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学习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7424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概念的发展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概念的发展1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概念的发展1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动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动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 静脉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静脉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高通量透析连续性高通量透析 高容量血液滤过高容量血液滤过2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2双向比较双向比较CVVHDCVVHDCHFDCHFDCVVCAVCVVHCVVHHVHFHVHFCAVHDCAVHDCAVHCAVHCAVHDFCAVHDFCVVHDFCVVHDFHDHF HDF3双向比较CVVHDCVVCAVCVVHCAVHDCAVHCA的命名的命名上述模式统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述模式统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包括所有缓,),包括所有缓慢、连续性清除溶质的血液净化技术。慢、连续性清除溶质的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技术日趋成熟,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其临床近年来,技术日趋成熟,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已超出肾脏替代治疗的局限性,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已超出肾脏替代治疗的局限性,这一名词似乎尚不能完全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这一名词似乎尚不能完全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 4的命名上述模式统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包括所有的命名的命名20002000年中国专家共识,将更名为连续性血液净化年中国专家共识,将更名为连续性血液净化 ()的定义同时有所扩大,包括了血液灌流,血浆置的定义同时有所扩大,包括了血液灌流,血浆置换,体外肺膜()换,体外肺膜(),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连续血浆分离吸附连续血浆分离吸附 ()()但是的应用技术始终是广义的基础但是的应用技术始终是广义的基础5的命名5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6的作用机制6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弥散对流吸附500Da 5000Da50000Da7的作用机制弥散对流吸附500Da 500050000Da7血液滤器结构血液滤器结构8血液滤器结构8弥散弥散 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腹膜、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腹膜、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 均是半透膜均是半透膜应用于透析()中应用于透析()中9弥散 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内对流对流 在跨膜压()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在跨膜压()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这种方法即为对流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应用于血液滤过中应用于血液滤过中10对流 10吸附吸附 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效果炭及吸附树脂上,从而达到清除的效果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也用于治疗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也用于治疗11吸附 溶质吸附在滤器膜的表面、或滤器中的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的特点的特点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流动力学稳定 溶质清除率高溶质清除率高 清除炎性介质清除炎性介质 利于营养支持利于营养支持 12的特点血流动力学稳定 12清除物质的范围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血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白蛋白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化学药物胆红素维生素尿素氮肌酐糖电解质水小分子小分子中分子中分子大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13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13清除物质的范围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血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白蛋白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化学药物胆红素维生素尿素氮肌酐糖电解质水小分子小分子中分子中分子大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14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14