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犯罪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1658288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345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5页
《解读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5页
《解读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l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广义说 狭义说l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书采广义犯罪心理学体系,其研究对象的范围颇为广泛,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确定:l(一)把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l1犯罪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l2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l3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通常根据某个人的品性和环境,预测其将来有触犯刑事法律之虞。l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l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l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l(二)研究哪些课题l 本书既然是广义犯罪心理学,研究课题自然十分广泛,主要包括:l1犯罪心理结构。l2犯罪心理结构成因。l4犯罪心理的开展变化。l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l6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l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l(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l犯罪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犯罪心理学在其中的地位如下表所示: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心理学l心理科学也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犯罪心理学在其中的地位如下表所示:l从上表可见,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领域中法律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l综上所述,犯罪心理学既是犯罪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这两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l犯罪心理学虽然涉及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但它决不是犯罪科学的局部领域与心理科学的局部领域的简单拼凑,而是应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科学的根本对象犯罪人及犯罪对策,从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l(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l犯罪心理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而偏于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犯罪心理学与某些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其他介于这两门科学之间的学科的密切关系。l(三)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l在犯罪科学体系中,犯罪心理学处于理论学科的地位。l犯罪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处于应用心理学的地位。l(四)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l提出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防止把结论绝对化。但这绝不是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准确、无价值,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是揭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l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l在理论方面,自从社会出现犯罪现象以来,人们就一直对犯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种种见解,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但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清楚。l在实践方面,可以说犯罪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实践效劳。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l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l一犯罪心理学产生前的研究l1、古代时期l鬼神说l骨相学、面相学l苏格拉底:凡面黑者,大多有为恶的倾向l亚里士多德:前额大的人偏呆滞,前额小的人用情不专;天庭横阔者易于冲动,突出者好发脾气。l2、中世纪时期l妖巫说l变态心理说l3、文艺复兴时期l对妖巫说的批判l对变态行为的精神病学研究l(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底l1、欧洲资本主义的开展l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开展l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l1872年,德国的埃宾(Ebin)的?犯罪心理学纲要?l1897年,奥地利的审判官格罗斯(Gross)的?犯罪心理学?诞生标志l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l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发表的?被暗示性?l(三)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l当代西方的犯罪心理学研究,涉及面很广,其中涉及的主要领域是:l1、犯罪原因l2、犯罪动机l3、犯罪决策l4、犯罪预测l5、少年犯罪心理学l6、犯罪精神病理学l二、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l犯罪心理形成原因l犯罪心理预防l审判心理l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l一理论l二实践l四、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l1.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l2.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l3.总结回忆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l4.以应用为本,以效劳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l5.加强犯罪心理学根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根底。l6.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l7.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的研究。