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课件_00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11244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_002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_002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_002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 n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n n1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n n“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共同遵从的发展观,是当代社会共同遵从的发展观,这个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个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n n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对君王的道德要求;对君王的道德要求;n n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把自然资源的保护作为治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把自然资源的保护作为治国安邦之策,遵从生态系统的季节规律,重视自国安邦之策,遵从生态系统的季节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2 2n n西方的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Malthus,17661834)、李嘉图(Ricardo,17721823)、穆勒(Mill,17731836)等,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环境承载力的限制,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尖锐的矛盾。3 3n n2020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n n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国际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控制污染社会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控制污染技术是解决不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技术是解决不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境问题。境问题。n n只有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和经济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性性,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发展。4 4n n当今困扰人类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n 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其中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概念。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发展观和思维方式,国际性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会议和出版物向雨后春笋。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会议和行动。5 5n n6 6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n n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n n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可持续发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这三次联合国会议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展世界首脑会议这三次联合国会议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n n(1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n n 于于1972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期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期间通过广泛的讨论,通过了重要文件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并将每年间通过广泛的讨论,通过了重要文件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并将每年的的6月5日确定为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作为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作为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意义是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意义是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和关注。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和关注。6 6n n会议之后,会议之后,19721972年年1212月月15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1973年年1 1月,作为联合国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简称UNEPUNEP)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士日内瓦,后于19731973年年10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毕。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的活动。的活动。n n19831983年联合国第年联合国第3838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了世界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WCED),挪威,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land)(G.H.Brundland)任主席。任主席。7 7(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n n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n n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n n 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n n 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n n 至此,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8 8n n会后联合国于会后联合国于19931993年成立了年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SD)CSD)”.n n 19921992年年6 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21世纪议程,他是贯彻世纪议程,他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类活动计划。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类活动计划。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提供了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准行动准则,则,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出了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出了21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它共计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它共计4040多万字。整个文多万字。整个文件分件分4 4个部分。个部分。n n 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n n 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n n 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n n 第四部分,实施手段。第四部分,实施手段。第四部分,实施手段。第四部分,实施手段。9 9(3)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n n 根据根据根据根据20002000年年年年1212月第五十五届联大第月第五十五届联大第月第五十五届联大第月第五十五届联大第55/19955/199号决议,号决议,号决议,号决议,20022002年年年年8 8月月月月2626日至日至日至日至9 9月月月月4 4日在南日在南日在南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会议会议(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SSD)Development-WSSD),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是回顾是回顾是回顾21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议召开议召开议召开101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这一重要文件。这一重要文件。这一重要文件。n n 这次会议是继这次会议是继这次会议是继这次会议是继1992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19971997年在纽约举行年在纽约举行年在纽约举行年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21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会议。关系的重要会议。关系的重要会议。关系的重要会议。1010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份重要报告n n 1 1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n n非正式的国际协会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The Club of Rome)Rome),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于了深刻反思,于19721972年提交了研究报告年提交了研究报告增增长的极限长的极限 (The Limits to Growth)(The Limits to Growth)。报告的主要。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如下:内容和论点如下:n n 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关系。