清除物质的范围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血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白蛋白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化学药物胆红素维生素尿素氮肌酐糖电解质水小分子小分子中分子中分子大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15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15清除物质的范围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血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白蛋白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化学药物胆红素维生素尿素氮肌酐糖电解质水小分子小分子中分子中分子大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16清除物质的范围血球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血液透析16的适应症的适应症肾脏疾病非肾脏疾病17的适应症1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急性肾衰急性肾衰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少尿患者需要大量补液少尿患者需要大量补液慢性液体潴留慢性液体潴留酸碱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和电解质紊乱18肾脏疾病急性肾衰18非肾脏疾病非肾脏疾病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中毒中毒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19非肾脏疾病19时机的选择时机的选择血液净化理论的发展己经不是单纯清除尿毒症毒血液净化理论的发展己经不是单纯清除尿毒症毒 素,已经认识到血液净化可以弱化炎症反应、素,已经认识到血液净化可以弱化炎症反应、平衡免疫系统。平衡免疫系统。治疗指征已超越肾功能衰竭的范畴,涉入非肾病治疗指征已超越肾功能衰竭的范畴,涉入非肾病领域和炎性疾病。领域和炎性疾病。毋庸置疑,正确的选择适应症是血液净化治疗的毋庸置疑,正确的选择适应症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前提,但适宜的治疗时机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前提,但适宜的治疗时机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时机的选择血液净化理论的发展己经不是单纯清除尿毒症毒20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根根据据 临临 床床 实实践践和和国国外外经经验验,慢慢性性肾肾功功能能衰衰竭竭患患者者肌肌酐酐清清除除率率小小于于1515即即可可建建立立透透析析血血管管通通道道,肌肌酐酐清清除除率率小小于于10 10 时时就就可可以以开开始始透透析析,这这样样患患者者容容易易通通过过诱诱导导期期过过渡渡到到维维持持性性血血液液透透析析,可可以以提提高高存活率,延长生存期存活率,延长生存期但但是是由由于于种种种种原原因因,我我国国慢慢性性肾肾功功能能衰衰竭竭患患者者开开始始透透析析均均为为时时过过晚晚,即即使使开开始始透透析析也也容容易易因因各各种种并发症导致死亡,或者影响以后的生存质量并发症导致死亡,或者影响以后的生存质量血血液液生生化化指指标标不不是是开开始始透透析析的的唯唯一一标标准准,而而临临床床表现或并发症同样重要表现或并发症同样重要21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根据 临 床 实践和国外经验,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台湾健保局规定:台湾健保局规定:血清肌酐血清肌酐 8 8 开始透析开始透析血清肌酐血清肌酐 6 6 如果伴有下列任何一种并发症如果伴有下列任何一种并发症(心力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心包炎、出血倾向、神经症状、衰竭或肺水肿、心包炎、出血倾向、神经症状、高血压、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恶病质以及高血压、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恶病质以及重度氮质血症等重度氮质血症等)也可开始透析也可开始透析22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台湾健保局规定:22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日本厚生省制定的透析标准如下日本厚生省制定的透析标准如下: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改善尿毒症症状,日常工作感到困难。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改善尿毒症症状,日常工作感到困难。具备下述具备下述、中两项以上者,其中中两项以上者,其中项中需有三条以上项中需有三条以上:临床症状少尿或夜尿多失眠、头痛恶心,呕吐肾性贫血重临床症状少尿或夜尿多失眠、头痛恶心,呕吐肾性贫血重度高血压水储留度高血压水储留(浮肿、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浮肿、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肾功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小于肌酐清除率小于10 10 血肌酐大于血肌酐大于707.2(8)707.2(8)活动能力活动能力:日常工作有困难日常工作有困难23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日本厚生省制定的透析标准如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症状在级以症状在级以下下肾功能在肾功能在B项项以下以下活动能力在活动能力在4级以下级以下可以开始透可以开始透析治疗析治疗美国心脏学会拟定的“肾脏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24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症状在级以下24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公认的开始透析标准为公认的开始透析标准为: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和肺水肿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和肺水肿;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钾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钾;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尿毒症严重并发症。