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548998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PPT 页数:187 大小:1,0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知心理学医学宣教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参考文献:RobertJ.Sternberg(2005).Cognitivepsychology.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斯滕伯格(Sternberg,R.J.)著,杨炳钧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彭聃龄著。认知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JRAnderson.Cognitivepsychology.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RobertLSolso.Cognitivepsychology.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JohnBBest.Cognitivepsychology.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MichaelEysenck&MarkKeane,高定国译。认知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罗伯特.索尔索、金伯利.麦克林、奥托.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7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第四版)(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王甦,朱滢等。当代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参考文献: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第一章 绪论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一章绪论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绪论部分的学习要求内容:认知心理学的对象、兴起及影响、研究方法以及争论。明确“认知”这一概念的涵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从总体上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特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求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且能够在分析实验时加以应用。辩证地看待不同的观点或研究取向。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绪论部分的学习要求内容:认知心理学的对象、兴起及影响、研究方4第一节第一节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概述一、一、“认知认知“的涵义的涵义 1、广义的“认知”“认知”: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广泛,“认知”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另一方面,为了能将在学术意义上进行讨论的内容与在较为通俗意义上使用的名词(认识)区分开来。采用“认知”这一概念来指代和描述个体呈动态或静态的各种认识能力。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一节认知心理学概述一、“认知“的涵义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52、狭义的“认知”“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认知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行为来推断在其大脑内部进行的认知活动本身。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狭义的“认知”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讨论:认知与意识有意义的识记有意义的识记诸如儿童所能记住的某个词列的数量,儿童在辨认某些图片、字词时所花的时间或计算某道算术题的正确性等。但心理学家所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容易被观察到的内容,而是那些潜藏在这些行为下面的加工过程和技能。例如,6岁儿童和14岁少年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时,所使用的认知操作各是什么?对词义的辨别速度是如何反映主体对信息的不同贮存方式的?婴儿是如何利用其关于自己母亲的心理表象去区别其他形象的?这种心理表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不断精确化的?等等。简言之,认知发展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儿童进行认知活动的内在过程以及导致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讨论:认知与意识有意义的识记诸如儿童所能记住的某个词列的数量7无意识的加工过程:无意识的加工过程:认知不仅寓于我们意识水平之上的那些认识活动中,同时也寓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非意识行为的过程中。例如,当我们平时在听收音机和看报纸时,我们对每一个声音和字符的辨认都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其实,在这些活动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无意识的加工过程:认知不仅寓于我们意识水平之上的那些认识活动83、认知与智力、思维的关系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这三个词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表示人在认识方面的特点和能力。“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认知与智力、思维的关系智力(intelligence)、9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包括测量理论(最早的测量学派认为认知能力是由各种亚认知能力构成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生物、数理逻辑为基础,认为人的认知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的思维有本质差异)、生态学理论(Gibson提出,认为心理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内,更重要的是生态学效度,即在自然环境、没有严格的条件控制下,能够发生和实验室条件下相同的结果就说明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效度)、信息加工理论(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1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02、狭义:仅指信息加工理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人如何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怎样表征,从而转变为人头脑中的知识;知识怎样贮存,又是怎样用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记忆和学习、思维、表象、语言和情绪等。1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狭义:仅指信息加工理论。