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47570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优选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优选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技术优选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2拔罐法发展历程拔罐法发展历程v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v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角法治疗疮疡痈肿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角法治疗疮疡痈肿v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v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v宋代医家唐慎微在证类本科中记载:宋代医家唐慎微在证类本科中记载:“治发背,头未成治发背,头未成疮及诸热肿痛,以竹筒角之。疮及诸热肿痛,以竹筒角之。”v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瑞竹堂验方丰富和发展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瑞竹堂验方丰富和发展了拔罐疗法了拔罐疗法v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制造、适应制造、适应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v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拔罐法发展历程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3拔罐拔罐中医机理中医机理v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振奋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振奋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拔罐中医机理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外,使4拔罐拔罐现代医学机理现代医学机理v负压作用负压作用局部动脉血管充血,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局部动脉血管充血,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疫功能v刺激神经作用刺激神经作用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失眠、头痛、健忘,脑血管意外而致的肢体偏瘫及颈椎失眠、头痛、健忘,脑血管意外而致的肢体偏瘫及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上、下肢麻木病、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上、下肢麻木v调节作用调节作用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拔罐现代医学机理负压作用5拔罐法拔罐法竹罐竹罐陶罐陶罐玻璃罐玻璃罐抽气罐抽气罐拔罐法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6罐的分类罐的分类v火罐火罐v水罐水罐v抽气罐抽气罐v挤压罐挤压罐罐的分类火罐7罐的分类罐的分类v单罐:病变部位小单罐:病变部位小v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织损伤等v闪罐:肌肉疼痛、麻木闪罐:肌肉疼痛、麻木v留罐:留罐:10-15分钟分钟v走罐:久病或多个脏腑通病,走罐:久病或多个脏腑通病,罐的分类单罐:病变部位小8罐的分类罐的分类v药罐药罐v针罐:风湿痹症针罐:风湿痹症v刺络罐:实证、瘀血证、某些皮肤病。刺络罐:实证、瘀血证、某些皮肤病。v水罐:表证、热证水罐:表证、热证罐的分类药罐9拔罐法拔罐法v适应证适应证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外科疮疡,虫蛇咬伤外科疮疡,虫蛇咬伤v禁忌证禁忌证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者,各种皮肤病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者,各种皮肤病及溃疡,出血性疾病,肌肉瘦削及溃疡,出血性疾病,肌肉瘦削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部及腰骶部拔罐法适应证10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输液输血反应失眠、头痛、健忘,脑血管意外而致的肢体偏瘫及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上、下肢麻木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闪罐:皮肤麻木、疼痛、功能减退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瑞竹堂验方丰富和发展了拔罐疗法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祛邪外出重复使用:1-3月加入15-25新蜡,重复不超过5-7次,创面、体腔内用过的不可重复使用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法注意灼烧皮肤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拔罐法拔罐法v重点操作步骤重点操作步骤核对解释核对解释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吸附方法罐体吸附方法留罐:留罐:10-15分钟分钟观察观察起罐:先上后下起罐:先上后下整理用物整理用物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拔罐法重点操作步骤11罐体吸附罐体吸附v火吸法火吸法闪火法:大多数闪火法:大多数贴棉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棉片不宜过厚,酒精不宜贴棉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棉片不宜过厚,酒精不宜过多过多投火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投火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架火法:仰卧、俯卧。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架火法:仰卧、俯卧。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v水吸法水吸法v抽气吸法抽气吸法罐体吸附火吸法12拔罐方法拔罐方法v留罐留罐单罐、多罐单罐、多罐v闪罐:皮肤麻木、疼痛、功能减退闪罐:皮肤麻木、疼痛、功能减退v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来回推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来回推动,选用口径大的玻璃罐动,选用口径大的玻璃罐v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v留针拔罐:风湿痹痛留针拔罐:风湿痹痛拔罐方法留罐1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防止受凉防止受凉v体位合适体位合适v动作稳、准、快动作稳、准、快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法注意灼烧皮肤法注意灼烧皮肤v注意询问患者感受注意询问患者感受v注意晕罐先兆注意晕罐先兆v勿强拉起罐勿强拉起罐注意事项防止受凉14不良反应不良反应v局部不适,晕罐局部不适,晕罐v烫伤烫伤不良反应局部不适,晕罐15刮痧法刮痧法v刮痧法又称刮痧法又称“挑痧挑痧”,是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属治疗方法。