l8.加强对犯罪人心理矫治的研究。l9.加强对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第三节 本书的体系构思 第二章 犯罪人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犯罪与犯罪人概述 l一、犯罪概述l(一)犯罪的定义l犯罪是犯罪心理学的根本概念,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人、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等概念都必然以犯罪概念为根底,对犯罪概念的认识决定了学科的严肃性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l?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l(二)犯罪类型l 1.犯罪类型的概念。l 2.采用多元统一标准划分犯罪类型。l(1)性别标准。l(2)年龄标准。l(3)犯罪动机标准。l(4)犯罪经历标准。l(5)犯罪行为方式标准。l(6)犯罪主体数量标准。l(7)心理状态标准。l(8)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l(9)精神正常与否标准。l二、犯罪人概述l对犯罪人的认识来自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二者具有一致性。l(一)犯罪人的定义l犯罪人的定义就可以描述为因实施了具有违法性、危害性、依照刑法应受处分行为并被法院判定为有罪的人。l(二)认识犯罪人的意义l三、对犯罪和犯罪人概念的不同解读l共通说l差异说第二节 认识犯罪人的多维度视角l一、物质的人l人是物质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这一点上具有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l(一)人的物质属性l1人的可知性。l2人是有机体。l3人有物质的变化性。l(二)人是自然中的物质l1人的开展顺应于自然规律。l2人既是主动的也是受动的。l(三)存在性是物质人的特征l二、生物的人l(一)人的生物属性l(二)生物人的机能l1自我调节功能。l2自我复制功能。l3选择性反响。l(三)人的生物学差异l(四)适应性是生物人的特征l1生物的人是一个自组织系统。l2生物人的适应性特征。l3关于人的生物学比较。l三、思想的人l(一)思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l(二)思维的根底l(三)目的性是思想人的特征l四、社会的人l(一)人是生存于社会中的生物l(二)关系性是社会人的特征 第三节 犯罪人的特征 l一、有关犯罪人特征的各种观点l(一)犯罪人共有特征的研究l1刑法学的研究。l2犯罪学的观点。l(1)异质说。l(2)同质说。l(3)质规定性说。l(4)劣根性说。l3犯罪心理学的观点。l(二)犯罪人人格特征的研究l1犯罪人的人格与非犯罪人人格存在本质上的区别。l2犯罪人的本质特征是其人格缺陷。l3犯罪人的特征表现在人格特质方面。l(三)对犯罪人其他特征的研究l1心理因素研究。l2生物因素研究。l二、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可观察特征l研究难点:l1.犯罪行为、悖德行为、越轨行为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型特征,而且具有充分的隐匿性,经常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l2.实践中往往存在情与法的冲突,即有的犯罪人会因动机的利他性质,被人们理解为法律上有罪而在道德上无罪的犯罪人。现实生活中的杀忤逆之子行为、为民请命而违法的行为都具有该类性质。l3.从行为的危害性上如果直接推理出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将反社会性或人身危险性视为犯罪人的特征,无法涵盖犯罪人群体的全部情况,即会导致统计学上的偏差。l4.无论法律还是道德的标准,我们在寻求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差异的过程中都无法回避行为本身的元地位。l三、犯罪人的人格l(一)人格的定义l由于研究者各自侧重不同的角度,形成了对人格的不同定义。但在各种有关人格的定义中,以下维度是大多数定义所包含的:l1.人格的外部特征,或称为人格的表现型特征与显性特征。l2.人格的内部特征,或称为人格的内在特征与隐性特征。l3.人格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它是人格的结构性特征。l4.人格独特的适应性作用,它是人格的目的性或功能性特征。l(二)犯罪人格与犯罪人人格l犯罪人格与犯罪人人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在进行比较时首先应明确这一点。l1犯罪人格。l2犯罪人人格。l(三)在人格层面如何把握犯罪人的特征l人格结构,是个体在同一情境中选择不同行为的根底,预示了个体行为的可能性。l1人格与犯罪的关系。l2人格特质是变量而非定量。l1犯罪人人格如果可以反映犯罪人群体的共有特征,目前的研究说明这种特征只反映在一些具体的特质方面,而非整体性上。l2对于人格的分析要借助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l3我们发现犯罪人并非是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无法适应环境的个体,他们也能够很好地扮演角色。l3犯罪人群体的人格特征需进行有效检验。l(四)犯罪人的本质特征表达于人格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第四节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l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学首要的研究对象,如果说犯罪人在法律上的特征表现为犯罪的法律身份,那么在犯罪心理学中就表现为具有犯罪心理并在其支配下实施了犯罪行为。l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l 正在于对犯罪心理的产生、开展、作用过程、变化和结构、机制进行描述和解释,从中得到预测与控制犯罪心理的各种方法。l一、犯罪心理l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主观范畴。l二、犯罪行为l从刑法的角度分析l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l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整体性关系l(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l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那么具有外显性特征。l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犯罪行为那么具有依存性。l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l(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l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l2.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l3.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如刑法中成心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即是如此。第三章、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与可能性l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l犯罪心理的隐蔽性l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l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l不可试验性l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 l一、哲学方法论l二、一般科学方法论l三、具体研究方法l四、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l1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l纵向跟踪研究:比较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的表现。l横向:指在同一时间,就不同组的同一特征进行比较。l例:青少年时期有犯罪历史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成人罪犯。