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7385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护理理职业职业危害和防危害和防护护医学知医学知识识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护士工作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负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护士工作中主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什么是职业暴露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急、重症护理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5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急、重症护理是一门特殊的专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1、注射占护士工作量23护理人员如被刺伤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2、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毒性潜在的职业危害。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6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1、注射占护士工作量23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3、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可能导致护士腰背损伤。4、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致配合手术护士患颈椎病。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7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3、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刺、锐器割伤或者是病人的血液溅到眼睛、口腔或者皮肤。急、重症救护常在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总暴露的危险性更大。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8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1、乙肝(HBV):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9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1、乙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2、丙肝(、丙肝(HCV):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相信这种危险性很小,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相信这种危险性很小,但也曾有过报道。但也曾有过报道。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0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2、丙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3、艾滋病毒(HIV):被含有 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 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 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1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危险?3、艾有多少医务人员被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感染?有多少医务人员被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感染?1982乙肝疫苗问世,19851996感染的医务人员个倒下降90,每年800左右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乙肝。丙肝(HCV):研究表明1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曾有过丙肝感染。艾滋病毒HIV):19852000年,57名医务人员通过医源性途径被感染上 HIV,其中25例发展成艾滋病。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2有多少医务人员被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感染?198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 1、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 2、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远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 4、表现: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5、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3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 1、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 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打开粉剂安培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4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 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护士职业防护现状护士职业防护现状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比率较高,一项调查表明过去的一年80以上的护士有过1次以上锐器刺伤。减少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减少医护人员仪器刺伤的发生。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5护士职业防护现状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易被刺伤的情况:易被刺伤的情况: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抢救、手术后器械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6易被刺伤的情况: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护理职业危害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7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刺不破的容器里。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8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医院应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19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医院应在现有条件下,考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 将垃圾、污物、组织和敷料等放 入双层抓不破的袋子。并将袋口封好。污染被服处理:污染被服在送去洗衣房之前应在双层的被服袋中。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0废弃物处理 将垃圾、污物、组织和敷料等放护理职业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 体液或血液溢溅处理,当发生体液或血液溢溅时,用消毒液,如1:1000漂白水洒在溢溅液体上。15分钟后再戴手套擦净。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1废弃物处理 体液或血液溢溅处理,当发生体液护理手套的使用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使用: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2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使用: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染不同手套的用途:不同手套的用途:1、塑胶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卫生、清洁血清。2、橡胶手套:需手指灵活度高的操作、静脉穿刺。3、化疗操作时特殊手套:特殊操作要求下使用。4、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时;手术、接产、换药、插尿管、特殊病人护理操作时。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3不同手套的用途:1、塑胶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卫生、清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研究资料显示: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率为0.33(20/6135)。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4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研究资料显示:被艾滋病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因素包括:1、刺伤的深度;2、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5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感染者(病毒载量高);6、引起感染的因素:7、病菌种类;8、什么样的接触(接触方式);9、接触的血量;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6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护理职业危 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很多的针刺和割伤可用安全的操作来避免,如前用过的注射器丢弃在专用的刺不破袋子或容器中。