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提亚治疗的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7472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撒提亚治疗的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撒提亚治疗的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撒提亚治疗的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一致性一致性 郭晓洁郭晓洁 郝宗媛郝宗媛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 1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中的一致性中的一致性 目 录 v1、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发展概况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发展概况v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关于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认识自我与调整调整身心身心的介绍的介绍v3、萨提亚治疗之萨提亚治疗之“道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的一致性v4、萨提亚与中国文化融合之路萨提亚与中国文化融合之路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致性 2 21、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发展概况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发展概况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1.1 萨提亚模式得到众人接纳萨提亚模式得到众人接纳1.2萨提亚模式对学习者的内在的影响萨提亚模式对学习者的内在的影响1.31、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发展概况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的发3 3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关于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认识自我与调整调整身心身心之道的之道的简介简介儒家、2.12.22.3道家、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传统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的简介儒家、24 4 2.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自我对自我的认识及自我修养的认识及自我修养方面方面的提升方式的提升方式“仁仁”为修身立命之本为修身立命之本自省与积极面对自省与积极面对“乐群贵和乐群贵和”的处世之道的处世之道琴棋书画琴棋书画陶冶性情陶冶性情 2.1儒家文化对自我的认识及自我修养方面的提升方式“仁5 52.1儒家儒家文化文化文化文化中,关于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1.1“仁仁”为修身立命之本为修身立命之本 Add your text in here 1)儒家思想把道德教育和修身看得十分重要。“欲先修其身,先 正其心”2)孔子的所谓道德,其核心是“仁”。“儒”字从人、从需,言 “儒者,人之所需也”。孔子将仁学看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修己以敬”,而且应当“修己以安人”,以至于“修己以 安百姓。”孟子也强调“修身”、“养气”。他从性善论出 发,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固有之也。“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2.1儒家文化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6 62.1儒家儒家文化文化中,中,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1.2自省与积极面对自省与积极面对 Add your text in here 1)求仁,根源就在于人自身之中,就在于人心。才能够知道自己的人性。知道自己的人性,才能知道天命。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孟子名言:“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揭示的是人要努力奋斗,而不是消极等待命运,所以要勇于面对困境,积极而理性的对待生活的人生态度。3)中国人的心理调整更多依赖于内省,强调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必须从内心出发,积极思维,达到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品格。2.1儒家文化中,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7 72.1 儒家儒家文化文化文化文化中,关于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1.3“乐群贵和乐群贵和”的处世之道的处世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1)“乐群”指在人际交往中要乐于合群。2)所谓“贵和”,就是主张“和为贵”,以“和”为准则,做 到“和乐如一”,和谐相处。2.1 儒家文化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8 8 2.1儒家儒家文化文化文化文化中,关于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1.4 琴棋书画琴棋书画陶冶性情陶冶性情 Add your text in here 古人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手段来达到“赏心悦目,陶冶性情”的目的,还有通过舞蹈、太极拳来达到通血脉、养气息的目的,以及通过食疗、茶道等方式来补益身体,最终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2.1儒家文化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9 9以人以人为本本接接纳与道法自然与道法自然性命双修性命双修系系统性性-人与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 积极与极与辩证的思的思维方式方式 2.2道家道家文化中,关于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逍遥自由,不逍遥自由,不为名利外物所累名利外物所累接纳与道法自然性命双修系统性-人与自然和谐 积10102.2道家道家文化中,关于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2.1 2.2.1 以人以人为本本 Add your text in here 道家的养生文化,由追求长生而讲究养生养心,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就是一种人学。