l2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l整体研究也叫系统研究,就是把犯罪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研究,主要研究犯罪心理的整体面貌。l分析研究就是对犯罪心理开展中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比较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l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l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l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违法犯罪人及其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研究范式,强调对违法犯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全面而整体的理解,多采用灵活而可重复的研究策略。l五、研究步骤l选定课题l确定研究假设l确定研究方案 l收集数据 l分析和解释所搜集的数据l结论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l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l一、概念:是指行为人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依据。主要概括为以下几局部:l1、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l2、是行为人各种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l3、是指行为人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l4、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依据。l二、关于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鸣l三、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l一、动力结构个性倾向性l反社会意识l强烈、畸变的需要l犯罪动机l不良兴趣l二、调节结构l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l扭曲的道德意识l错误的法律意识l三、特征结构l特定的气质l消极的性格特征l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l不良的行为习惯l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l一消极不良心境l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l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和形态变化l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l一一般模式l成心犯罪心理结构:l以犯罪需要为核心,形成从意向到行为的心理锁链,以一定的情绪状态和能力作为引发犯罪行为的条件。l二特殊模式l特点:缺少明确的成心和动机;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益,只是为了发泄情绪等。l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l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l3、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l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l一潜在形态l二恶变形态l三衰落形态 l三、犯罪心理结构模式应注意的问题l1、犯罪心理结构尽是个性心理结构的一个层面,不是全部。l2、犯罪心理结构的存在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因果关系。l3、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可能存在于社会上其他公民的个性心理结构之中。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第一节 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l一、生物学的原因论l一集大成者: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1835-1909l犯罪人类学派创始人l犯罪是人类的反祖现象l生来犯罪人l犯罪人在生理上具有的特征:l1、头部的大小与同一地区的人种迥异l2、面部不对称l3、颚部及颧骨过渡开展l4、眼睛有缺陷和异状l5、耳朵的大小不寻常,类似非洲的黑猩猩l6、扭曲、向上和鹰勾的鼻梁l7、肥胖、肿大和突出的嘴唇l8、像某些动物的袋装面颊l9、上颚变形,如过大、突出和凹陷l10、不正常的齿系l11、下巴退缩、过长、过短或扁平,类似无尾猿l12、众多、早熟、多样的皱纹l13、头发的变形,尤其具有不同性别的发型特色l14、胸膛的肋骨过多过少及多余的乳头l15、骨盆表征与正常人迥异l16、过长的手臂l17、额外的手指与脚趾l18、脑半球的不平衡相对于刑事古典学派旧派代表人物:贝卡利亚、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刑事实证学派新派代表人物: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古典学派旧派与实证学派新派比照l二体型与犯罪的关系l1、德国精神病学家 Kreschmer1921:l瘦长型与窃盗、诈欺犯罪有关;l健壮型与暴力犯罪有关;l矮胖型与诈欺有关犯罪比例较小l障碍型与性犯罪有关l2、美国生物学家谢尔顿Shaldon1941l内胚叶型矮胖型l中胚叶型斗士型l容易犯罪60/200波士顿少年l外胚叶型瘦长型l三遗传与犯罪l1、家族史研究l达格代尔:朱克家族l1200人中280个乞丐、60个窃贼、140个其他犯罪者l2、双手子研究l3、染色体说:XXY、XYYl4、收养子女研究 l四生化因素与犯罪l1、神经递质的影响l根本的神经递质,比方复合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形成大脑信息处理和交流的根底。l2、内分泌及荷尔蒙的影响l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增加反社会行为的几率l女性经期、产后内分泌与女性犯罪l月经前综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PMS)l产后抑郁综合症Postnatal Depression,PD l二、社会学的原因论l一文化冲突理论l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l代表人物塞林Thorsten Sellinl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标准之间冲突的结果l二社会异常论l压力论、紧张状态论、激发论l20世纪30年代美国l默顿l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l三亚文化群理论l20世纪50年代科恩Albert Cohen等l亚文化群是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社会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主流文化而称为亚文化群。l四标签理论l20世纪60年代美国l贝克尔Howard S.Becker利莫特 Ednin M.Lemertl依据社会学中的形象互动理论l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继发越轨行为是对社会控制机制的烙印化的一种适应。l所谓贴标签就是立法者、司法者、社会舆论把某些个体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l三、精神病学的原因论l一病态人格说l犯罪人的显著特点:缺乏道德感,反社会性强l二低能说l四、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l1、侵犯性说l2、性冲动说l力比多libidol五、学习理论的原因论l一不同接触理论l萨瑟兰E.H.Sutherland,18831950l1、犯罪越轨行为是习得的;l2、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主要是言语;l3、主要发生在接触程度最亲密的个体之间;l4、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的技巧、动机、态度和对自身行为合理化辩白等方面;l5、关于犯罪动机和态度的特定方向是从法律赞许或不赞许的定义中学习而来的;l6、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犯罪人,是他认为犯罪比不犯罪有利,并且与特定类型的犯罪经常接触,而与反该种犯罪的行为疏远的结果;l7、此种学习会因频率、持久性、先后次序和强度而有所不同;l8、犯罪行为的学习并不限于模仿,其学习过程还涉及各种行为的学习机制。