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和感染并发症-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39708 上传时间:2024-07-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和感染并发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和感染并发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和感染并发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第八章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和和感染并发症感染并发症1第一节第一节 出血综合征出血综合征辐射出血综合征辐射出血综合征(radiation hemorrhagic syndrome)(radiation hemorrhagic syndrome)当机体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当机体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可引起出血现象,它在发生时间、可引起出血现象,它在发生时间、出血、部位、严重程度、病理变化、出血、部位、严重程度、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等方面均有一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定的特点和规律2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1 1、出血的程度、出血的程度度度:只有实验室出血化验数据的变:只有实验室出血化验数据的变化化度度:可见散在性粘膜出血:可见散在性粘膜出血度度:体表散在出血点或斑片状的较:体表散在出血点或斑片状的较广泛出血广泛出血度度:除体表外,身体其他各部位和:除体表外,身体其他各部位和器官也出现大出血,可危及生命器官也出现大出血,可危及生命3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2 2、出血时间、出血时间出血多发生出血多发生在在极期即将到来之前。最初极期即将到来之前。最初为少数点状;极期加重,斑状或片状;为少数点状;极期加重,斑状或片状;恢复期出血逐渐减轻、消退。恢复期出血逐渐减轻、消退。早期出血是由于微血管神经反应所致的早期出血是由于微血管神经反应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其结构损伤、功能障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其结构损伤、功能障碍所致血管脆性增高、抵抗力降低;继碍所致血管脆性增高、抵抗力降低;继而血小板功能、形态、数量改变。而血小板功能、形态、数量改变。4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一、出血综合征的一般特征3 3、出血部位及范围、出血部位及范围以皮肤、粘膜最多;其次各脏器,以皮肤、粘膜最多;其次各脏器,如胃肠、肺等;如胃肠、肺等;范围:点状或斑状出血,有时可范围:点状或斑状出血,有时可发生大面积或片状出血发生大面积或片状出血5二、出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二、出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三个方面:三个方面: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异常;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异常;血凝(血凝(coagulation)coagulation)、抗凝、抗凝(anti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fibrinolysis)系统障碍;系统障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61 1、血凝障碍的作用、血凝障碍的作用1 1)血凝、抗凝和纤溶系统)血凝、抗凝和纤溶系统血凝血凝:血凝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血凝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纤活物形成、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78抗凝抗凝 正常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和肝素,其次是蛋白C和蛋白S.9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102 2)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凝血前阶段障碍凝血前阶段障碍:IRIR造血抑制、细胞坏死造血抑制、细胞坏死血小板数目减少,质量下降即出现粘滞性血小板数目减少,质量下降即出现粘滞性变性过程;变性过程;血小板形态和血小板因子分泌异血小板形态和血小板因子分泌异常常粘附和凝聚力降低粘附和凝聚力降低凝血启动异常。凝血启动异常。凝血第一阶段障碍凝血第一阶段障碍: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血小板,(血小板,PF3PF3);抗凝剂类活性);抗凝剂类活性。凝血第二阶段障碍凝血第二阶段障碍:凝血酶原激活物活性:凝血酶原激活物活性,抗凝剂类活性,抗凝剂类活性。112 2)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凝血第三阶段障碍凝血第三阶段障碍:纤维蛋白原的质和:纤维蛋白原的质和量的变化,导致纤维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量的变化,导致纤维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异常。异常。血块退缩异常:血块退缩异常: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变与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变化有关,也与纤维蛋白原结构改变有关。化有关,也与纤维蛋白原结构改变有关。纤溶系统障碍:纤溶系统障碍:照射后在纤维蛋白凝块照射后在纤维蛋白凝块坚固性减弱的同时出现纤溶活性增高,坚固性减弱的同时出现纤溶活性增高,凝块易碎。凝块易碎。122 2、血小板变化在辐射出血、血小板变化在辐射出血 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1314Figure Figure 19.1 19.1 The The main main components components associated associated with with the the formation formation of of a a platelet platelet plug plug at at the the site site of of vascular vascular injury injury vWF vWF(von(von Willebrand Willebrand Factor);Factor);ADP ADP adenosine adenosine diphosphate,diphosphate,F F actor actor PDGF PDGF platelet-derive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growth factor;GP glycoprotein;5 HT serotonin(5-hydroxytryptamine)factor;GP glycoprotein;5 HT serotonin(5-hydroxytryptamine)15161 1)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随着血小板数的减少,出血现象也越随着血小板数的减少,出血现象也越来越重。(来越重。(55x1055x109 9)。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的过程与急性放射病临床出血的发生和的过程与急性放射病临床出血的发生和发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而且与其出血发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而且与其出血指标大致相平行。指标大致相平行。