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7192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培训电工培训电工培训1一、安全用电知识一、安全用电知识一)、电工的使命、职责一)、电工的使命、职责.通过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和技能,确保设备和电气线路的正常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维护为辅的原则来降低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故障率;.进行改善性的维护工作,即针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重要故障部位,采取根治的办法进行必要的改进。1.电工的使命一、安全用电知识一)、电工的使命、职责.通过掌握安全22 2、电工的职责、电工的职责从事电器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工作。2、电工的职责从事电器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33 3、电工职业技能等级、电工职业技能等级3、电工职业技能等级4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种类 .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后果: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跳,血液循环中止等而死亡.电伤:在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二)、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种类5灼伤:由电流热效应引起,(主要是电弧灼伤),造成皮肤红肿,烧焦或皮下组织损伤。烙伤:由电流热效应或力效应引起,是皮肤被电气发热部分烫伤或由于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而留下肿块,硬块,使皮肤变色等。灼伤:由电流热效应引起,(主要是电弧灼伤),造成皮肤红肿6皮肤金属化:由电流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导致熔化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使受伤部位皮肤带金属颜色且留下硬块。.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皮肤金属化:由电流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导致熔化的金属微粒渗入7当少量电流通过人体时,如0.6-1.5mA的电流会使触电者感到微麻和刺痛感;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便会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循环终止、大脑缺而导致死亡。通常认为10mA以下为安全电流,人体能主动摆脱。.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人体处在电流作用下,时间越短获救的可能性越大;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机能的破坏越大,获救的可能性越小。.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如果是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心脏)时最为危险;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较小。.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当少量电流通过人体时,如0.6-1.5mA的电流会使触电8一般说来工频50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触电者的身体状况。当皮肤出汗或潮湿时电阻就小,皮肤擦破时电阻更小,则通过的电流就大,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也就大。通常人体的电阻为800至几万不等。同时与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触电者有心脏病、神经病等,危险性就较健康的人大的多。.安全电压当人体触及36V电源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45mA,对人体的安全威胁较小,所以规定36V及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即36V、24V、12V和6V。一般说来工频50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安全92.人体触电方式.单相触电单相触电人体的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零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零线)形成回路.2.人体触电方式.单相触电10.两相触电 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导线(两根火线)或带电体,电流由一相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回路造成的触电.两相触电11.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当带有电的电线掉落到地面上时,以电线落地的一点为中心,画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之间有不同的电位差(即电压)。如下图所示。跨步电压与跨步大小有关,人的跨步距离一般按0.8 m考虑。.跨步电压触电12.接触电压触电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设备旁边,距设备水平距离0.8米,这时人手触及设备外壳(距地面1.8米的高处),手与脚两点之间呈现的电位差,叫做接触电压。.感应电压触电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的设备和线路时,造成的触电事故称为感应电压触电。如一些不带电的线路由于大气变化(如雷电活动),会产生感应电荷。.接触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13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1.常见的触电原因.线路架设不合规格.室内外线路对地距离,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允许值.通讯线,广播线与电力线间隔距离过近或同杆架设.线路绝缘破损.有的地区为节省电线而采用一线一地制送电等.三)、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1.常见的触电原因.线路架设14.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不健全.带电操作,不采取可靠的保安措施;.不熟悉电路和电器,盲目修理;.救护已触电的人,自身不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停电检修,不挂警告牌;.检修电路和电器,使用不合格的保安工具;.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不健全15.用电设备不合要求.电器设备内部绝缘损坏,金属外壳又未加保护接地措施或保护接地太短,接地电阻太大;.开关、闸刀、灯具和携带式电器绝缘外壳破损,失去防护作用;.开关或熔断器误装在中性线上,一旦断开,就使整个线路带电。.用电设备不合要求16.用电不谨慎.违反布线规则,在室内乱拉电线;.随意加大熔断器熔丝规格;.在电线或电线附近晾晒衣物;.在电线杆上拴牲口;.打扫卫生时,用水冲洗或湿布.用电不谨慎172.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触电事故会给人身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人身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几种:.保护接地电力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它适用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如图所示。保护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4,最大不得大于10。2.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18.保护接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电力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与系统的零线(中线)相接,称为保护接零,如图所示。.保护接零。19保护接零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则电流通过零线构成回路,由于零线电阻很小,致使短路电流很大,立刻会将熔断器烧断或使其他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断电源,从而消除了触电危险。