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经济学名著选读-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650793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经济学名著选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一部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经济学名著选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一部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经济学名著选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1n1776年3月9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出版,斯密以富国裕民富国裕民思想为核心把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整个经济学知识汇集在一起,构建了第一个完整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一个完整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60-2n国富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手册(萨缪尔森)。n 正像他的名字“亚当”是圣经第一个人的名字一样,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上的第一人;n 正像他的姓“斯密”意为“劳动者”一样,斯密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大众谋福利的学问作为大众谋福利的学问;n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60-3Adam Smith 1723-1790Adam Smith (June 5,1723-July 17,1790)60-460-5n1723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壬寅年,是虎年。年号: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世宗雍正元年。60-660-7n1790年,中国农历庚戌年,生肖属狗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n1790年4月17日,电学奠基人富兰克林逝世 60-8章节目录n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n第二节国富论简介n第三节 国民财富及其源泉n第四节 分工及货币理论n第五节 价值理论n第六节 收入分配理论n第七节 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n第八节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n思考题60-9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n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员。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后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n 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法学和经济学。n 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60-10英英国国略略图图60-11亚当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60-1260-13n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n 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在巴黎经休谟介绍结识了狄德罗、魁奈、杜尔哥等众多学者。n 1790年7月17日,逝世后葬在卡农加蒂教堂的墓地,墓碑上写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作者,长眠于此”。1759年,出版首部成名作道德情操论,不仅论述了道德或伦理问题,也涉及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n1976年,为纪念国富论出版200周年,格拉斯哥大学从19761983年间出版了版本完善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6卷本)。60-14 David Hume May 7,1711-August 25,177660-15n1751年1763年斯密回到母校担任教授,在此从事了12年的教学活动,(2840岁)这个时期斯密的学识和思维是最为丰富的,其思想也是最为活跃的,他的很多观念和认识都产生在此阶段,也是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就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间里,他完成了对人类伦理最伟大贡献的巨著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这正是斯密对自己思想、教学实践和道德哲学最终的总结,也是献给自己母校最宏伟的遗产。60-16第二节国富论简介 n一、简介 n 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1902年出版了原富。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n 斯密写作国富论花费了近10年,如果从构思开始算起,几乎花了近30年。n 从内容上看,它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斯密用一个思想去贯通各种思想,对经济科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系统和有利的探索和发挥,使经济学第一次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60-17n二、国富论的篇章结构 n 全书共分五篇,32章,每一篇都有确定的主题,每一主题都与市场经济制度密切相关。n第一篇和第二篇是理论分析,在这里奠定了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基础,是全书的重心。n第一篇分为11章,题目是“论劳动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主要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分工的利益、原因及其限制;其次是具有二元性的价值理论,即除了劳动创造价值外,工资利润与地租也决定价值(被称为收入价值论);最后是斯密的分配论工资、利润、地租。60-18n这一篇他从分工开始进而论及与之有关的交换(货币、价值)、分配等问题,实际上围绕着提高劳动生产力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建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为现在的微观经济学构筑了理论框架。n第二篇分5章,论述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他着重分析了资本的性质、资本积累和资本的用途,提出了他的资本学说与社会再生产理论。