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培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47331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外部形态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的外部形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五章第五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第一节第一节 昆虫的大小、形状与体向昆虫的大小、形状与体向一、昆虫的大小一、昆虫的大小 不同昆虫的个体间大小差别很大。不同昆虫的个体间大小差别很大。最长竹节虫:最长竹节虫:330mm最大的凤蝶:翅展最大的凤蝶:翅展300mm最大的犀金龟:体长最大的犀金龟:体长180mm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其成虫的体长在虫,其成虫的体长在0.2mm以下。以下。2昆虫的外部形态 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15mm之间,而翅展在之间,而翅展在1545mm之间。之间。人们一般把昆虫分为:人们一般把昆虫分为:巨型:体长在巨型:体长在100 mm以上者以上者 大型:大型:40-99mm 中型:中型:15-39mm 小型:小型:3-14mm之间之间 微型:微型:2mm以下以下3昆虫的外部形态二、昆虫的形状二、昆虫的形状 昆虫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但大多数昆昆虫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但大多数昆虫的体躯为圆形,一般直径不超过虫的体躯为圆形,一般直径不超过10 mm;在描述昆虫的形状时,常用细长、长形、在描述昆虫的形状时,常用细长、长形、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某一常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某一常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大多数昆虫左右对称。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大多数昆虫左右对称。4昆虫的外部形态三、昆虫的体向三、昆虫的体向 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重心为中心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重心为中心(多为多为胸部胸部)给昆虫的各结构定位,常用的体向有:给昆虫的各结构定位,常用的体向有:前方前方(anterior)或头向或头向(cephalic):后方后方(posterior)或尾向或尾向(caudal):腹向腹向(ventral)、背向、背向(dorsal):左左(left)、右、右(right)向:向:内方内方(inner side)、外方、外方(outer side):基部基部(basal或或proximal)、端部、端部(apical或或distal)5昆虫的外部形态 6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节第二节 昆虫的体躯昆虫的体躯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段一、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体节体节(somite或或segment):节间膜节间膜(intersegment membrane)头头(head)胸胸(thorax)腹腹(abdomen)7昆虫的外部形态 头部由头部由6节组成;节组成;胸部由胸部由3节组成;节组成;腹部由腹部由9-12个腹个腹节组成。节组成。8昆虫的外部形态二、体躯的分节方式二、体躯的分节方式 初生分节初生分节(primary segmentation):节节间褶间褶(intersegmental fold),初生节初生节(primary segment)。9昆虫的外部形态 次生分节次生分节(secondary segmentation):次生节或后生节次生节或后生节(secondary segment)。A.初生分节初生分节B.次生分节次生分节C.次生节的次生节的节间套叠节间套叠10昆虫的外部形态三、体节的的分区与构造三、体节的的分区与构造 骨化骨化(sclerotization)背板背板(tergum或复数或复数terga)腹板腹板(sternum,复数,复数sterna)侧板侧板(pleuron,复数,复数pleura)骨片骨片(sclerite)背片背片(tergite)腹片腹片(sternite)侧片(侧片(pleurite)11昆虫的外部形态 沟沟(sulcus,复数,复数sulci):缝(缝(suture):12昆虫的外部形态四、附肢四、附肢(appendage)同源器官同源器官 同功器官同功器官13昆虫的外部形态14昆虫的外部形态第六章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头头部部(head)(head):是是昆昆虫虫体体躯躯的的第第一一个个体体段段 ,由由数数个个体体节节愈愈合合而而成成 ;头头壳壳坚坚硬硬 ,以以保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头头壳壳表表面面着着生生有有触触角角、复复眼眼与与单单眼眼 ,前前下下方生有口器方生有口器 ,后面有头孔后面有头孔 。15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第一节 头部的分节头部的分节 昆虫的头壳由于没有分节的痕迹,所以头部的昆虫的头壳由于没有分节的痕迹,所以头部的分节分节(segmentation)至今仍存在着争论,形态学至今仍存在着争论,形态学家们根据胚胎学与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家们根据胚胎学与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有同的学说,有3,4,5,6,7,8,9节说之多。节说之多。昆虫学家们广为接受的是昆虫学家们广为接受的是Rempel(1975)提出的提出的原头区加原头区加6节学说。节学说。