n n 从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从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个基本要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耗和环境污染五个基本要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过快,长而非线性增长。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过快,而地球的资源、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而地球的资源、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总有一天要达到极限,使得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加总有一天要达到极限,使得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耗竭、粮食短缺。剧、资源耗竭、粮食短缺。n n 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1111n n报告唤起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极大关报告唤起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极大关注,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注,并引起了国际社会 的广泛讨论。展开了的广泛讨论。展开了对经济不断增长是否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性对经济不断增长是否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退化和社会解体的讨论,基本上达成的环境退化和社会解体的讨论,基本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经济发展可以不断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经济发展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但必须考虑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最持续下去,但必须考虑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最终依赖性。终依赖性。12122世界自然保护策略n n1980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traces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traces IUCNNRIUCNNR)牵头,牵头,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EP)、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orld(World Wild-Life Fund)Wild-Life Fund)等国际组织,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策等国际组织,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策略的报告,并加了副标题:为了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略的报告,并加了副标题:为了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源 (Liv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Liv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velopment)。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该联盟于界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该联盟于19481948年在瑞士格兰德年在瑞士格兰德(Gland)(Gland)成立。由全球成立。由全球8181国家、国家、120120位政府组织、超过位政府组织、超过800800个个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10000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共有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共有181181个成员国。个成员国。n n 该世界自然保护策略阐明了三个目的:该世界自然保护策略阐明了三个目的:n n(1 1)解释生物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解释生物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n n(2 2)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n n(3 3)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n n 1313n n报告分析了资源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报告分析了资源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如果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人类关系,并指出了如果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人类社会和经社会和经 福利的话,福利的话,那么保护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那么保护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地球具有使发展得以持续和支撑所有生命的能力,地球具有使发展得以持续和支撑所有生命的能力,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应当结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应当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起来加以综合分析。这里的保护意味着管理。人这里的保护意味着管理。人类利用生物圈的方式,使得生物圈在给当代人提类利用生物圈的方式,使得生物圈在给当代人提供最大持续利益的同时保持其满足未来世界人需供最大持续利益的同时保持其满足未来世界人需求的潜能;发展则意味着改变生物圈以及投入人求的潜能;发展则意味着改变生物圈以及投入人力、财力、生命和非生命资源等去满足人类的需力、财力、生命和非生命资源等去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求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n n 虽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虽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414 3我们共同的未来n n经过经过3 3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19871987年世界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ld Commission on(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WCED)向联合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Our Common Future)Future)研究报告。研究报告。n n报告分为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报告分为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三三 个部分。个部分。n n提出了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的总观点,并在的总观点,并在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515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n n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n n 我我们们共同的未来是共同的未来是这样这样定定义义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的:展的:“既既满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对后代人后代人满满足其自身需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发展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development that meets 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 to mee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 to meet their Leeds)”their Leeds)”。n n19891989年年联联合国合国环环境境规规划署划署(UNEP)(UNEP)第第1515届理事会通届理事会通过过的关于可持的关于可持续发续发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认认同。同。即即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系指既展系指既满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孙后代后代满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发展,而且展,而且绝绝不包含侵不包含侵犯国家主犯国家主权权的含的含义义。1616n n定义:定义:n n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近140多种说法。n n 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危害的发展。n n 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717n n定义包涵了三个重要的内涵,首先是“需求”,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可持续发展应当特别优先考虑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其次是“限制”,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其思想实质是尽快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但经济发展不应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第三是“平等”,指各代之间的平等以及当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平等。1818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n n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归纳为:n n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n n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条件n n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n n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n n 它强调,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经济增长的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1919n n经济增长是必要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社会财富。