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47050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院前急救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的护理院前急救的护理1院前急救的概念概念:院前急救(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alcare)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的概念概念:院前急救(prehospitaleme院前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的特点(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l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使院前急救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这就是其社会性强的表现。l随机性强则主要表现在患者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院前急救的特点(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二)时间紧急(二)时间紧急l行动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车,一到现场必须迅速抢救。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都是急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紧急处理,不容迟缓。l心情急: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急和恐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的心理十分迫切,即使对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二)时间紧急行动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车,一到现场必须(三)流动性大(三)流动性大l平时救护车一般在本区域活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每个角落。患者的流向一般也不固定,它可以是区域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发灾害事故时,可能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帮助救援,前往的出事地点其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三)流动性大平时救护车一般在本区域活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四)急救环境条件差(四)急救环境条件差l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如狭窄的地方难以操作,暗淡的光线不易分辨;有时在马路街头,围观人群拥挤、嘈杂;有时事故现场的险情未排除,可能造成人员再损伤;运送途中,救护车震动和马达声常使听诊难以进行,触诊和问诊也受影响。(四)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如狭窄的地方难(五)病种复杂多样(五)病种复杂多样l呼救的患者涉及各科,而且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患者。(五)病种复杂多样呼救的患者涉及各科,而且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六)以对症治疗为主(六)以对症治疗为主l院前急救因无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故要明确治疗非常困难,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六)以对症治疗为主院前急救因无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七)体力强度大(七)体力强度大l如随车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途中颠簸,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若现场在高楼且无电梯时就得辛苦爬梯;若现场是在救护车无法开进的小巷或农村田埂就得弃车步行;到现场后随车人员不能休息,须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医务人员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抢救后又要边指导边搬运伤病员,运送途中还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上述每一环节都要消耗一定体力。(七)体力强度大如随车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途中颠簸,到现场时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措施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措施l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以便把伤(病)员“活着送到医院”,为伤(病)员获得进一步救治、改善预后赢得时间。措施集中体现在:l呼救和维持生命体征l防止再损伤l减轻病人痛苦l安全转运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措施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l抢救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抢救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l完整的院前急救的坏节完整的院前急救的坏节抢救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l院前急救的护理是院前救护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对急救药物、器械、医疗设备的管理。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院前急救的护理是院前救护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l目前,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急救机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都是接受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双重领导,以护士长领导为主,每辆救护车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l根据院前救护的工作特点,要求院前救护的护理人员做到以下要求:l1高尚的医德和团结协作精神l2坚守岗位,随时准备赶赴现场l3掌握检伤分诊技术,有效救护l4掌握常见急诊的救护理论和技术l5掌握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二)院前急救药物、器械、医疗设备的管理l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护士专人负责对急救物品、设备、物品的保管。