n前两篇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n第三篇分4章,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主要论述了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农业受阻抑的情况,和都市勃兴商业发展的作用以及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60-19n第四篇分9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体系。n 通过评述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学体系,对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等同起来的观点、贸易差额论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的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对重农主义,斯密肯定了其认为在完全自由、完全公平的制度下国家才能繁荣的观点“最接近于真理”,批评其片面地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工商业是不生产的观点。n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树立了自由贸易的理论旗帜。n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国民收入如何构成以及各时代各国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有什么性质60-20n 第五篇分为3章,论述了君主或者国家的收入。通过论述国家的费用、公共收入的来源,以及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主张限制君主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n 他提出的税赋四原则和国家的作用,至今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60-21n三、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n国富论的中心任务是回答什么是国民财富及其源泉以及怎样最适当地、最迅速地增加国民财富。n斯密明确地提出富国裕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劳动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60-22第三节 国民财富及其源泉n一、国民财富 n1、概念 n斯密所谓的国民财富是指“社会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即一国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从实物形态看最终产品(C+I+G+X=GDP);从价值形态看各个阶级的收入以及国家的收入构成。n斯密还提出了人均GDP的概念,他说一国富裕程度的关系,要看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和该国国民人数的比例。60-23n2、“斯密教条”n“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斯密教条n斯密揭示的是富国裕民问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个关键问题,使用的是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价值加成法”。他指出了一国当年生产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补偿消耗掉的资本,另一部分构成个阶级的收入,即GNP=折旧+国民收入60-24n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就是国民收入,斯密认为财富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只是达到更大目标的手段,“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n尽管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相当精辟的分析,但他只是非常可观地加以描述,他指的富裕不是某一个阶级的富裕,也不是指国家或君主的收入或税收的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富国裕民的标准,即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不是生产者希求的物缺价贵。60-25二、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n国富论第一句话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n他对财富及其源泉比其前辈要深刻,第一,抛开了财富的具体形式金、银、工资、地租、利润等;第二,抛开了生产财富的具体的活动形式农业、工商业等。60-26n他认为劳动一般(即创造财富活动的抽象一般性)和作为社会总体分工的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资本和土地的作用被包括在这一般劳动过程中。60-27n他抓住了“杂乱无章”的经济过程的关键性“链条”,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体系建立在分析劳动的基础上,服从一个总体的设计,由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那么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60-28第四节 分工及货币理论 n一、关于分工的思想n1、分工 n对分工的论述成为国富论的发端。因为增加财富的源泉有两个,通过劳动生产率要比增加劳动数量更为有效,而前者“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P5)。n斯密的分工理论设计广泛,不仅局限于个别分工,而且包括社会内部的分工,几乎全部有益的分工都被囊括其中。n分工的弊端:专业化分工使个人长期从事一项单纯的操作,会使其精神愚钝,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才智发挥。60-292、改良n改良在国富论中扮演着比“分工”更重要和基本的角色。他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多次提到改良,认为分工是改良的结果。这种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熊彼特用“创新”代替。n分工是人类交换的产物。斯密把交换解释为人类固有的本能(p13-14),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60-30n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如果市场规模太小,就无法鼓励人们专务一业。除市场所在地的人口基数外,交通状况也至关重要。他提倡“交通改良”,认为它的实效最大,能促进广大后进地区的发展,使市场规模扩大。他特别关注了水运。60-313、“斯密定理”n(1)内容 n斯密定理:斯密定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60-32后人评价后人评价n“我认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是斯密定理”(阿林杨格,1928)n“令人不解的是在杨精辟的文章之后,经济学界竟对这个问题长期保持沉默。”