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肿瘤的MRI表现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58111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9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管肿瘤的MRI表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椎管肿瘤的MRI表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椎管肿瘤的MRI表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管肿瘤的MRI表现椎管肿瘤的MRI表现1 椎管肿瘤髓内肿瘤a.室管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血管母细胞瘤髓外肿瘤1.髓外硬膜下肿瘤a.神经源性肿瘤1)神经节瘤 2)神经鞘瘤(雪旺细胞瘤)3)神经纤维瘤 b.脊膜瘤2.髓外硬膜外肿瘤a.转移瘤 b.淋巴瘤 椎管肿瘤2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5%,肿瘤常沿脊髓长轴浸润性生长,脊髓多不规则增粗,肿瘤可发生液化坏死和囊变,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甚至消失。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5%,肿瘤常沿脊髓长轴浸润性生长,3室管膜瘤 (1446563 张浩)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等部位的室管膜残留物,是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儿童少见,约60%的室管膜瘤位于脊髓圆锥部、马尾及终丝内,也可位于颈髓。发生种植转移及形成脊髓空洞是本病较为特征性改变。室管膜瘤的血供丰富,常可自发性出血,并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室管膜瘤 (1446563 张浩)4室管膜瘤的MRI表现肿瘤所在部位的脊髓梭形膨胀增粗,实性部分在T1上为中等信号,但低于脊髓实质,在T2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行部分显著强化。肿瘤可因其内部出血、囊变而强化不均匀。颈髓室管膜瘤的出血灶常位于肿瘤边缘-该类肿瘤的特点之一。继发性脊髓空洞表现为脑脊液信号强度。室管膜瘤的MRI表现肿瘤所在部位的脊髓梭形膨胀增粗,实性部分5星形细胞瘤 是成人第二常见、儿童最常见的髓内肿瘤。肿瘤沿脊髓纵轴发展,往往累计多个脊髓阶段,甚至脊髓全长,脊髓明显增粗,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常见偏心、小而不规则的瘤内囊变,肿瘤头端或尾端可发现合并的脊髓空洞症。肿瘤好发于颈、胸段脊髓,常为多节段侵犯。星形细胞瘤 6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受累脊髓弥漫增粗,病灶边界欠清欠清,肿瘤在T1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上呈高信号,发生出血、坏死、囊变时,肿瘤信号不均匀,急性脊髓出血在T1上呈高信号,坏死、囊变的信号表现与脊髓空洞类似,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强化,并可清楚显示肿瘤边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受累脊髓弥漫增粗,病灶边界欠清,肿瘤在7室管膜瘤VS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多位于圆锥及马尾神经,而75%的星形细胞瘤位于颈、胸段脊髓;室管膜瘤累及范围一般较小,而星形细胞瘤累及范围广泛;室管膜瘤占据整个脊髓横径,且肿瘤边界较清楚,髓内囊变不易发现,肿瘤两端囊变常见,而星形细胞瘤多呈偏心性生长,常位于脊髓偏侧和后部,肿瘤边界不清楚,囊变、出血的机会较室管膜瘤少。室管膜瘤VS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多位于圆锥及马尾神经,而75%8血管母细胞瘤 (1297090 王富民)40岁以前好发,肿瘤由富含血管的肿瘤结节和囊肿构成。肿瘤有广泛生长倾向,有时沿神经后根或终丝延伸到髓外硬膜外。血管母细胞瘤发生于胸髓者占全部病例的50%,颈髓占40%,80%为单发病灶,约43%的血管母细胞瘤可见肿瘤内部囊肿。血管母细胞瘤 (1297090 王富民)9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血管母细胞瘤多偏于脊髓背侧,脊髓明显增粗,瘤体上下方脊髓内多伴有脊髓空洞,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改肿瘤分为大囊小结节和实性肿块两型,可呈多中心性生长。囊变出现率高并可延伸到肿瘤之外,随回波时间的延长,肿瘤结节的信号衰减,而囊肿信号增高,囊肿周围有清晰囊壁,增强扫描小结节和实性肿块均匀强化,但囊肿不强化。脊髓背侧见到点状、条索状脊髓背侧见到点状、条索状的血管流空的血管流空为特征性表现。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血管母细胞瘤多偏于脊髓背侧,脊髓明显10血母VS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后两种肿瘤瘤体的囊变区均较小,而结节较大,增强扫描实性部分的强化不均匀,而且强化程度不及血母明显,瘤体内看不到流空血管流空血管。血母VS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后两种肿瘤瘤体的囊变区均较小,而11髓外硬膜下肿瘤一.神经源性肿瘤 1.神经鞘瘤(雪旺细胞瘤)1429350 邵桂林 1343737 冯云好发于20-60岁,男性略多;腰段略多,颈胸段次之,肿瘤多呈孤立结节状,有完整包膜,常与12个脊神经根相连,与脊髓无明显相连,多伴有脊髓水肿软化,肿瘤内可有囊变、坏死和脂肪变性,肿瘤可从硬模囊向椎间孔方向生长,使相应椎间孔扩椎间孔扩大大,延及硬模内外的肿瘤常呈哑铃状哑铃状。髓外硬膜下肿瘤一.神经源性肿瘤12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1:与脊髓信号相等或略高于脊髓,T2:呈高信号,肿瘤内部可发生囊变、坏死引起相应的信号改变,增强:所有神经鞘瘤都呈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强化显著强化。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1:与脊髓信号相等或略高于脊髓,T2:132.神经纤维瘤 好发于20-40岁,常多发,为无包膜、边界欠清的梭形肿瘤,肿瘤内很少发生囊变、坏死,肿瘤沿神经走行生长。2.神经纤维瘤 好发于20-40岁,常多发,为无包膜、边界欠14神经纤维瘤的MRI表现T1:低或中等信号,T2:中或高等信号,增强:显著强化,显著强化,平扫T2可见“靶征靶征”,即病灶中心胶原纤维组织呈低信号,周边粘液基质成分呈环形高信号-特征性表现。神经纤维瘤的MRI表现T1:低或中等信号,T2:中或高等信号153.脊膜瘤(1448496 张存芬)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单发多见,肿瘤基底较宽,与硬脊膜粘连较紧,好发于中上胸段脊髓(占80%),其次为颈段(占15%),而腰段少见。3.脊膜瘤(1448496 张存芬)16脊膜瘤的MRI表现T1:中等或略低信号,T2:中等或略高信号,若内部有钙化,则钙化在T1、T2上均呈低信号。病灶多呈卵圆形,以宽基底或无蒂附着在脊髓背侧的硬脊膜上,增强:均匀强化,邻近硬脊膜也可见线状强化,为特征性的“硬膜尾征硬膜尾征”,此肿瘤钙化率高,很少引起椎间孔扩大,表现为哑铃型者少见,为不同于神经鞘瘤之处。脊膜瘤的MRI表现T1:中等或略低信号,T2:中等或略高信号17硬膜外肿瘤1.转移瘤2.淋巴瘤硬膜外肿瘤1.转移瘤18大家鼓掌啊!大家鼓掌啊!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