出现尿毒症严重并发症。对于通常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在没有出现临床对于通常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在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之前即开始透析,或早期预防性透析是有并发症之前即开始透析,或早期预防性透析是有益的益的25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公认的开始透析标准为:25 的分级的分级 ()新近发布的分级系统新近发布的分级系统 26 的分级 ()26 的分级的分级27 的分级27 ()20052005年年9 9月,月,中国专家组在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中国专家组在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 的定义,应用了作为新的名词更好地诠释。的定义,应用了作为新的名词更好地诠释。的定义:病程在的定义:病程在3 3个月以内,包括血、尿,组织学个月以内,包括血、尿,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所见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及影像学检查所见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28 ()28的分级的分级29的分级29 的治疗时机的治疗时机根据患者的病情(如其他器官的损害情况),水根据患者的病情(如其他器官的损害情况),水负荷比氮质血症更重要,而不是生理指标是否达负荷比氮质血症更重要,而不是生理指标是否达到了尿毒症水平到了尿毒症水平血液净化技术和各自临床疗效及特点血液净化技术和各自临床疗效及特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当时设备条件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当时设备条件30 的治疗时机根据患者的病情(如其他器官的损害情况),水负荷比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少尿,尿量少尿,尿量200 12 h;200 12 h;无尿,尿量无尿,尿量50 12 h;6.7;6.7;严重酸中毒,严重酸中毒,7.1;30;30;肺水肿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尿毒症脑病;尿毒症心包炎尿毒症心包炎;尿毒症神经病变或肌病尿毒症神经病变或肌病;严重的血钠异常,严重的血钠异常,115160;160;高热高热存在可透析性的药物过量存在可透析性的药物过量31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少尿,尿量72小时小时34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净化治疗时机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已经获得广大学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血液净化治疗时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往往导致急性肾衰,发展快、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往往导致急性肾衰,发展快、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肌红蛋白分子量肌红蛋白分子量17,000,适于对流清除,适于对流清除 如果在发病早期可用有效的排除血浆肌红蛋白,如果在发病早期可用有效的排除血浆肌红蛋白,故可以防止挤压导致的急性肾衰故可以防止挤压导致的急性肾衰35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血液净化治疗时机35心力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心力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对于单纯水储留的心衰患者,临床有明显的心衰对于单纯水储留的心衰患者,临床有明显的心衰症状一旦对强心药和利尿剂反应较差,应及时用症状一旦对强心药和利尿剂反应较差,应及时用单纯超滤排除水分,缓解心衰,患者容易耐受单纯超滤排除水分,缓解心衰,患者容易耐受对各种病因引起心肌病变的肾衰患者,有明显的对各种病因引起心肌病变的肾衰患者,有明显的水储留,药物治疗不敏感,开始透析时机应该早水储留,药物治疗不敏感,开始透析时机应该早于通常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于通常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血液净化方式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血液净化方式36心力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机36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治疗时机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治疗时机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与肾衰相关的并发症应该开始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与肾衰相关的并发症应该开始透析,而不受肾功能指标的限制透析,而不受肾功能指标的限制由于糖尿病患者大量水储留,易出现高度浮肿、高由于糖尿病患者大量水储留,易出现高度浮肿、高血压、心衰等,药物治疗很难凑效,此时不论肾功血压、心衰等,药物治疗很难凑效,此时不论肾功能如何,应不失时机的采用疗法缓解症状,其中有能如何,应不失时机的采用疗法缓解症状,其中有些患者经过暂时治疗能够度过危险的急性期,然后些患者经过暂时治疗能够度过危险的急性期,然后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维持替代治疗。