(西奥多W舒尔茨,1987)60-33(2)斯密定理的价值n 概括了分工的所有演进规律,对后世分工理论的影响n 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n 对区域(空间)经济学的影响 n 对产业经济学的影响n 斯密杨格定理n“如果的确是市场范围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必定是垄断;如果定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性的,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者没有意义。”(斯蒂格勒,1965)60-34二、论交换工具(货币)-初步的货币理论n货币是适应交换需要而产生的,是交换必须的工具。因为分工确立后,一个人劳动的生产物大部分需要通过交换来满足,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商人,社会变成了“商业社会”或“商业共和国”。这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p20)。60-35n考察了金属货币产生(p21-4)的历史,基本符合实际;n金属的不便,导致铸币的诞生(p22-6)n研究了货币的5个职能;n论述了纸币代替金银币的积极方面,也注意了纸币的发行量要符合经济实际(论作为流动资本的货币p268;论银行活动302-303)。n这些货币思想对日后货币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60-36第五节 价值理论n斯密的价值学说主要是讨论“决定所谓商品相对价值或交换价值”的法则,他自己规定的任务有3个:n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主要阐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n 第二,什么构成商品真实价格的各部分?他阐述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n 第三,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的关系怎样?他阐述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60-37一、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n 色诺芬和亚历士多德曾提出货物有两种用途,如鞋既能穿,也能交换,可以被看作是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识的萌芽,但斯密首次明确提出了这两个概念。n 斯密明确指出决定交换价值大小的不是效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但效用学派把斯密及前人提出的水和钻石之谜称作“价值悖论”,并指责斯密尤其是李嘉图把经济学的发展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60-38二、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n 在资本积累、土地私有以前,劳动的全部生产物都属于劳动者自己,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p26-33)。n 他提出了衡量比较商品耗费劳动量的两个标准:一是该商品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二是生产该商品时耗费的劳动量。n 1只海狸=两头鹿的案例说明了等量劳动交换和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倍加的原理。60-39三、构成商品真实价格的各部分 n 出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以后,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属于劳动者,而要与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分享,劳动生产物的价值一般分成三个部分:工资、利润和地租(p42-44)。n 利润和地租是劳动生产物的一种“扣除”,其来源于资本家所购买的劳动所增加的价值。n“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斯密教条60-40n“一般用于取得或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量,也不能单独决定这种商品一般所应交换、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真实价格)”。购买的劳动量(真实价格)大于耗费的(生产中)劳动量。劳动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这里的劳动是交换、支配或购买的劳动(真实价格),它可以解释为利润和地租的来源。60-41四、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n 1、概念p50-52n 2、二者不一致是因为市场价格除了以自然价格为基础外,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n但是“自然价格可以说是中心价格,一切商品价格都不断受其吸引”。这种价格的波动,自发地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60-42第六节 收入分配理论n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正确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按照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获取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分为3个阶级:工人阶级(工资)、资本家阶级(利润)和地主阶级(地租)。(p240)60-43一、工资n 在三大阶级中,工人阶级是国民财富和各阶级收入的唯一创造者,但其处境很悲惨。n 1、工资的概念及其决定:n斯密的定义工资是劳动的价格。n它同样具有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n市场价格是由劳资双方供求关系和竞争程度所决定的价格;n自然价格是等于工人维持生活、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是作为工资客观标准的自然价格。60-442、斯密提出了不同行业的工资差别要受5个因素影响:n第一,工作的舒适性;n第二,获得必要工作技能的成本;n第三,信任度与责任感;n第四,工作稳定性;n第五,成功概率。n他的这些思想被现代学者称为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蕴含了管理学中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理论的重要思想。60-45二、利润n 1、利润的概念:利润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中扣除工资之后的余额。n 他批判了把利润说成资本家监督、指挥劳动的工资的观点,认为与此无关。n 斯密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资本家生活费用的正当来源和价值的本源之一。在此,他切入了资本的概念,丰富、深化了他的研究内容和领域。n关于利润的变动,他看到了资本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可流动性使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均等,他将这种由竞争形成的利润率叫做自然的、平均的利润率。60-46n2、对利润率高低的判断,他认为很难确定,只能从利息率的变动上略知其梗概。这同样印证了斯密关于市场价格的决定的结论。n 从利润率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国家穷富的观点,他重复了休谟的研究成果。