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首先应该加以关注,道家养生文化正是关爱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关爱人的发展的文化思想。2.2道家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11112.2道家道家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提升提升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2.3 接纳与道法自然接纳与道法自然 Add your text in here1、道是接纳,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子强调:生活应该是归于平淡、返璞归真,所 以他强调以自然界的规律去对付它,在平常的生 活中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它。3、要去掉名利心,淡薄名利,忘记自己的存在,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融为一符合自然之道。2.2道家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提升 Add your12122.2道家道家文化中,关于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2.3 性命双修性命双修 Add your text in here性命双修就是既要通过身体锻炼优化人的生理功能,又要通过心修养净化人的灵魂。2.2.4 系统性系统性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重视“万物与我为一”的整体和谐道家文化特别关注人的发展,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的命运轨迹与自然的无形联系起来。老子强调天地自然和谐对人类生产的重要,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照。2.2道家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13132.2道家道家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提升提升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2.5积极与辩证的思维方式积极与辩证的思维方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6逍遥自由,不为名利外物所累逍遥自由,不为名利外物所累 人之所以有苦、不自由,是因为受到现实世界是非之辨、贵贱升降、贫富变迁、生死祸福等的困扰,受到种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有所依赖、有所期待、有所追求而造成的。2.2道家文化在自我认识与身心修养提升 Add your t14142.3 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1 面对死亡的希望面对死亡的希望2.3.2 从身心行意等方面调整与修炼,应对现实压力从身心行意等方面调整与修炼,应对现实压力2.3.2.1 谨言慎行保持持戒、克己的观念2.3.2.2 普渡众生的慈悲心,舍己为人2.3.2.3 禅修定慧双修,止观并重2.3.3.4 出世,脱离世俗名教生活2.3.2.5 面壁静坐,“顿悟”2.3 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1 1515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3.1 面对死亡的坦然面对死亡的坦然佛教关心和回答了人最困惑畏惧的、被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淡然处之的终极问题:死亡。从未来,从未去,从未生,从未灭,性是永恒的存在。2.3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 Add y1616 2.3.2 从从 修修 身身 炼 心心 应 行行 对 等等 现 方方 实 面面 的的 调 压 整整 力力 保持持戒,克己,寻找本体,求得“佛性”佛家的“心性本净”说与“佛性”说中,蕴含丰富的 保健思想。在它看来,人的自性本身是清净的,众生 都有“佛性”这种实在自体。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2.1 谨言慎行保持持戒、克己的观念 2.3.22.3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1717 2.3.2 从从 修修 身身 炼 心心 应 行行 对 等等 现 方方 实 面面 的的 调 压 整整 力力 “慈”指给人欢乐;“悲”指替人承受苦难。慈悲能为别人创造幸福、解除痛苦,又 能使自己避免灾祸,赢得好报。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2.2 普渡众生的慈悲心,舍己为人 2.3.22.3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1818 2.3.2 从从 修修 身身 炼炼 心心 应应 行行 对对 等等 现现 方方 实实 面面 的的 调调 压压 整整 力力 定即禅定,原意是止息散心,专注一境,是一种内心安定。慧即智慧,是一种把握佛法、佛理的思辩活动 “止”就是尽可能地停止思维活动,使心如明镜止水;“观”是尽可能动用想象力和抽象思维 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2.3 禅修定慧双修,止观并重 2.3.2 2.3佛教文化中,关1919 2.3.2 从从 修修 身身 炼 心心 应 行行 对 等等 现 方方 实 面面 的的 调 压 整整 力力 “一切皆空”,“空”是事物的缘起,事物本身就 不实在(但又不是绝对的虚无),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无永恒不变的实体)。抛弃一切欲念,斩断一切情缘,放弃一切追求,丢下一切烦恼,而专注于自己的修炼。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3.4 出世,脱离世俗名教生活 2.3.22.3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2020 2.3.2 从从 修修 身身 炼 心心 应 行行 对 等等 现 方方 实 面面 的的 调 压 整整 力力 佛家所谓“悟”是自心对绝对真实的神秘的体认 即悟得人境两空、我法双亡、自性本来空寂。2.3佛教文化中,关于佛教文化中,关于认识认识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自我与调整身心之道2.3.2.5 面壁静坐,“顿悟”2.3.2佛家所谓“悟”是自心对绝对真实的神秘的2121 3、萨提亚治疗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萨提亚与“道”、顺其自然、“无为”萨提亚治疗中运用爱与儒家的“仁”萨提亚与“禅”:体验式萨提亚与“中医”:系统式萨提亚与“太极”:转化式相通性相通性 3、萨提亚治疗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萨提亚与“道Company Logo3、萨提亚治疗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由本到用修养次序方面的相通性萨提亚的运用自我的“一致性”与定、静、空的相通性处理人际关系所遵循基本原则方面的相通性萨提亚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相通性相通性Company Lo23233.1萨提亚与萨提亚与“道道”: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无为无为”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3.1.1 什么是“道”?Add your text in here1)道,无形无状,混而为一,是万物之母,是宇宙的唯一的整体存在,其状态不是静止的,是永远流转的变迁过程。