以保证完好、齐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l1、急救药品、急救药品l2、医疗器械、医疗器械l3、无菌物品、无菌物品l4、救护车装备、救护车装备(二)院前急救药物、器械、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院前急救原则院前急救原则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险区。(1)先复苏后固定(2)先止血后包扎(3)先重伤后轻伤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3、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5、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7、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院前急救原则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险区。l卫生部2006年2月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规定: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伤”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布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卫生部2006年2月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l过去急救是“抬起就跑”的办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基本上被“暂等并稳定伤情”的思想所代替。l“暂等并稳定伤情”并不是把伤员搁置不管,而是急救人员在紧张地为马上转送的伤病员做应该做开放气道、心肺复苏、控制大出血、制动骨折、止痛等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过去急救是“抬起就跑”的办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基本上被“暂等并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l现场伤情评估l伤病员现场分类l急救护理措施l安全转运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现场评估l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是否存在对救护者、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如对触电者现场救护,必须先切断电源;如伤员围困在险区,先消除险境;如为有毒环境,应做好防毒防护措施,以保安全。现场评估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是否存在对救伤情评估伤情评估l从事院前救护或转运途中救护的医务人员都应熟悉救护的关键步骤。ABC步骤是最先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记忆提示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收集有关资料。lA=换气AerationlB=大脑BrainlC=循环CirculationlD=药物和补液DrugsanddripslE=电解质(实验室检查结果)Elec-trolytes(laboratoryresults)lF=液体、华氏温度和家属Fluids、FahrenheitandfamilylG=胃/生殖泌尿系Gastric/genitouri-narylH=病史HistorylI=固定和影像Immobilizationandimaging伤情评估从事院前救护或转运途中救护的医务人员都应熟悉救护的关伤情评估伤情评估 A=换气换气Aerationl在换气过程中,所有影响气道、氧合、通气的因素都要加以评估。l保持气道畅通是呼吸的必要条件。如病人有反应但不能说话、咳嗽,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原因并予清除。l检查者将自己面颊部靠近病人的口鼻处,通过一看(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感)方法来判断病人自主呼吸是否存在。对呼吸存在的病人评估呼吸活动情况,即频率、深浅度、节律有无改变,有无呼吸困难、被动呼吸体位、发绀及三凹征、如出现呼吸变快、变慢、变浅乃至不规则,呈叹息样提示病情危重,如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伤情评估A=换气Aeration在换气过程中伤情评估伤情评估 B=大脑大脑Brainl对意识和任何可能影响意识继发性损害因素的快速评估。l先判断伤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如对病人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部时,病人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婴儿足跟或掐捏其上臂会出现哭泣。如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处于危重状态。伤情评估B=大脑Brain对意识和任何可能影伤情评估伤情评估 C=循环循环Circulationl通过确定外周脉搏的有无及性质、心率和心电图所示心律来评估。观察皮肤的颜色和状态等临床表现评估循环容量。l如测量病人脉率及脉律。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缺氧、失血、疼痛、心衰、休克时脉率加快、变弱;心律失常出现脉搏不规则;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80mmHg;也可以通过触摸病人肢体皮肤,了解皮肤温度、有无发热、有无湿冷,以及观察有无发绀、花纹出现。了解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伤情评估C=循环Circulation通过确定外伤情评估伤情评估 D=药物和补液药物和补液 Drugsanddripsl“D”在进一步生命支持中代表除颤,它也用于提示当前或曾经用过的药物。l这对转运途中需要准备持续用药或补液的医护人员,对目的地机构的医务人员的药品准备尤为重要。伤情评估D=药物和补液伤情评估伤情评估 E、F、G、H、IlE=电解质(实验室检查结果)Electrolytes(laboratoryresults)lF=液体、华氏温度和家属FluidsFahrenheitandfamilylG=胃/生殖泌尿系Gastric/genitouri-narylH=病史HistorylI=固定和影像Immobilizationandimaging伤情评估E、F、G、H、IE=电解质(实验室检查结果二、伤病员现场分类l成批伤病员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在进行病情评估的同时,还应对伤病员进行快速、准确的现场分类,以便掌握救治重点,确定救治的运送的次序。