属内经内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一种刮痧法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16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法注意灼烧皮肤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制造、适应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角法治疗疮疡痈肿每周或每月清洁石蜡:沉淀法、水煎清洗法、清洗过滤法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按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选穴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柔和的机械压迫,促进渗出液吸收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振奋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平刮、竖刮、斜刮、角刮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法注意灼烧皮肤17发展历程发展历程v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v元代、明代的中医书籍里已有更多的记载元代、明代的中医书籍里已有更多的记载v第一部刮痧专著第一部刮痧专著清朝郭右陶清朝郭右陶痧胀玉衡痧胀玉衡发展历程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18“痧痧”?v“痧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手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v指指“痧证痧证”,又称,又称“痧胀痧胀”和和“痧气痧气”,不,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是一种独立的病,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v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成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成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发痧证泄而发痧证“痧”?“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指触摸时,稍19“痧痧”现代医学现代医学v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因此有因此有“痧痧”出现。出现。v“痧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痧”现代医学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20“痧痧”现代医学现代医学v1、排除毒素、排除毒素v2、信息调整、信息调整v3、自家溶血、自家溶血“痧”现代医学1、排除毒素21“痧痧”中医理论中医理论v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人体内部器官之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间的相互协调,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治愈疾病的目的v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通调营卫,和谐脏腑v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祛邪外出祛邪外出“痧”中医理论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2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适应证适应证内科病证、妇科病证、骨伤科、儿科、五官科、养内科病证、妇科病证、骨伤科、儿科、五官科、养颜美容颜美容v禁忌症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2.过于消瘦,皮肤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倾向过于消瘦,皮肤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倾向3.经期、妊娠期禁用经期、妊娠期禁用临床应用适应证23刮痧种类划分手法刮痧种类划分手法v种类种类直接刮痧:体质壮实,病证属实直接刮痧:体质壮实,病证属实间接刮痧:婴幼儿、老年人、皮肤病等间接刮痧:婴幼儿、老年人、皮肤病等v手法手法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刮痧种类划分手法种类24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因此有“痧”出现。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从上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夏季留置1-3天,冬季3-7天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组织愈合;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必要时使用刮痧板棱角处点按刮拭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求出痧;1、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刮痧部位刮痧部位v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v颈项:后项、颈部两侧颈项:后项、颈部两侧v胸部:肋间隙、胸骨中线胸部:肋间隙、胸骨中线v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v上下肢:上下肢: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刮痧部位头部:眉心、25操作步骤操作步骤v用物用物v核对,解释。选择合适体位核对,解释。选择合适体位v确定刮痧部位确定刮痧部位v检查刮具检查刮具v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从上至角,从上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每次刮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每次刮810条,每条刮条,每条刮615cmv保保持刮痧板的湿润持刮痧板的湿润v了解患者有何感觉,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有何感觉,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情况v清洁皮肤,整理用物清洁皮肤,整理用物操作步骤用物2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操作环境操作环境v观察皮肤变化、询问患者反应观察皮肤变化、询问患者反应v应注意休息,并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易消应注意休息,并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化v般选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求出痧;必要时使用刮痧板棱角处点按刮拭求出痧;必要时使用刮痧板棱角处点按刮拭v刮痧时间刮痧时间:间隔间隔3-6天天v刮痧板的修藏刮痧板的修藏注意事项操作环境27不良反应不良反应v晕莎晕莎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急救措施急救措施不良反应晕莎28蜡疗法蜡疗法 利用加热熔化的医用蜡涂抹贴敷于人 体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蜡疗法 利用加热熔化的医用蜡涂抹贴敷于人 