1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1第二节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及影响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及影响 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件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认知心理学把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比作“通讯通道”;人的执行过程需要控制,过程需要监控;强调系统的作用,主要也是思想上的影响。2、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3、计算机科学人的认知系统也可视为“符号运用系统”。4、语言学1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及影响一、外部条件12认知心理学医12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1、早期实验心理学Wundt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出来,开始了早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受到早期实验心理学中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影响。讨论:有人认为认知心理学不过是回退到Wundt时期的实验心理学而矣,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二者有如下区别:(1)高级心理过程能否用实验进行研究;(2)是否研究无意识(3)方法的区别,注重实验还是依靠内省;(4)概念、理论和技术手段的不同。1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内部条件1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32、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Watson高举行为主义大旗,提出只有外显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反对研究意识,S-R。认知心理学受到了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方法上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实证的心理学研究。如Tolman强调SOR。行为主义大约盛行了40年,它的影响至今仍在。由于它的极端性,孕育了新兴学派的诞生。1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行为主义1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43、格式塔学派要研究意识,试图揭露有别于生理机制的心理过程,对知觉、思维等研究的贡献最大。提出“完形”的整体观。反对把人看成被动的刺激反应器,强调人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主动性,这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1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格式塔学派1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54、二战后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脑中的认知过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1956年,几项重要的研究代表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1967年Neisser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相比的。1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二战后心理学的发展1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6三、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三、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1、进步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60年代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壮大。是当代科技的产物,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理论贡献大。应用的前景十分广泛:个性心理(认知风格、图式)、社会认知(如人怎样认知自己和他人)、发展心理(认知、元认知是怎样发展的)、学习心理(问题解决、阅读与写作、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在奖励和惩罚的条件下人的认知变化)、情绪理论(沙赫特的情绪与认知的实验)、心理治疗(认知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1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1、进步性:1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72、受到的批评:以认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情绪、个性等其他心理现象的研究少得可怜。单纯的信息加工理论把人和计算机进行类比的思想方法具有缺陷。认知心理学缺乏较为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方法上的日益完善导致研究领域日益分裂,实验室效应大,生态学效度较低。其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不同于辩证唯物主义。1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受到的批评:1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8第三节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1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9认知19研究原则经验性原则(empirical):相对于哲学思辨而言,认知心理学强调以实验、统计为主,用实证、科学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能够重复验证,能够证伪)。分解性原则(analytic):分解实验,研究大问题中的小问题,即把复杂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部分来研究,题目小便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但严格的实验控制带来较低的外部效度,因此要求“分解”之后再“组装”才能形成较完整的理论。过程性原则(process):一幅静态的照片看不出一个人的多少个性特征,因此必须在动态的过程中(作用、交互作用、变化)分析问题。一个过程的理论模型代表了假定的信息加工阶段。2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研究原则经验性原则(empirical):相对于哲学思辨而言20研究过程的重要性:(1)关于过程的理论比关于内容的理论更具有概括性、恒定性(程序与数据的关系);(2)过程的研究有利于确定信息加工各阶段的顺序,有利于建立精细的理论模型;(3)具有实践意义,特别是应用于智力开发、人工智能等。追踪过程的困难: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可见的S与R之间的O是不可见的,只能间接测量(所以是灰箱)。原则总结: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过程。原则总结: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过程。