l先危后重,可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伤情标记将病人分类标记。二、伤病员现场分类成批伤病员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在进行病情评估边抢救边分类:分类工作是在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能耽误抢救。指定专人承担:分类工作很重要,应由经过训练、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承担。分类依次进行:分类应依“先危后重,再一般(小伤势)”的原则进行。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要求:要求:边抢救边分类:分类工作是在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能耽误三、院前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l取合理体位l维持呼吸功能l维持循环功能l建立静脉通道l充分暴露患者身体l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救治措施,三、院前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取合理体位四、安全转运四、安全转运l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l转运中转运中:病情监测,保证安全。病情监测,保证安全。l转运后:正确搬运,床边及书面交接。转运后:正确搬运,床边及书面交接。四、安全转运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l1、进行评估患者的身体特征、呼吸道通畅情况。测量血压、脉搏、心率,如有异常者应给予相应处理,以达到安全平稳转运的目的。备好所需急救用品。l2、同时护士应懂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说明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l3、转运全程由医务人员负责,分工协作。保证一路畅通,观察病情,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分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临时风险预案。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1、进行评估患者的身体特征、呼吸转运中:病情监测,保证安全。l途中病情监护l维护呼吸功能l维护有效静脉通路l心理护理l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转运中:病情监测,保证安全。途中病情监护(一)护理要求:1、l尽量不移动病人。l大量事实证明:对伤病员不搬动、少搬动是有利的,但为使伤病员脱离危险现场和送到医院还必须搬运。这是一对矛盾,在搬运中,未经过训练者应尤为注意。l最佳急救期:伤后1小时内l较佳急救期:伤后12小时内l延期急救期:伤后24小时内(一)护理要求:1、尽量不移动病人。(一)护理要求:2、病情监护要“三清”。听清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一)护理要求:2、病情监护要“三清”。以保证完好、齐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发灾害事故时,可能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帮助救援,前往的出事地点其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这种记忆提示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收集有关资料。在换气过程中,所有影响气道、氧合、通气的因素都要加以评估。(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在换气过程中,所有影响气道、氧合、通气的因素都要加以评估。检查者将自己面颊部靠近病人的口鼻处,通过一看(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感)方法来判断病人自主呼吸是否存在。脉搏、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律)、毛细血管充盈度、意识状态。伤情评估C=循环Circulation(1)先复苏后固定(2)先止血后包扎了解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转运前:准备评估,充分准备。运送途中,救护车震动和马达声常使听诊难以进行,触诊和问诊也受影响。将患者病情、静脉通道、用药、注意事项等交代清楚,进一步安慰患者及家属后携物品返回。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二)急救要求1l1.体位的安置体位的安置 l一般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胸部一般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胸部创伤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使伤病员最大程度地放松。创伤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使伤病员最大程度地放松。若疑有颈椎或脊柱、骨盆骨折者则宜平卧于硬担架床若疑有颈椎或脊柱、骨盆骨折者则宜平卧于硬担架床上。上。l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发生。l安全。必要时使用安全。必要时使用 带。带。l注意:患者被移至担架上时,不要急于走。首先观察注意:患者被移至担架上时,不要急于走。首先观察12min,观察神志、呼吸、面色、口唇紫绀度,测量,观察神志、呼吸、面色、口唇紫绀度,测量血压,听心率,察看静脉点滴是否通畅,鼻导管是否血压,听心率,察看静脉点滴是否通畅,鼻导管是否有扭曲,体位是否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有扭曲,体位是否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工作妥当后才可转运。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工作妥当后才可转运。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位。以保证完好、齐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二)急救要求(二)急救要求2.l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内插管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窒息(二)急救要求2.维持呼吸功能:维持循环功能:选用静脉留置针,即保证液体快速通畅,又可以防止伤病员在躁动、改变体位和转运中针头滑脱。