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皮肤病汇编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468369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0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性皮肤病汇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理性皮肤病汇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理性皮肤病汇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性皮肤病(2)物理性皮肤病(2)日光性皮肤病n n中波紫外线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过强的照射中波紫外线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过强的照射会会 引起表皮细胞变性坏死。黑素细胞受紫外线照引起表皮细胞变性坏死。黑素细胞受紫外线照射后射后 能产生过多的黑素。能产生过多的黑素。n n长波紫外线可深达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嗜酸性变长波紫外线可深达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性 ,造成光老化。,造成光老化。n n红外线在皮肤上主要产生热效应。红外线在皮肤上主要产生热效应。n n日光照射于人体可引起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变日光照射于人体可引起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变化化 甚至激发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甚至激发皮肤的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 。n n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日光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1)(1)日晒伤;日晒伤;(2)(2)光光 毒毒 反反 应;应;(3)(3)光光 变变 态态 反反 应应 等等日光性皮肤病中波紫外线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过强的照射会 引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n n又称日晒伤又称日晒伤(sunburn)sunburn),是中波紫外线照射后引起,是中波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以急性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的光毒性皮肤病。的以急性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的光毒性皮肤病。n n多见于夏季节,妇女及儿童易患。多见于夏季节,妇女及儿童易患。n n好发于暴露部位好发于暴露部位n n日晒后日晒后2 26 6小时出现皮损,至小时出现皮损,至2424小时后达到高峰。小时后达到高峰。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水疱、大日晒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水疱、大疱及糜烂,伴有瘙痒、灼痛。严重者出现发热、疱及糜烂,伴有瘙痒、灼痛。严重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轻者红斑、水肿,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轻者红斑、水肿,1 12 2日后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日后消退,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又称日晒伤(s日晒伤日晒伤诊断n n有日光暴晒史n n典型皮损诊断有日光暴晒史防治n n经常参加户外锻炼,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对日光耐受性低的人,应避免日光暴晒,外出采取各种遮阳措施,外搽遮光剂。搽遮光剂。n n全身口服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口服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n n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冰牛奶、生理盐水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冰牛奶、生理盐水冷湿敷。严重时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有明显冷湿敷。严重时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有明显减轻红肿热痛作用。减轻红肿热痛作用。防治经常参加户外锻炼,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对日光耐受性低多形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n n光照后诱发的光产物光照后诱发的光产物致敏致敏T T细胞介导迟发性光变态细胞介导迟发性光变态反应。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反应。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n n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胸前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胸前V V形区、形区、前臂伸侧等暴光部位。前臂伸侧等暴光部位。n n夏季日晒后,曝晒部位皮肤瘙痒,后出现红斑、夏季日晒后,曝晒部位皮肤瘙痒,后出现红斑、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丘疱疹、风团、糜烂、结痂、水疱、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阴天可减轻或好转。常以某一类型多形性皮疹。阴天可减轻或好转。常以某一类型皮疹为主,如红斑型、痒疹型、湿疹型等。皮疹为主,如红斑型、痒疹型、湿疹型等。n n皮疹常反复发作。皮疹常反复发作。多形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多形日光疹多形日光疹诊断n n好发青年女性,春夏发病,反复发作。n n暴露部位发生多形性皮疹,与日晒有关,常以某一类型为主。诊断好发青年女性,春夏发病,反复发作。治疗n n原则:注意防护,避免日晒。注意防护,避免日晒。全身全身:口服抗组织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口服抗组织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类。素类。局部治疗局部治疗:遮光、止痒及消炎。遮光剂如遮光、止痒及消炎。遮光剂如5%5%二二氧化钛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止痒消炎,如皮氧化钛软膏。皮质类固醇激素止痒消炎,如皮康霜、艾洛松等。康霜、艾洛松等。治疗原则:痱子(miliaria)n n又称粟粒疹,高温潮湿引起的丘疹、水疱性皮肤病。n n炎热潮湿,汗液分泌增加,但不易蒸发,致使表皮汗管口角质浸渍肿胀,引起汗孔堵塞,滞留的汗液在内压升高在棘层汗管发生扩张及破裂,继而汗液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发生丘疹、水疱等炎症。同时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增多,产生毒素加重炎症。痱子(miliaria)又称粟粒疹,高温潮湿引起的丘疹、水疱临床表现n n白痱白痱:晶形粟粒疹,汗液在角晶形粟粒疹,汗液在角质层内或下。质层内或下。好发于颈、躯干部,常好发于颈、躯干部,常见于高热、体质虚弱、见于高热、体质虚弱、长期卧床、大量出汗的长期卧床、大量出汗的患者。患者。皮损为针尖大小透明水皮损为针尖大小透明水疱,壁薄易破,无红晕,疱,壁薄易破,无红晕,成批出现。成批出现。无自觉症状。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白痱:临床表现n n红痱:n n红色粟粒疹,汗液在红色粟粒疹,汗液在表皮下。表皮下。n n好发于颈胸背、腰围、好发于颈胸背、腰围、肘窝、腋窝、乳房下肘窝、腋窝、乳房下及婴幼儿头面及臀部。及婴幼儿头面及臀部。n n皮损为针帽大小的丘皮损为针帽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疹或丘疱疹,周围绕红晕,常成批对称出红晕,常成批对称出现,少数可继发毛囊现,少数可继发毛囊炎、疖肿等。炎、疖肿等。n n伴有轻度烧灼感及刺伴有轻度烧灼感及刺痒,痒,临床表现红痱:临床表现n n脓痱:又称脓疱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又称脓疱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四肢屈侧和阴部等皱襞部位,小儿头颈部好发四肢屈侧和阴部等皱襞部位,小儿头颈部也常见。也常见。为针头大小脓疱或脓性丘疱疹。除刺痒外可伴为针头大小脓疱或脓性丘疱疹。除刺痒外可伴微热或发烧。微热或发烧。细菌培养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细菌培养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临床表现脓痱:临床表现n n深在性痱子:深部粟粒疹。本病多见于严重且反复发生红色深部粟粒疹。本病多见于严重且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粟粒疹的患者。皮疹好发于躯干、颈部,而面部、掌跖无皮疹。皮疹好发于躯干、颈部,而面部、掌跖无皮疹。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症性肤色的深在性水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症性肤色的深在性水疱。刺破水疱有透明液体流出。可伴有全身衰疱。刺破水疱有透明液体流出。可伴有全身衰竭症状。竭症状。临床表现深在性痱子:治疗n n保持清洁干燥,增加温水洗浴次数。n n外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如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脓痱可应用抗生素。深部痱子可切开引流。治疗保持清洁干燥,增加温水洗浴次数。冻疮(chilblain)寒冷引起局限性皮肤炎症。寒冷引起局限性皮肤炎症。冬季发病,气候转暖自愈,冬季发病,气候转暖自愈,转转年易复发年易复发。好发于肢端,尤其多见于手指、好发于肢端,尤其多见于手指、足趾及耳廓。足趾及耳廓。皮损为局限性暗紫红色隆起的皮损为局限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境界不清,水肿性斑块或结节,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表面紧张而光亮。边缘鲜红,表面紧张而光亮。压之可褪色,严重者水疱、糜压之可褪色,严重者水疱、糜烂、溃疡,愈合留色素沉着或烂、溃疡,愈合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疤痕。萎缩性疤痕。自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自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冻疮(chilblain)寒冷引起局限性皮肤炎症。冻疮冻疮防治n n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n n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等。n n皮损未破:10%樟脑软膏、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膏(含70%蜂蜜和30%猪油)。已破溃者:1%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n n物理疗法: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音频电疗。防治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