60-47三、地租n 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代价,它不能侵占一般工资率和平均利润率,它只是在其之上的余额或附加部分,这是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地租概念。60-48斯密认为地租有3种来源:n 1、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它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地租的性质与利润一样都是劳动产品价值中的一种扣除。n 2、从三种收入构成价值出发,地租是使用土地的自然报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一个项目。他受重农学派的影响,认为土地中隐藏着一种自然力,这种自然力和人的劳动一样也创造产品和价值,甚至认为地租大致是作为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n 3、他认为地租是由于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产生的高于商品自然价格之上的一种垄断价格,是地主阶级对全体人民所征收的税。理由是人口增长、社会进步和改良对农产品提出了巨大的、持续不断的需求。60-49第七节 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n 斯密所谓的资本,是指社会产品中不用于消费而用于投资的“预蓄资财”,包括固定资本、人力资本和流动资本。n资本积累理论在国富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不仅决定物博,同时也决定了价廉。n因为在增加国民财富的关键有两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者的数量,在前者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者人数的关键就在于资本积累。60-50一、资本增减的原因n 斯密认为资本增减的原因在于是否勤劳、节俭、谨慎和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美好的品德是社会的恩人,因为它有利于财富的增加。n他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研究了国民财富增加的途径,道德哲学的角度研究了国民财富增加的途径,这样就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是后来许多交叉经济学产生的萌芽。60-51n从从欧欧洲洲历历史史看看,中中世世纪纪的的神神学学家家乃乃至至神神职职人人员员继继承承了了自自古古希希腊腊和和罗罗马马以以来来的的否否定定商商业业的的思思想想传传统统,一一贯贯地地认认为为商商业业与与欺欺诈诈和和贪贪婪婪相相联联,它它迎迎合合人人们们的的奢奢侈侈欲欲望望,并并且且因因为为通通商商能能够够接接触触外外邦邦的的商商人人和和外外国国的的风风俗俗习习惯惯,故故容容易易引引发发道德腐败和生活礼仪的堕落。道德腐败和生活礼仪的堕落。60-52n然然而而自自休休谟谟和和斯斯密密以以后后,愈愈来来愈愈多多的的人人们们清清楚楚地地认认识识到到基基于于利利己己心心的的市市场场交交换换制制度度乃乃是是道道德德、伦理的制度。伦理的制度。60-53 n1、勤劳和游惰n 一国国民的性格或是勤劳或是游惰,决定了该国国民收入中过去(往期)资本和收入的比例,从而也决定了该国的富裕程度。(国富论第310页的精彩论述)60-54n2、节俭和奢侈 n节俭和奢侈决定了该国国民收入中当年(即期)资本和收入的比例60-55n3、谨慎和妄为 n 谨慎是指把辛辛苦苦由勤劳和节俭增加的剩余资源用于雇佣生产性劳动者,妄为是指雇佣非生产性劳动者。n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国富论第314页、道德情操论280的精彩论述)60-56n斯斯密密的的著著名名论论断断是是:“从从中中层层以以及及下下层层社社会会阶阶层层看看,在在众众多多场场合合下下,德德 之之 路路(road to virtue)和和富富之之路路(road to fortune)均均 为为 同同 一一 条条 路路。”1n1 TMS,Part,Sect.,Chap.,p.63.汉译道德情操论p.74.60-57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n为了更好研究增加国民财富的原因劳动,他从两个角度区别了两种形式的劳动:n第一,能增加价值即利润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国富论第303页讲述了制造业工人与家仆的劳动的区别。60-58n第二,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能生产物质产品,即具有或长或短的生命期限或服役期限的产品,后者只是一种劳务,其提供与消费是同时进行,不能被储蓄起来供日后使用。这反映出斯密所处时代的特点,即生产物的有形产品是重要形式。n国富论第304页对特权阶层劳动的论述,他认为非生产性劳动越少,财富增长越快的观点,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该阶层的看法。60-59第八节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n个人主义几乎成为斯密哲学思想的代名词,因为斯密最欣赏的道德哲学体系要求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即“不仅被视为个人,而且视为一个家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员的人,其幸福与至善何在?”(下卷p329页),斯密始终认为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应该是追求自己私利的个人必然会对社会总利益做出贡献。60-60一、经济人n“经济人”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其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最基本的假定,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公理。这个概念起因于斯密对人的利己心理的论述和分析。60-61n作为一名哲学家,斯密治学的一个前提就是:“人乃是利己的动物(man is a selfish animal)。”“斯密的理论模型是建筑在激发利己心的基础之上。”60-62n何何谓谓“利利己己心心”?对对于于利利己己心心或或者者说说自自爱爱心心,一一般般地地可可以以将将其其看看作作是是“珍珍视视自自身身幸幸福福的的本本能能愿愿望望”。在在国国富富论论中中,利利己己心心常常被被描描绘绘成成“改改良良自自己己生活状态的愿望(或努力)生活状态的愿望(或努力)”。60-63亚 当 斯 密 言 曰:“我 们 每 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60-64n斯密认为人的自利行为自利行为是财富增长的源动力,每个人都有“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是引起人们经济活动和促进人们改良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最初动机,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会迸发出巨大的能动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会迸发出巨大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它是财富不断增加的源泉。力和创造力,它是财富不断增加的源泉。n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用“自爱”代替了“自利”,自爱同样导致了对财富的追求,通过个人财富的增加从而进行加总,社会财富能够实现增加。60-65n虽然,后世经纪人假设与私密的利己心有关联,但斯密所言的“利己心”,与后世经济学家所抽象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有区别的,它不单纯仅指金钱性的动机,它还是人类美德的根源。