2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研究过程的重要性:(1)关于过程的理论比关于内容的理论更具有21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反应时技术研究源于“人差方程”1、相减因素法理论逻辑:通常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2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2【实验】Donders(1868)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模式识别、选择反应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A任务:1个S,1个R;绿色右手按键,简单反应时RT1B任务:n个S,1个R;红色不反应,绿色右手按键,复杂反应时RT2=(RT1+刺激归类的时间)C任务:n个S,n个R;红色左手按键,绿色右手按键,复杂反应时RT3=(RT2+选择反应的时间)2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实验】Donders(1868)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模式23优点:可以分解出大脑内一个完整的认知加工过程各阶段的反应时。不足:(1)系列加工为前提,而非平行加工。系列加工不总是正确的;(2)研究者必须对SR之间的阶段过程有着精确的认识,这很难;(3)两个相减的任务之间的共有部分必须严格匹配,这很难;(4)在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加入或减少某些加工阶段不可能不影响其它阶段的加工;(5)减法的观点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矛盾,某一阶段单独加工的反应时不一定等于他放在整体中所占的反应时。2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优点:可以分解出大脑内一个完整的认知加工过程各阶段的反应时。242、相加因素法是对减法法的一种延伸,试图在减法法之前证实各加工阶段的存在。理论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2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相加因素法2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5【实验】Sternberg(1969)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证明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存在。思路:(1)假设一个加工系列的各阶段;(2)设计若干个二因素实验操作(多因素的不行,因为不是平行加工的假设);(3)统计实验结果,检验有无显著的交互作用;(4)得出结论,确定阶段(可能修正理论)。程序:先识记16个数字(测试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探测词Probe),判断是否识记过,用实验证明了四个阶段的存在。2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实验】Sternberg(1969)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证26优点:通过严密地推理,可以间接地确定一个系列加工各阶段的存在。问题:系列加工假设的合理性;仍然是一种间接测量,有待检验。2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优点:通过严密地推理,可以间接地确定一个系列加工各阶段的存在273、开窗法一种直接测量RT的方法,就像打开窗户,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是减法法的发展。需要事先对被试进行训练。基本思想:在各个加工阶段的转换之际给一个外部指标(如按键),以便直接记录下每个阶段的RT。2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开窗法2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8【实验】Hamilton(1977)字母转换实验,直接测量各阶段的RT。程序:呈现“F+3”和“KENC+4”,一次性做出反应(按键计时、出声做答)。结果分析:编码阶段、转换阶段、贮存阶段2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实验】Hamilton(1977)字母转换实验,直接测量各29讨论反应时技术的问题(1)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的关系(2)反应时与指导语的关系 3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讨论反应时技术的问题3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04.出声思考(口语报告)让被试采取出声思维的方法完成实验作业,然后由实验者对其详细记录并仔细分析,从而推断被试大脑活动的过程。该方法需要事先训练,否则出声思维会对正常的思维过程造成干扰。口语报告区别于内省报告,前者主要指被试当时的所注意到的、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思维活动,不需要内省;后者主要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将自己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二者都依靠研究者的分析。3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出声思考(口语报告)3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1拓展:其它研究方法1、多重研究一种传统方法。每一研究探索同一研究的一部分,即进行一系列研究,每一研究只注重一个理论模式的一个方面。2、内部分析另一种传统方法。在一个研究中抓住整体过程,然后再分析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3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拓展:其它研究方法1、多重研究3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23、过程操纵对大脑活动的过程采取实验的手段使之受到干扰、中断或加强,看能否产生不同结果,该方法常需借助巧妙的实验设计和精确的测量。4、“专家”与“新手”对比研究两者思维过程的差异,发现专家在思维策略上与新手的不同。思维策略时一种可以学习的、方法性的知识。5、计算机模拟在对人的某个认知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编译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如GeneralProblemSolver和LogicTheorist。3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过程操纵3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3第四节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 认知心理学究竟只是用信息加工的新名词代替了过去的心理学名词,是否有“新瓶装旧酒”之嫌?还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取向?一、关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人与计算机认知过程的可比性人机类比的局限性人机认知方式的确存在差异,如启发式与算法式,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等等3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四节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认知心理学究竟只是用信息加34二、关于加工方式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信息加工理论以系列加工为前提模拟加工和数字加工人类的认知存在非“全”或“无”的连续加工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相互促进,争论促使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3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关于加工方式3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5第二章知觉一、知觉的实质1、传统的观点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未能揭示心理过程:(1)似乎是自动的,其过程是意识不到的;(2)似乎是先天的,由遗传决定的。