估计操作有血溅可能时采用适当的保护工具:手套、护目镜、面罩、围裙等。(抡救受伤者、气管插管、接产)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7 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很多的针刺和割伤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1、即时处理: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被刺或被割伤的伤口;用清水冲洗被血溅的口、鼻腔、皮肤;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消毒冲洗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8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1、即时处理:护理职业危害和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1、即时处理: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使用消毒剂和挤压伤口排血可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不主张用腐蚀的液体(漂白水)洗伤口。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29接触到病人的血液该做什么?1、即时处理:护理职业危害和2、接触到任何血液后,你应该:、接触到任何血液后,你应该:向有关部门(职业健康、感染控制)报告被刺、被割或接触到血液的事件。与提供补救治疗的医务人员讨论你被感染的可能性。你应该早就打过乙肝疫苗针。乙肝疫苗注射是最安全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02、接触到任何血液后,你应该:向有关部门(职业健补救措施补救措施 有没有疫苗或者治行可以进行预防?1、乙肝-有!全套乙肝疫苗注射完毕后12个月应抽血检查确认机体是否产生了抗体(HBs抗体),量是否足以达到免疫的作用,HBs抗体 10m iuml。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1补救措施 有没有疫苗或者治行可以进行预防?护理职业危补救措施补救措施 第一次全套乙肝疫苗注射完成后,机体没产生抗体或者HBs抗体10 m iu/ml,应进行第二次全套乙肝疫苗注射(或者检查机体是否已经是HBsAG阳性)。第二次全套乙肝疫苗注射完毕后,应抽血再检查机体是否产生了抗体。3050机率机体出现抗体。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2补救措施 第一次全套乙肝疫苗注射完成后,机护理职业补救措施补救措施 2、丙肝-没有疫苗。也没有补救措施来预防;不主张用免疫球蛋白。严格进行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操作是必要的。3、艾滋病毒-没有疫苗。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3补救措施 2、丙肝-没有疫苗。也没有补救措施来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1、乙肝:越早越好,24h内最佳,最迟不超过7天。2、艾滋病:越早越好,最好在几小时内,动物实验显示:接触感染2436小时后才进行补救治疗效果不佳。但这个时间限度是否在人类产生相同效果并不清楚。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4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1、乙肝:越早越好,24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培训ppt课件35护士自我防护护士自我防护 1、接触大剂量抗癌药时,严格遵守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割安培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培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6护士自我防护 1、接触大剂量抗癌药时,严格遵守护理护士自我防护护士自我防护 2、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进出;3、护士在处置被污染的排出物:病人尿液、粪便及呕吐物污染的床单、被服时,应戴口罩、手套,化验尿时应在瓶上作标记,以便化验后及时处理;4、护士给化疗病人做口腔护理时、晨晚间护理时应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用一次性围裙。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7护士自我防护 2、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接触暴露后的追踪:接触暴露后的追踪:1、乙肝: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不主张补救治疗后再进行常规性追踪观察。但是:如果有肝炎症状,眼睛巩膜或皮肤发黄、厌食、恶心、呕吐、发烧、腹痛或关节疼痛、极度疲劳出现时,应寻求医疗咨询。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8接触暴露后的追踪:1、乙肝: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接触暴露后的追踪:接触暴露后的追踪:2、丙肝:接触后任马上进行基线测定:查丙肝抗体和ALT,4-6周后再重复这两项检测,有的医生可能还会建议:在接触后的 46个月做另一项检(HCV、RNA)增查丙肝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肝炎症状时压马上寻求医疗咨询。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39接触暴露后的追踪:2、丙肝:接触后任马上进行接触暴露后的追踪:接触暴露后的追踪:3、艾滋病病毒:暴露后HIV抗体检测: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含HIV血液后几小时内要进行。对其意外事件进行评估。咨询并对该医务人员进行HIV基线检测(记录接触暴露发生时该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在6周、12周、6个月重复HIV抗体检测实验。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0接触暴露后的追踪:3、艾滋病病毒:护理职业危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客:安全处置锐利器具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1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6、如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2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3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 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灭活煮沸和化学灭菌。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已清洗过的器具应煮沸20分钟。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4 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灭活煮沸 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以下三种常用的化学灭菌剂足以灭活艾滋病毒。1、含氯灭菌剂:如漂白粉 2、2%双氧水 3、70%酒精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5 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洗洗 手手 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的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6洗 手 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7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处置废弃物处置废弃物 1、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截厚质乳胶手套。2、处理液体后存物必须截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或体清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8处置废弃物 1、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截厚质乳胶手套。护理职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1、护士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2、护士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49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1、护士对病区空气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3、护士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切记,只需 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树主自我保护意识。4、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50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3、护士对血液、运用普及性预防措施来阻断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普及性预防措施是用来保护医务人员不被艾滋病毒、乙肝和其他血必引各疾病感染的防护措施。普及性预防措施是假设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含有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菌。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51 运用普及性预防措施来阻断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 谢谢,再见!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52 谢谢,再见!护理职业危害和防护医学知识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