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培训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458344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ontents心理旋转2表象的功能4表象知觉表征3 1心理扫描3 36/27/2024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6/27/2024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 表象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记忆表象想象表象已经贮存的知识再现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新形象6/27/2024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功能对等假设(functionalequivalencehypothesis)虽然视觉表象不同于视觉知觉,但是它在功能上与视觉知觉相对等。*研究功能对等假设的方法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考察二者的共同或相似情况。6/27/20244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知觉-记忆组带栅格的表象组不带栅格的表象组(1)定位实验Podgorny和和Shepard(1978)6/27/20245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1)定位实验(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小于落在字母之外的(2)当测试点位于横竖线交叉处时反应时更小(3)当测试点越远离字母则反应时越小 *3个组的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占方格少的简单字母反应时少于占方格多的复杂字母和字母组合。结果6/27/20246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A.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2)敏锐度实验Finke和Kosslyn(1980)B.表象锐敏度实验表象鲜明组表象非鲜明组6/27/20247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2)敏锐度实验*表象鲜明组在知觉和表象两种条件下的敏锐度几乎没有差别,随两点的实际距离增大而提高。*非鲜明组在表象条件下敏锐度低于知觉条件下的。结果6/27/20248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让被试注视一会儿红色背景的纵方向的黑白相间的条纹,然后再注视绿色滤光片的横方向黑白相间条纹,如此轮换,过几分钟发生适应后,再呈现一个一半横向一半纵向黑白条纹的复合刺激。让被试报告所看到的图案及颜色。(3)McCollough效应实验McCollough,1965McCollough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过程6/27/20249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3)McCollough效应实验6/27/202410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被试报告图片上所有白色竖条是绿色而白色横条是紫红色。由适应产生的颜色互补效应,受测验图形的方向线索决定,脑内对待不同空间线索的视觉细胞是特异的。(3)McCollough效应实验结果结论6/27/20241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想象横竖线,那么测试通常可以产生McCollough效应。而在诱导实验中如果让被试看横竖线条而要求它们想象红色与绿色,则测试不会产生麦氏效应。(3)McCollough效应实验Finke(1980)6/27/20241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4)选择性干扰实验请想象一个红的西红柿Perky(1910)6/27/20241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听觉表象组(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视觉表象组(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对两组被试进行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感受性的测试(4)选择性干扰实验Segal和Fusella(1970)过程6/27/202414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4)选择性干扰实验结果6/27/202415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实验材料:图画/文字;一致/不一致被试任务:究竟哪一个较大实验假设:若只有言语表征,RT图片判断RT字词判断若存在表象表征,RT不一致图对RT一致图对过程6/27/202416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存在表象表征;客体大小主要以表象来表征的。结果结论RT图画判断RT字词判断RT不一致图对RT一致图对6/27/202417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6/27/202418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平面对立体对镜像对实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Shepard&Metzler(1971)过程6/27/202419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1.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反应时及其发展趋势相同。2.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3.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结果6/27/202420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反应时与方位差有线性关系经过1600次试验,被试仍不能认出任何单独的图形被试口头报告也支持心理旋转的设想Shepard等人还排除了代码比较的设想6/27/20242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符旋转Cooper&Shepard(1973)材料6/27/20242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符旋转实验程序:)速示器随机呈现,一次一个)提供先行信息(字符及其方位)被试任务:做“正”或“反”判断,不管具体方位实验记录:RT过程Cooper&Shepard(1973)6/27/20242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符旋转以下5种条件无前行信息有字符前行信息有方位前行信息字符、方位分开呈现字符、方位结合呈现Cooper&Shepard(1973)条件图7-11字符和字符方位结合的前行信息的实验6/27/202424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符旋转结果Cooper&Shepard(1973)0和360,RT较少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后,RT增长,180时,RT最长以180为界,两侧对称同样60的旋转,120到180RT的增加,要大于0到60RT的增加有提示的情况下,被试的判断不受图形旋转程度的影响(心理准备)6/27/202425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符旋转结论Cooper&Shepard(1973)被试在完成作业时出现了心理旋转的过程,他们把倾斜的字母在心理的平面上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作出正向或反向的判断。6/27/202426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的验证材料:多边形程序:呈现某个多边形及其方位后,要求被试将该图形的表象旋转到规定的方位(一半顺时针,一半逆时针),记录完成旋转所需时间(准备时间)。