依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之见,利己心是不可能根除的人类动物属性。60-66n在在斯斯密密看看来来:“从从中中层层以以及及下下层层社社会会阶阶层层看看,在在众众多多场场合合下下,德德之之路路(road to virtue)和和富富之之路路(road to fortune)均为同一条路。均为同一条路。”1n1 TMS,Part,Sect.,Chap.,p.63.汉译道德情操论p.74.60-67n何以但言利己,而不言利他?在斯密看来,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已无须冗言论证。60-68n斯密“并不认为我们明显地总是依据利己的动机而行动。这不过是在真实地描述普通人在理解力上的范围和深度的界限。”60-69n哈 耶 克(1949,1979,passim)曾强调,只有依据利己心才能动员并利用分散于个人的知识。此外,别无他途。60-70N从学术思想上看,利己心绝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它与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自私自利、利己主义等词汇无关。利己心或者说自爱心是我们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驱力。与基于利己心的诸品德相比,仁慈、利他主义等情操皆是不稳定的、偶发的、非普遍、非持久性地心理驱力。60-71n麦麦克克菲菲(Macfie,1967)说说:休休谟谟和和斯斯密密皆皆论论说说自自爱爱心心最最坏坏的的情情况况则则称称为为利利己己主主义义,它它显显然然不不属属于于反反社社会会的的范范畴畴。斯斯密密的的论论说说尤尤其其精精妙妙,他他认认为为自自爱爱心心在在本本质质上上不不仅仅不不是是反反社社会会的的,而而且且通通常常它它还还是是生生成成社社会会利利益益的的原原因因。即即使使在在不不是是这这样样的的场场合合下下,自自爱爱心心亦亦内内在在着着一一种种力力量量,这这种种力力量量是是社社会会(尤尤其其是是经经济济)进进步最强大的刺激因素。步最强大的刺激因素。60-72n 斯密认为:自私的斯密认为:自私的 情感(情感(selfish passion)本身是介于社会的倾向本身是介于社会的倾向(social affection)和非社会的倾向和非社会的倾向(unsocial affection)之间,之间,行为者出于利己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物时,行为者出于利己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物时,必须注意到节俭、勤奋,念及社会的一般必须注意到节俭、勤奋,念及社会的一般规则。斯金纳规则。斯金纳(Skinner,1979)指出:斯密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不仅仅描述了人之自在道德情操论中不仅仅描述了人之自然本性,他还进一步力陈然本性,他还进一步力陈“追求利己的目追求利己的目的颇值道德性的首肯。的颇值道德性的首肯。”60-73n斯斯密密说说:“美美德德就就存存在在于于慎慎思思之之中中,或或存存在在于于对对自自己己的的根根本本利利益益和和幸幸福福的的合合宜宜的的追追逐逐之之中中。”“在在众众多多场场合合下下,倾倾心心个个人人幸幸福福和和利利益益的的行行为为亦亦值值得得嘉嘉奖奖。可可以以想想象象 出出 节节 俭俭(economy)、勤勤 勉勉(industry)、谨谨 慎慎(discretion)、专专 心心(attention)、以以及及聚聚精精会会神神(application of thought)等等习习惯惯一一般般是是从从利利己己的的动动机机中中养养成成。而而且且同同时时它它们们被被认认为为是是颇颇值值赞赞赏的资质,值得一切人的尊敬和首肯。赏的资质,值得一切人的尊敬和首肯。”60-74二、产权制度n 出于自利或自爱,人们去努力追求财富只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始终是存在的或者说是不变的,为什么财富只是18世纪以后才迅速增长?n据此,斯密认为财富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一种能够保证劳动者充分享有自己劳动成一种能够保证劳动者充分享有自己劳动成果的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果的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60-75三、“看不见的手”n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就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术语,说明社会以一种人们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方式保持着整体的和谐,在国富论中他对这一术语赋予了确切的经济含义,即市场规律(价格机制)的作用,他在下卷27、199页多次强调了他的著名观点:n借着这只看不见的手,每个人贪婪逐利行为的结果,会比出自于他们真正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和公众福利的增进。60-76四、“自然秩序”和国家的职能n“自然秩序”是指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种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务搞得井井有条。事务搞得井井有条。这也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和观点。60-77n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特别是对产业的特惠制度和限制制度,因为这是造成经济垄断的根源。n政府的作用应限于为财富的生产物创造必要的法律、制度与和平的环境,只需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和管好自己的费用就行了,最好的政府应该是小型、节俭和廉价的。n 应该指出,斯密的个人主义思想对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哈耶克、杨小凯等人所处的时代与斯密是截然不同的。60-78n 在国富论出版200年后,海尔布伦特在向亚当斯密致敬!写道“试图在经济学家的先哲祠内,为斯密确立一个适当的地位是没有意义的。读国富论在某些方面像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一样,因为我们会新发现,我们有多少共同的习惯用语来源于国富论,我们有多少基本短语来源于斯密的光辉的见解。亚当斯密不只是一个真正有哲学修养和能力的经济学家,他是我们知识遗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我们怎样感谢也不过分。”(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60-79思考题:n1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n2斯密关于国民财富和源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n3国富论关于分工、改良和交换的观点有哪些?n4 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n5国富论的分配理论是什么?n6 斯密认为资本增减的原因是什么?n7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有哪些?n8 比较国富论与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家以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分析60-80 xiexie!xiexie!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