2、认知的观点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理解的过程,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系列连续选择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壮大的和富有选择的构造过程,这个过程既受主观因素(如知识、态度、价值、需要)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背景、上下文)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知觉观认知心理学的知觉观3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章知觉一、知觉的实质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知觉观36认知36二、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1、实验证明(1)知识恒常性的一个例子:生态学研究。少数民族部落对不同距离的水牛知觉不一,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2)Warren(1970)音素恢复的研究(听知觉)一个句子中,某个音素的读音被替换为另外的纯音(如*eel),检验被试对此音素恢复的不同情况。结果表明知识经验(语法)自动给知觉对象赋予了意义。3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3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7(3)Miller(1963)句子识别的实验(听知觉)两个自变量:需要识别的句子(包括三个水平:正常句、异常句和非语法句);噪音的背景(以音、噪比为指标的连续变量)。因变量为正确率。结果表明知觉受语言知识的影响。(4)Biederman(1972)的实验(视知觉)用速示器展现不同的场景,根据箭头提供的线索,让被试从备择物中指出靶子。结果表明,空间关系的知识对我们的知觉产生影响。3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Miller(1963)句子识别的实验(听知觉)38认382、理论观点(1)假设检验说Bruner和Gregory认为,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构造过程。知觉是在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刺激变量可能是模糊的,与知觉经验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知觉(双关图),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知觉(恒常性)。3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理论观点3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9(2)刺激物说Gibson强调知觉过程是由刺激物本身决定的,根本不需要知识经验的参与。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检验。在实验室条件下,刺激所具有的丰富信息被排除了许多,因此生态学效度低。两者争论的焦点在于现实刺激信息是否需要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才能产生知觉。4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刺激物说4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0三、知觉加工过程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1)自下而上(材料驱动、数据驱动):由刺激到意义,即先分析小的知觉单元,再到大的知觉单元,最后形成对感觉刺激的解释。(2)自上而下(理论驱动、概念驱动):由意义(期望、假设)到刺激,即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形成某种期望或假设,制约加工的所有阶段和水平。二者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相互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4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知觉加工过程4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1(3)在不同的情况或条件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也可能有不同的侧重。Eysenck(1984)指出,Gibson(刺激物说)强调的是在良好的条件下的知觉,Bruner和Gregory(假设检验说)强调的是不良条件下的知觉。4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在不同的情况或条件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也可能有不同42【实验】Tulving(1964)在字词识别实验中,改变刺激呈现时间(0140ms)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通过改变上下文字词的数目(0、4、8)来研究自上而下加工,测量指标是识别靶子词的正确率。结果分析:当呈现时间较短时(2060ms),对比8字上下文和无上下文条件下的数据,发现背景的作用(自上而下)比时间的作用(自下而上)明显;当延时增长(到140ms),再对比发现时间的作用比背景的作用明显。4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实验】Tulving(1964)在字词识别实验中,改变刺激43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Gestalt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并优秀于部分的知觉。(1)Navon关于总体特征(GlobalFeature)和局部特征(LocalFeature)的实验。结论:该研究认为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质疑:该结论的得出是否与整体、部分的大小对比关系、视角等有关?(2)不同的实验(Kinchla&Wolfe,1979;Hoffman,1980)当小字母达到视角8时,它比大字母(总体特征)更易被识别,即部分优于整体。4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4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43、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对比上,指关于知觉对象的一般原理、期望或假设,大的知觉单元等;下,指具体的刺激条件,小的知觉单元等。自上而下,从意义到刺激;自下而上,从刺激到意义。整体和局部都是指刺激物本身而言,并非刺激和意义的关系。4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对比45认45第二节第二节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模式(Pattern):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将刺激模式纳入记忆中的相应范畴,并对其加以命名的操作过程,是一个知觉加工的过程。4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模式识别模式(Pattern):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46一、模板匹配理论一、模板匹配理论1、基本思想什么是模板?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举例】如字母A的识别过程要求刺激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匹配才能被识别。4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一、模板匹配理论4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72、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Phillips的实验:两种不同条件的棋局,包括重叠和位移,让被试识别。