29蜡疗法蜡疗法v石蜡石蜡温热作用:局部外敷透热可达皮下温热作用:局部外敷透热可达皮下3cm,局部升局部升高高8-12,温度下降慢,温度下降慢压缩作用压缩作用化学作用化学作用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蜡疗法石蜡30蜡疗法蜡疗法v目的目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组织愈合;祛湿散寒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组织愈合;祛湿散寒柔和的机械压迫,促进渗出液吸收柔和的机械压迫,促进渗出液吸收蜡疗法目的31蜡疗法蜡疗法v适应症适应症损伤及劳损损伤及劳损外伤或手术后遗症外伤或手术后遗症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妇科疾病v禁忌症禁忌症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蜡疗法适应症32蜡疗法蜡疗法v石蜡:外观洁白,无杂质石蜡:外观洁白,无杂质v加热:温度不可过高;不可用炉火直接加热,加热:温度不可过高;不可用炉火直接加热,用双层锅加热用双层锅加热蜡疗法石蜡:外观洁白,无杂质33 蜡疗法的种类 黄蜡疗法 石蜡疗法 地蜡疗法(同石蜡)炭蜡法艾蜡法蜡布贴敷法蜡饼贴敷法蜡袋贴敷法蜡液涂贴法蜡液浸泡法 蜡疗法的种类炭蜡法艾蜡法蜡布贴敷法蜡饼贴敷法蜡袋贴敷法34蜡疗法蜡疗法v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体位:舒适、持久、不可变动的体位体位:舒适、持久、不可变动的体位每周或每月清洁石蜡:沉淀法、水煎清洗法、清每周或每月清洁石蜡:沉淀法、水煎清洗法、清洗过滤法洗过滤法重复使用:重复使用:1-3月加入月加入15-25新蜡,重复不超新蜡,重复不超过过5-7次,创面、体腔内用过的不可重复使用次,创面、体腔内用过的不可重复使用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过敏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过敏蜡疗法注意事项35蜡疗法蜡疗法v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过敏:停止使用过敏:停止使用外伤:摔伤外伤:摔伤烧焦:呛咳、呼吸困难等烧焦:呛咳、呼吸困难等蜡疗法不良反应36耳穴疗法耳穴疗法v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病的一种方法v耳穴表面解剖结构耳穴表面解剖结构耳穴疗法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37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38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目的目的刺激耳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达刺激耳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目的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目的耳穴埋豆法目的39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耳穴分布耳穴分布阳性反应点阳性反应点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倒置的胎儿倒置的胎儿耳穴埋豆法耳穴分布40耳针法耳针法耳针法41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42第九十一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课件43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处方选穴原则处方选穴原则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选穴按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选穴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耳穴埋豆法处方选穴原则44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按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选穴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平刮、竖刮、斜刮、角刮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求出痧;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振奋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平刮、竖刮、斜刮、角刮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适应证适应证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输液输血反病。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输液输血反应应v禁忌证禁忌证耳廓皮肤完整性受损;孕期、习惯性流产者慎用;耳廓皮肤完整性受损;孕期、习惯性流产者慎用;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耳穴埋豆法适应证45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用物准备用物准备尽量卧位尽量卧位探查耳穴: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探查耳穴: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消毒耳廓消毒耳廓针刺: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等,每日按压数次,针刺: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等,每日按压数次,至少至少30下,不超过下,不超过1分钟分钟夏季留置夏季留置1-3天,冬季天,冬季3-7天天耳穴埋豆法操作步骤46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刮痧时间:间隔3-6天局部动脉血管充血,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制造、适应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祛邪外出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体位:舒适、持久、不可变动的体位走罐:久病或多个脏腑通病,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投火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过于消瘦,皮肤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倾向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来回推动,选用口径大的玻璃罐体位:舒适、持久、不可变动的体位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烧焦:呛咳、呼吸困难等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从上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1、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祛邪外出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重复使用:1-3月加入15-25新蜡,重复不超过5-7次,创面、体腔内用过的不可重复使用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平刮、竖刮、斜刮、角刮不可用炉火直接加热,用双层锅加热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v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严防软骨膜炎严防软骨膜炎预防晕针发生预防晕针发生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耳廓充血发热时,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耳廓充血发热时,适当活动患肢或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适当活动患肢或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