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文言文断句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629654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给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如何给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如何给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给文言文断句如何给文言文断句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一、依句子成分,定停顿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一、依句子成分,定停顿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1)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2)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例(1)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1)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2)问/今是何二、依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定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如:二、依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定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夫/环而攻之(孟子二章)(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夫/环而攻之(孟子二章)(2)盖/简桃核修三、依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定朗读节奏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例(1)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2)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翻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三、依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定朗读节奏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四、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朗读中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四、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朗读中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五、依总分,定停顿。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五、依总分,定停顿。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六、依对话、引文停顿。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六、依对话、引文停顿。七看修辞,定停顿。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例顶真: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七看修辞,定停顿。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停顿。例对称: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例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例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八依句式停顿: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八依句式停顿: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检测练习】阅读语段,为括号中的句子断句并翻译。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检测练习】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3.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扬州中学 朱学慧3.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参考答案】1.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参考答案】2断句: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翻译: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2断句: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