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74665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作用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作用:也称药物效应、生物活性、药物反应,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区别:药物作用是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效应是药物原发作用所起的机体机能或形态的改变 一、药物作用方式和类型(一)药物的作用方式1、局部作用:未被吸收的药物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如:碘酊的皮肤消毒作用、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等。2、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如:硝酸甘油抗心绞痛、阿司匹林解热镇痛等。(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1、对因治疗(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2、对症治疗(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如利尿药利水消肿。(三)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1、原发作用(直接作用):药物通过直接接触组织细胞所引起的作用。如口服地高辛的强心作用。2、继发作用(间接作用):药物通过体液、神经调节(反馈)引起的作用。如口服地高辛的利尿作用。(四)药物的作用性质1、调节作用:兴奋(亢进):凡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提高的,过度兴奋转入衰竭。抑制:凡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深度抑制称麻痹。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使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或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目的3、补充不足(补充治疗):2、特点:二、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2、特点:选择性与剂量密切相关,一般药物在较小剂量或常用量时选择性较高,随着剂量增加,选择性降低,中毒量时可产生更广泛作用。如苯巴比妥随着剂量增加,可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最后麻痹中枢,可引起死亡。二、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产生原因:药物的化学结构、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组织结构及生化功能、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与受体结合及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 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继发反应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所引起的、较严重、较难恢 复的不良反应。如GM引起的N性耳聋。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或产生对患者不利的作用。1、副反应(副作用):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 发生 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随着用 药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与防治作用在一 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是药物固有的作用。特点:可以预料,难以避免。产生的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2、毒性反应:指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而引 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少数有过敏体质的病人 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无法预知,与药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及疗程无关。用药理拮抗剂解救无效。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 药理效应。5、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6、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特特异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产生作用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7、“三致作用”: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一)量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连续增减的量变。用具体数量或最 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二)量效曲线: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药效为纵 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必 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1.量反应量效曲线:1.量反应量效曲线:剂量的概念 无效量:不出现效应的剂量。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引起效应的剂量。最大有效量(效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引起中毒的剂量。常用量(治疗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强度(效价强度):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剂量与效价成反比。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强度高的药物,用量小,而效能大的药物疗效较好,各有特点。一般来讲药物的效能更为重要。2.质反应量效曲线: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所需的 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生有效的作 用所需的剂量。治疗指数(TI):LD50/ED50的比值。2.质反应量效曲线: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的。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来自于药物与机体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已知的药物作用机制涉及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载体、免疫系统、基因等。药物作用机制分为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和非受体机制。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一)受体的概念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种能选择性地与相应的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药物等结合,并能产生特定生理效应的一种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蛋白或脂蛋白,也可以是核酸或酶的一部分)。2、受点:受体某个部位的构象具有高度选择性,能正确识别并特异地结合某些立体特异性配体,这种特异的结合部位称为受点。3、配体:是指内源性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的药物。(三)受体特性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药物能准确识别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二)受体的分布1、细胞膜受体 如DA-R、AD-R、H-R、胰岛素受体2、胞浆受体 如性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3、细胞核受体 如甲状腺素受体(三)受体特性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而D-R复合物能够激活一系列生物放大系统,应用微量的药物即能引起高度生理活性。