l二不同接触强化理论lJeffery等l犯罪行为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获得的。l犯罪行为一方面是受别的犯罪人的影响,另一方面,犯罪人的直接经验是推动犯罪实施的根源。l六、认知与道德开展理论l一皮亚杰J.Piaget:l 道德开展三阶段。l二 科尔伯格L.Kohlbergl 道德推理开展三水平六阶段。l七、整合理论多元性理论l由于上述各学科的犯罪理论兴起,同时每种理论又有其独特性与限制性,因此近代许多学者倾向于以综合观点来解释犯罪,称为整合理论,即认为形成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而非单一因素所形成,只是可能造成偏差行为的某一因素较严重,是导火线,但其它因素亦有重要影响,不容偏废。第二节 犯罪综合动因论l一、涵义l 个体的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假设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的个体犯罪原因,具有其各主体内外因素没有的特殊属性。由于各组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个体犯罪原因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l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l一主体因素l指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开展水平等。l1、生理因素l1年龄l2性别l3神经类型l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l2、心理因素l1个性倾向性l2性格结构l3控制系统l4个性异常l3、行为因素l1错误的活动l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l3有害的行为习惯l4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l二主体外因素l1、社会环境l1大社会环境l2小社会环境l2、自然环境l1地域l2季节l3时间l4自然灾害l3、情境l1侵害对象l2现场其他人l3现场条件和气氛l4机遇l三、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l一犯罪行为人因素l二犯罪行为情境因素第六章、犯罪心理机制 l犯罪心理机制的概念l犯罪心理机制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l主要研究三方面问题l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说明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泉问题。l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探讨从犯罪心理到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l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问题。第一节 犯罪心理形成机制l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l二、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l三、萌发犯罪意向l即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l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l五、犯罪决意l行为人已就实施犯罪行为做出了最后决定。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l一、内外化机制l根本含义: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从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l一内化机制l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l2、模仿学习机制l3、角色扮演机制l4、自我强化机制l二外化机制l1、预谋发动机制l2、情境互动机制l3、挫折攻击机制l四、防御机制l个体在无意识中,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持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第三节 国外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l一、本质相异论l二、犯罪倾向论l三、欲求不满论l四、刺激反响论l五、心理冲突论l六、动机作用论l七、防卫机制论l八、犯罪亚文化论第七章、犯罪心理的开展变化 l一、以犯罪动机为核心的开展变化l二、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心理状态的开展变化l一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l1、犯罪前l2、犯罪过程中l3、犯罪后l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l1、在侦查过程中l2、在讯问中l3、在审判中第八章、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第一节 盗窃犯罪心理l一、盗窃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l1.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可能的矛盾。l2.缺乏羞耻心,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l3.家庭教育不当。l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l5.疏于防范、管理存在漏洞。l6.销赃渠道畅通。人数l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l(一)认识特点l(二)情绪、情感特点l(三)意志特点l(四)个性心理l1.需要与动机。l(1)追求享乐型。l(2)积敛财富型。l(3)特殊需要型。l(4)经济困难型。l(5)寻求刺激型。l(6)变态需要型。l2.性格与习惯。l3.能力。l三、盗窃犯的行为特征l(一)偷窃犯的行为特征l偷窃犯有预谋型、时机型和冲动型。l(二)扒窃犯的行为特征l扒窃分子在作案前的表现主要有四种:乱窜,扒窃分子在电汽车上或车站里是两头窜动,在商店里是上楼下楼到处转,以物色扒窃对象。尾随,扒窃分子选中了对象后,紧紧尾随其后,以便寻找时机作案。钻挤,扒窃分子在上下车或抢购物品人多拥挤时,不往空当钻,专往人边挤。试探,扒窃分子在未弄清被扒对象是否有钱的情况下,用胳膊的下部或手背试探被扒人的衣兜,或借行车的晃动而前后偏向的时机,接触被抢占人的身体,看看拟扒对象反映如何,然后靠近对方,用手掏或刀割法行窃。第二节 抢劫犯罪心理 l一、抢劫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l抢劫犯罪心理的形成除有其他物欲型动机犯罪的共性原因,如道德沦丧、追求享乐、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外,还有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受武侠小说、暴力影视、网络游戏等不良文化的影响,现学现用,在现实社会寻找虚拟世界的感觉。如有一个抢劫犯罪分子在谈自己犯罪感受时说:把刀架在出租车司机脖子上抢钱时,找到了江湖老大的感觉!这感觉正是他反复观摩的暴力凶杀镜头中常见的,也是他所刻意模仿的。l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认识特点l1.野蛮的英雄观,思维方式简单。l2.仇视社会,追求暴富。看到别人有钱羡慕又嫉妒,心理不平衡。l3.侥幸心理。l(二)情绪与意志l抢劫犯罪人多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情绪反响速度快、强度高。尤其是在犯罪现场,与被害人直接接触,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抑止犯罪的意志薄弱,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取得财物和自身平安上,被害人的对抗经常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l(三)个性心理l1.