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等危重伤员十分有利。(二)急救要求3维持循环功能:(二)急救要求3建立静脉通道的目的:l1)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l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l3)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建立静脉通道的目的:1)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对出血性休克病人应刻不容缓地在上肢开、对出血性休克病人应刻不容缓地在上肢开辟两条输液通路辟两条输液通路l2、盆腔、腹腔内脏器和血管损伤伤员,经下、盆腔、腹腔内脏器和血管损伤伤员,经下肢静脉输液,在液体进入右心房前,大量液体肢静脉输液,在液体进入右心房前,大量液体经损伤血管会漏入盆腔、腹腔,输入液不能回经损伤血管会漏入盆腔、腹腔,输入液不能回流入心脏。因此,腹部创伤的静脉输液通道不流入心脏。因此,腹部创伤的静脉输液通道不宜建立在下肢而应在上肢。宜建立在下肢而应在上肢。注意事项1、对出血性休克病人应刻不容缓地在上肢开辟两条输液通(二)急救要求4l心理护理:心理护理:l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l恐惧感:l优先感:l陌生感、l无助感(二)急救要求4心理护理:若疑有颈椎或脊柱、骨盆骨折者则宜平卧于硬担架床上。上述每一环节都要消耗一定体力。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运送途中,救护车震动和马达声常使听诊难以进行,触诊和问诊也受影响。1、进行评估患者的身体特征、呼吸道通畅情况。4掌握常见急诊的救护理论和技术分类依次进行:分类应依“先危后重,再一般(小伤势)”的原则进行。按顺序完成评估、交接。保证一路畅通,观察病情,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分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临时风险预案。伤情评估D=药物和补液Drugsanddrips肢体用止血带止血时,每30分钟松带1次,间歇3060秒,以供给远端肢体血液,防止缺血坏死,松解时以棉垫压迫伤口,减少渗血。脉搏、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律)、毛细血管充盈度、意识状态。如为有毒环境,应做好防毒防护措施,以保安全。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2坚守岗位,随时准备赶赴现场(二)急救要求转运中的注意事项5-2l1、骨折病人转运注意:长骨骨折者,将肢体置于适当位置并在背侧、两侧以棉垫垫好,然后固定,避免救护车运行期间导致血管神经损伤。脊柱损伤者保持水平位,避免承重造成脊髓损伤。胸骨骨折者采用过伸仰卧位。颈椎骨折者予颈托固定。(二)急救要求转运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中的注意事项 5-1若疑有颈椎或脊柱、骨盆骨折者则宜平卧于硬担架床上。1、骨折(二)急救要求转运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中的注意事项 5-2l2、休克病人转运注意:体位为头脚抬高30度,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并用,及时补充血容量。肢体用止血带止血时,每30分钟松带1次,间歇3060秒,以供给远端肢体血液,防止缺血坏死,松解时以棉垫压迫伤口,减少渗血。(二)急救要求转运中的注意事项5-22、休克病人(二)急救要求转运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中的注意事项 5-3l3、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病人转运:首先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灵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颈抵抗、心率变慢等症状,对有出血、脑水肿、颅内高压象征的病人,应及时输入止血、脱水的药物。搬运时应平稳,切忌震动,使头部抬高15度,身体自然倾斜,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二)急救要求转运中的注意事项5-33、颅脑损(二)急救要求转运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中的注意事项 5-4l4、安全处理进出救护车门时,应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肢体,如双手、双上肢避免外伸防止蹭擦伤,冬天要加盖好棉被防止受凉,途中运作要求稳,防止颠簸。l运送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按分工各司其职,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防护,防止自身磕碰。(二)急救要求转运中的注意事项5-44、安全处理(二)急救要求转运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中的注意事项 5-5l5、防差错事故l院前急救工作紧张,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即:听清、问清、看清,并与医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用过的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查。(二)急救要求转运中的注意事项5-55、防差错事故转运后:正确搬运,床边及书面交接。转运后:正确搬运,床边及书面交接。l安全到达接诊室患者安置好后要向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交接班。按顺序完成评估、交接。转运后:正确搬运,床边及书面交接。安全到达接诊室患者安置好交者:交者:l伤病员现场情况、途中变化、已采取的措施及目前情况。l:Airway气道l:Breathing呼吸l:Circulation循环:l:Complaint主诉l:DrugsandDiagnosticTests药物与检查:l:Equipment仪器交者:伤病员现场情况、途中变化、已采取的措施及目前情况。接者:接者:l患者的一般状况:l患者是否清醒?l是否已连接必要的监测设备?l紧急药物是否已使用?l重要检查有无做?l重要检查结果l:气道:l是否通畅?人工气道是否妥善固定?l:呼吸:l呼吸频率、深度、形态?自主呼吸情况与呼吸机的配合?指脉氧饱和度?l:循环:l脉搏、血压、心电图(心率、心律)、毛细血管充盈度、意识状态。l:主诉:l有无致命症状的主诉?相关伴随症状的评价?l:药物与检查l回顾已给予的药物?回顾已做的检查?l:仪器:l各类导管是否已妥善固定?仪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接者:患者的一般状况:气道:交接后交接后l将患者病情、静脉通道、用药、注意事项等交代清楚,进一步安慰患者及家属后携物品返回。l及时补充药品器械,仪器维护,消毒处理交接后将患者病情、静脉通道、用药、注意事项等交代清楚,进一步谢谢观看!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