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470251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1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2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特别提醒:(1)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处理抗原,在第三道防线中对抗原加工处理并呈递。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3(2)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3)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其消灭。(2)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4【例1】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例1】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5(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 的结果。(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_(填序号),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是_。(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多选)A记忆细胞BCD(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_,快速产生_,与抗原结合。(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分化形6(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_ _;_;_。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类型及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难度中等。(1)人体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起吞噬作用,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吞噬处理抗原并呈递抗原的作用,还能在体液免疫中吞噬抗原与抗体结合体。(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_7(3)是T细胞,是浆细胞,是效应T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4)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并消灭抗原。(5)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也可通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呈递传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也会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答案:(1)造血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2)摄取、处理、呈递抗原(3)AB(4)增殖分化抗体(5)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3)是T细胞,是浆细胞,是效应T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8(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 的结果。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4)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并消灭抗原。答案:(1)浆细胞(2)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淋巴细胞流动性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4)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A记忆细胞BCD解析:下丘脑能够分泌各种促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具有内分泌功能,属于内分泌腺;A记忆细胞BCD(4)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_ _。答案:(1)浆细胞(2)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淋巴细胞流动性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4)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规律总结抗原与抗体的比较(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9(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5)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10 跟踪训练 (深圳二模,5)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 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与Y的RNA不同 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跟踪训练 11解析:下丘脑能够分泌各种促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具有内分泌功能,属于内分泌腺;细胞X是记忆细胞,保持很强的增殖分化能力,细胞Y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增殖分化能力;细胞X与细胞Y均由B细胞分化而来,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产生的mRNA不完全相同;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产生生长激素,而淋巴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答案:C解析:下丘脑能够分泌各种促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具有12第一步:将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出现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1)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作用: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5)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分泌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否存在(结论: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 的结果。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线粒体为抗体合成、分泌提供能量。C和D综合易发生感染的程度应该由环境和自身免疫力共同决定。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记忆细胞BCD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D从上图可知人体易发生感染的程度与自身的免疫力和所处环境因素都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第一步:将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13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促其裂解淋巴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发挥作用作用过程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作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14归纳整合特别提醒:(1)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作用: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与抗原结合后,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从而使抗原失去活动能力。(2)受到抗原刺激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归纳整合特别提醒:152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产生了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抗原(二次免疫),如图所示:2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16(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3)二次免疫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抗体量大,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17特别提醒: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忽视了T细胞也可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试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2)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特别提醒:18【例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例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19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尤其是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解析: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答案:C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析:两种免疫20跟踪训练 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解析:E细胞是浆细胞,只能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答案:D跟踪训练 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2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种类项目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种类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22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发病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23特别提醒:不明确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或以后各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细胞外分泌液反应结果引发过敏反应使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关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特别提醒: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24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2)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3高考命题角度。(1)比较过敏原与抗原的异同。(2)考查过敏反应的原理和过程。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25【例3】(经典题)下列为过敏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例3】(经典题)下列为过敏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26(1)图中a细胞是_。(2)有抗体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的细胞名称是_,它由_增殖分化而来;抗体的分泌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特性;与抗体的形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 _。(3)过敏反应的特点:_ 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4)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_ _。(1)图中a细胞是_。27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2)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抗体的合成场所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抗体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抗体的分泌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线粒体为抗体合成、分泌提供能量。(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对组织细胞构成损伤。(4)找出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的最有效途径。答案:(1)浆细胞(2)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淋巴细胞流动性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4)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28规律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引起的结果功能现象自我稳定结果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功能过高出现过敏反应,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过低出现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肿瘤形成规律总结功能现象自我稳定结果功能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29 跟踪训练 (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一直以来,儿童健康备受社会关注,右图显示不同年龄段儿童易发生感染的程度。请你结合免疫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正确的是()A早产婴儿易发生感染的程度高主要是由于个体存在多种自身免疫病B满月婴儿不易生病的原因往往是母乳喂养使婴儿体内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跟踪训练 (30C据图预测,人体在达到入托幼机构年龄段后,易发生感染的程度与机体接触病原体的机率呈正相关D从上图可知人体易发生感染的程度与自身的免疫力和所处环境因素都有关解析:要求学生从图中获得信息,结合所学的免疫与疾病相关知识分析问题。A项中早产婴儿不是存在多种自身免疫病,所以错误;B项中婴儿从母乳中获得抗体,不是自身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细胞;C和D综合易发生感染的程度应该由环境和自身免疫力共同决定。D正确。答案:DC据图预测,人体在达到入托幼机构年龄段后,易发生感染的程度31课题24:免疫学相关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否存在(结论: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2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1)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2)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课题24:免疫学相关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1证明胸腺与特异323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1)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2)选择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3)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4)观察两组生活状况。4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实验探究。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验:3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33金新学案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34跟踪训练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跟踪训练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35(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2)图1中的表示_过程,该过程属于_免疫。(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细胞(填字母)。(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填字母)能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36(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37谢谢观看!谢谢观看!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