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456523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急诊科科设置及管理置及管理_图文文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急诊科设置及管理1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东昌府人民医院东昌府人民医院马秋平马秋平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东昌府人民医院马秋平2第三章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 急诊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学医疗、教研的基地,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 急诊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3急诊科设置及管理_图文课件4加强急诊管理 提高救护质量加强急诊管理 提高救护质量5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一)急诊科的任务和特点(一)急诊科的任务和特点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一)急诊科的任务和特点6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的任务1 急诊:接待处理日常急诊就诊的各种患者。急诊:接待处理日常急诊就诊的各种患者。2 急救: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诊疗、急救: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诊疗、病情观察是急诊病情观察是急诊科的重要任务。科的重要任务。3 转运:急诊患者初步处理后,运送至各病区、手术室、监护室等。转运:急诊患者初步处理后,运送至各病区、手术室、监护室等。4 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5 急救医学的科研、教学与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教学与培训急诊科的任务1 急诊:接待处理日常急诊就诊的各种患者。7急诊科的特点急诊科的特点1 急急2 忙忙3 杂杂4 险险急诊科的特点8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急诊科的布局急诊科的布局和设置急诊科的布局9急诊科的布局急诊科的布局应独立或相对独立,标志醒目,有明显的指路标志,夜间有指路灯标明,便于寻找。面积应与全院总床位数及急诊就诊总人数成合理比例。有独立的出入口,门口门厅宽敞,以利于担架、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的流动。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与合理的布局,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以及良好的就医环境。急诊科的布局应独立或相对独立,标志醒目,有明显的指路标志,夜10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重症病人的场所,设有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单元。布局以方便病人就诊为目的,要有专用通道和宽畅的出入口,标志和路标醒目,缩短就诊时间,争取抢救时机。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重症病人的场所,设有相对独立的11急诊科的布局急诊科的布局预检分诊室预检分诊室抢救室(须备有抢救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等)抢救室(须备有抢救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等)诊疗室(内、外科)诊疗室(内、外科)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治疗室治疗室急诊注射室急诊注射室观察室(医院总床数的观察室(医院总床数的5%)重症监护室(一般为重症监护室(一般为46张病床)张病床)隔离室以及洗胃室隔离室以及洗胃室急诊科的布局预检分诊室12急诊科的布局急诊科的布局辅助设施:辅助设施:急诊挂号室急诊挂号室 急诊收费处急诊收费处 急诊药房急诊药房 急诊检验室急诊检验室 急诊超声室急诊超声室 急诊急诊X光室光室 急诊室急诊室急诊科的布局辅助设施:13具体设置与布局具体设置与布局预检分诊处急诊诊室具体设置与布局预检分诊处14急诊抢救室监护室急诊抢救室15急诊观察室急诊手术室急诊观察室16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人员编制急诊科人员编制根据规模确定编制根据规模确定编制发展趋势:专业急诊医护人员发展趋势:专业急诊医护人员注意:新老搭配,梯队建设注意:新老搭配,梯队建设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人员编制17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科(室)的人员组成:急诊科(室)的人员组成:有有5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的住院或全科医生和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还应配备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的住院或全科医生和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还应配备卫生员、担架员、安保人员及有关医技人员。卫生员、担架员、安保人员及有关医技人员。急救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院长任组长,成员有医务科长,各大专科主任,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院长任组长,成员有医务科长,各大专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或急诊室负责人、护士长等。科主任或急诊室负责人、护士长等。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科(室)的人员组成:18急诊科的设置急诊科的设置原则:有利于病人的就诊原则:有利于病人的就诊;最大限度地节省诊前时间。最大限度地节省诊前时间。5005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急诊室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急诊室500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急诊科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急诊科急诊病人应实行分科式急诊急诊病人应实行分科式急诊急救病人实行集中式抢救、监护和留观急救病人实行集中式抢救、监护和留观急诊科的设置原则:有利于病人的就诊;19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一)急救绿色通道(一)急救绿色通道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一)急救绿色通道20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目的:能及时、有效的抢救病人。