复杂的动机。l(1)物欲动机占主导。l(2)戏谑动机。l(3)报复动机。l2性格和气质。从性格类型看,抢劫犯罪人多为兴奋型、外倾型,性情暴躁、行为鲁莽,喜欢攻击。l3能力。l4兴趣、爱好。抢劫犯罪人对武侠小说、动作片等暴力、色情影片比较感兴趣,并乐于模仿,很多人都经常沉迷于酒吧、歌厅、网吧、地下赌场等娱乐场所。l三、抢劫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1.凶残性。l2.强制性。l3.系列性、流动性。l4.团伙性。l5.行为对象。抢劫行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那么首选的犯罪目标就是钱多的地方,因此,银行、金店是各类抢劫犯罪人的第一选择。第三节 诈骗犯罪心理 l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l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情况严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l1.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l2.诈骗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l3.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l4.手段不断变换,种类越来越多。l5.跨境犯罪越来越突出。l6.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l二、诈骗和被骗心理l(一)诈骗者的心理特点l1.认识方面。l2.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l3.个性方面。l(二)诈骗者行为特征l1.伪装、虚假。l2.矫揉造作。l3.明显的行为痕迹。l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l(一)冒充各种身份行骗l(二)金融诈骗l金融诈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l 1.贷款诈骗。l 2.保险诈骗。l 3.信用卡和银行卡诈骗。l(三)网络诈骗l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l 1.利用网络银行、网络贷款、网络交易、网络拍卖、网络购物等进行诈骗。诈骗者正是抓住了人们图方便、贪小利的心理引人们进入他们所设的“圈套。l 2.网络传销诈骗。l 3.网络交友诈骗。l 4.网络捐款诈骗。l(四)街头诈骗l(五)合同诈骗l(六)“幸运中奖诈骗l(七)谎报险性诈骗l(八)以刊登假广告进行诈骗l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l(一)两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l1.物色疑心期。l2.引诱松弛期。l3.行骗受骗期。l4.逃避悔恨期。l(二)被骗者受骗的心理原因l1.有心理弱点的被骗者的受骗原因。l(1)急功近利心理。l(2)盲目崇拜心理。l(3)需求迫切心理。l(4)盲目轻信心理。l(5)投机钻营心理。l(6)趋炎附势心理。l(7)疏于防范心理。l(8)易受暗示心理。l(9)知识缺乏、缺乏经验。l2.无过错的被骗者心理。l(1)同情心理。l(2)相近心理。l五、识别诈骗的具体方法l(一)从神态表情和举止动作上识别l(二)从语言内容上识别l(三)从个性特点上识别l(四)从冒充的身份上识别l(五)从个人一般特点的多变性上识别l(六)从伪造的证件和有关文字材料上识别第九章 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 第一节 贪污与贿赂犯罪概述 l一、贪污与贿赂犯罪概述l(一)贪污、受贿犯罪概念l(二)贪污、贿赂犯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l二、当前贪污与贿赂犯罪的严重性和危险性l(一)贪污、贿赂犯罪的严重性l(二)贪污贿赂犯罪的危险性l三、当前贪污与贿赂犯罪的新特点l商业贿赂的主要方式l1现金、实物回扣。l2软回扣,如高消费招待、酒吧包厢享乐、提供出国时机以及风景旅游观光。l3为对方安装 、装修房子等。l4为对方提供明显可赢利的业务工程、物资批件及合同等。l(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2006年1月6日)l四、贪污与贿赂犯罪的类型l1.主动的贪污贿赂犯罪和被动的贪污贿赂犯罪。l2.不违背职务的贪污贿赂犯罪与违背职务的贪污贿赂犯罪。l3.索贿、期约贿赂或受贿的贪污贿赂犯罪。第二节 贪污与贿赂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 l一、影响贪污与贿赂犯罪的主体外因素l1.封建传统文化的潜意识消极影响。l2.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l3.市场经济开展的负面效应。l4.“高消费现象的诱惑和催化。l二、影响贪污与贿赂犯罪的主体因素l1.“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l2.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l3.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l4.甚感吃亏的补偿心理l5.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l6.有恃无恐的攀比心理。l7.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l8.不能自控的从众心理。l9.责任扩散心理。第三节 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 l一、贪污与贿赂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 1.认识方面:l 2.动机方面:l 3.意志方面:l 4.情绪与情感特征:l 5.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l二、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形成的阶段l1.旁观刺激阶段。l2.价值观念动摇阶段。l3.犯罪决意阶段。l4.强化阶段。l三、贪污与贿赂犯罪人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l(一)犯罪预备阶段l1矛盾心理。l2掩饰心理。l3投机心理。l(二)犯罪实施阶段l1侥幸心理l2冒险心理。l3紧张心理。l(三)犯罪终结阶段l1恐惧、紧张心理l2逃避心理。l3满足心理。l4贪婪心理。l(四)侦查阶段l1抗拒心理。l2戒备心理。l3抗衡相持心理。l4动摇反复阶段。l5崩溃心理。l四、贪污与贿赂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1.隐蔽性。l2.智能性。l3.反复性。l4.互动性。第九章、性犯罪心理 第一节 性犯罪概述 l一、性犯罪的概念与类型l(一)性犯罪的概念l(二)性犯罪的类型l1强奸罪:l2猥亵儿童罪:l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l4变态的性发泄:l在性犯罪中,还有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扰乱公共秩序罪,如侮辱尸体罪,聚众淫乱罪,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传播性病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等。l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中,有的学者还将性犯罪划分为两大类:伤害他人的性犯罪,即所谓有受害人的性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罪、奸淫幼女罪、鸡奸罪等;虽然违背了社会所普遍成认的准那么但没有直接伤害他人的性犯罪,即所谓无受害人的性犯罪,包括通奸、未婚私通、窥淫、裸露、传播淫秽物品罪等。l二、性犯罪的一般特点l(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l(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l(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l(四)女性性犯罪突出l(五)作案人员广泛,内容形式多样l(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l三、性犯罪的危害性l(一)对社会的危害性l(二)对被害人的危害性l(三)对犯罪人自身的危害性l四、性犯罪的形成因素l(一)性犯罪的主体外因素l(二)性犯罪的主体因素第二节 强奸犯罪心理l一、强奸犯罪的一般特征l(一)时间和地点l(二)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l二、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l三、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动机l1科恩等对强奸犯罪人的分类。