加(图4-124-12)。)。(三)(三)运动时的血管反应运动时的血管反应血管(尤其是中小动脉)的舒缩是影响血液循环外周阻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运动时可不断通过血管的舒缩来调节外周阻力以实现血压、血流量和血液分配的反应。在动力性运动中,心室收缩加强,每搏输出量增加,所以收缩压升高。(四)血液的重新分配(四)血液的重新分配 运动时,人体将循环血量中更多的份额分配到活动的肌肉,同时暂时减少运动时活动相对少的区域的血量,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重新分配(图4-14,表4-3)。血液重新分配的机制是肾上腺素释放增多,肌肉局部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腺苷)和前列腺素增加,肌肉温度升高等,使局部血管舒张,而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加强,其未槽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使内脏部位的血管收缩。(五)动一静脉氧差(五)动一静脉氧差 静息时,每静息时,每100毫升血液中动静脉毫升血液中动静脉血的氧差为血的氧差为5毫升,即氧的利用率为毫升,即氧的利用率为5%。运动时,由于肌温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运动时,由于肌温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使气体交换面积大增,从而能抽提更多使气体交换面积大增,从而能抽提更多的氧供肌肉使用,动一静脉氧差随之增的氧供肌肉使用,动一静脉氧差随之增加到加到15%或以上(图或以上(图4-15)。有研究表)。有研究表明,男子的氧利用率比女子高。明,男子的氧利用率比女子高。(一)心脏容积(一)心脏容积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练习,可以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这种肥大主要表现在左心室内腔的扩张,使心容积增大,但左心室室壁却不增厚或仅轻度增度。其机制是每次有氧训练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运动期间心输出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心舒末期心室容积增大,心室肌纤维被拉长。二、训练导致的心血管功能适应(二)心率(二)心率1.1.安静时心率(静息心率)安静时心率(静息心率)耐力训练可使静息心率下降,这种下耐力训练可使静息心率下降,这种下降称为运动性心搏徐缓,且训练程度越高,降称为运动性心搏徐缓,且训练程度越高,静息心率下降越明显。有文献报道,世界静息心率下降越明显。有文献报道,世界级长跑运动员每分钟的静息心率仅为级长跑运动员每分钟的静息心率仅为4545次。次。训练导致静息心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支配训练导致静息心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而副交感神心脏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所致。的兴奋性增强所致。2.2.运动时心率运动时心率 在完成同样强度的亚极量或极量运动时,在完成同样强度的亚极量或极量运动时,经过经过6 6个月耐力训练后的心率增加通常要比训练个月耐力训练后的心率增加通常要比训练前平均每分钟低前平均每分钟低10201020次次3.3.运动后心率的恢复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不论是亚极量和极量运动,经耐力运动后心不论是亚极量和极量运动,经耐力运动后心率的恢复均比训练前快(图率的恢复均比训练前快(图4-18)4-18)。由于耐力训。由于耐力训练后心率恢复期缩短,为确定受试者的训练水平练后心率恢复期缩短,为确定受试者的训练水平提供个直接的测定指标。通常,训练水平越高,提供个直接的测定指标。通常,训练水平越高,完成定量工作后心率恢复越快,所以,在不能更完成定量工作后心率恢复越快,所以,在不能更直接测定耐力的情况下,测定定量运动后心率的直接测定耐力的情况下,测定定量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时间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当然,其他的一恢复时间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当然,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训练后恢复心率的时间,如在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训练后恢复心率的时间,如在炎热或高原环境下运动心率的恢复期可能延长。炎热或高原环境下运动心率的恢复期可能延长。由图由图4-194-19可见,耐力训练使每搏可见,耐力训练使每搏输出量增加。这种增加不仅见于安静输出量增加。这种增加不仅见于安静时,也见于亚极量和极量运动时。耐时,也见于亚极量和极量运动时。耐力训练引起每搏输出量增加是靠影响力训练引起每搏输出量增加是靠影响每搏输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和异长自每搏输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和异长自身调节的改善来共同实现的。也表明身调节的改善来共同实现的。也表明耐力训练可使心缩期储备和心舒期储耐力训练可使心缩期储备和心舒期储备获得全面的增进。备获得全面的增进。(四)心输出量(四)心输出量 上面我们已经对耐力训练时构成心输出量的两个成分心率和搏出量的适应变化进行了分析,在静息和定量运动时,通常是每搏输出量增加,心率增加,搏出量增加。由于这些相应的变化量相似,所以在耐力训练时,心输出量在静息和亚极量强度的定量运动时没有大的变化。事实上,心输出量也可能稍有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动静脉氧差(反映更多的氧被组织摄取)增加或氧消耗率(反映机械效率提高)下降引起。在通常情况下,心输出量都能与任何给定的用力强度所需的耗氧量相匹配。(五)局部血流量(五)局部血流量 心血管对耐力训练的适应之一是增加运动肌肉的局部血流量,以满足其对增高的氧和代谢底物的需求。这是通过以下四个因素来实现的:使受训练的肌肉毛细血管增生;使受训练的肌内原有的毛细血管更多地动员;血流量更有效地从不活动的区城重新再分配;血容量增加。(六)动脉血压(六)动脉血压 耐力训练可导致亚极量强度定量运动时动耐力训练可导致亚极量强度定量运动时动脉血压下降、但在极量运动时收缩压上升,舒张脉血压下降、但在极量运动时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健康人的静息血压随耐力训练面无明显压下降。健康人的静息血压随耐力训练面无明显变化。但对临界或轻度高血压的人通常表现出收变化。但对临界或轻度高血压的人通常表现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下降值平均约为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下降值平均约为7 7毫米汞毫米汞柱。但临界高血压者下降程度增加较此为小。导柱。但临界高血压者下降程度增加较此为小。导致血压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致血压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1.理解和解释下列术语理解和解释下列术语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心指数心指数 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迷走紧张性迷走紧张性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运动性心动徐缓运动性心动徐缓心搏量的异长自身调节与等长自身调节心搏量的异长自身调节与等长自身调节 血液重新分配血液重新分配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氧利用率氧利用率 心肌自律细胞和工作细胞心肌自律细胞和工作细胞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