n n停止发展是消极的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n n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贫困,重要根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2020n n 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n n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2121n n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资源和环境的环境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n n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证以调。保证以可持续可持续的方式的方式使用自然资使用自然资源源和和环境成本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地球的承载力之内。n n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有限制条件的,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n n对对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节约使用;对可对可再生再生资源不断增殖,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永续利用。2222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n n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n n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n n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323n n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可以不同,但发展的但发展的本质本质应当包括改善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提高人类健康人类健康水平,创造水平,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文明的社会环境。n n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条件,社会进步是,社会进步是目的目的。24243 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容n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环境保护环境保护n清洁生产清洁生产n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n公众参与公众参与n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n法制建设法制建设n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联合国环境规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UNEPUNEP)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 有毒原材料有毒原材料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供的服务中2525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n n 1公平性原则n n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n n 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n n 我们、你们的梦想,无竞争的主宰地位。n n 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n n 留给后人的希望,负起历史的责任,n n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2626n n 2持续性原则n n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n n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均首要条件。n n对策n n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n n制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制定自己的消耗标准n n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n n研发替代资源及途径研发替代资源及途径2727n n3共同性原则n n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n n国家之间:尊重各方的利益,保护全球环境,建立国际发展体系,立约建规共同信守。2828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n n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被广泛接受,但是可操作的管理层次体系尚不健全,关注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不同时空上变化建立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测定方法和评价的指标及指标体系。n n目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已形成四大学科主流方向:单一指标评阶法的生态学方向、经济学方向,属于多指标加权评价法的社会政治学方向和系统学方向。2929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n n目前,尽管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尤其是各国政府所接受,提出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洋价模型,包括生态学、经济学、社会政治学和系统学四个方向。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判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睹标体系。但是,这些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有待不断完善。3030生态足迹法n n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的概念n n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footprint)评价法是评价法是19921992年由年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Wil-iam Rees)(Wil-iam Rees)教授提出的一种教授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生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生态足迹评价方法是基于土地面积定量测量最具有代表性的态足迹评价方法是基于土地面积定量测量最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瓦克纳戈尔(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瓦克纳戈尔(Mathis Mathis Wackernagel)Wackernagel)将生态足迹形象地比喻为将生态足迹形象地比喻为“一只承载着人类一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n n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生产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3131n n人类这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耗人类这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耗用和对其的影响即为生态足迹。用和对其的影响即为生态足迹。用更形象的话语可以将其表述用更形象的话语可以将其表述为: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等的巨脚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等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这。这一形象化概念即反映了人类对一形象化概念即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当地球所能地球环境的影响。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就会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巨脚始终得不失去平衡;如果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将最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将最终崩毁。终崩毁。生态足迹示意图生态足迹示意图3232n n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n n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生态足迹模型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可以确定自身一是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废弃物的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废弃物的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够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其具体计算公式为:物能够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其具体计算公式为:n nn nn nEF=EF=总的生态足迹;总的生态足迹;ef=ef=为人均生态足迹;为人均生态足迹;N=N=为人口数;为人口数;r rj j=为均衡因子;为均衡因子;i 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n=n=为消费为消费项目数;项目数;a ai i=为为i i 种物质人均占用的生物生产面积;种物质人均占用的生物生产面积;C Ci=i=为种为种物质的人均消费量;物质的人均消费量;P Pi=i=为种物质的平均生产能力;为种物质的平均生产能力;j=j=为生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物生产性土地类型。n n在生态足迹计算中主要考虑在生态足迹计算中主要考虑6 6种类型:耕地、草地、林地、种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由于不同土地类型生产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由于不同土地类型生产能力不同,为了使计算结果有比较性,需要给每种类型赋能力不同,为了使计算结果有比较性,需要给每种类型赋予一定的均衡因子,目前应用较广的予一定的均衡因子,目前应用较广的WackernagelWackernagel等的计等的计算结果:耕地、建筑用地为算结果:耕地、建筑用地为2.82.8,林地、化石能源用地为,林地、化石能源用地为1.11.1,草地为,草地为0.50.5,水域为,水域为0.20.2。