结果为较短延时下重叠比位移的识别率高,表明在视觉贮存的时间内,两个模式的空间重叠有利于识别。4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优点4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83、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4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缺点4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94、改进Lindsay&Norman(1977)提出,在模式识别之前有一个预加工(Preprocessing)阶段,将刺激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预加工也包含自上而下加工的影响,由上下文来确定怎样标准化。总之,模板匹配理论是一个有用的、简单化的模式识别理论。即使经过预加工,模板数量也大得惊人。5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改进5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0二、原型匹配理论1、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这一理论能够说明人类知觉的灵活性、经济性、适应性。5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原型匹配理论5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12、原型的有关实验关于原型的实验必须回答三个问题:(1)原型存在的证据Posner(1967)的实验,、M、F随机点,四种原型和变型。P52(2)说明原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Reed(1972)的面部简图研究。P53(3)原型如何起作用的。匹配的过程,尚无实验,但有一个模型。3、原型匹配的一个模型Reed(1973)提出,包括刺激审查具体的像抽象表象。5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原型的有关实验5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2三、特征分析理论1、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举例】A字母的识别。5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特征分析理论5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32、基本证据(1)Hubel等(1959)发现的特征检测器。感受野(receptivefield)用年幼的、无视觉经验的猫做实验,证明是天生的。(2)字母辨认实验Neisser(1964)的字母扫瞄实验,找字母Z。Mayzner(1972)的字母混淆矩阵。P59(3)固定网像的实验5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基本证据5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43、优点(1)使模式的储存更节约内存,减少记忆表征负担。(2)使模式识别过程更多地带有学习色彩。每一种类别包括哪些特征,必须事先储存然后再组合,但又不同于模板。(3)更符合平行分布加工(PDP)的原理。能否避开预加工的问题,似乎不一定。5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优点5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54、模型Selfridge的鬼城模型(群鬼堂)P62映像鬼视网及其投射区特征鬼联络区认知鬼联络区决策鬼输出机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缺点:未包括自上而下加工;未涉及整体到局部的加工:拓扑说的挑战。5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模型5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6四、结构优势效应(上下文)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利的作用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1、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Effect):识别一个单词中某一字母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识别单独的同一字母。【实验】Reicher(1969)。P65呈现三类刺激:单独的字母、单词和无意义的字母串有三种延时:短、中、长;两种条件:事先告知要选择的字母(Precue),事后告知(Postcue)结果发现对单词的识别存在优势。5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四、结构优势效应5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572、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和字母优势效应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结构优势效应?(以字词优势效应为例)(1)推论说:强调以过去知识经验未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借助于上下文而进行推理。(2)编码说:单词和字母的编码不同,单词是语音编码,字母是视觉编码,后者易受到视觉掩蔽的干扰。(3)整体说:可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关系来说明,可能是更易将刺激看作整体而加工,存在整体优先。以上三种解释都有合理的一面,并不一定互相排斥。5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和字母优势效应58认知心理学医58讨论:盲视盲视(blindsight)说明了意识对知觉的补充作用。Blindsight is a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in which an individual often has no experience of visual stimuli within the damaged part of the visual field,but can nevertheless repor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stimuli in a behavioral task.5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讨论:盲视盲视(blindsight)说明了意识对知觉的补充59第三章第三章注意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的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通常认为,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并没有反映事物及其属性,而被视作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Moray(1969)认为注意的研究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1)选择性(selectiveness);(2)集中性(concentration);(3)搜索(search);(4)激活(activation);(5)定势(set);(6)警觉(vigilance)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选择性,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机制实现对刺激进行选择的控制和调节行为两大功能。也称选择性注意。