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受体数目有限,药物与受体结合可达到饱和。(三)受体特性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与解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药物解离后仍是其原形。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同一受体可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兴奋时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四)受体与药物的结合受体与药物结合引起生理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亲和力: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亲和力是作用强度的决定因素2、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药理活性,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激活产生效应的能力。内在活性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与受体结合的药物,根据其结合后产生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1)激动剂(兴奋药):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药物(2)拮抗剂(阻滞药):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药物。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 竞争性拮抗药:可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不可逆地作用于某些部位而妨碍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并拮抗激动药的作用。(3)部分激动药: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内在活性弱的药物。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双重特性。(五)受体贮备 活性强的激动药只需与一部分受体结合就能产生最大效应,剩余未被结合的受体称为贮备受体。(六)受体调节 受体的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1、受体脱敏指长期使用激动药,或受体周围的某种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2、受体增敏指长期使用拮抗药,或受体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升高的现象。(七)受体类型 1、G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类由GTP结合调节蛋白(简称为G蛋白)组成的受体超家族,可将配体带来的信号传送至效应器蛋白,产生生物效应。G蛋白有许多类型,常见的有兴奋型G蛋白,激活AC使cAMP增加;抑制型G蛋白,抑制AC使cAMP减少;磷脂酶C型G蛋白,激活磷脂酰肌醇特异的PLC。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由配体结合部位及离子通道两部分构成,当配体与其结合后,受体变构使通道开放或关闭,改变细胞膜离子流动状态,从而传递信息。3、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及一些生长因子的受体本身具有酪氨蛋白激酶的活性,称为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4、细胞内受体甾体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浆内,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核内。5、其他酶类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八)细胞内信号转导 第一信使是指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使物质。大多数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内,而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受体而引起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如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及膜上某些酶活性的改变,从而调节细胞功能。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能或药理效应。1环磷腺苷(cAMP)cAMP是ATP经AC作用的产物。2环磷鸟苷(cGMP)cGMP是GTP经GC作用的产物。cGMP作用与cAMP相反。3肌醇磷脂 二酰甘油(DAG)及1,4,5-三磷酸肌醇(IP3)。4钙离子 很多药物通过影响细胞内的Ca2+而发挥其药理效应,故细胞内Ca2+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近年来受到极大重视。第三信使是指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生长因子、转化因子等。他们传导蛋白以及某些癌基因产物,参与基因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肿瘤的形成等过程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药物除了与受体结合产生作用外,不少药物并不与受体作用也能引起细胞功能的变化。非受体结合的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1影响酶 酶的种类很多,分布极广,几乎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且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酶的方式有:(1)抑制:多数药物通过抑制酶活性而产生作用,如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碱酯酶而提高肌张力;奥美拉唑不可逆性地抑制胃黏膜H+-K+-ATP 酶,使胃酸分泌减少。(2)激活: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产生抗血栓作用。(3)复活:碘解磷定通过复活胆碱酯酶而解救有机磷中毒。(4)诱导:苯巴比妥诱导肝微粒体酶,使其自身及其他药物的代谢加快。(5)生成或补充:烟酸是辅酶及的组成部分,有些药物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2影响离子通道 细胞膜上存在着药物直接作用的离子通道(除受体操控者外),控制Na+、Ca2+、K+、Cl-等离子跨膜转运,影响细胞功能。如局麻药通过抑制钠通道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硝苯地平通过抑制钙通道而产生扩张血管作用。3影响转运 许多生理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代谢物、内在活性物质及无机离子等经常在体内转运,干扰这一环节可以引发明显的药理效应。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Na+-K+、Na+-H+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4影响代谢 核酸(DNA、RNA)是控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的生命物质,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如磺胺类、喹诺酮类都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有些药物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质非常相似,掺入细胞代谢过程却往往不能引起正常代谢的生理效应,而导致抑制或阻断代谢的后果,称为伪品掺入,也称抗代谢药。例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取代尿嘧啶掺入癌细胞mRNA中干扰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5影响免疫 如免疫增强药或本身就是抗体的药物(如丙种球蛋白)和免疫抑制药(如环孢素)可影响免疫功能发挥作用。6理化反应 有些药物通过简单的理化作用,如消毒防腐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抗酸药中和胃酸、脱水药改变渗透压、四乙酸钠钙络合重金属、局麻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稳定细胞膜,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等,从而产生药理作用。7补充机体缺乏的物质 补充营养以治疗相应缺乏症的药物很多,如铁盐、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还有些药物通过补充机体缺乏的物质而达到治疗目的,如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