每个体节在胚胎发育期应具备:每个体节在胚胎发育期应具备:1对神经节对神经节 1对体腔囊对体腔囊 1对附肢对附肢16昆虫的外部形态17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节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头壳的基本构造一、头壳上的线与沟一、头壳上的线与沟 (1)蜕裂线(蜕裂线(ecdysial line或或ecdysial suture):(2)颅中沟颅中沟(midcranial sulcus):18昆虫的外部形态(3)额唇基沟、口上沟额唇基沟、口上沟(frontoclypeal sulcus):前幕骨陷(前幕骨陷(anterior tentorial pits)19昆虫的外部形态(4)额颊沟额颊沟(frontogenal sulcus):(5)围眼沟围眼沟(ocular sulcus):(6)颊下沟颊下沟(subgenal sulcus):20昆虫的外部形态(7)后头沟后头沟 (occipital sulcus):(8)次后头沟次后头沟 (postoccipital sulcus):后幕骨陷(后幕骨陷(posterior tentorial pits)21昆虫的外部形态二、头壳的分区二、头壳的分区 (1)颅顶颅顶(vertex)(2)额唇基区额唇基区(frontoclypeal area)(3)围角片围角片(antennal sclerite);(4)后唇基后唇基(postclypeus);(5)前唇基前唇基(anteclypeus);(6)围眼片围眼片(ocular sclerite);(7)颊颊(gena);(8)颊下区颊下区(subgenal area);(9)口侧区口侧区(pleurostoma);(10)口后区口后区(hypostoma);22昆虫的外部形态23昆虫的外部形态 (11)口后片口后片(hypostomal sclerite);(12)口后桥口后桥(hypostomal bridge);24昆虫的外部形态(13)后头区后头区(occipital area);(14)次后头区次后头区(postocoipital area);(15)后颊后颊(postgena);(16)后头后头(occiput);25昆虫的外部形态三、头部的内骨骼三、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统称为幕骨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统称为幕骨(tentorium)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幕骨前臂幕骨前臂(anterior tentorial arms)幕骨后臂幕骨后臂(posterior tentorial arms)幕骨背臂幕骨背臂(dorsal tentorial arms)幕骨桥(幕骨桥(tentorial bridge):):26昆虫的外部形态27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三节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头部的感觉器官 一、触角一、触角(一一)触角的基本构造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由昆虫的触角由3节构成,分别为柄节、梗节、鞭节。节构成,分别为柄节、梗节、鞭节。28昆虫的外部形态(二二)触角的类型触角的类型 1.刚毛状刚毛状(setaceous)2.线状、丝状线状、丝状(filiform)3.念珠状念珠状(moniliform)29昆虫的外部形态4.棒状、球杆状棒状、球杆状(clavate)5.锤状锤状(capitate)30昆虫的外部形态6.锯齿状锯齿状(serrate)7.栉齿状栉齿状(pectinate)8.羽状、双栉状羽状、双栉状(plumose)31昆虫的外部形态9.肘状肘状(geniculate)10.环毛状环毛状(whorled)32昆虫的外部形态11.具芒状具芒状(aristate)12.鳃状鳃状(lamellate)33昆虫的外部形态(三三)触角的功能触角的功能 主要功能:嗅觉、触觉与听觉主要功能:嗅觉、触觉与听觉 特殊功能:特殊功能:芫菁雄虫触角:交配时抱握雌虫芫菁雄虫触角:交配时抱握雌虫 魔蚊幼虫触角:捕获猎物魔蚊幼虫触角:捕获猎物 仰泳蝽触角:游泳时平衡身体仰泳蝽触角:游泳时平衡身体 水龟虫触角:潜水时帮助呼吸水龟虫触角:潜水时帮助呼吸34昆虫的外部形态二、复眼二、复眼(compound eyes或或eyes)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ommatidium,复数,复数ommatidia)组成。组成。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根据复眼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根据复眼连接的方式可以分为接眼式和离眼式。连接的方式可以分为接眼式和离眼式。35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复眼昆虫复眼的变化的变化36昆虫的外部形态三、单眼三、单眼(ocellus,复数,复数ocelli)背单眼背单眼 (dorsal ocelli)侧单眼侧单眼 (lateral ocelli)它们只能感受它们只能感受 光线的强弱与光线的强弱与 方向而无成像方向而无成像 功能。功能。37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第四节 口口 器器 口器口器(mouthparts)或取食器或取食器(feeding apparatus),昆虫因食性及取食方式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昆虫因食性及取食方式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口器。口器。一、咀嚼式口器一、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或或biting mouthparts或或mandibulate mouthparts)由上唇、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上颚、下颚、下唇与舌5部分组成。部分组成。