l3.强奸犯罪的动机主要有以下方面:l性欲动机。l攻击动机。l权力欲动机。l发泄怨恨。l报复心理l寻求刺激。l满足变态心理。l(二)强奸犯的人格特点l1认知能力较低。l2情感扭曲,无同情心。l3挫折耐受力低。l 4人际关系不良。l四、强奸犯罪的行为特征l一实施强奸行为采取的手段l1使用暴力手段l2使用胁迫手段l3其他手段,如用酒精或药麻醉妇女、利用电击妇女的方法、冒充失散多年的朋友、利用妇女熟睡之机、利用妇女体弱或患病、利用行医之机或假冒医生、利用妇女愚昧无知进行欺骗性强奸等。l二强奸犯罪行为的残忍性l1被害妇女致伤致死。l2惨无人道地摧残女性。l3光天化日地强奸、轮奸妇女。l4不计对象、灭绝人性地奸淫女性。l5连续实施强奸。l五、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l(一)性犯罪被害人的概念与类型l 1性犯罪被害人的概念。l 2性犯罪被害人的类型。l(1)未参加犯罪的被害人。l(2)具有潜在倾向的被害人。l(3)诱发犯罪事实的被害人。l(4)参与犯罪活动的被害人。l(5)虚假的被害人。l(二)强奸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l 1被害人行为中的过失。l 2被害人的对抗。l 3强奸犯罪的中立化的技巧。l(三)强奸犯罪被害人逆向转化l 1性犯罪被害人逆向转化的概念。l 2强奸犯罪被害人逆向转化的类型。l(1)直接加害型:l(2)间接加害型:l(3)错位加害型:l(四)强奸犯罪人对被害人心理弱点的利用l 1利用女性的恐惧和软弱心理。l 2利用女性追求享乐的心理。l 3利用女性有求于人的心理。l 4利用女性的隐私或劣迹。l 5利用女性弱智、残疾、精神病等非正当状态。l(五)强奸犯罪对被害人的心理危害l第一阶段为“急性期。l第二阶段为“重组期。第三节 青少年性违法犯罪心理l一、概述l二、青少年性犯罪心理的形成l三、青少年性违法犯罪心理的特点l(一)冲动性l(二)游戏性l(三)模仿性l(四)受诱性l(五)报复性第四节 女性性违法犯罪心理l一、根本特征l目前,我国女性性违法犯罪的特征与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l1.早发性。l2.认识水平低下。l3.未婚女青年占多数。l4.有过性越轨行为的劣迹。l二、女性性违法犯罪的特定原因l1.女性性犯罪与生物学因素。l2.女性性犯罪与环境因素。l三、女性性违法犯罪的动机类型l1.贪利型。l2.淫荡型。l3.报复型。l4.炫耀型。l四、关于卖淫女性的研究l(一)卖淫活动的一般特点l 1卖淫活动的地区,不仅在城市中迅速开展,而且在农村蔓延开来。农村的卖淫活动,成为农村性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l 2在一些开放城市和沿海城市,卖淫活动趋向于组织化,有卖淫女、拉皮条的所谓“一条龙效劳,其中,卖淫团伙增多,有的带有黑社会组织的性质;联络趋向现代化,使用电子网络、联系,认为既方便,又可靠;卖淫场所以合法场所为“外衣,更加隐蔽,难以发现。l 3除公开卖淫外,变相的卖淫深入商业领域,成为促销的武器。如宾馆、旅社、发廊、浴室、饭店、舞厅等地方,各类色情效劳屡禁不止,比较难以抑制。l 4卖淫对象即嫖客的范围极为广泛,除低层次的来往过客中的平民百姓外,还有公务员、经理、老板、富豪、名人及境外、海外的来客等。有卖方,又有买方,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市场。l 5卖淫女性除庸俗、低下的一种类型外,同时有一局部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女性参与卖淫。这一种类型女性在华美外表、高雅气质的掩饰下,在高额金钱的诱惑下,专门在宾馆、舞厅等场所向一些所谓高层次嫖客提供色情效劳。l(二)卖淫女性的原因研究l1生理因素。l2青少年的早期性生活体验。l3卖淫的社会原因。l(三)卖淫女的心理特征l1卖淫女性性观念。l2卖淫动机。l3卖淫女消极心理集中在享乐主义意识上。l4在卖淫者中普遍存在着早恋现象。l5性心理成熟有赖于性生理成熟,而性生理的成熟并非标志着性心理的成熟。l6卖淫女的人格特征。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 第一节 信仰型犯罪概述l一、对信仰的理解l所谓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迷信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信念来支配行动。l信仰这种心理现象具有如下几种特点:l1.信仰的形成,是外界信息与个体的心理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l2.信仰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是个体精神生活的支柱。l3.信仰能满足人的高级需要。l二、信仰与犯罪的关系l三、信仰型犯罪的概念及主要类型l(一)信仰型犯罪的概念l(二)主要类型l 1危害国家平安犯罪。l 2恐怖主义犯罪。l 3邪教犯罪。l 4封建迷信犯罪。l四、信仰型犯罪的成因l(一)主体因素l1对自我价值的片面追求。l2负面认知的倾向性。l3错误的活动内容。l4不良的人际交往。l(二)主体外因素l1政治经济开展的不平衡。l2市场经济的负效应。l3信仰危机的蔓延。l第二节 危害国家平安犯罪心理l一、危害国家平安犯罪概述l二、危害国家平安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严重的反社会认识l1认识的片面性。l2思想的反动性。l3自我中心。l(二)强烈的反社会情感l(三)意志特征的两极性l(四)动机的多样性l1满足反动的政治需要。l2满足反社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l3满足报复社会的需要。l4满足贪婪的物欲。l三、危害国家平安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一)行为实施方式的智能性l(二)行为方式的暴力性l(三)犯罪行为的集团性l(四)犯罪行为的狡猾性l(五)犯罪行为的预谋性l(六)犯罪行为的疯狂性l(七)犯罪行为的模仿性第三节 恐怖主义犯罪心理l一、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l对恐怖主义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极大的差异。l对恐怖主义的大多数定义,都是试图穷尽具有排他性的特征,这种定义方式导致恐怖主义的定义往往成为一种描述性的解释。更有效的定义恐怖主义的方式,应当是考察各种恐怖主义定义,将其中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然后根据恐怖主义应当具备的共同特征构建定义。l二、恐怖主义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有较高的智能l(二)情绪压抑l(三)冒险敢为l(四)自我实现的需要l三、恐怖主义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一)恐怖性l恐怖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如下:l1恐怖分子采取的手段具有强烈的精神、心理刺激作用。l2恐怖主义犯罪的直接目的是制造恐怖气氛。l(二)政治性l(三)组织性l1一定的组织结构。l2为实现组织确立的宗旨实施恐怖行为。l(四)严重的社会危害性l四、恐怖组织的社会心理现象l(一)权威人物的绝对支配性l(二)较高的凝聚力l1组织成员具有高度一致的目标。l2组织需要应付外界的压力与威胁。l(三)暗示效应l(四)整体效应第四节 邪教犯罪心理l一、邪教犯罪概述l邪教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相信某种异端邪说而实施的犯罪行为。l二、邪教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1.偏执与错误的认知。l2.存在某种人格障碍。l3.复合型的犯罪动机。l三、邪教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1.犯罪行为的组织性。l2.作案手段的残忍性。l3.犯罪行为的牟利性。l4.犯罪行为多样化。第五节 封建迷信犯罪心理一、封建迷信犯罪概述(一)对封建迷信的理解封建迷信,是指带有封建社会印迹,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与崇拜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方式。(二)封建迷信犯罪的概念及类型封建迷信犯罪,是指犯罪人受迷信心理的驱使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有意识利用封建迷信心理与活动而实施的犯罪行为。