3333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n n生态承载力(或者称生态足迹供给)是与生态足迹相关的概念。它是指区域所能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总和20。其计算公式为:n nn nEC=EC=是区域总生态承载力;是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N=为人口数;为人口数;ec=ec=为为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hm2(hm2 人人-1)-1);a ai i=为人均生物生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产面积;r rj j=为均衡因子;为均衡因子;y yj j=为产量因子为产量因子。3434n n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仅单位面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水域)等的生态生产能力差异很大,而且单位面积同类型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生产力差别也很大;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同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面积进行调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性面积所代表的区域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可用“产量因子”(yield factor)来校正。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要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21。3535n n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方法n n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公式为:n n生态赤字=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n n 或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n n区域生态足迹小于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Ecological Surplus)。表明该地区的生态容量足以支持其人类负荷,生态系统是安全的,该地区的发展模式具相对可持续性;n n区域的生态足迹超过了该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就出现生态赤字(Ecological Deficit),表明这一地区的人们对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其供给,那么本地区的生态系统就是不安全的,其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3636以长治市“十五”期间的生态足迹为案例n n长治市长治市长治市长治市“十五十五十五十五”时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时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时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时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3737长治市长治市“十五十五”时期生态盈亏时期生态盈亏年份年份年份年份YearYear耕地耕地耕地耕地ArableArable landland草地草地草地草地PasturePasture林地林地林地林地ForestForest化石能源地化石能源地化石能源地化石能源地Fossil Fossil energyenergy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建筑用地BuildBuilding ing ing ing landlandlandland水域水域水域水域SeaSea20012001年年年年0.01950.0195-0.40830.40830.11430.1143-2.49542.4954-0.01550.0155-0.00.001901901901920022002年年年年-0.11570.1157-0.440.44818181810.13080.1308-3.34573.3457-0.02380.0238-0.00.001901901901920032003年年年年-0.00910.0091-0.470.47434343430.140.1468686868-4.28524.2852-0.030.0353535353-0.00.001801801801820042004年年年年-0.04010.0401-0.40.49369369369360.140.1467676767-4.94274.9427-0.00.0417417417417-0.00.001901901901920052005年年年年0.00.0141141141141-0.50.53013013013010.10.1479479479479-6.62616.6261-0.040.0496969696-0.00.0019019019019合计合计合计合计-0.19850.19850.19850.1985-2.35442.35442.35442.35440.6860.6860.6860.6865 5 5 5-21.6951-21.6951-21.6951-21.6951-0.16590.16590.16590.1659-0.00940.00940.00940.00943838n n上述表面:长治市生态赤字的主要直接原因在上述表面:长治市生态赤字的主要直接原因在于化石能源的极大消耗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于化石能源的极大消耗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用。化石能源的极大消耗化石能源的极大消耗,终将导致资源的枯竭,终将导致资源的枯竭,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治市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治市高生态赤字的另一个诱因是的另一个诱因是“十五十五”期间草地资源的期间草地资源的生态亏缺,人类对动物产品消耗量大幅增加,导生态亏缺,人类对动物产品消耗量大幅增加,导致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超过了其自然承载力。致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超过了其自然承载力。当然,长治市原有的草地资源本底较差,加之草当然,长治市原有的草地资源本底较差,加之草地的退化严重,草地资源不断减量。而随着长治地的退化严重,草地资源不断减量。而随着长治市林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施,使得林地市林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施,使得林地生态足迹呈现出了盈余。生态足迹呈现出了盈余。3939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footprint 1.地域面积/空间,土地和水域的面积2.具有生态生产力和接纳废物/生物生产性3.提供人类资源消耗和接纳人类废物对象: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判断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全世界是否按生态方式生活4040生态足迹计算假设2、这些资源以及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可提供这些功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特别提示足迹不是一片连续的土地土地与水域面积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国际贸易1、我们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费的资源以及大部分产生的废弃物;4141生态足迹计算-2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耕地是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类型,提供了人类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场的生产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热带丛林外,现有林地的生产能力大多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类应该留出用于吸收CO2的土地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损失-人类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4242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不同类型的面积进行标准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仅单位面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水域)等间的生态生产能力差异很大,而且单位面积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生态生产力也差异很大4343生态足迹计算-7生态生态赤字赤字与生态盈余与生态盈余 反映了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生态盈余 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承载力44444545人类的生态足迹与可用生物承载力的比率(1961-2003 年)人类的消耗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持续增加,2003 年,全球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超出地球可供应能力的25%。4646中国的生态足迹与可用生物承载力的比率(1961-2003 年)当今中国消耗了多于其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两倍多的资源4747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年)作为一个国家,中国的生态足迹和欧盟27 国的生态足迹相当,是第二大生态足迹国,次于美国4848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年)中国占据了全球9%的生物承载力4949按国家划分的人均生态足迹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中国,碳足迹占据了总生态足迹一半左右生态足迹在全球各个地区间有很大差异北美和西欧的许多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大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 全球公顷,在147 个国家中列第69 位。特点5050亚太区每个国家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和供应纵轴是亚太区每个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横轴是人口数量。本地区的人口总数为35 亿。中国的人口数目是13 亿。每个柱形条代表对应国家的总生态足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人均生态足迹最高,中国和印度的总生态足迹最大。澳大利亚人均需求7.7 全球公顷,孟加拉国人均需求只有0.6 全球公顷。中国人均需求为1.5 全球公顷中国和印度人均生态足迹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5151中国未来的道路决定生态超载的五个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因素5252经济学方向的指标体系绿色GDPn n在经济学方向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绿色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和真实储蓄率,它们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利的判据。