采用保护接零时,接零导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必须牢固,以防断线或脱线。并且在零线上禁止安装熔断器和单独的断流开关。为了保证碰壳引起的短路电流能够使保护装置可靠动作,零线的电阻不能太大,同时还要防止零线和相线接错。采用保护接零时,除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行接地,即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作保护接零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20用在于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消除零线断路时的触电危险。.使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防止漏电的保 护装置,当设备因漏电外壳上出现对地电压或产生漏电电流时,它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漏电保护器通常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压型反映了漏电对地电压的大小,由于性能较差已趋淘汰,电流型则反映了漏电对地电流的大小,其中分有零序电流型和泄露电流型。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常用有单相双极式、用在于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消除零线断路时的触电危险。21三相三极式和三相四极式三类。单相双极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广泛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单相电路,三相三极式漏电保护器应用于三相动力电路,三相四极式漏电保护器应用于动力、照明混用的三相电路。漏电保护器既能用于设备保护,也能用于线路保护,具有灵敏度高、动作快捷等特点。对于那些不便于敷设地线的地方,以及土壤电阻系数太大,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应进行广泛推广使用。.采用三相五线制我国低压电网通常使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提供380V/220V的电压。在一般家庭中常采用单相两线制供电,因其三相三极式和三相四极式三类。单相双极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广泛用于22不易实现保护接零的正确接线,而易造成触电事故。为确保用电安全,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使用三相五线制,它有三根相线L1、L2、L3,一根工作零线N,一根保护零线PE,如左图所示。在一般家庭中采用单相三线制供电,即一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如右图所示。不易实现保护接零的正确接线,而易造成触电事故。23.使用安全操作电压加在人体上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叫安全电压。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使触电者能够自行脱离电源,不致引起人身伤亡,各国都规定了安全操作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50500Hz的交流电压额定值有36V、24V、12V、6V四种,直流电压额定值有48V、24V、12V、6V四种,以供不同场合使用。还规定安全电压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50V有效值,当使用大于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有防止人身直接触及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在高温、潮湿场所使用的安全电压规定为12V。.使用安全操作电压24四)、触电事故的断电操作四)、触电事故的断电操作四)、触电事故的断电操作四)、触电事故的断电操作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抢救者必须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现场急救。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触电时间越长,对触电者的危害就越大。脱离电源最有效的措施是断开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或熔断器,在一时来不及的情况下,可用干燥的绝缘物拨开或隔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具体措施如下。四)、触电事故的断电操作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抢救者必须保25 1 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对于低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刀闸)或插座,可立即拉掉开关(刀闸)或拔出插头来切断电源,如图(a)所示。.如果找不到电源开关(刀闸)或距离太远,可用有绝缘套的钳子或用带木柄的斧子切断电源线,如图(b)所示。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26.当无法切断电源线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等绝缘物,拉开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如图(c)所示。.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图(d)所示。.当无法切断电源线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272 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对于高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如触电事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应立即通知供电部门停电。.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并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掉开关。.若不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可采用抛挂截面足够大、长度适当的金属裸线短路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线上,另一端系重物,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其他人员安全。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采取的断电措施抛挂前,将短路线一28 3 3触电事故断电操作要遵循的原则触电事故断电操作要遵循的原则.触电时间越长,对触电者的危害就越大,因此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速为原则选择采用。.当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本身就是带电体,断电操作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断电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断电时要用单手操作,以防止自身触电。.当触电事故发生在高处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摔伤和再次触及其他有电线路。不论是在何种电压的线路上发生触电,即使触电者在平地,都要考虑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止摔伤。3触电事故断电操作要遵循的原则29.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五)、触电急救的现场操作训练五)、触电急救的现场操作训练五)、触电急救的现场操作训练五)、触电急救的现场操作训练1 1伤情诊断处理伤情诊断处理 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受电流伤害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抢救措施。若触电者只是一度昏迷,可将其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安静地平卧,松开身上的紧身衣服,摩擦全身,使之发热,以利血液循环。若触电者发生痉挛,呼吸微弱或停止,应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当心跳停止或不规则跳动时,应立即采取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若触电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可能是假死,决不可放弃抢救,应立即.