1主动性迷信型犯罪。2迷信信仰型犯罪。l二、封建迷信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1.错误的认知。l2.情绪情感的狂热性。l3.坚决的犯罪意志。l4.动机的荒唐性。l5.人格的异常性。l三、封建迷信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1.犯罪行为的迷信色彩。l2.犯罪行为的公开性。l3.犯罪行为的狂暴性。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l一、情绪型犯罪的定义l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l二、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l三、有关情绪型犯罪的论述l(一)国外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l(二)我国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l一、生物因素l二、心理因素l1.认知偏差。l2.心理失衡。l3.人格特征。l三、社会因素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l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l反社会情感,主要是指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如理智感、道德感以及美感等)性质相反的情感。l反社会情感犯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l1情感的反社会性。l2情感的固着性。l3情感的狂暴性。l4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显著。l二、爱、恨与犯罪l三、自卑、挫折与犯罪l四、嫉妒与犯罪l一般来说,可以将嫉妒引起的犯罪分为以下三种:l1财产嫉妒。l2才能、名誉、地位嫉妒。l3性嫉妒。l五、希望、失望与犯罪l六、激情与犯罪l七、应激与犯罪l八、消极心境与犯罪l九、情绪性障碍与犯罪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l一、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l(一)偏激的认知特点l(二)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l1低稳定性。l2外表性、浅薄性。l3非原那么性。l4高强度性。l5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l6较低的挫折承受力。l二、情绪性犯罪的行为特征l1.盲目性。l2.冲动性。l3.戏谑性。l4.隐蔽性。l5.情绪性。l6.残暴性。第十三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 第一节 智能犯罪心理l一、智能犯罪的定义l所谓智能犯罪,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l二、智能犯罪的类型l(一)通讯领域中的犯罪l1利用 短信进行诈骗活动。l2通过 大量发送各种违法广告信息,如招嫖聚赌,贩卖考题或考试舞弊,销售制作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征婚以及各种走私物品等,这些售假贩私的广告信息,往往同时伴随着其他犯罪活动。l3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便利结算方式,套取 话费。l(二)计算机犯罪l1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l2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l(三)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犯罪l随着科技的开展,利用生物和医学技术进行的犯罪行为也成为智能犯罪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非法堕胎、非法人工繁殖、非法的克隆人实验、人体器官盗窃、违反道德的医学业实验、制造生化武器等。l三、智能犯罪的成因l(一)主体因素l1高自我期待与社会现实的冲突。l2能力与道德开展的不一致。l3低投入与高收益的诱惑。l(二)主体外因素l1科技的进步。l2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l3社会容忍性。l四、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动机特点l1动机的多样化。l(1)物欲型动机。l(2)游戏型动机。l(3)报复型动机。l(4)信仰型动机。l2动机冲突不明显 l(二)认识特点l1智力水平高。l2思维偏执。l3法律意识薄弱。l(三)情绪情感特点l1情绪复杂。l2缺乏道德感。l(四)意志特点l(五)性格特点l五、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一)行为的隐蔽性l1犯罪侵害的直接目标多是无形的。l2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与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别离。l(二)行为的连续性l1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l2犯罪心理的顽固性。l(三)后果的严重性l(四)手段的多样性l(五)手段的技能性l(六)手段的欺骗性l(七)行为主体的年轻化l(八)某些犯罪类型以共同作案为主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l一、暴力犯罪概述l(一)概念l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法规定的应予制裁的行为。强暴的力量包括对人体实施侵害性行为,也包括以强暴力量相威胁(如实施犯罪行为时携带武器)。l(二)分类l1根据犯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以人身为侵害对象的暴力犯罪和以财物为侵害对象的暴力犯罪。l2根据暴力犯罪的危害程度,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严重暴力犯罪和一般暴力犯罪。l3根据暴力犯罪的组织性,可以将暴力犯罪分为个体暴力犯罪和群体暴力犯罪。l4根据暴力犯罪侵害的客体,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危害国家平安的暴力犯罪;危害公共平安的暴力犯罪;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权利的暴力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l5根据暴力犯罪的心理准备性,可以分为预谋型的暴力犯罪和情境型的暴力犯罪。l二、暴力犯罪心理机制的主要理论l(一)暴力与攻击l(二)几种关于攻击行为的重要理论l1本能论。l2阿德勒的“追求优越论。l3“挫折攻击假说。l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l(1)关于攻击性行为模式的获得。l(2)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激起。l(3)关于攻击行为的保持。l(4)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l三、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点l(一)认知特点l1思维方式简单。l2歪曲的道德观、价值观。l(二)情绪情感特点l(三)意志特点l(四)性格特点l(五)动机特点l1矛盾激化。l2情感挫折。l3物质需要。l4不良的人际交往需要。l5平安需要。l6精神障碍。l四、暴力犯罪人的行为特征l(一)主体多为青少年l(二)预谋性与情境性并重l(三)残忍性、疯狂性l(四)游戏性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l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l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l1.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强奸等。l2.模仿成人作案,性质趋于严重。l3.流窜犯罪比较严重。l4.团伙犯罪突出。l5.犯罪前主要为农民、辍学无业者和学生。l6.低学历者多。l7.有劣迹史的多。l8.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l9.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l10.