目的:能及时、有效的抢救病人。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21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有两种形式:绿色通道有两种形式:1 将危重患者直接送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简化分诊挂号、就诊程序。将危重患者直接送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简化分诊挂号、就诊程序。2 单病种绿色通道,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合作,某些疾病在急诊科抢救的同时,联系专单病种绿色通道,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合作,某些疾病在急诊科抢救的同时,联系专科医生直接将患者送人专科病房或导管室、腔镜室等进行救治。科医生直接将患者送人专科病房或导管室、腔镜室等进行救治。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有两种形式:22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首诊负责制、记录制度、转移护送制度备用药管理制度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23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1)(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 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种类型急、危、重症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种类型急、危、重症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通道。(2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设立急救绿色通道专设立急救绿色通道专线线1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2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标志3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设备设备4急救绿色通道(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方便有效的通讯24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3 3)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ABCD 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24h24h值班,院内急值班,院内急诊会诊诊会诊1010内到位。内到位。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人员均应能熟练胜任各自工作节人员均应能熟练胜任各自工作,临床人员必须临床人员必须有两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有两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设立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小组,由医院业务设立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小组,由医院业务院长领导,包括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和各相关院长领导,包括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和各相关科室领导。科室领导。急救绿色通道的各环节人员应定期探讨出急救绿色通道的各环节人员应定期探讨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不断完善急救绿色通现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不断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的衔接工作。道的衔接工作。急救绿色通道(3)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ABCD 急救25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4)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 制度制度3急救绿色通道转移护送制急救绿色通道转移护送制度度1急救绿色通道首诊负责制急救绿色通道首诊负责制4急救绿色通道备用药管理制度:急救绿色通道备用药管理制度:按需先用药,后付款按需先用药,后付款2急救绿色通道记录制度急救绿色通道记录制度急救绿色通道(4)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 制度3急救绿色通道26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凡第一个接待急诊病人的科室和医师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凡第一个接待急诊病人的科室和医师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首诊负责制:27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二)急诊科护士素质要求: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二)急诊科护士素质要求: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28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三)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三)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第二节 急诊科的管理(三)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29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1 完善的急诊护理组织架构:急诊护理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与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 稳定的急诊护理专业队伍3 明确的各级护士职责4 健全的规章制度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30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5 优化的急诊工作流程:救治流程;抢救流程;转归流程。