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7900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输液渗漏后的护理对策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新生儿输液渗漏后的护理对策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1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是儿科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护理问题之一。文献报道1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为0.16。药物外渗所导致的后果,轻的可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疼痛、肿胀、瘀血,重的可出现组织溃疡、坏死,甚至残疾。所以,对药物外渗后的妥善处理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减少护患矛盾尤其重要。1.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是儿科临床实践中经常2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3输液渗漏的概念何谓输液外渗?何谓输液外漏?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输液渗漏的概念何谓输液外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4输液外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或毒性作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经血管壁进入局部组织原因:非人为或客观因素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影响病人血管结构与功能障碍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输液外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或毒性作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经5输液外漏血管穿破,液体经血管破损处流入局部组织原因:人为或主观因素多穿刺技术不过关输液管理不到位病人不合作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输液外漏血管穿破,液体经血管破损处流入局部组织新生儿输液外渗6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一般表现:头皮静脉输液外渗一般局部鼓起肿块,四肢静脉呈弥散性肿胀,外渗面积以针尖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外渗局部皮肤表现为颜色苍白或者红晕,继之肿胀,以静脉血管周边为主。化学物质外渗表现:钾、钙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它能对毛细血管致密度增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新生儿头皮静脉丛交错连接,且无静脉瓣,虽然回血良好,推注无渗漏,但在它的周围已破坏的血管部位可出现外渗、漏出、引起钙盐沉着,毛囊破坏,不长毛发或毛发稀少、枯黄,影响美观。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一般表现:头皮静脉输液外渗一般局部鼓起7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以多巴胺为主的血管收缩剂在使用30分钟后即可出现注射静脉颜色发白,呈条索状延伸,有时会呈现树枝状蔓延。如持续使用同一静脉,时间过长会引起整条注射静脉色素沉着,呈条索状硬化、甚至失去弹性。高分子抗生素外渗表现:抗生素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化学药品,它们在静脉使用时,浓度过大会造成针尖周围呈缺血性苍白色,局部皮肤缺血,如果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局部组织呈青色、紫色,甚至发黑坏死。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以多巴胺为主的血管收缩剂在使用30分钟后8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无论蛋白制剂、血制品剂静脉高营养制剂均为渗透压较高的药物,一旦外渗,可引起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不易短时间恢复,肿胀部位的肌肉组织亦容易缺乏弹性,影响肢体活动。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儿科静脉外渗的不同表现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无论蛋白制剂、血制品剂静脉高营养制剂均为9液体外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a.a.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体进入血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体进入血 管周围组织。管周围组织。b.b.虽然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但是由于输入液引虽然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但是由于输入液引 起的静脉收缩或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起的静脉收缩或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 生了生了向后向后的压力,使得输入液从置管时留下的的压力,使得输入液从置管时留下的 针眼处渗漏。针眼处渗漏。c.c.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输入液刺激血管壁,引起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输入液刺激血管壁,引起 液体的扩散从而造成外渗。液体的扩散从而造成外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液体外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a.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10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型变态反应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责任心。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11常见外渗药品20甘露醇、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碳酸氢钠、丙种球蛋白、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常见外渗药品20甘露醇、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多12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PH值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H4.1为强酸,PH9.0为强碱部分药物PH值5%GS、10%GS、50%GSPH=3.25.50.9%NSPH=4.57.55%GSNSPH=3.55.5复方氯化钠PH=4.55%NaHCO3PH=7.58.520%甘露醇PH=4.56.5低分子右旋糖苷GSPH=3.56.0多巴胺PH=2.54.510%KCLPH=4.56.5氨苄PPH=10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PH值正常血液13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渗透压阿奇霉素2805%GS352生理盐水3083%氯化钠103020%甘露醇10985%碳酸氢钠119050%GS2526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渗透压血浆渗透压14药物因素药物输注速度药物输注速度液流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致渗出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外周小静脉5ml/min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min锁骨下静脉11.5L/min上腔静脉22.5L/min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血流缓慢局部包扎与滞动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药物因素药物输注速度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15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踝部大隐静脉外渗机率最大,其次是手腕部、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小儿静脉留置针应72小时拨除,一旦发生炎症,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踝部大隐静脉外渗机率最大,其次是手腕部16输入刺激性药物发生外渗机率高,而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静脉,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机率越高,推注速度越快,越易引起外渗,过快的速度会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输入刺激性药物发生外渗机率高,而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静17室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积在局部血管引起阻塞。血管因素主要是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不足。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室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18新生儿尚无自主意识,不能按需要制动,且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尤其在疾病状态下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如新生儿休克、硬水肿时,血管通透性增强。