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培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456214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8.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简介n n邢同渊,潍坊学院副教授,特教教研室主任,邢同渊,潍坊学院副教授,特教教研室主任,潍坊幼潍坊幼教特教教特教执行主编,山东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执行主编,山东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山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专家指导组专家,小组成员,山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专家指导组专家,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高级培训导师。山东省特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高级培训导师。山东省特教学会理事。曾先后获得过曾先后获得过“昌乐县优秀教师昌乐县优秀教师”、“潍坊市教育科研潍坊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进个人”、“潍坊市特殊教育优秀工作者潍坊市特殊教育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等荣誉称号。称号。n n主编:主编: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常识教学法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常识教学法、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与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上、(上、下)、下)、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n n著:著: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合著)、(合著)、特殊儿童随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班就读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n n参编特教书籍多部参编特教书籍多部n n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n n主持或参加多项课题研究。主持或参加多项课题研究。6/27/2024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概念、分类n n(一)概念n n1有关“智力障碍”一词的称呼n n智力落后、智力低下、弱智、智力残疾、智力缺损、智力障碍、智能不足 智能障碍等。6/27/2024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n n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于于20062006年年1212月月1313日由日由联合国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于大会通过,并于20072007年年3 3月月3030日开放供签字。日开放供签字。公公约约有有146146个签字国,有个签字国,有9090个缔约国批准了个缔约国批准了公约公约。这是有史以来。这是有史以来 在开放供签字之日获得签字数量在开放供签字之日获得签字数量最多的联合国公约。最多的联合国公约。n n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在是国际社会在2121世纪通过的第世纪通过的第一个一个综合性人权综合性人权公约,也是首个开放供区域一体化公约,也是首个开放供区域一体化组织签字的人权公约。它组织签字的人权公约。它 标志着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标志着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和方法发生了态度和方法发生了“示范性转变示范性转变”。n n序言指出:确认残疾是一个序言指出: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产生的结果。6/27/2024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残废”歧视+消极n n“残疾”弱化歧视+留有余地 n n“残障”残损在个体+障碍在环境 n n“障碍”近乎中性+积极环境n n“限制”中性平常+支持环境6/27/2024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定义定义n n(1 1)19831983年,美国智力落后协会(年,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DAAMD )智力)智力落后是指在落后是指在发展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一般智一般智力功能力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同时存在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适应行为方方面的缺损。面的缺损。n n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三个方面来理解:n n第一:发展时期第一:发展时期(1818岁以前)岁以前)n n第二:一般智力功能低于正常人平均水平第二:一般智力功能低于正常人平均水平n n 记忆力记忆力n n 观察力观察力n n智力五因素说智力五因素说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n n 想象力想象力n n 创造力创造力6/27/2024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七因素-九因素)美国哈佛教育研究所教授1983年提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自省智能。后又提出:自然观察智能、生存智慧智能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倾向都是有所不同的。6/27/2024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几乎所有个体都体现出多种智能的不同方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有机组合,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的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不同,通过教育可以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待特殊儿童,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儿童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变聪明和哪些方面变聪明。6/27/2024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在多元智能理论中,不存在所谓的特殊儿童,每一位儿童都各具潜能,通过教育可以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每一种智能在个体身上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位特殊儿童除了自身的弱势智能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智能,甚至还会有优势智能。因此,儿童的差异仅仅在于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教育不应只看到儿童的弱势智能,更要发现并促进儿童优势智能的发展,并把优势智能的特点转移到弱势智能,使弱势智能尽可能得到补偿。关注智能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儿童潜能。6/27/2024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对此学校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正确的看待智力障碍儿童,开发适合他们的课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把他们的发展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起点。n n人的智力功能通过智商体现出来,但智力不完全等同于智商:智力智商,智力智商6/27/2024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6/27/20241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第三、适应行为缺损n n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美国智能不足学会把社会适应性为分为八个方面:n n(1)感觉运动能力:如走、跑、跳、手眼协调等;n n(2)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理解语言的能力n n(3)自理能力:即吃饭、大小便、梳洗等能力n n(4)社会化:表现在与他人交往、微笑等上述四个方面是指婴幼儿的适应能力。6/27/20241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5)学习能力:主要指在学校掌握知识的能力n n(6)推理、判断能力n n(7)社会技能:主要指在处理团体活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n n上述三个方面是儿童、青少年的适应性行为。6/27/20241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8)职业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谋职、尊老爱幼等方面。这主要指青年和成年的适应行为。