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704303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本章学习要求l 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l 素质教育应注意那些原则要求?l 结合实际分析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l 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第一节 素质教育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第一节 素 质 教 育1.什么是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的内容3.素质教育的原则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第一节 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的含义 素质的特征 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特征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1.1 素质的含义 狭义的素质概念主要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也称禀赋。”广义的素质概念包括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因此,广义的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第一节 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1.素质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的辩证统一;2.素质是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的辩证统一;3.素质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4.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5.素质具有整体性。1.2 素质的特征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1.3 素质教育的含义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1.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1.4 素质教育的特征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体系素质划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素质教育构成体系 生理素质 生理机能与体质的锻炼,基本活动能力的锻炼,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心理素质 认识过程的培养,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情意过程的培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科学文化素质 经验、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的培养,包括行为规范、公民意识、道德观、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等;劳动技能的培养,包括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技能等;交往素质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审美素质的培养,包括审美情趣、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素质教育内容结构 2.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3.素质教育的原则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基础性原则,是指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学生最基本、最普通、最一般的素质,包括基本的学识、能力等。它既不是应试教育,为升学做准备;也不是职业教育,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是最普通的公民教育。贯彻基础性原则,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再次,要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3.素质教育的原则3.1 基础性原则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全面性原则是指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充分发展。贯彻全面发展原则,首先,要注意克服轻视美育和体育的倾向;其次,要克服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倾向;再次,要克服平均发展的认识。3.素质教育的原则3.2 全面性原则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主体性原则是指素质教育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形成学生的主动个性。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让学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要为学生显示和体验自己的才能创造条件;再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活动,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认真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通过反思形成刻意过程与刻意行为,不断进步,不断提高。3.素质教育的原则3.3 主体性原则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发展性原则是指素质教育始终是动态和发展的过程,而非某种静止的固定的结果。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不是一种静止的固定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过程的理念;其次,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结构性发展,而非量的增加;再次,要从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素质养成重点不是仅仅面向现实的社会需要,而是要面向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3.素质教育的原则3.4 发展性原则 第一节 素质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第二节 创 新 教 育1.什么是创新教育2.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其特点3.影响创造力的因素4.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研究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什么是创新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逻辑支点 第二节 创新教育 1.什么是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创新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价值的推陈出新的活动。创新的本质就是产生新形象、新观点、新事物、新发现,即创造“新”的产品。这里的“新”包含两层意思:1.是指前所未有的,这是创新的一般意义;2.是指对个体来说,是他的心理生活中第一次出现的东西,这是创新教育中“创新”的特定意义。1.什么是创新教育1.1 什么是创新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为了培养起学生这些创新素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机制等也要逐步创新,构建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机制。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是泛指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创新活动,包括学生的学习创新与创新素质的养成、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管理者的管理创新等。1.什么是创新教育1.2 什么是创新教育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创新教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每个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只是有大小程度差异而已,只要通过适宜的教育措施便可唤起儿童的创造潜能。创造力与智力呈现出下列关系:1.智力与创造力只有某种程度的正相关;2.智力低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力;3.智力高的人中,有些创造力很高,有些创造力一般;4.创造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5.创造力高的人,必须有一般水平的智商。1.什么是创新教育1.3 创新教育的逻辑支点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创造力发展的曲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阶段 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其特点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对一年级至成年人的创造力进行了大量的纵向研究,结果发现,从儿童至成年人创造力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呈大齿形曲线变化。即从幼儿园到三年级这一时期,创造力发展很快;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创造力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在五、六年级,速度又增快;到了七年级,又降下来;而到了八、九、十、十一年级,又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个体的创造力发展上的波动可能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2.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其特点2.1 创造力发展的曲线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现或发明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通过对观念的重新组织产生某种新的东西,即以前不存在的,或者至少在思维者的头脑中以前不存在的东西。参考观点:a.吉尔福特 b.华莱士 c.约翰福罗斯曼 2.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其特点2.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阶段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五种主要观点1.梅克凯南2.威廉斯3.弗兰克巴伦4.恩田彰5.其他学者观点 2.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其特点2.3 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影响创造力的一般因素 学校中妨碍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因素 3.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 群体组织因素 3.影响创造力的因素3.1 影响创造力的一般因素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过分强调追求成功;以同龄人的行为作为楷模;禁止随便提问;教师难于容忍学生游戏般的学习态度;对创造性活动抱有偏见;强大的世俗压力;按照钟点在不断的时间压力下工作;师生之间的“畏惧”关系;要求学生顺从。3.影响创造力的因素3.2 学校中妨碍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因素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4.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研究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4.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研究4.1 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4.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研究4.2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创新教育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 第二节 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思维训练1.头脑风暴2.开设思维训练课程3.DOIT 法 4.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研究4.3 加强创新思维训练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教育因素既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也能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就成为学习化社会中教育非常关注的问题。创新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创新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1)全程化的目标;(2)多层面的内容;(3)展个性的方法;(4)重思想的评价;(5)新风范的教师;(6)新世纪的大学。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1)国家创新系统;(2)企事业单位用人和创新机制;(3)社会文化风尚;(4)家庭亲友氛围;(5)大众媒体导向。素 质 教 育创 新 教 育第六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返 回 退 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涵义涵义:那种只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只注重升学教育和筛选功能而轻视培养人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被称为“应试教育”。特征特征:(1)以考试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目的和归宿。(2)按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使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和机器,忽视了学生的差异、个性、兴趣和爱好。(3)仅仅注重学生智育的发展,成为片面的教育。(4)它的层层筛选机制使教育评价只重视高分学生,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的需要。(5)应试教育的知识观是认为知识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学习是单向度的传递和接受记忆的过程,抹煞了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6)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知识的把持者。(7)在教育目的上,应试教育以分数、文凭和学历等为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