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维持替代治疗。37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治疗时机37的治疗剂量的治疗剂量替代肾脏治疗的剂量替代肾脏治疗的剂量 替代肾脏的剂量主要适用于纠正氮质血症替代肾脏的剂量主要适用于纠正氮质血症 超滤率为超滤率为202035h35h,相当于传统剂量,相当于传统剂量治疗脓毒症的剂量治疗脓毒症的剂量 通过对流及吸附清除在脓毒症和中起重通过对流及吸附清除在脓毒症和中起重 要致病作用的炎症介质要致病作用的炎症介质 超过超过42.8h42.8h,则可以认为是大剂量,则可以认为是大剂量*超滤量超滤量6060,认为是高容量血滤,认为是高容量血滤*等 2001年 *等38的治疗剂量替代肾脏治疗的剂量 *等 2001年 时药物剂量调整时药物剂量调整注意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溶质的清除相注意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溶质的清除相当于为当于为1521时肾脏对药物的清除。时肾脏对药物的清除。当当0.6和和/或药物蛋白结合率大于或药物蛋白结合率大于80,表,表明药物通过清除的量很少。明药物通过清除的量很少。所有应用的药物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调整在所有应用的药物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调整在进行治疗时药物的应用剂量。进行治疗时药物的应用剂量。39 时药物剂量调整注意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溶质的清除相当于为 时药物剂量调整时药物剂量调整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唑肟唑肟/他啶他啶 透析后增加透析后增加1g用用量量 血滤时血滤时 1050剂量剂量头孢吡肟头孢吡肟 透析后增加透析后增加1g用量用量 血液滤过时血液滤过时 1050剂量剂量头孢呋辛头孢呋辛 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调整剂量调整剂量 血滤时,血滤时,1.5g首剂,首剂,750 q24h40 时药物剂量调整头孢类抗生素40 时药物剂量调整时药物剂量调整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厄他培南 血液净化给药剂量血液净化给药剂量10 在透析前在透析前6小时给药,可增小时给药,可增加加150亚胺培南亚胺培南 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调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调整剂量整剂量 血滤时血滤时250 q612h(3)美罗培南美罗培南 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调透析时调整给药时间,无需调整剂量整剂量 血液滤过时血液滤过时1g q12h(3)41 时药物剂量调整碳青霉烯类41 时药物剂量调整时药物剂量调整糖肽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替考拉宁 透析时遵循透析时遵循10的用量的用量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透析时遵循透析时遵循10的用量的用量 血液滤过时血液滤过时 50024-48h建议测定血药浓度建议测定血药浓度42 时药物剂量调整糖肽类抗生素42 时药物剂量调整时药物剂量调整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氟康唑 200-400 Q24h 400-800 Q24h 200-400 Q24h 400-800 Q24h 透析后给药透析后给药伊曲康唑伊曲康唑 30 30 停止用停止用药药 透析前给药透析前给药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 B脂质体脂质体 3-5 Q24h 3-5 Q24h伏立康唑伏立康唑 4 Q12h 4 Q12h43 时药物剂量调整抗真菌药物4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可引起血管通路相关的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可引起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并发症。治疗超滤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与血浆水平相近,表治疗超滤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与血浆水平相近,表示水溶性抗生素丢失,这对重症感染或脓毒血症示水溶性抗生素丢失,这对重症感染或脓毒血症患者来说十分危险,应调整抗生素剂量,以达到患者来说十分危险,应调整抗生素剂量,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有效血药浓度。治疗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抗凝,这在重危患者中有治疗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抗凝,这在重危患者中有可能导致出血或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或血小板减少。44注意事项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可引起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重新认识重新认识对危重患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治疗工具,与机械通气和营对危重患者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治疗工具,与机械通气和营养支持同样重要。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时机的选择至关养支持同样重要。