6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三章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的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60认知60第一节第一节注意的认知心理学模型注意的认知心理学模型一、过滤器模型1、基本观点(1)瓶颈理论:选择是为了避免系统超载(2)是一种单通道模型:按照“全或无”的方式选择(3)是一种早期模型:依据物理属性(新异刺激、强刺激)在高级分析之前进行选择 6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一节注意的认知心理学模型一、过滤器模型61认知心理学医学612、实验证据(1)Broadbent的双耳分听实验,P81左耳:6、2、7右耳:4、9、3结果:以耳朵为单位呈现,正确率65%;以时间先后呈现,正确率仅20%若不加以限制,多数以第一种方式进行再现。以上两点证明了单通道模型全或无的加工方式。(2)Cherry(1953)的追随程序(掩蔽实验)证明依据物理属性选择。6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实验证据6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23、批评(1)无法解释“鸡尾酒会效应”:非追随耳的内容也能够进入高级分析阶段(2)无法解释双耳分听中的意义效应:P82左耳:OB 2TIVE右耳:6JEC96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批评6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3二、衰减模型1、基本思想(1)衰减的观点:不是全或无,而是进行不同程度的衰减(2)激活阈限:不同刺激材料的激活阈限不同,影响因素有个性倾向、项目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指导语等。Broadbent基本同意Treisman的修改,故称过滤器衰减模型,合称“知觉选择模型”。6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衰减模型6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4三、反应选择模型1、基本观点(1)晚期选择模型:不存在瓶颈,所有的刺激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进行加工,选择发生在晚期的输出阶段,只对某些刺激做出选择反应(Deutsch&Deutsch,1963)。(2)选择的原则:重要性原则,重要的信息才输出,按照重要性优先、替换。6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反应选择模型6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52、实验证据hardwick(1969)、Shiffrin(1974)实验(P87),证明并非单通道。Moray(1970)皮肤电反应实验(P89),证明非追随耳(所有)的刺激都能进入高级分析阶段。6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实验证据6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6四、评价1、许多实验既可以用知觉选择来解释,也可以用反应选择来解释,如Moray(1970)皮肤电反应实验(P89),所以还没有定论。2、理论各有优、缺点:知觉选择符合“认知经济”原则,但反应选择能够解释无意注意、平行加工和无意识等。3、二者似乎研究了注意的不同方面,知觉选择研究的集中性注意(追随耳),反应选择研究的是分配注意。4、其他感觉通道研究太少(主要是听觉)。6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四、评价6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7第二节第二节中枢能量理论中枢能量理论一、基本观点1、注意是心理能量(或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总能量有限2、两种加工:资源有限加工和材料有限加工3、注意的分配问题:如果两项加工对资源的总需求不超过资源总量,则可以同时进行。4、影响分配的因素:(1)可供分配的能量受制于唤醒因素(2)个人的长期倾向(3)当时的任务要求(指导语)和目的(4)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 6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中枢能量理论一、基本观点6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68二、实验证据1、双听靶子词实验感受可辨度语义可辨度非靶子词出现频次高(男声+女声)高(不同范畴)1次或3次低(男声+女声)低(相同范畴)1次或3次听靶子词回忆非靶子词,结果证明,选择可基于感觉信息(早期知觉选择),也可依赖于较深的语义加工(选择在晚期出现)。语义选择的多部位说,P95。6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实验证据感受可辨度语义可辨度非靶子词出现频次高(男声+女692、双耳分听类别干扰实验靶子是一个类别(衣着),靶子词是双义词(如sock)非追随耳呈现干扰词(正向促进,适应的,“臭的”;反向阻碍,不适宜的,“打击”;无关的)靶子词的呈现方式有两种:集中性注意(单耳呈现)和分配性注意(双耳轮流)六种实验条件结果见P97,证明集中注意时成绩优于分配性注意。7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双耳分听类别干扰实验7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0三、评价1、优点(1)回避了过滤器在哪个阶段上的争论,持更灵活的观点(2)能解释多种注意现象2、缺点(1)总资源的多少无法确定,一项任务需要多少资源及如何分配难以量化,不能得到整体上的实验证明。(2)忽视了注意内部过程、加工阶段的研究。7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评价7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1四、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1、基本观点控制加工:需要中枢能量的加工,系列加工,能量分配方案的变化自动加工:不需中枢能量的加工(标志P102),平行加工(原因P98),无意识自动化7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四、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7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22、实验(1)相同范畴条件下:控制加工P99不同范畴条件下:自动加工(2)自动加工是长期实践的结果Mowbray(1959)经45000次练习,四择一和二择一之间的RT差异逐渐消失。(3)特征整合实验(视觉)特征分析自动加工特征整合控制加工7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实验7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3第四章第四章 记忆结构记忆结构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研究简史:19世纪末,Ebbinghaus开创了记忆研究,从此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要研究长时记忆,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是20世纪中页才发展起来的。关于记忆的结构现在较为普遍的观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7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四章记忆结构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从74第一节第一节 记忆的阶段理论记忆的阶段理论 一、早期研究1、艾氏1885年首创无意义音节,用定量方法研究记忆(以再学法的节省率为指标),但局限于长时记忆中的语义记忆。2、Miller(1900)比较明确地提出短时记忆,但未研究。3、James(1890)根据意识经验明确区分了初级记忆(涉及直接的意识经验,离不开当前意识,提供感觉到的事物的忠实图象,具有暂时性)和次级记忆(当前意识之外的过去经验的贮存,具有长时性)。评:主要依据内省材料,缺乏科学根据,但对后人有所启发。7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一节记忆的阶段理论一、早期研究7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5二、两种记忆说1、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1)临床研究:切除海马后产生倒摄遗忘,相对早期而言只能够回忆近期发生的事。