这里仅介绍绿色GDP。5353GDP的计算方法n n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出法n n1.1.生产法生产法生产法生产法:GDPGDP 各各产业产业部部门门的的总产总产出出 各各产产业业部部门门的中的中间间消耗消耗。n n多年来,我国国家多年来,我国国家统计统计局公布的局公布的GDPGDP核算数,都核算数,都是以生是以生产产法法计计算算为为准。准。n n2.2.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GDPGDP 各各产业产业部部门劳动门劳动者者报报酬酬 各各产业产业部部门门固定固定资产资产折旧折旧 各各产业产业部部门门生生产产税税净净额额 各各产业产业部部门营业门营业利利润润 。n n3.3.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GDPGDP总总消消费费总总投投资资政府政府购买购买支支出出+净净出口(出口(C+I+G+X-MC+I+G+X-M)。)。n n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5454相关概念n n 1 1绿色绿色GDPGDP总值总值(Ge GDPGe GDP)绿色绿色 GDP GDP等于等于GDPGDP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n n2 2绿色绿色GDPGDP净值净值(EDPEDP)绿色绿色 GDP GDP净值等于绿色净值等于绿色GDPGDP减去固定资产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和具有固定资产折旧性质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成本。折旧和具有固定资产折旧性质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成本。n n3 3资源成本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资源成本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利用消耗的价值。n n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不可再生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北方及西部的水资的矿产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北方及西部的水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林、防护林等)和南方的水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林、防护林等)和南方的水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的性质。5555GDP与绿色GDP的比较n n共同点:共同点:共同点:共同点:n n一一.都是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反映出国民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发展变化情况;n n二二.都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和重要依据;的重要工具和重要依据;n n三三.都是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都是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要手段;n n四四.都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以此衡量一个国都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以此衡量一个国家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的比例。家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的比例。n n 5656n n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n n 一一.绿色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如反映医疗绿色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如反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综合成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综合成 本以及资源成本、本以及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环境成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n n 二二.绿色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如公共服务、绿色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如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生态维环境保护、生态维 持、就业持、就业 保障、居民住房等在社会进保障、居民住房等在社会进步步 中的重要性;中的重要性;n n 三三.绿色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绿色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 损失代价,如消耗土地资损失代价,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产生水污染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产生水污染n n 四四.绿色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如绿色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如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5757社会政治学方向的指标体系n n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人文发展指数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人文发展指数(human(human development indexdevelopment index,HDI)HDI),它是由反映人类生活,它是由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包括:收入、寿命和教育。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包括:收入、寿命和教育。三者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三者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n n其中:其中:“收入收入”是指人均是指人均GDPGDP的多少;的多少;n n “寿命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n n “教育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5858系统学方向的指标体系系统学方向的指标体系 主要主要主要主要领领域域域域 主主主主 题题 次主次主次主次主题题 社会社会社会社会 平等平等平等平等 健康健康健康健康 教育教育教育教育 居住居住居住居住 安全安全安全安全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 贫贫困、性困、性困、性困、性别别等等等等 营营养状况、死亡率、养状况、死亡率、养状况、死亡率、养状况、死亡率、卫卫生生生生设设施、施、施、施、饮饮用水、医用水、医用水、医用水、医疗疗保保保保护护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教育水平、识识字率字率字率字率 居住条件居住条件居住条件居住条件 犯罪率犯罪率犯罪率犯罪率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变变化化化化 环环境境境境 大气大气大气大气 土地土地土地土地 海洋和海岸海洋和海岸海洋和海岸海洋和海岸带带 淡水淡水淡水淡水 生物多生物多生物多生物多样样性性性性 气候气候气候气候变变化、臭氧化、臭氧化、臭氧化、臭氧层层耗竭、空气耗竭、空气耗竭、空气耗竭、空气质质量量量量 农业农业、林、林、林、林业业、荒漠化、城市化、荒漠化、城市化、荒漠化、城市化、荒漠化、城市化 海岸海岸海岸海岸带带、渔业渔业 水量、水水量、水水量、水水量、水质质 生生生生态态系系系系统统、物种、物种、物种、物种 经济经济 经济结经济结构构构构 消消消消费费与生与生与生与生产产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经济经济运行、运行、运行、运行、贸贸易、易、易、易、财财政状况政状况政状况政状况 材料消耗、能源利用、材料消耗、能源利用、材料消耗、能源利用、材料消耗、能源利用、废废弃物弃物弃物弃物产产生与管理、交通生与管理、交通生与管理、交通生与管理、交通运运运运输输 制度制度制度制度 制度框架制度框架制度框架制度框架 制度效能制度效能制度效能制度效能 可持可持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展展展战战略的略的略的略的实实施、国施、国施、国施、国际际合作合作合作合作 信息准入、交通基信息准入、交通基信息准入、交通基信息准入、交通基础设础设施、科学与技施、科学与技施、科学与技施、科学与技术术、灾害、灾害、灾害、灾害应应对对联合国可持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展委员会会(UNCSD)指指标体系体系5959x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图3-3)n n总体层总体层总体层总体层:从总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从总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势态、演化轨迹和战略实施的总体发展总体运行势态、演化轨迹和战略实施的总体效果。效果。n n系统层系统层系统层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总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将可持续发展总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逻辑关系,以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逻辑关系,以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势。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n n状态层状态层状态层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n n变量层变量层变量层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共采用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共采用4545个个“指数指数”加以代表。加以代表。n n要素层要素层要素层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共采用了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共采用了225225个个“基层基层指标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全面系统地对于45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最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