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患者的护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60261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胸患者的护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气胸患者的护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气胸患者的护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胸患者的气胸患者的护理理气胸患者的护理1n概念n气胸的分类n病因和病理n护理评估n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气胸患者的护理2概念气胸患者的护理2一、概念一、概念n n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性潜在性腔隙。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气胸患者的护理3一、概念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性潜在性二、气胸的分类二、气胸的分类n n闭合性气胸n n开放性气胸n n张力性气胸气胸患者的护理4二、气胸的分类闭合性气胸气胸患者的护理4气胸患者的护理培训ppt课件5n n(2)开放性气胸)开放性气胸n n多并发于因利器导致的胸部穿透伤,胸膜腔通过胸壁伤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可造成纵隔扑动。n n纵膈扑动:吸气时,健侧胸膜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回正常的位置,这样纵隔随呼吸来回摆动的现象,称为纵隔扑动。气胸患者的护理6(2)开放性气胸气胸患者的护理6n n(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有受伤的组织起活瓣的作用,空气只能进不能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型气胸。胸腔内高压使患侧肺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并挤压健侧肺组织,影响腔静脉回流,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障碍。在有些病人,由于高于大气压的胸膜腔内压,驱使气体经支气管、气管周围疏松结缔组织或壁层胸膜裂伤处进入纵隔或胸壁软组织,并向皮下扩散,导致纵隔气肿或颈、面、胸部等处的皮下气肿。气胸患者的护理7(3)张力性气胸:气胸患者的护理7四、护理评估四、护理评估n n1.1.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n n(1 1)闭合性气胸:小的气胸多无症状。超过)闭合性气胸:小的气胸多无症状。超过30%30%的气胸,可有胸闷及呼吸困难,气管及心脏向健的气胸,可有胸闷及呼吸困难,气管及心脏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呈鼓音,呼吸渐弱,严重者有侧偏移,患侧叩诊呈鼓音,呼吸渐弱,严重者有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n n(2 2)开放性气胸: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发绀,)开放性气胸: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发绀,空气进入伤口发空气进入伤口发 出出“嘶嘶嘶嘶”的响声。的响声。n n(3(3)张力性气胸:重度呼吸困难,发绀,常有休)张力性气胸:重度呼吸困难,发绀,常有休克,颈部及纵隔皮下克,颈部及纵隔皮下 气肿明显。气肿明显。气胸患者的护理8四、护理评估1.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气胸患者的护理8n n2.辅助检查n n根据上述指征,结合根据上述指征,结合XX线胸片即可确诊,必要时做患侧第二肋间线胸片即可确诊,必要时做患侧第二肋间穿刺,常能确诊。穿刺,常能确诊。2.辅助检查根据上述指征,结合X线胸片即可确诊,必要时做患侧第二肋间穿刺,常能确诊。气胸患者的护理92.辅助检查2.辅助检查根据上述指征,结合X线胸片五、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五、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气胸患者的护理10五、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气胸患者的护理101 1、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胸壁完整受损、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胸壁完整受损即可能合并有肺实质损伤有关即可能合并有肺实质损伤有关 维持或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维持或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n n(1 1)半卧位,卧床休息。膈肌下降利于肺复张、疼痛减)半卧位,卧床休息。膈肌下降利于肺复张、疼痛减轻及增轻及增 加非必要的氧气需要量。加非必要的氧气需要量。n n(2 2)吸氧:根据缺氧状态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及时)吸氧:根据缺氧状态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胸闷、气短、烦躁、发绀的缺氧症状以及皮发现患者有无胸闷、气短、烦躁、发绀的缺氧症状以及皮肤、粘膜情况。肤、粘膜情况。n n(3 3)协助病人翻身,鼓励其深呼吸及咳痰,及时排出痰)协助病人翻身,鼓励其深呼吸及咳痰,及时排出痰液,可给予雾化吸入及化痰药,必要时吸痰,排出呼吸道液,可给予雾化吸入及化痰药,必要时吸痰,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n n 气胸患者的护理111、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胸壁完整受损即可能合并有肺实质损伤有关2.2.疼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引流管刺疼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引流管刺激有关激有关减轻疼痛与不适减轻疼痛与不适n n(1 1)当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用双手)当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疼痛。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疼痛。n n(2 2)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等气胸患者的护理122.疼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引流管刺激有关减轻疼痛与不适气胸患3.3.潜在并发症:肺或胸腔感染潜在并发症:肺或胸腔感染预防肺部和胸腔感染预防肺部和胸腔感染(1 1)切监测体温,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切监测体温,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处理。(2 2)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n n1)1)及时更换引流瓶,避免胸腔引流管受压、扭曲,及时更换引流瓶,避免胸腔引流管受压、扭曲,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n n2)2)及时更换和保持胸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和保持胸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3 3)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坐起、拍)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坐起、拍背、咳嗽、指导背、咳嗽、指导 其做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扩张,其做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扩张,减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减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气胸患者的护理133.潜在并发症:肺或胸腔感染预防肺部和胸腔感染(1)切监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气胸患者的护理1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气胸患者的护理14(1)保持管道密闭)保持管道密闭n n1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脱落。