6 完善的急救备用物质管理机制:各种抢救物品、药品要实行“四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原则上急救仪器不得轻易外借。每周检查仪器设备功能及保养清洁,并记录。有故障的仪器悬挂故障牌,转移至非医疗区,及时送修。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5 优化的急诊工作流程:救治流程;抢救31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7 具有法律效应的医护记录:书写规范、及时、完整,字迹清晰、陈述准确。抢救时未及时记录的,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据实补记,避免涂改,医护一致。8 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7 具有法律效应的医护记录:书写规范、32急诊科主要工作制度(一)预检分诊制度(一)预检分诊制度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护士承担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护士承担预检护士必须坚守岗位预检护士必须坚守岗位良好服务,合理分诊良好服务,合理分诊急诊科主要工作制度(一)预检分诊制度33预检分诊制度预检分诊制度根据病情,优先安排危重患者就诊根据病情,优先安排危重患者就诊危重患者,边抢救边通知有关人员危重患者,边抢救边通知有关人员成批伤员的抢救,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组织抢救工作,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及时成批伤员的抢救,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组织抢救工作,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通知有关部门掌握就诊范围,做好解释工作掌握就诊范围,做好解释工作预检分诊制度根据病情,优先安排危重患者就诊34(二)急诊室工作制度(二)急诊室工作制度高度责任感,不得推诿病人高度责任感,不得推诿病人急诊室药物、用物实行四固定管理急诊室药物、用物实行四固定管理工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岗工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岗治疗时严格查对,防止差错治疗时严格查对,防止差错做好各类统计工作做好各类统计工作(二)急诊室工作制度35(三)首诊负责制度(三)首诊负责制度第一个接待病人的科室为首诊科室第一个接待病人的科室为首诊科室凡多发伤、跨科疾病、诊断未明伤病员,首诊科室承担主要诊治责任,负责到底凡多发伤、跨科疾病、诊断未明伤病员,首诊科室承担主要诊治责任,负责到底需转院病人,首诊科室报告医务科,落实接受医院需转院病人,首诊科室报告医务科,落实接受医院涉及两个科以上疾病患者的收治,可组织会诊,由医务处协调涉及两个科以上疾病患者的收治,可组织会诊,由医务处协调(三)首诊负责制度36(四)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四)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室有呼救权和转诊权急诊抢救室有呼救权和转诊权室内各类药品、物品随时备用,不外借,每班交接并记录室内各类药品、物品随时备用,不外借,每班交接并记录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抢救困难时,应请示上级,及时解决抢救困难时,应请示上级,及时解决抢救工作记录准确、及时、清晰、扼要、完整抢救工作记录准确、及时、清晰、扼要、完整医护密切配合,口头医嘱复述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补写医嘱和处方医护密切配合,口头医嘱复述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补写医嘱和处方(四)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37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各种急救药物使用后安瓿集中保存,以便查对和统计各种急救药物使用后安瓿集中保存,以便查对和统计成批抢救病人边抢救边上报成批抢救病人边抢救边上报病人抢救后,待病情稳定后送相关科室治疗,送前通知相关科室病人抢救后,待病情稳定后送相关科室治疗,送前通知相关科室除工作人员外,一切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室除工作人员外,一切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室急救后各种物资及时清理、消毒、补充、保持备用,对住院治疗病人定期追踪急救后各种物资及时清理、消毒、补充、保持备用,对住院治疗病人定期追踪急诊室抢救工作制度各种急救药物使用后安瓿集中保存,以便查对和38(五)急诊留观制度(五)急诊留观制度留观对象留观对象接诊医生通知观察室医护人员,并交代病情接诊医生通知观察室医护人员,并交代病情留观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医生及时处理观察病人留观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医生及时处理观察病人观察室护士及时巡视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置观察室护士及时巡视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置(五)急诊留观制度39留观时间一般为留观时间一般为24小时,最多小时,最多5天天(特殊除外)(特殊除外)值班医生或负责医生及时交代病情值班医生或负责医生及时交代病情医护人员下班前巡视病房,做好床旁交接班医护人员下班前巡视病房,做好床旁交接班及时动员病人离院,并交代注意事项及时动员病人离院,并交代注意事项留观时间一般为24小时,最多5天40(六)救护车使用制度(六)救护车使用制度专供抢救运送病人使用,不得调作他用专供抢救运送病人使用,不得调作他用司机轮流值班,由急诊科调度司机轮流值班,由急诊科调度随时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建立车辆出车登记制度建立车辆出车登记制度按标准收费按标准收费(七)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七)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八)出诊制度(八)出诊制度(六)救护车使用制度41u涉及法律问题伤病员的处理涉及法律问题伤病员的处理u对于自杀、他杀、交通事故、殴打致伤及其他涉及法律纠纷的伤病员,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对于自杀、他杀、交通事故、殴打致伤及其他涉及法律纠纷的伤病员,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提高法制观念提高法制观念u预检护士通知上级,并报告治安部门,保护好医疗资料预检护士通知上级,并报告治安部门,保护好医疗资料u开具验伤诊断证明应实事求是开具验伤诊断证明