2)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哲学。道家的“无为”、“自然”等思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3)道家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灵与自然之道的内在相通,采用退让、抱朴守真、以下为上来处理遇到的困境,注重和谐与安定的生活倾向。而这些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都给中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特殊性奠定了一个深刻的文化基础。3.1萨提亚与“道”:顺其自然、“无为”Add your 24243.1萨提亚与萨提亚与“道道”: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无为无为”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3.1.2 萨提亚治疗模式有关人性的信念:Add your text in here1)区别于等级观念的有机有机观念,念,认为改变是情境中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是按照内在本质而不是角色和规则被界定。强调关系的互相推动作用。2)有机观认为变化、新选择、创造性这种平等的系统动力,能为希望、接纳、开放、成长和潜力变为现实提供条件。3.1萨提亚与“道”:顺其自然、“无为”Add your 2525萨提亚治疗思想中爱的流动 3.2.2儒家“仁”的内涵3.2萨提亚治疗中运用爱与儒家的萨提亚治疗中运用爱与儒家的“仁仁”3.2.13.2.11)“仁者,爱人”孔子讲:“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悌,要求习武者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人之方。3)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萨提亚治疗思想中爱的流动 3.2.2儒家“仁”的内涵3.2626 禅宗的体验性禅宗的体验性3.3 萨提亚与萨提亚与“禅禅”:体验式:体验式萨提亚模式的体验性萨提亚模式的体验性3.3.13.3.13.3.23.3.21)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2)禅宗言顿悟,也包含开悟与证悟两个方面,前者谓“顿悟菩提”,“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后者谓以此“般若之智”,“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即“识心见性,自成佛道”。3)禅宗六祖慧能反复强调,“世人性本自净”,“自性能含万法”,所以,他的得法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或者说:“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性。若识本性,即是解脱。”若以一言赅之,则禅宗顿悟的根本精神可归结为:“本性自悟”或“自性自度”。这种本性“自悟”、“自度”的禅悟,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和自我的直接把握。换句话说,别人的体验不能代替你的悟,自我的体验无法以概念推理来获得。禅宗的体验性3.3 萨提亚与“禅”:27273.4 萨提亚与萨提亚与“中医中医”:系统式:系统式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3.4.1 中医的系统观、整体观 Add your text in here 1)所谓系统论,其实质也就是整体论,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言,大系统中包含着小系统,小系统中又有更小的系统,说明事物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事物的结构是层次性的,事物的运动是整体关联的。2)周易六十四卦就像一个大系统,每一个卦各由六爻组成,又是一个小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如易坤卦文言曰:“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即言顺应天地自然之道万事不能离开天地自然界的关系。3)内经系统论纵横交织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如中医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和脏象相结合,构成五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又都存在着生克的控制信息联系,系统论加强了个性与共性的联系。以上说明内经系统属于同构系统,充分吸取了周易的卦象类比方法,大大加强了中医的整体观理论。3.4 萨提亚与“中医”:系统式 Add your text28283.4 萨提亚与萨提亚与“中医中医”:系统式:系统式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3.4.2 萨提亚的“系统性治疗”:冰山系统、家庭系统 Add your text in here萨提亚认为:个人系统的形成受家庭系统很大的影响,同时家庭系统的形成也是家庭中个人系统互动的结果。个人系统与家庭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彼此影响、彼此决定的关系,它们互相塑造,形成了特定的家庭氛围与情境。不同的家庭模式造就不同的行为模式。好的,不好的,都会在我们的家族链中延伸、影响-影响我们自己和我们后代的一生。3.4 萨提亚与“中医”:系统式 Add your text29293.5 萨提亚与萨提亚与“太极太极”:转化式转化式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3.5.1 什么是“太极”?Add your text in here“太极”是中国文化的原型,就是阴阳、矛盾。武术中的矛盾包括:动静、虚实、快慢、松紧、进退、反侧、纵横、高低、争敛、遒放、鼓荡、开合、伸缩、抑扬、提顿、吞吐、阴阳、斜正、长短、大小、刚柔,方圆、奇正、曲直、攻守、上下、有无等等,种种都是矛盾的矛盾,相互错综而为,这一切的一切是不能分开的,要分开可就永远不能认识武术的真谛。3.5 萨提亚与“太极”:转化式 Add your tex30303.6 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 与中国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由本到用修养次序方面的相通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由本到用修养次序方面的相通性3.6.1 3.6.2 3.6.33.6.4 萨提亚的萨提亚的“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平”儒家的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道家的“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佛家的佛家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萨提亚模式首先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改变与转化,与自我生命能量连结,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萨提亚),透过症状,进入情境,去探索如何成为问题,来引导来访者做积极正向的转化。