护士的技术不熟练和责任心不强。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新生儿尚无自主意识,不能按需要制动,且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尤19临床资料(17例)2011年10月2013年3月v性别:男:10例女:7例v药物种类:20%甘露醇外渗6例,人血丙种球蛋白3例,复方小儿氨基酸5例,多巴胺2例,外院带入溃疡形成者1例。v临床表现:外观无改变,触摸有压痛者4例;血管呈条索状改变者2例;外渗处局部组织肿胀者8例;水疱者2例;创面溃疡1例。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临床资料(17例)2011年10月2013年3月性别:新20药液渗出的分级标准10级:没有症状;l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4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4cm15.24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15.24cm,皮肤发凉轻到或中等程度疼痛;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15.24cm,循环障碍,中度或重度疼痛。1.谢贞.美国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摘登(一)J.中华护理教育,2007,4(4):2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药液渗出的分级标准10级:没有症状;1.谢贞.美国21药物外渗后的护理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药物外渗后的护理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22紧急处理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注射,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min左右。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紧急处理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23局部外敷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 进渗漏液的吸收,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应用于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一般普通液体的渗漏。如如抗生素类、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维生素类等。常用热水袋和热水毛巾热敷,温度 在5050度左右,防烫伤注意: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局部外敷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新生儿输液24局部外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吸收,灭活药物毒性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应用于血管刺激性较大的化学药物的渗漏(局部产生无菌炎性反应)。如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等。常用冰袋冷敷,渗漏后应早期用,防冻伤。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局部外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吸收25局部封闭方法用412512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边推药边退针进针方法:与皮肤成1520度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以针尖最好在红肿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封闭次数: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局部封闭方法用412512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26局部封闭药物一般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进行封闭治疗利多卡因有扩张血管、麻醉止痛,减少炎症渗出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地塞米松有稳定生物膜,减少炎性物质的释放,提高组织耐受性和特异性抗炎作用。局部注射解毒剂多巴胺:酚妥拉明5mg+0.9%NS1015ml碳酸氢钠:利多卡因+VitC脂肪乳剂:利多卡因+透明质酸甘露醇: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化疗药物:不同类型解毒剂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局部封闭药物一般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进行封闭治疗新生儿输液外27v评价为0级时,立即停止静脉输入,保留注射针头,用2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尽量抽吸出刚渗出的药液,多巡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0级时,立即停止静脉输入,保留注射针头,用2ml注射器28v评价为1级时,在药物外渗后48h内,抬高外渗肢体,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组织肿胀。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1级时,在药物外渗后48h内,抬高外渗肢体,以促进局部29v评价为2级时,在抬高患肢的同时配合喜疗妥软膏外涂。局限性外渗用喜辽妥软膏外涂,边缘大于渗出处直径2cm,并局部按摩20分钟以上,使药物充分吸收。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2级时,在抬高患肢的同时配合喜疗妥软膏外涂。局限性外渗30v评价为3级时,患肢抬高制动,并予以康惠尔透明贴应用。对于早期渗出和肿胀范围较大的患儿,及早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将整个肿胀部位覆盖,待其肿胀消失,自然脱落。此法简便易操作,效果良好。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3级时,患肢抬高制动,并予以康惠尔透明贴应用。对于早期31v评价为4级伴/或有水疱者,如水疱直径小于5mm,则用康惠尔透明贴外敷,促进吸收;水疱直径大于5mm,且张力较高者,在水疱底部用1ml注射器刺破水疱,抽出渗出液,保留水疱表皮,注意无菌操作,再用康惠尔透明贴外敷。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4级伴/或有水疱者,如水疱直径小于5mm,则用康惠尔透32水泡的处理(小水泡)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水泡的处理(大水泡直径1cm以上)伤口消毒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黏贴水凝胶片状敷料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水泡的处理(小水泡)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33v评价为4级伴/或创面溃疡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浅度溃疡用康惠尔溃疡贴外敷;深度溃疡者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外用,并辅以康乐宝造口粉,以及3M液体敷料外敷以保护创面。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评价为4级伴/或创面溃疡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浅度34v对于血管呈条索状改变者,早期应用25%硫酸镁湿敷,将无菌纱布以25%硫酸镁浸湿,沿血管走形敷于创面,再用3M透明贴或保鲜膜包裹,保证持续湿敷,直至症状消失。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对于血管呈条索状改变者,早期应用25%硫酸镁湿敷,将无菌纱布35静脉外渗的预防 选择有弹性,位置好,稍粗的血管提高一次性穿刺率留置针植入的深度要深熟悉药物的性质,高渗性液体尽量经中心静脉输入输入液体前,严格按A-C-L流程评估留置针合理掌握静脉输入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责任心,输注过程中多巡视长期静脉输液患儿提倡使用中心静脉(PICC)尽量减少药液外渗,一旦发现外渗即进行妥善处理。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静脉外渗的预防选择有弹性,位置好,稍粗的血管新生儿输液外渗36识别高危药物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注意阅读药物说明书,特别是新药说明书 另外,输液速度快、同一血管反复穿刺也会加重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增加输液渗漏的风险。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识别高危药物药物的酸碱度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37护士应做到六及时护士应做到六及时及时巡视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记录及时沟通及时沟通患者损伤患者损伤降到最低,降到最低,避免医疗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纠纷的发生。重要重要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护士应做到六及时及时巡视患者损伤重要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38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谢谢!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39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