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30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即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必须分秒必争,并迅速向120急救中心求救。2 2现场抢救方法现场抢救方法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其中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法最为简便有效,也易学会和传授。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把触电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最好放在平直的木板上,使其仰卧,头部尽量后仰。先把头侧向一边,掰开嘴,清除口腔中的杂物、假牙等。如果舌根下陷应将其拉出,使呼吸道畅通。同时解开衣领,松开上身的紧身衣服,使胸部可以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即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31自由扩张,如图(a)所示。抢救者位于触电者的一侧,用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口腔,深呼吸后,以口对口紧贴触电者的嘴唇吹气,使其胸部膨胀,如图所示。然后放松触电者的口鼻,使其胸部自然回复,让其自动呼气,时间约3秒,如图所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自由扩张,如图(a)所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32按照上述步骤反复循环进行,45s吹气一次,每分钟约12次。如果触电者张口有困难,可用口对准其鼻孔吹气,其效果与上面方法相近。.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是用人工胸外挤压代替心脏的收缩作用,此法简单易学,效果好,不需设备,易于普及推广。具体做法如下:.使触电者仰卧在平直的木板上或平整的硬地面上,姿势与进行人工呼吸时相同,但后背应实实在在着地,抢救者跨在触电者的腰部两侧,如图(a)所示。.抢救者两手相叠,用掌根置于触电者胸部下端部位,即中指尖部置于其颈部凹陷的边缘,掌根所在的位置即为正确按照上述步骤反复循环进行,45s吹气一次,每分钟约1233挤压区。然后自上而下直线均衡地用力挤压,使其胸部下陷34cm左右,以压迫心脏使其达到排血的作用,如图(b)、(c)所示。使挤压到位的手掌突然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壁,依靠胸部的弹性自动回复原状,使心脏自然扩张,大静脉中的血液就能回流到心脏中来,如图(d)所示。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挤压区。然后自上而下直线均衡地用力挤压,使其胸部下陷34c34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35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每分钟约80次。挤压时定位要准确,压力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危险。但也不能用力过小,用力过小则达不到挤压目的。3 3抢救中的观察与处理抢救中的观察与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后,若触电者面色好转、口唇潮红、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四肢可以活动,这时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有时触电者至此就可恢复。如果还不能维持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必须在现场继续进行抢救,尽量不要搬动,如果必须搬动,抢救工作决不能中断,直到医务人员到来接替抢救。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每分钟约80次。36总之,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要以预防为主,着手消除发生事故的根源,防止事故的发生;要向大家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触电现场急救的知识,不仅能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了触电事故,也能进行正确及时的抢救,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总之,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要以预防为主,着手消除37三、安全用电技术三、安全用电技术一)、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训练一)、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训练一)、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训练一)、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训练 1.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路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温度达到自然物的自然点或可燃物的燃点时,即会引起燃烧,发生火灾,如图所示。容易发生短路的情况有:.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机械损伤,在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下使绝缘层破损。三、安全用电技术一)、电气火灾的应急处理训练 1.引起38.因雷击等过电压的作用,使绝缘击穿。.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的错误。.负荷过载。电气设备过载,使导线中的电流超过导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而保护装置又不能发挥作用,引起导线过热,烧坏绝缘层,即会引起火灾,如图所示。过载原因有:.设计选用的线路或设备不合理,以致在额定负载下出现过热。.使用不合理,如超载运行,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造成过热。设备故障运行,如三相电动机断相运行、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因雷击等过电压的作用,使绝缘击穿。.负荷过载39行,均可造成过载。.接触不良。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电流通过接触点时打火,引起火灾,如图所示。接触不良的原因有:.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物,都会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打火。.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震动而松动,也会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打火。.开关、接触器等活动触头,在没有足够的压力或接触面粗糙不平时,都会导致打火。行,均可造成过载。.接触不良。导线连接处40.对于铜铝接头,由于铜和铝性质不同,接头处易受电解作用腐蚀,从而导致打火。.使用时间过长。长时间使用发热电器,用后忘关电源,引燃周围物品而造成火灾,如图所示。引起电火灾的原因示意图.对于铜铝接头,由于铜和铝性质不同,接头处易受电解作用412.2.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导线和电器。当电气设备增多、电功率过大时,及时更换原有电路中不合要求的导线及有关设备。.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 合适的保护装置能预防线路发生过载或用电设备发生过热等情况。.选择绝缘性能好的导线 对于热能电器,应选用石棉织物护套线绝缘。.避免接头打火和短路 电路中的连接处应牢固,接触良好,防止短路。3.3.电气消防知识电气消防知识在发生电气火警时,应采取以下措施:2.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42.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线电缆等冒烟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使用沙土或专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时应避免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或电气设备。.若不能及时灭火,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线电缆等冒烟起火时,应尽快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