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的主导思想是在有适应症的时刻,重要,目前国内外的主导思想是在有适应症的时刻,的的应用越早越好应用越早越好我国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此项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仍需我国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此项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仍需要医生及肾脏科医生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对提高我国危要医生及肾脏科医生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对提高我国危重患者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重患者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45重新认识45患者应用治疗患者应用治疗46患者应用治疗46高胆红素患者接受治疗高胆红素患者接受治疗47高胆红素患者接受治疗47的实际操作的实际操作48的实际操作48明确的观点明确的观点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肾脏替代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肾脏替代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肾脏替代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肾脏替代适应症已经扩大适应症已经扩大适应症已经扩大适应症已经扩大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剂量实施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实施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实施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实施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不再单纯以肾功能和尿量为标准不再单纯以肾功能和尿量为标准不再单纯以肾功能和尿量为标准不再单纯以肾功能和尿量为标准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影响治疗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影响治疗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影响治疗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影响治疗49明确的观点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肾脏替代493R原则原则 503R原则50仍然需要验证的问题仍然需要验证的问题治疗疗效的评估治疗疗效的评估血液净化的时机血液净化的时机治疗剂量的选择治疗剂量的选择 不同生物膜的影响不同生物膜的影响 51仍然需要验证的问题51展望展望目前为止,人体重要器官除了大脑以外,心、肾、肝、肺的功能都能通过人工器官支持得到维持成就了的梦想52展望52 53 53总结总结技术所引发的系统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医生治疗病患的过程中,维持内环境稳定,为病因治疗创造条件系统虽然在临床开始部分应用,但是仍然不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方式选择、技术应用和预后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因素系统将给领域带来一片 新的阳光,让的生命支持工作 迈上一个新的台阶54总结技术所引发的系统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尤其是操作的内容操作的内容建立血管通路建立血管通路血泵应用血泵应用血液滤过器血液滤过器置换液置换液抗凝抗凝液体平衡的管理液体平衡的管理55操作的内容55导管的放置导管的放置56导管的放置56穿刺过程穿刺过程57穿刺过程57穿刺过程穿刺过程58穿刺过程58穿刺过程穿刺过程59穿刺过程59高通量膜()高通量膜()大孔径透析膜大孔径透析膜 修饰性修饰性/再生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 合成膜:聚砜膜、聚酰胺膜、聚醚砜膜、聚合成膜:聚砜膜、聚酰胺膜、聚醚砜膜、聚丙烯腈膜、丙烯腈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低通量膜()低通量膜()小孔径透析膜小孔径透析膜 未修饰的纤维素膜未修饰的纤维素膜 修饰性修饰性/再生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 合成膜合成膜血滤器膜的种类血滤器膜的种类60血滤器膜的种类60目前常用的血滤器膜种类目前常用的血滤器膜种类 聚砜膜()聚酰胺膜()聚丙烯腈膜(69)聚醚砜膜 61目前常用的血滤器膜种类61滤过分数滤过分数 滤过分数表示血液脱水的程度滤过分数表示血液脱水的程度(%)=(*100)/(%)=(*100)/=*(1)=*(1)=(1)/100=(1)/100*在在3550%3550%为宜为宜*()超滤速度超滤速度*血流速度血流速度 62滤过分数 滤过分数表示血液脱水的程度62超滤系数与膜流量超滤系数与膜流量 K :6 2 =K :15 2 =K :30 2 =K 63超滤系数与膜流量 K 63的模式图的模式图64的模式图64前稀释法优缺点前稀释法优缺点优点优点1 1 可确保滤液流量可确保滤液流量2 2 可清除红细胞或蛋白结合溶质可清除红细胞或蛋白结合溶质 3 3 抗凝剂使用量小抗凝剂使用量小缺点:缺点:1 1 清除效率不佳;清除效率不佳;2 2 需要滤液量多;需要滤液量多;3 3 需要补液量大;需要补液量大;65前稀释法优缺点优点65后稀释法优缺点后稀释法优缺点优点:优点:1 1 清除效率高清除效率高2 2 滤液量少也可达到清除要求滤液量少也可达到清除要求 3 3 补液量少也可满足临床要求补液量少也可满足临床要求缺点:缺点:1 1 血流量小的病例获得必要的滤液流量受到限制;血流量小的病例获得必要的滤液流量受到限制;2 2 不能清除结合在红细胞或蛋白上的溶质。不能清除结合在红细胞或蛋白上的溶质。66后稀释法优缺点优点:66的模式图的模式图67的模式图67的模式图的模式图68的模式图68置换液置换液/透析液的标准透析液的标准1.血浆浓度正常的血浆浓度正常的、糖应接近生理浓度、糖应接近生理浓度.2.血浆浓度低或不断消耗的物质血浆浓度低或不断消耗的物质,如如:碳酸氢根、钙、碳酸氢根、钙、镁应高于生理浓度。镁应高于生理浓度。3.血浆浓度高或机体不断产生的物质(钾),置换血浆浓度高或机体不断产生的物质(钾),置换液应低于生理浓度。液应低于生理浓度。4过程中根据血电解质变化,及时更改配方,维持过程中根据血电解质变化,及时更改配方,维持患者血液中的水分患者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电解质,酸硷及游离溶质的平酸硷及游离溶质的平衡。衡。69置换液/透析液的标准1.