呈现刺激样本,要求被试正反判定,记录反应时(反应时)Cooper&Shepard(1984)过程6/27/202427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的验证Cooper&Shepard(1984)*反应时岁方位变化基本没有变化*事先心理旋转时间随偏离度数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结果6/27/202428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过程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6/27/202429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的连续性实验材料:同(心理旋转),手柄状图形实验程序:图形甲-图形乙(相继呈现)被试任务:先旋转(告知方向但不知道角度),后判断甲乙是否相同结果记录:图形乙呈现后,被试判断的RT预期结果:RT短,且不随方位差而变化Metzler(1973)间隔时间=两个有方位差的图形同时呈现时的心理旋转时间,(根据53/s的结果)过程6/27/202430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旋转的连续性Metzler(1973)被试的心理旋转经历了一些中间阶段,而非跳跃式的从一个角度直接转到另一个角度。结论6/27/20243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6/27/20243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心理扫描Kosslyn等认为,表象具有大小、方位等空间特征,可以被扫描。6/27/20243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距离效应Kosslyn(1973)实验材料:图片,如汽艇、汽车等;让被试记住图片,并产生表象实验程序:1)“注视”表象中客体的某一部分(如船尾)2)“注视”整个表象被试任务:主试说出图片中某一物体的名称(如船首的旗帜)被试做“有”或“无”的反应实验记录:RT过程6/27/202434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距离效应Kosslyn(1973)表象可以被扫描,扫描时间随距离而增加结果扫描距离越大(如船尾到船首),RT越长对于注视整个表象的被试,无这种RT的差别结论6/27/202435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距离效应实验材料:一张虚构的地图,上有树木、村庄、房屋等(7个物体,21种距离),要求被试学习其准确位置实验过程:主试说出某个地名被试提取地图表象,并注视该地点主试说出另一个地名被试沿着想象中的黑点进行扫描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实验记录:(Kosslyn等,1978)过程6/27/202436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距离效应(Kosslyn等,1978)表象扫描所需时间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表象是类似图画的表征,它可以得到加工,而不是一种副现象。结果6/27/202437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补充:比较实验过程:与上述实验基本相同,但一个重要差别是:不提表象扫描,被试听到第二个地点后,只需快速判断该地点是否存在结果:被试做出判定所需时间不随两地点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结论:心理扫描存在批评:Pylyshyn(1981)认为,被试在上述Kosslyn的心理扫描实验中,并没有真的对表象进行扫描,只不过是对任务的要求作出反应而已。6/27/202438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大小效应小的客体总不如大的客体容易看清楚。如果说表象类似知觉,那么表象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呢?6/27/202439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大小效应1Kosslyn(1974,1975)实验过程:想象兔子大象,兔子苍蝇被试回答:哪个兔子大?兔子有耳朵吗?研究假定:大象边的兔子更小苍蝇边的兔子细节更清晰发现苍蝇旁兔子的细节,比发现大象旁兔子的节快210ms(在大的表象中“看出”事物的特征比较容易,与客观实物一样。)过程结果6/27/202440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大小效应2Kosslyn(1974,1975)在实验中通过训练使被试形成四种颜色正方形,它们之间各相差6倍。实验时主试首先说出一种颜色和一个动物,要求被试把该动物想象成与颜色框一样大。然后就动物身上是否具备某一特征请被试进行真伪判定,记录反应时。过程6/27/20244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大小效应2Kosslyn(1974,1975)被试判定小的正方形中的动物是否具有该特征所需的时间要多于大的正方形中的动物。结果6/27/20244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大小效应的争论当被试构成一个较小表象时,只有少数命题收到激活,因此细节的东西不易发现。反驳:Kosslyn(1980),当被试不被要求去构成表象时,不会产生大小效应。“猫有爪子吗?”快于“猫有头吗?”未构成视觉表象时,前者快,因为前者联系频率高;当被试构成表象时,后者更快,因为头更大。6/27/20244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6/27/202444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对知觉的促进实验材料:8个大写字母实验过程:首先要求被试形成某个正的大写字母的表象(两种情况),然后被试自己按键,速示器随即呈现一个相应的“大的”或“小的”大写字母。被试任务:判定所呈现的字母与表象的字母是否相同,不管其大小如何。Hayes(1973)过程6/27/202445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字母类别相同字母不同字母投射的表象大小小大小大字母大小小大小大小大小大实验日1336385450330460450440445232237536030042542538041033153453553004003953954304325340395275415415420430平均324.5361.2390.0301.2425.0421.2408.7428.7如果当前要知觉的字母的大小与事先表象出的该字母的大小一致时,识别所需要的时间要少于大小不一致的字母。表7-1不同条件下字母判断的反应时(中数/ms)对知觉的促进Hayes(1973)结果6/27/202446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对记忆的作用通过等级评定法把词分为具有高表象值和低表象值两种。在一个词对里,刺激词和反应词分别具有高的表象值和低的表象值这样,配成四种。高-高:乞丐-教堂高-低:教堂-实际低-高:行为-街道低-低:德行-背景Pavio(1968)过程6/27/202447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对记忆的作用Pavio(1968)表象在一些字词识记中起着中介作用,是有利于学习和记忆的。结论6/27/202448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补充实验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或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数目远多于字词的数目。说明:视觉的表象信息可以得到同时加工,表现出一定的优势。Paivio(1969)6/27/202449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3组指示语不同的实验要求将两个词所表示的客体形成相互联系的表象要求形成两个词所表示的客体单独的表象控制组,无表象补充实验Bower(1970)6/27/202450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补充实验Bower(1970)形成相互联系的表象的被试组在回忆上优于其余两组,但3组被试在再认上,则没有什么差别。联系-组织假说结果6/27/202451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身高排序ABCDEFG“B和C谁更高?”慢于“A和F谁更高?”证明表象在推理中的作用。Woocher(1978)6/27/202452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6/27/202453新版认知心理学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