应实事求是u服毒病人,及时送毒物鉴定,昏迷病人应清点财产并妥善保管服毒病人,及时送毒物鉴定,昏迷病人应清点财产并妥善保管u涉法留观病人,应有家属及公安人员陪守涉法留观病人,应有家属及公安人员陪守涉及法律问题伤病员的处理42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急杂杂忙忙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杂忙43急诊抢救服务流程急诊抢救服务流程急诊抢救服务流程44病人病人接、分诊接、分诊报告医务科报告医务科重大抢救重大抢救危重急诊、即刻救护危重急诊、即刻救护EICU或或ICU监护监护清创缝合或清创缝合或急诊手术急诊手术专科会诊辅助检查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图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图分专科急诊就诊分专科急诊就诊住专科住专科病房病房留观留观转院转院离院离院回家回家报告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特殊传染病、涉及法律问题特殊传染病、涉及法律问题病人接、分诊报告医务科重大抢救危重急诊、即刻救护EICU或I45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一)概述(一)概述第三节 急诊分诊(一)概述46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概述:分诊就是分类,是指急救部门根据患者的分类和分级,决定谁应优先治疗,确概述:分诊就是分类,是指急救部门根据患者的分类和分级,决定谁应优先治疗,确定适当的治疗场所并开始紧急的挽救生命的治疗。目标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定适当的治疗场所并开始紧急的挽救生命的治疗。目标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点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第三节 急诊分诊概述:分诊就是分类,是指急救部门根据患者的47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二)急诊分诊程序:接诊(二)急诊分诊程序:接诊(二)急诊分诊程序:接诊(二)急诊分诊程序:接诊分诊分诊分诊分诊处理处理处理处理第三节 急诊分诊(二)急诊分诊程序:接诊分诊处理48接诊接诊热情接待病人,针对不同病情予以合理安置。对于转送来的病人,应与护送人员一起热情接待病人,针对不同病情予以合理安置。对于转送来的病人,应与护送人员一起搬运病人并合理安置。搬运病人并合理安置。注意:保持绿色通道通畅,做好患者信息登记。注意:保持绿色通道通畅,做好患者信息登记。接诊热情接待病人,针对不同病情予以合理安置。对于转送来的病49分诊分诊是对来院急诊就诊的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是对来院急诊就诊的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分诊时间一般在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分诊时间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分钟内完成。分诊是对来院急诊就诊的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50分诊的目的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病人的就诊次序,优先处理危急病人。有效控制急诊室的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就诊地点。尽快提供初步的急救程序及适当的护理措施。与病人建立可信关系,及时沟通。安抚及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并提供适当的健康指导。运用分诊技术,给病人进行病情分级。分诊的目的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病人的就诊次序,优先处理危51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分诊分诊方法:望、闻、问方法:望、闻、问技巧:技巧:SOAP公式:主诉、观察、估计、计划公式:主诉、观察、估计、计划PQRST公式:诱因、性质、放射、程度、时间。(适用疼痛病人)公式:诱因、性质、放射、程度、时间。(适用疼痛病人)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分诊方法:望、闻、问52(二)分诊 公式 将分诊概括为公式,即:S(主诉):收集病人和陪人告诉的所有材料。O(观察):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A(估计):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P(计划):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二)分诊 公式53 公式:适用于疼痛患者的分析P(诱因):疼痛的诱因是什么?怎样可以使之缓解?怎样使之加重?Q(性质):疼痛是什么性质的?是否可以描述?R(放射):疼痛位于什么地方?是否向其他地方放射?S(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可比喻为110的哪个数字?T(时间):疼痛的时间有多长?何时开始?何时终止?持续多长时间?(二)分诊 公式:适用于疼痛患者的分析(二)分诊54 急急 诊诊 分分 诊诊病情分类病情分类类:危急症类:危急症类:急重症类:急重症类:亚紧急症类:亚紧急症类:非紧急症类:非紧急症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很快会导致生命危险有潜在危及有潜在危及生命的可能生命的可能一般急诊急性症一般急诊急性症状不能缓解的病人状不能缓解的病人可等候可等候 急 诊 分 诊病情分类类:危急症类:急重症类:亚55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 第一类:需紧急抢救,立即处理 第二类:优先就诊 第三类:病人病情较稳定,但仍需在36 小时内治疗者 第四类:病人病情轻,无生命危险,可在门诊治疗或次日就诊者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56急诊病情等级急诊病情等级等级等级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常见病例常见病例常见病例常见病例类:类:危急症危急症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心脏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呼吸困难、急性重度中毒、创伤严重的呼吸困难、急性重度中毒、创伤类:类:急重症急重症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急剧变化 外科危重急腹症,突发剧烈头痛,开放性创伤、严重骨折,外科危重急腹症,突发剧烈头痛,开放性创伤、严重骨折,类:类:亚紧急亚紧急急症不能缓解的病人,没有急症不能缓解的病人,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 高热,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高热,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类:类:非紧急非紧急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 轻、中度发烧,感冒,皮疹,轻、中度发烧,感冒,皮疹,急诊病情等级等级特点常见病例类: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心脏57处理处理 是将进入急诊室的病人,经评估分诊后,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病情,给予及时合理的处置。