血小板形态的变化血小板形态的变化血小板生化的变化血小板生化的变化血小板粘附和凝聚功能的变化血小板粘附和凝聚功能的变化17183 3、血管变化的作用、血管变化的作用 小血管壁的主要成分有内皮小血管壁的主要成分有内皮细胞、基膜、周细胞或平滑肌纤细胞、基膜、周细胞或平滑肌纤维;若血管壁结构完整、功能正维;若血管壁结构完整、功能正常,即使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常,即使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出血。故血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出血。故血管在辐射出血综合征发病机理上管在辐射出血综合征发病机理上也起重要作用。也起重要作用。191)血管组织学的变化)血管组织学的变化:早期:血管扩张,微血管通透性增早期:血管扩张,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加;继而损伤加重,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继而损伤加重,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退变、坏死,弹性组织变性,血栓退变、坏死,弹性组织变性,血栓形成,管壁狭小或闭塞;形成,管壁狭小或闭塞;晚期:血管退行性变。毛细血管进晚期:血管退行性变。毛细血管进行性减少、扩张,血管完整性破坏。行性减少、扩张,血管完整性破坏。20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表现表现:照射后数分钟,微血管在交感照射后数分钟,微血管在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下收缩反应增强;神经兴奋的作用下收缩反应增强;同时,血管收缩物质如血管紧张素同时,血管收缩物质如血管紧张素等物质释放增加,使微血管管径等物质释放增加,使微血管管径变细,管径闭合;半小时后,微血变细,管径闭合;半小时后,微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速度减慢;此后管明显扩张,血流速度减慢;此后血管粗细不均、扭曲、迂回。血管粗细不均、扭曲、迂回。机制:可能与血管壁机制:可能与血管壁和和受体功受体功能改变有关或管壁非特异性刺激能改变有关或管壁非特异性刺激K+的收缩有关。的收缩有关。21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变化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变化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使血浆外渗,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使血浆外渗,甚至出血。甚至出血。早期与神经调节失衡所至血管紧早期与神经调节失衡所至血管紧张性降低及受损组织释放组胺等张性降低及受损组织释放组胺等物质有关。极期原因复杂。物质有关。极期原因复杂。22第二节第二节 感染并发症感染并发症辐射感染并发症辐射感染并发症(radiation infective complication):机体遭机体遭受大剂量全身照射后,随着造血功能受大剂量全身照射后,随着造血功能障碍和组织通透性增高,以及对微生障碍和组织通透性增高,以及对微生物抵抗力的极度减弱可发生物抵抗力的极度减弱可发生辐射感染辐射感染并发症并发症经常发生于经常发生于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是急,是急性放射病极期的主要问题,是引起机性放射病极期的主要问题,是引起机体死亡缩重要原因体死亡缩重要原因23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也称自身感染(也称自身感染(autoinfection autoinfection)是是由正常寄居于体内的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由正常寄居于体内的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的。的。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exogenous infection):):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真菌及寄生虫等)经不同途立克次体、真菌及寄生虫等)经不同途径传至宿主引起的。径传至宿主引起的。急性放射病时易于发生内源性感染和加急性放射病时易于发生内源性感染和加重外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降低)重外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降低)24内源性感染过程的分期内源性感染过程的分期无菌期:无菌期:照射后最初阶段,细菌尚未侵照射后最初阶段,细菌尚未侵入组织内入组织内局部蔓延期:局部蔓延期:放射病极期的前阶段,细放射病极期的前阶段,细菌已侵入局部淋巴结,多为杆菌,临床菌已侵入局部淋巴结,多为杆菌,临床为水肿、出血为水肿、出血菌血症期:菌血症期:极期。血液中细菌较少,脾极期。血液中细菌较少,脾中含大量的细菌中含大量的细菌败血症:败血症:体内细菌剧增,防御功能受抑体内细菌剧增,防御功能受抑制制25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1 1、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对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虫、对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虫、立克次体及真菌的敏感性立克次体及真菌的敏感性增加。增加。通常不丧失对感染的种属抵抗力通常不丧失对感染的种属抵抗力对病毒的感受性增高。对病毒的感受性增高。对不同感染的敏感性增高出血的时对不同感染的敏感性增高出血的时间不同。间不同。262 2、感染过程的特点、感染过程的特点感染量显著减少感染量显著减少:引起感染的发生的:引起感染的发生的致病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减少。致病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减少。潜伏期缩短和病程加重:潜伏期缩短和病程加重:原因:机体原因:机体防御机能降低,致病微生物进入机体防御机能降低,致病微生物进入机体内,大量繁殖,使体内组织破坏过程内,大量繁殖,使体内组织破坏过程加剧、加速,感染过程加重,死亡发加剧、加速,感染过程加重,死亡发生早,死亡率高。生早,死亡率高。27机体反应异常:机体反应异常:局部炎灶异常局部炎灶异常;受照机体感染所致的炎灶,防御性受照机体感染所致的炎灶,防御性成分减弱,损害性成分加重,使炎成分减弱,损害性成分加重,使炎症具有乏细胞性和坏死出血性特征症具有乏细胞性和坏死出血性特征削弱了正常条件下炎症反应性杀灭削弱了正常条件下炎症反应性杀灭和局限入侵微生物的作用,以至于和局限入侵微生物的作用,以至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局部感染极易扩微生物大量繁殖,局部感染极易扩散,发展为全身感染;散,发展为全身感染;白细胞反白细胞反应异常;应异常;热型异常热型异常;皮肤变态皮肤变态反应异常反应异常28潜在感染活化潜在感染活化 电离辐射作用下,由电离辐射作用下,由于机体防御功能的降低,已局限化于机体防御功能的降低,已局限化或呈慢性病程的感染可能活化,导或呈慢性病程的感染可能活化,导致感染扩散或转为急性。致感染扩散或转为急性。中毒过程的改变中毒过程的改变 机体发生急性放射机体发生急性放射病时,不仅体内微生物繁殖加快,病时,不仅体内微生物繁殖加快,微生物数量剧增而加重感染过程,微生物数量剧增而加重感染过程,同时机体对细菌毒素的易感性也明同时机体对细菌毒素的易感性也明显增高。显增高。29三、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三、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机体方面:非特异免疫机体方面:非特异免疫,特异,特异免疫免疫微生物方面:微生物方面:30复习题复习题一、解释下列术语、解释下列术语 辐射出血综合征;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辐射出血综合征;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二、回答下列问题二、回答下列问题1 1、试述辐射出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主导环、试述辐射出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主导环节?节?2 2、急性放射病的出血综合征有哪些特征?、急性放射病的出血综合征有哪些特征?3 3、试述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过程。、试述急性放射病时的凝血障碍过程。4 4、试述感染过程的特点及感染机制。、试述感染过程的特点及感染机制。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