突发性犯罪的案件居多。l1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开展。l12.作案区域明显,大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l13.重新犯罪率高。l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l未成年人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有以下三个方面:l(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开展的矛盾l1.未成年人生理加速发育的表现。l2.未成年人生理发育与心理开展的主要矛盾。l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l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l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l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l(二)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l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l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l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l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l5自我意识的矛盾。l(三)未成年人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l1区分能力和抵抗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l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l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l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l三、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l(一)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l1认识特点。l(1)错误的人生观。l(2)法治观念的欠缺。l(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l2情感特点。l(1)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l(2)情绪的易冲动性和外露性。l(3)情感的浅薄性。l(4)情感的极不稳定性。l(5)自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性。l(6)情感的冷酷性。l3意志特点。l(1)明显的两重性。l(2)冒险性。l(3)易受暗示性。l4动机特点。l(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l(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l(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l(4)强烈的情绪性。l(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l(6)不稳定性。l5个性特点。l(1)智力特点。l(2)神经(气质)类型。l(3)性格特点。l(二)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l1模仿性。l2冲动性。l3凶残性。l4结伙性。l5互感性。l6戏谑性。l7易变性。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l一、女性犯罪心理成因l(一)生理原因l(二)心理原因l1爱慕虚荣。l2依附心理。l(三)家庭原因l(四)社会原因l1社会性别角色。l2社会不良风气。l二、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l(一)个性心理特征l1需要。l2动机。l3法制观。l4性格。l5能力。l(二)认识特征l(三)情绪、情感特征l1女性情感丰富、细腻。l2情绪波动大,自我调节能力差。l(四)意志特征l1意志受情绪影响大,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l2意志力薄弱,行为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l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l1.冲动性。l2.附属性。l3.欺骗性。l4.少暴力攻击性。l5.性色彩浓厚。第十五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 犯罪心理 第一节 初犯心理l一、初犯的概念l初犯是相对累犯和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开展的复杂过程和剧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l二、初次违法犯罪的原因l三、初犯的心理特点l(一)动机特点l(二)认知特点l(三)能力特点l(四)初犯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l1犯罪前,侥幸心理突出。l2犯罪过程中,恐惧心理占优势。l3.初犯犯罪后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l(1)惊恐。l(2)心虚。l(3)悔罪心理。l(4)自暴自弃。l(五)犯罪心理结构的开展变化l1犯罪心理结构的良性转化。l2犯罪心理结构的恶性开展。l四、初犯的行为特征l1.犯罪行为的预谋性。l2.犯罪行为的幼稚性。l3.共同犯罪较多。第二节 累犯和惯犯的心理l一、累犯和惯犯的概念l(一)累犯的概念l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成心犯罪。我国刑法还规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危害国家平安的犯罪,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平安罪的,都以累犯论处。l(二)惯犯的概念l惯犯,是指反复实施同类犯罪并且已形成犯罪恶习的犯罪人。在我国,惯犯多见于财产犯罪,如走私惯犯、盗窃惯犯、抢劫惯犯、诈骗惯犯、赌博惯犯等。l惯犯VS累犯:l累犯受到过法律的惩罚,具有监禁体验;而惯犯那么不管其是否被判处过刑罚,均不一定具有监禁体验。累犯不限于实施一定种类的犯罪,而惯犯在原那么上系实施一定种类的犯罪;惯犯犯罪生活占据全部生活的大局部或依靠犯罪所得作为生活来源,累犯那么不然。l二、累犯重新犯罪的原因l三、累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l(一)累犯的心理特点l1需要特点。l(1)贪婪的物欲。l(2)畸变的性欲。l(3)低级的交往需要。l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l3动机特点。l4情绪情感特点。l5意志特点。l6能力特点。l7法制观念。l8性格特点。l(二)累犯的行为特征l1流窜作案。l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l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l4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性开展。l四、惯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l(一)惯犯的心理特点l1畸变的需要结构。l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l3作案动机特点。l4情绪情感特点。l5典型的犯罪性格。l6意志特点。l7能力特点。l8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并形成 了顽固的犯罪定型。l(二)惯犯的行为特征l1犯罪行为的习惯性。l2行为方案的周密性。l3犯罪行为的类似性。l4犯罪行为的狡诈性。l5犯罪行为的连续性。l6犯罪行为的残忍性。l7犯罪行为的坚决性。第三节 职业犯心理l一、职业犯的概念l(一)定义l职业犯罪人,是指外表上有正当职业,但却以犯罪为常业,并具有高超犯罪技巧和逃避法律追究能力的犯罪人。l(二)西方学者对职业犯的理解l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