血浆浓度正常的、糖应接近生理浓配方配方1A组:等渗盐水组:等渗盐水3000 5%葡萄糖葡萄糖1000 10%氯化钙氯化钙10 50%硫酸镁硫酸镁1.6 B组:组: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250钠:钠:143 钙钙:2.07镁镁:1.56氯氯:1163:34.9糖糖:11.8此配方含糖量高,病人普遍容易出现高此配方含糖量高,病人普遍容易出现高血糖。某些病人出现顽固的高血糖,即血糖。某些病人出现顽固的高血糖,即使用胰岛素泵入也不容易纠正。使用胰岛素泵入也不容易纠正。70配方1A组:等渗盐水3000钠:143 此配方含糖量高,2L为一组,交替使用为一组,交替使用 0.9 1000 +10%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20 0.45 1000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50 配方配方2712L为一组,交替使用配方271配方配方3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A:0.9 3000 +注射用水注射用水 820 +5 170 +102 6.4 +504 1.6 B:53250钠:钠:140钙钙:1.5镁镁:0.94氯氯:1103:351.血糖容易控制血糖容易控制,无低血糖现象。无低血糖现象。2.置换液中电解质浓度基本合适。置换液中电解质浓度基本合适。3.在高容量血滤中,对血中电解质影响在高容量血滤中,对血中电解质影响不大。不大。72配方3南京军区总医院A:0.9 3000钠:1401.配方配方4 A:0.9 3000 +注射用水注射用水 1000 +10 20 +254 2 B:53250钠:钠:140钙钙:1.5镁镁:0.94氯氯:1103:351.无糖配方,需要额外补充糖,氨基酸无糖配方,需要额外补充糖,氨基酸2.置换液中电解质浓度基本合适。置换液中电解质浓度基本合适。3.在高容量血滤中,对血中电解质影响在高容量血滤中,对血中电解质影响不大。不大。73配方4 A:0.9 3000钠:1401.无糖配方,需浓度调节浓度调节 10 15 钾浓度()0 0 0 6 4 1.89 8 5.3 2.53 10 6.7 3.14 12 8 3.79 14 9.3 4.42 16 10.6 5.05 74浓度调节 10 15 钾浓度3对的影响对的影响(4000 中中)加入53 ()()100 127.1 150 132.7 200 138.2 250 143.6 300 148.9 350 154.0753对的影响(4000 中)加入53 浓度调节浓度调节10()注射用水注射用水 10 0 147.6 15 0 149.6 20 0 151.6 0 100 140.3 0 200 137.1 0 300 134.1 0 400 131.1 0 500 128.5 0 700 123.376浓度调节10()注射用水 循环抗凝循环抗凝肝素抗凝:预冲量肝素抗凝:预冲量15-30(持续模式不推荐)(持续模式不推荐)维持量维持量3-12 维持在维持在200-250或在或在70-100局部抗凝,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局部抗凝,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低分子肝素抗凝局部枸橼酸盐抗凝局部枸橼酸盐抗凝前列环素前列环素间断生理盐水冲洗间断生理盐水冲洗滤器的平均使用时间为滤器的平均使用时间为3546h77循环抗凝肝素抗凝:预冲量15-30(持续模式不推荐)77肝素抗凝具体应用肝素抗凝具体应用监测 床旁 时间同一部位抽取血液样本管路冲洗过程增加肝素用量,1000:1250025000U不推荐应用首剂肝素静脉推注静脉维持量调控范围不仅仅限于312针对不同患者控制时间 正常凝血患者:在11.4倍 凝血障碍患者:在1倍即可 严重出血倾向:正常即可宁可堵管,不要出血78肝素抗凝具体应用监测 床旁 时间78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79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79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80全身肝素抗凝的问题80护理支持护理支持液体配置:液体配置:严格校对医嘱严格校对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识别各种液体严格识别各种液体液体管理:一级:基本管理,液体管理:一级:基本管理,8-24小时为单元小时为单元 二级:较高级管理,具体时间段二级:较高级管理,具体时间段 三级:扩展二级,具体到每个小时三级:扩展二级,具体到每个小时81护理支持液体配置:严格校对医嘱81压力监测压力监测82压力监测82 动脉压动脉压为血泵前压力血泵转动抽吸血液产生通常为负压主要反应血管通路能够提供的血流量和血泵转动速度的关系血流量不足,负值增大一般动静脉瘘时,会出现正值通过血管通路产生正值,除外机器测量问题后,需要检查导管的放置问题83 动脉压为血泵前压力83 滤器前压滤器前压为体外循环压力最高处血泵流量、滤器阻力、血管通路静脉端阻力相关压力值升高可能 血流量增加 滤器凝血或者空心纤维堵塞 回路静脉堵塞也是净化过程中的安全指标过高会导致接头崩裂,失血,滤器破裂超过报警界限,需要人为处理,降低压力 84 滤器前压为体外循环压力最高处84 静脉压静脉压为血液流回体内的压力通常为正值主要反应静脉入口通畅与否出现负值 血流量过小 滤器位置高于心脏水平很多 患者中心经脉压很低基本通过增加血流量可以改善85 静脉压为血液流回体内的压力85 废液压废液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部分血流压力通过超滤液体传导产生,正值二是超滤液泵产生,负值出现大的负值 滤器凝血严重 超滤率过大 86 废液压分为两个部分86 滤器压力降滤器压力降为计算值压力高低与滤器阻力和血流速度有关血流速度增加,增加血流速度一定时,反应了滤器凝血情况 87 滤器压力降87 跨膜压跨膜压计算值,()/2 -主要反应滤器要完成目前设定的超滤率所需要的压力血泵对血流的挤压超滤液泵的抽吸作用过大 滤器凝血 超滤率过大,超过了滤器的性能88 跨膜压计算值,()/2 -88技术性并发症技术性并发症血管通路不畅血流下降和体外循环凝血管道连接不良气栓水、电解质平衡障碍滤器功能丧失89技术性并发症血管通路不畅89临床并发症临床并发症 血栓感染和败血症生物不相容性和过敏反应低温营养丢失血液净化不充分低血压,低血容量出血:血液通路建立与拔除;抗凝。90临床并发症 90不出现技术性并发症不出现技术性并发症避免临床并发症避免临床并发症使得成为危重症患者真正的福音使得成为危重症患者真正的福音希望希望91不出现技术性并发症避免临床并发症使得成为危重症患者真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正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正谢谢!谢谢!92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正谢谢!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