(2)动物实验:切除海马,在学习过程中予以电刺激,使痉挛休克,影响甚至阻断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7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两种记忆说7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6(3)行为证据:自由回忆实验得到系列位置曲线,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单一记忆说的心理学家认为回忆率取决于由呈现到回忆的时间间隔。两种记忆说的解释: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效果。两种变式:识记的同时做减3递运算影响近因效应;改变呈现速率,快速呈现影响首因效应。2、记忆模型:图见P1053、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对短时记忆研究的发展,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所从事的工作的联系。7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行为证据:7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7三、三种记忆说1、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1)Broadbent的早期选择模型已经涉及到感觉记忆(瓶颈理论),但未细致研究。(2)部分报告法视觉:(3)部分报告法听觉:三耳人研究2、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早期理论(见P122)扩展理论(见P126,加入控制过程)7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三种记忆说7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83、评价(1)三种记忆说比较好地综合了现有的研究成果。(2)复述理论遭到批评:Craik&Tulving(1975)的研究证明,单纯的复述不能导致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3)Baddeley提出工作记忆,并区分为存贮空间、感觉空间,又再细分,促使研究更加细化。7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评价7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79第二节 加工水平说Craik&Lockhart(1972)最早提出,针对两种记忆说难以解决的问题: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没有实质的说明;两种记忆的编码方式存在不同,难以解释;两种记忆都存在遗忘,它们的特征应该不同,难以解释。理论假设:记忆不存在阶段性,保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加工的深度。8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加工水平说Craik&Lockhart(197280一、基本观点1、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2、影响加工深度的因素很多,例如刺激的性质、可用于加工的时间、加工的任务等。3、“侧向扩散”的观点:无先后,不一定由浅到深感觉分析:结构的、语音的、语义的。保持性复述与精致性复述8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一、基本观点8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1二、实验研究1、Craik等(1975)三种加工水平的实验P1302、Bower&Karlin(1974)用照片得到类似的结果P130两种加工水平:性别、人格或外表3、Rogers等(1977)在三个水平上加一个“自我参照”,证明自我参照的加工水平最深。8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实验研究8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2三、质疑1、加工水平的划分标准:划分为多少层次或等级、之间的联系怎样。在不同的水平中,是否存在序列加工问题,又是怎样的序列,该问题难以回避。2、定性的、模糊的陈述较多,定量的研究不充分。难以建立加工深度的客观指标。3、逻辑上的循环论证:?4、没有跳出常识“理解越深,记忆越好。”8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质疑8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3第六章第六章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一、早期研究19世纪中叶,哲学家Hamilton的“黑豆”实验(实为观察,非严格实验),顷刻间只能注意到67颗。Jacobs于1887年做实验,对听觉方式呈现的数字的顷刻回忆量也在7个左右。后来,圆点、硬币、无意义音节、字母、单词等不同材料都得到一致的结果。第一节第一节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 8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六章短时记忆一、早期研究第一节短时记忆的容量84认84二、组块理论Miller于1956年发表著名论文神奇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了“组块”概念。STM的记忆单位是组块而非比特(bit)。组块化:118402193731949420015Smith(1954)关于二进制/八进制编码的实验P139。8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组块理论8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5三、组块与知识经验的关系(1)丹麦deGroot(1965)的研究,看国际象棋棋局5S,大师复盘率90%,新手40%;如果随机摆放棋子,两者无显著差异。(2)Chase&Simon(1973),对实际棋盘进行复盘,结果发现大师、棋手、新手在扫瞄上RT无差异,但在复盘的RT上差异显著(图5-1)。【实验】25个棋子的棋局,呈现5S,测验三种被试的记忆的组块数量和组块的容量大小。怎样计算组块?两类时间间隔的区分。类别大师棋手新手组块数量7.75.75.3组块容量2.52.11.9大师、棋手、新手的组块数量和容量比较改变实验条件:将棋子的位置随机化,三种被试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在6个左右。8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三、组块与知识经验的关系类别大师棋手新手组块数量7.75.7864、对组块理论(容量有限)的评价(1)组块理论对短时记忆容量有突破性研究进展,且很有实用价值。例如,对学生记忆力的观点有突破,不是一般记忆力为主,而是强调“特定领域知识”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证明(Ericsson,1980),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优生与差生在短时记忆的容量上差异显著。(2)组块数量和组块容量因不同识记材料而变化。(3)理论解释上的困难有人用槽道(Slot)假设解释。Baddeley(1975)用复述回路理论来看待容量有限,认为容量是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数量。Klatzaky(1975)提出短时记忆包括贮存空间和加工空间,有一定的道理。8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对组块理论(容量有限)的评价8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7第二节短时记忆的编码一、听觉码(占主导地位)生活常识:眼睛(视觉)浏览电话簿,然后心中复述电话号码。Conrad(1963,1964)分析短时记忆中错误的性质发现,多为声音的混淆(如C、V、S、Z),而不是形体上的混淆。后来改用听觉呈现,发现错误方式和视觉呈现有显著的正相关(0.64)。见P148的混淆矩阵。Conrad(1970)以耳聋学生为被试证明,耳聋越不严重的,越可能将视觉信息转换为听觉信息。Conrad(1971)发现图画信息也存在听觉编码。8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短时记忆的编码一、听觉码(占主导地位)88认知心理学88二、视觉码Posner(1967,1969)的(减法法)实验AA和Aa,证明视觉编码的存在。