特点:具发达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特点:具发达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38昆虫的外部形态蝗虫口器上唇蝗虫口器上唇 蝗虫口器上颚蝗虫口器上颚39昆虫的外部形态下颚(下颚(maxillae)40昆虫的外部形态下唇(下唇(labium):):41昆虫的外部形态 舌(舌(hypopharynx)功能:运送与吞咽食物功能:运送与吞咽食物 味觉作用味觉作用 口前腔(口前腔(preoral cavity)食窦(食窦(cibarium)唾窦(唾窦(salivarium)口(口(mouth)42昆虫的外部形态鳞翅目幼虫口器(鳞翅目幼虫口器(咀咀嚼式)嚼式)上唇:上唇:上颚:上颚:下颚:下颚:下唇:下唇:舌:舌:复合体复合体43昆虫的外部形态二、嚼吸式口器二、嚼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虫所特有。主要特点: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主要特点: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上,上颚用于咀嚼;颚用于咀嚼;下下颚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吸食液体食物的喙喙。44昆虫的外部形态吸食时:吸食时:下颚的外颚叶包在中唇舌下颚的外颚叶包在中唇舌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下唇须贴在中唇舌的腹面,下唇须贴在中唇舌的腹面,形成唾道;组成临时的喙。形成唾道;组成临时的喙。46昆虫的外部形态三、舐三、舐吸式口器吸式口器(sponging mouthparts)舐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基喙(基喙(basiproboscis)中喙(中喙(mediproboscis)、喙)、喙(haustellum)端喙(端喙(distiproboscis)、唇瓣()、唇瓣(labella)47昆虫的外部形态四、刮吸式口器(四、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 mouthparts)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仅一对口钩仅一对口钩48昆虫的外部形态五、虹吸式口器五、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鳞翅目成虫鳞翅目成虫(除少数原始蛾类外除少数原始蛾类外)所特有。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食花管底部的花蜜。49昆虫的外部形态六、捕吸式口器六、捕吸式口器(graspingsucking mouthparts)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征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50昆虫的外部形态七、锉吸式口器七、锉吸式口器(raspingmouthparts)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51昆虫的外部形态八、刺舐式口器(八、刺舐式口器(piercing-sponging mouthparts)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牛虻牛虻的刺的刺舐式舐式口器口器52昆虫的外部形态九、刺吸式口器九、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蝉的蝉的口器口器口针口针及唾及唾筒图筒图53昆虫的外部形态蝉口器示意图蝉口器示意图54昆虫的外部形态55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五节第五节 口器构造类型、危害特点、口器构造类型、危害特点、及其与害虫防治的关系及其与害虫防治的关系一、咀嚼式口器:一、咀嚼式口器:具有发达的上颚,取食固体食物,造成具有发达的上颚,取食固体食物,造成机械损伤,如孔洞、卷叶、钻蛀、地下危害机械损伤,如孔洞、卷叶、钻蛀、地下危害根茎等。根茎等。孔孔洞洞56昆虫的外部形态 药剂:触杀剂、胃毒剂等药剂:触杀剂、胃毒剂等 暴露性:直接喷施暴露性:直接喷施 隐蔽性隐蔽性蛀食:在蛀食之前用药蛀食:在蛀食之前用药地下:毒饵、毒土地下:毒饵、毒土57昆虫的外部形态二、刺吸式口器:二、刺吸式口器:具有发达的口针具有发达的口针,取食液体食物,造,取食液体食物,造成生理损伤,如斑点、变色;成生理损伤,如斑点、变色;卷叶;虫瘿、传播病害等。卷叶;虫瘿、传播病害等。叶螨叶螨药剂:内吸剂、触杀剂等药剂:内吸剂、触杀剂等58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五节第五节 头部的变化与适应头部的变化与适应一、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一、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 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集中在头部,特别是触角与复眼对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集中在头部,特别是触角与复眼对昆虫的生存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大小、形状等均昆虫的生存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大小、形状等均与觅食、求偶等功能相适应。与觅食、求偶等功能相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昆虫,感觉器官的进化总是向着适应环境不同环境中的昆虫,感觉器官的进化总是向着适应环境条件的方向发展。条件的方向发展。59昆虫的外部形态二、口器着生位置与功能的适应二、口器着生位置与功能的适应 (1)下口式)下口式(hypognathous)(2)前口式)前口式(prognathous)(3)后口式)后口式(opisthognathus)60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的颈昆虫的颈(cervix或或cervicum或或neck)是是头部与胸部之间的可伸缩的部分。颈的外壁头部与胸部之间的可伸缩的部分。颈的外壁大部分膜质,其上的小骨大部分膜质,其上的小骨 片称为颈片片称为颈片(cervical sclerites)。前侧颈片前侧颈片 后侧颈片后侧颈片第六节第六节 昆虫的颈部昆虫的颈部61昆虫的外部形态蝗蝗 虫虫 的的 颈颈 部部62昆虫的外部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