脱落。脱落。n n2 2)保持水封瓶长管直立没入水中保持水封瓶长管直立没入水中保持水封瓶长管直立没入水中保持水封瓶长管直立没入水中3-4cm3-4cm。n n3 3)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胸)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胸)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胸)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胸壁引流管,防止空壁引流管,防止空壁引流管,防止空壁引流管,防止空 气进入。气进入。气进入。气进入。n n4 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并通知医生处理。口处皮肤,并通知医生处理。口处皮肤,并通知医生处理。口处皮肤,并通知医生处理。气胸患者的护理15(1)保持管道密闭气胸患者的护理15(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治逆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治逆行感染。感染。n n1 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保持引流装置无菌。)保持引流装置无菌。)保持引流装置无菌。n n2 2)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敷料清洁干燥。n n3 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60-100cm,防,防,防,防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n n4 4)按常规定时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按常规定时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按常规定时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按常规定时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菌技术操作规程。菌技术操作规程。菌技术操作规程。n n气胸患者的护理16(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治逆行感染。气胸患者的护理16(3)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n n1 1)体位:病人取半坐卧位或经常改变体位,依)体位:病人取半坐卧位或经常改变体位,依)体位:病人取半坐卧位或经常改变体位,依)体位:病人取半坐卧位或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靠重力引流。靠重力引流。靠重力引流。n n2 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其阻塞、扭曲或受)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其阻塞、扭曲或受)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其阻塞、扭曲或受)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其阻塞、扭曲或受压。压。压。压。n n3 3)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促进体排出,促进体排出,促进体排出,促进 肺扩张。肺扩张。肺扩张。肺扩张。气胸患者的护理17(3)保持引流通畅。气胸患者的护理17(4)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n n1 1)密切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密切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密切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密切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有无波动是提有无波动是提有无波动是提有无波动是提 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水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水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水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水柱波动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和胸膜腔内负压的情柱波动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和胸膜腔内负压的情柱波动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和胸膜腔内负压的情柱波动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和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是况。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是况。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是况。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是4-4-6cm6cm。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及时通知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及时通知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及时通知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医生处理。医生处理。医生处理。n n2 2)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气胸患者的护理18(4)观察和记录。1)密切观察长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5)拔管)拔管n n1)1)拔管指征:置管引流拔管指征:置管引流拔管指征:置管引流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小时后,临床观察引小时后,临床观察引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24小时引流量少小时引流量少小时引流量少小时引流量少于于于于50ml50ml、胸部、胸部、胸部、胸部X X线拍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线拍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线拍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线拍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管。管。管。n n2 2)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部伤口并包扎固定。封闭胸部伤口并包扎固定。封闭胸部伤口并包扎固定。封闭胸部伤口并包扎固定。n n3 3)拔管后观察:拔管后)拔管后观察:拔管后)拔管后观察:拔管后)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时候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时候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时候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时候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时通知医生处理。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时通知医生处理。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时通知医生处理。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异常时通知医生处理。气胸患者的护理19(5)拔管1)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谢谢气胸患者的护理20谢谢请多指教气胸患者的护理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