处理58处理1.一般病人处理:专科处理病房、观察室、离开医院。2.危急重病人处理:紧急抢救、急诊手术3.传染病病人处理:隔离、转相应病区、报卡、消毒隔离。4.成批伤病员处理:积极抢救、协调分流。5.特殊病人处理:通知相应部门或亲属6.病人转运处理:做好途中陪送监护、交接工作7.清洁、消毒处理:做好用品、场地及排泄物的处理。8.及时完善各种处理记录处理1.一般病人处理:专科处理病房、观察室、离开医院。59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急诊分诊(三)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次级评估、动态评估(三)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次级评估、动态评估(三)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次级评估、动态评估(三)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次级评估、动态评估第三节 急诊分诊(三)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次级评估、动60初级评估又称快速评估:是指对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有重点地快速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额分科,25分钟内完成评估。遵循顺序,包括:气道和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和脑灌注;神志状况;暴露患者。目的:快速识别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初级评估又称快速评估:是指对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有重点地快速收61次级评估经过初级评估后,类危急症与类急重症的患者分流至抢救室抢救监护,类亚紧急与非紧急的患者情况稳定,进行次级评估。目的:识别疾病与损伤的指征,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是为了诊断疾病。次级评估经过初级评估后,类危急症与类急重症的患者分流至抢62动态评估对急诊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一般应隔510分钟再评估一次,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分类和就诊顺序动态评估对急诊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一般应隔510分钟再评估一63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恐惧感:多是由于急危重症而引起的不安与恐惧恐惧感:多是由于急危重症而引起的不安与恐惧 优先感:认为自己的疾病最重,需要最先处理优先感:认为自己的疾病最重,需要最先处理 陌生感:对就医环境及医务人员不熟悉而感到的陌生陌生感:对就医环境及医务人员不熟悉而感到的陌生 无助感:由于疾病复杂、检查繁多,使之不能及时得无助感:由于疾病复杂、检查繁多,使之不能及时得 到疾病信息,从而产生的焦虑及无助到疾病信息,从而产生的焦虑及无助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64急诊工作中如何做好护患沟通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快速准确地分诊、分流;主动实施健康教育 对待病人热情真诚、处理问题沉着果断、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合理安排检查、治疗、护理操作,避免医疗救治时间耽搁;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提供适当的心理安慰;对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及死者的善后处理。急诊工作中如何做好护患沟通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65 仪器设备维护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抢救监护仪器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监护仪、洗胃机、吸引器、供氧装置、血压计、护理用具等手术用设备: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各类急救手术器械等出诊车设备:便携式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筒、吸引器、急救出诊箱等 仪器设备维护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66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除除 颤颤 仪仪洗洗 胃胃 机机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除 颤 仪洗 胃 机67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呼吸机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器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呼吸机简易呼吸器68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微型呼吸机微型呼吸机监护仪监护仪抢救监护仪器设备(部分)微型呼吸机监护仪69急救室一角急救室一角70救护车救护车71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1.急救医疗设备帐目清楚,帐物相符2.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妥善使用,及时清点及检查,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3.新添仪器须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4.贵重仪器应制定仪器操作规程,并做好使用记录5.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操作6.未经操作培训的人员不得随意使用仪器7.医院设备处定期检修8.各类仪器定位放置,做好保养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1.急救医疗设备帐目清楚,帐物相符72谢谢谢谢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