当一个人改变了,当其自我价值提升,就能够帮助他更好的生活在当下,管理好当下的事物,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透过个人成长,夫妻治疗,还是家庭治疗,入手都是从个体自我改变开始,当内在和谐了,其人际关系开始走向健康,用内在的成功统领外在的成功。3.6 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世界和31313.7 萨提亚的运用自我的萨提亚的运用自我的“一致性一致性”与定、静、空的相通性与定、静、空的相通性3.71道家的静道家的静3.7.2佛家的空佛家的空3.7.3萨提亚运用自我的萨提亚运用自我的“一致性一致性”萨提亚治疗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咨询师能够做到最好的就是运用自我,自我在一致的状态下,智慧就从中而生,是身心灵的整体结合和运用。萨提亚向她的专业受训者提出挑战,要他们在自己的治疗中力求做到和谐一致。萨提亚的一致性发展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一致是关于如实地接纳感受得,感受属于我们,我们是他们的主人,经由接纳、承认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治疗师可以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第二个层次的和谐一致关乎个人与自身、他人及世界的和谐。第三个层次的和谐一致是与“自我“-生命力,精神和谐。萨提亚这第三层面的一致实为自我与外界的和谐统一。而这份和谐正是在治疗师能够与自我的生命能量连结,处于一种存在的状态,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接纳,欣赏,改变而完成的转化过程,不再处于一种求生存的状态之中而散发出来的定,静。正如萨提亚模式中所讲在Being状态下,智慧自然而然出现。3.7 萨提亚的运用自我的“一致性”与定、静、空的相通性3.3232v萨提亚的“和谐、和睦、和平”理念与儒家的“尚和”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佛家“六和敬”戒律的相通性。虽内容有所差异,叫法有所不同,但方向及目标是相通的。v“和”指协和、调和、和谐、和睦、天人合一等社会的与自然的统一状态。v“中和”作为一种基本的处世之道,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动态度要适度,避免极端言行。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性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另一方面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向前发展。3.8 处理人际关系所遵循基本原则方面的相通性处理人际关系所遵循基本原则方面的相通性 萨提亚的“和谐、和睦、和平”理念与儒家的“尚和33333.9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 Add your text in here在治疗中,萨提亚一致能够从事物的消极一面来挖掘出积极的意义,为来访者打开另一扇门,常常来访者的思维、情感或行为会偏向某一方面,非黑即白,非好既坏,当来访者陷入某一状态中,需要咨询师能够连接到自己生命的能量,在一致的状态中咨询师才可以运用自己与连接到来访者的生命能量中,而这个能量是爱、接纳、尊重、安全。只有这个状态来访者才有能力看到对自己,家庭,人际等更为整体的面貌,而不再执着与自我求生存的某个部分。本人认为萨提亚治疗模式的正向与其所认为的人性本善,都是从生命力的自然规律而言的,其正与善并非我们平时说讲的好坏两个极端之一。3.9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 Add your34343.9 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2)儒家思想的积极性 Add your text in here儒家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养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这里,孟子透过人经历的痛苦,可以看到困苦也蕴含着发展的新机会。学习到新的能力,提高人的思考力。所谓,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最重要的是,孟子为困苦找到了终极性依托,当上天选中你,要造就你时,会通过磨难来考验和锻炼你,这使人因为困苦而有终极目标,产生自我实现和神圣感,起到精神信仰的作用。3.9 萨提亚模式正向导向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 Add you35354、萨提亚与中国文化融合之路、萨提亚与中国文化融合之路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自西方工业文明开启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追逐外在成功方面。人们在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同时,忽视了内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大到国家之间的冲突战争,团体之间的竞争,小到个人身心的失衡,致使精神疾病患病率、自杀率、离婚率节节攀升等诸多社会问题。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封闭了近一个世纪后,在打开国门的同时,无一例外的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现实的中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传统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中断,其次是现代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实用的自我调整方法;另外现代人在古文方面的阅读困难也造成了非常大的理解与学习障碍。而萨提亚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而在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4、萨提亚与中国文化融合之路 Add your text i3636C l i c k t o e d i t c o m p a n y s l o g a n Click to edit company Company Logo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萨提亚模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Company Lo38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