Shepard(1971)的心理旋转实验P213。三、语义码Shulman(1970、1971、1972)的实验证明语义编码的存在。看一张词表,然后出现探测词,判断形式有两种:词同匹配和义同匹配。结果证明,两者反应很相似(出现词义混淆,误以为探测词在字表中出现过)。8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视觉码8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89第三节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SaulSternberg的研究(1)研究范式,参见P10加法法研究。(2)结果:A、短时记忆是系列扫瞄而非平行扫瞄,记忆集越大,RT越长。B、非自我停止的扫瞄(全程扫瞄),“否反应”的RT不止“是反应”的一半。9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三节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SaulSternberg的902、直通模型(DirectAccessModel)熟悉度判断,上阈限(是反应)、下阈限(否反应),中间进行系列搜索(匹配扫瞄)该理论假设能否解释“记忆集大小效应”P1623、双重模型短时记忆中有语音和语义双重编码,可以根据这两者的“熟悉度”判断来做出反应(似曾相识的判断)9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直通模型(DirectAccessModel)91认91第四节短时记忆的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一、遗忘速度:1530秒Peterson&Peterson(1959)的实验,短时记忆加减3递运算延时3S6S18S正确回忆率80%55%10%遗忘与阻止复述的程度有关。二、干扰与消退的实验Waugh&Norman(1965)提出“解释单一性原则”和“效应可分离原则”。P169关键:分离时间和干扰两个变量的作用,证明干扰的作用更符合实验数据。PIfromrelease的实验也支持干扰说。92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四节短时记忆的遗忘一、遗忘速度:1530秒延时3S692第六章第六章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特点表现在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则不同是一个巨大的仓库,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贮存到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容量是无限的。另外,短时记忆的内容很快被遗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不会被遗忘,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长时记忆的研究始于Ebbinghaus,从1970年后,取代短时记忆的研究成为记忆研究的重点两个显著的特点:(1)以系统分析的观点看待长时记忆;(2)以前关于长时记忆的记忆多局限于影响长时记忆的外部因素,现在更加重视长时记忆的内部加工过程,内部编码、表征和组织,与人工智能结合紧密。93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六章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特点表现在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则不同93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长时记忆的类型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分Tulving(1972):记忆的组织,P1711、储存内容不同:情景记忆存贮特定时间内的事件及其时空联系的信息;语义记忆贮存的是一个心理词库或词典,包括语词等符号、符号的数及之间的联系、有关规则、公式及算法。94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分94认知心942.组织形态不同:情景记忆以个人经验为参照,以时空为框架。语义记忆则以一般知识为参照,可有形式结构,如语法结构、图式结构等。3.稳定性不同:情景记忆经常处于变化状态,易受干扰,贮存的信息不易提取;语义记忆反之。9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组织形态不同:95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954.推理性不同:情景记忆只贮存特定时间的个人事件,所涉及的推理能力小;语义记忆贮存一般知识,推理能力大,与智能活动关系密切。5.差异的相对性长时记忆两种记忆类型划分的病理学证据见P172末段。两种类型的长时记忆不是绝对区分的,有时难以区分。现在倾向于将它们看作长时记忆这个连续体的两端 9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4.推理性不同:96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96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划分,又称作两种编码说或双重编码说言语系统用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抽象的意义表征,具有命题的形式。命题不是句子,而是思想,是事物意义的抽象表征。表象系统贮存表象代码,是一种类比表征,具有空间特性(理解:与实际情况很相似,包含客体的大小和空间关系,如对大象的表象代码大,和其它动物相比的大小关系,与森林中的树木相比的空间关系一幅图画般的表象贮存在长时记忆中。)9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97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97第二节长时记忆理论模型一、层次网络模型层次网络模型认知心理学中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认知心理学中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1、基本观点(1)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之间能够相互说明,因此一个概念成了另一个概念的特征,用结点和带箭头的连线(方向性)表示。(2)概念按层次排列,形成具有某种层次的网络。9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第二节长时记忆理论模型一、层次网络模型98认知心理学医学宣98(3)每一级概念水平上,只贮存每一个概念独有的特征,共同的特征贮存在上一级概念上,某一特征不在多处重复贮存,体现认知经济的原则。(4)一个概念的意义要由该概念与其它概念的关系来决定,即通过与其它概念之间的连线决定。(5)这是一种预存模型(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预先在模型中建立),通过层次网络的搜索来提取信息,理解句子。层次网络模型是有一定的推理能力。99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3)每一级概念水平上,只贮存每一个概念独有的特征,共同的特992、实验检验(1)方法:“句子验证”作业,主语是网络最低层次的具体名词,谓语(或表语)取自不同水平,判断真假并记录RT。(为什么用这种范式?)【例】“金丝雀会唱”、“金丝雀是鸟”、“金丝雀是动物”(Canarybirdisakindofanimal)。按照判断句子的真假所需要的信息贮存的水平对句子的分类:A.0级(“金丝雀会唱”)、1级(“金丝雀是鸟”)和2级(“金丝雀是动物”);B.特征句(“金丝雀会唱”)和范畴句(“金丝雀是鸟”、“金丝雀是动物”)10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实验检验100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100(2)结果:A.出现范畴大小效应,即当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的RT也变大。“金丝雀是鸟”的RT小于“金丝雀是动物”B.相同水平的特征句比范畴句花费的RT长。特征句(“金丝雀有羽毛”)比范畴句(“金丝雀是鸟”)的RT长以上两个结果可以根据P176的图用“搜索”的观点解释。101认知心理学医学宣教(2)结果:101认知心理学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