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7427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郑婉静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v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v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很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3%)。v整个胃肠道中,以直肠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结肠、阑尾、小肠的发病率最低。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临床表现v大多数胃肠道NEN无功能性v功能性表现与原发部位分泌的肽类物质及激素有关v 5-羟色胺类癌综合征(皮肤潮红、腹泻、哮喘和心瓣膜病变)v 胃泌素卓-艾综合征(难治性溃疡)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3临床表现大多数胃肠道NEN无功能性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病理v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确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金标准。vSyn和CgA是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v根据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指数的高低将该类肿瘤分为三个组织级别。低级别(G1,核分裂象为1个10HPF,Ki-673%)中级别(G2,核分裂象为220个10HPF,Ki-67为3%20%)高级别(G3,核分裂象20个10HPF,Ki-6720%)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4病理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确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WHO分型v2010年WHO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命名和分类进行了修订,将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2种类型:1、高分化低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根据组织学和增殖活性属于G1和G2级2、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NEC):G3级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5WHO分型2010年WHO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命神经内分泌瘤(NET)v神经内分泌瘤(又称类癌):是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62%为G细胞(胃泌素细胞)型肿瘤,21%为D细胞(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细胞)型肿瘤,其他类型罕见。v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近端,约89%的病灶发生于球部与降部。(这与近端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区域吻合)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6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瘤(又称类癌):是十二指肠神神经内分泌癌(NEC)v十分少见,发病率明显低于类癌。v肿瘤具有上皮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趋势,恶性程度较高。v肿瘤好发于Vater壶腹部,具有明显的转移趋向,早期多伴有邻近脏器及淋巴结的转移。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7神经内分泌癌(NEC)十分少见,发病率明显低于类癌。指肠神经CT特点v1、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肠道粘膜或粘膜下,病灶多表现为向腔内生长的息肉样肿块样结节,或呈壁内肿块,较少向腔外生长。v2、瘤体通常较小。(发生部位特殊及早期出现神经内分泌症状有关)v3、病灶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8CT特点1、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肠道粘膜或粘膜下,病v4、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少有钙化,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逐渐减低。v5、神经内分泌癌病灶中心多伴有不规则状低密度坏死。v动脉期明显强化可作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个颇具特征性的鉴别要点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94、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少有钙化,增强扫v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转移淋巴结主要位于胰周、后腹膜、大弯侧、小弯侧和肠系膜,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无动脉期显著强化特点。v神经内分泌癌多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0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转移淋巴结主要位于胰周、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1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1手术记录v探查腹腔:无明显腹水,大网膜与腹壁、横结肠及系膜、十二指肠粘连,无明显肝脏、腹膜及盆底转移,无明显肠系膜血管周围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十二指肠球部见穿孔修补灶,球部后壁见一约5.04.0cm质硬肿物,突出浆膜层,无明显周围淋巴结肿大。遂决定行腹腔粘连松解术+胃远端切除术。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2手术记录探查腹腔:无明显腹水,大网膜与腹壁、横结肠及系膜、十v乳头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3乳头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3v(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G1),核分裂象达1个/10HPF,累及小肠粘膜下层至深肌层并查见神经侵犯。v 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4(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G1),核分裂象达1个/(十二指肠)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共三灶,直径分别为1.2cm、1.0cm、0.05cm,位于肠壁粘膜下层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5(十二指肠)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共三灶,直径分别为1.v(直肠)粘膜神经内分泌肿瘤(G2)。v IHC:CK、Syn()、CD56(w);v EMA、CgA、P53:();v Ki-67(、4)。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6(直肠)粘膜神经内分泌肿瘤(G2)。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鉴别诊断v1、十二指肠腺癌:壶腹区乳头周围多见,典型征象为肠管环形或不规则增厚、僵硬或息肉样肿块,多伴有胃肠道梗阻症状,常引起胰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呈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强化仍较明显,呈渐进性强化。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7鉴别诊断1、十二指肠腺癌:壶腹区乳头周围多见,典型征象为肠管女,67岁,进食后呕吐半年,加重伴停止排便半月。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8女,67岁,进食后呕吐半年,加重伴停止排便半月。指肠神经内v(十二指肠降部)粘膜腺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9(十二指肠降部)粘膜腺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19v2、十二指肠间质瘤v常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和(或)分叶状不均质肿块,大部分为腔外生长,部分可表现壁内肿块或腔内息肉,但病变主体一般位于腔外,增强扫描动脉期周边强化为主,恶性程度者直径一般大于5cm,肿块中心易坏死。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02、十二指肠间质瘤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0男,63岁,贲门占位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1男,63岁,贲门占位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1男,59岁,右上腹痛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2男,59岁,右上腹痛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2v3、十二指肠淋巴瘤v多表现为肠壁环形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中度强化,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另外发现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也有助于淋巴结诊断。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33、十二指肠淋巴瘤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3女,65岁,左侧胸痛1个月v(球部、幽门管粘膜活检组织)镜下在溃疡背景上见大片异型的小、中、大淋巴细胞浸润,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较细,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高度怀疑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4女,65岁,左侧胸痛1个月(球部、幽门管粘膜活检组织)镜下在男,50岁,反复上腹部痛半年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5男,50岁,反复上腹部痛半年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5男,57岁,腹痛1个月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6男,57岁,腹痛1个月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6小结v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当发现位于近段十二指肠息肉样或壁内肿块时,特别是增强扫描病灶早期明显强化、延时强化程度逐渐减低,应高度考虑本病可能。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7小结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当发现位于参考文献v1、曾泳瀚,梁长虹,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v2、田彤彤,吴晶涛,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2)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8参考文献1、曾泳瀚,梁长虹,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谢谢!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9谢谢!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随访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