n n因此判定一个儿童是不是智力障碍儿童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6/27/20241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199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AMR)n n智力落后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6/27/20241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3)200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AMR)n n智力落后是指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技能;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n n(4)2010年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AAIDD)n n智力障碍是指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适应性行为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技能;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6/27/20241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分类1心理学上按智力障碍的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程度程度标准差标准差智商智商比奈量表比奈量表(SD16)韦氏量表韦氏量表(SD15)轻度轻度2.013.0068526955中度中度3.014.0051365440重度重度4.015.0035203925极重度极重度5.01以下以下19及及19以以下下24及及24以以下下6/27/20241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2.教育学上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分类:可教育的、可训练的、需要监护的n n3.心理学上按社会适应行为分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由重到轻)n n4.按照支持程度分按照支持程度分n n美国在1992年提出的最新的一种分类系统。n n按照所需的支持等级将智力障碍分为:间歇性支持、有限性支持、广泛性支持和全面性支持。6/27/20241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1.间歇性支持n n支持服务是一种零星的、视需要而定的,个体并非经常有此需要或者只有在个体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需要支持辅助(如失去工作或疾病状态等)。间歇性支持的程度可能有高有低。n n2.有限性支持n n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与需求程度较高者相比较,只需要较少的工作人员和较低的成本(如较短时间的就业训练或是从学校过渡到成人就业阶段的转变时期的支援)。6/27/20241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3.广泛性支持n n至少在某种环境(如工作中或家庭中)有持续、经常性的需要(如每天),并且没有时间的限制。n n4.全面性支持n n是恒常性的,并且需求的程度高,在多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终身需要。这种支持通常比广泛性或有限性的支持更具有强制性,而且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的参与。6/27/20241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特点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特点(一)身体特征1在身体的形态方面 是指身高、体重、肩宽、胸围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方面。有关表明:发育表现出和正常儿童一样的趋势,两类儿童略有区别,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正常儿童。轻度智障儿童其身体形态和正常儿童差异不大,但中、重度以上的智障儿童其身体形态的发育劣于正常儿童。从外观上看,绝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没有特殊的面貌,特别是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更是如此,只是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才显示出特殊的外貌。6/27/20242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在身体的机能方面在身体的机能方面 主要指脉搏、血压和肺活量方面,是反映心脏、血管和肺功能发育程度的重要生理指标。有关调查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心、肺和血管功能的发育情况基本符合正常规律,符合正常标准的。6/27/20242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在身体的素质方面在身体的素质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素质劣于正常儿童、并且智力障碍越严重,素质越差。有关调查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一分钟快速仰卧起坐、屈臂悬垂、立定跳远等三个方面发展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6/27/20242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4.特殊类型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特点(1)先天愚儿童(21三体、唐氏综合症)外部特征:鼻梁扁平,两眼外角上斜、眼球振颤、两眼眼距宽;伸舌,舌面呈“阴囊样”;关节韧带松弛;耳位低;四肢短小,皮肤干燥;通贯手,手指粗短、有的手指缺节,手掌厚而宽,atd角45。生殖器发育不良,性发育迟缓,但可能有生育能力。头颅小而圆,枕部扁平,前卤闭合迟,面部扁圆 6/27/20242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苯丙酮酸尿症 皮肤、毛发、眼珠的色素较少,多呈灰白色、黄褐色;口唇鲜红;肌肉常有不随意运动与痉挛;面貌呈“金发碧眼”,90患湿疹或皮炎。因苯乳酸和苯乙酸随尿和汗排出,故有一种霉味和鼠尿味;面部缺乏表情,情绪易激惹。6/27/20242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高级神经活动特征(二)高级神经活动特征1.大脑皮层的接通机能减弱,形成条件联系的能力特别是复杂的条件联系的能力差。2.保护抑制占优势,导致他们工作能力降低,极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3.第一、二信号系统发生脱节,导致其言语发展迟缓。4.高级神经过程的惰性特别严重,导致他们形成新的条件联系缓慢和思维的定势及惰性强。6/27/20242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三、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一)认知特点1.感知觉特点(1)感觉特点n n外部感觉特点:各感知觉器官的感受性较低,反映明显迟钝,不如正常儿童灵敏,对事物属性的辨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n n如:“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没有明显的痛觉,分不清咸淡,闻不出香臭等。n n内部感觉特点:内部感觉能力差,身体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差。6/27/20242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知觉特点n n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知觉信息容量小;n n知觉不够分化,知觉联系少,区分能力薄弱;n n知觉的恒常性差,整体性认识差;n n空间和时间知觉水平低,发展有障碍。n n知觉的主动性、积极性差,主动选择能力差6/27/20242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注意特点注意特点(1)注意的广度狭窄,范围较小;(2)注意的分配能力差;(3)注意的稳定性差,注意力短暂,不持久,不集中,容易分心;(4)注意转移能力差,不够灵活;(5)无意注意发展优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发展缓慢。6/27/20242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记忆特点(1)识记过程缓慢,范围狭窄,保持不牢固,再现不准确;(2)短时记忆困难;(3)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对识记材料处理困难,记忆的联想功能薄弱。(4)记忆材料缺乏目的性,有意识记差;(5)机械识记相对较好,意义识记能力差6/27/20242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4.思维特点(核心缺陷)(1)思维缺乏深刻性,概括能力差;(2)思维直观具体,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3)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目的性;(4)思维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性,调节功能差。6/27/20243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5.言语特点(1)言语发生晚,发展速度迟缓,言语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差,言语发展水平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2)言语过程存在着障碍,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和节律异常n n构音障碍:主要指在说话是发生的音素替代、歪曲、遗漏和添加多余音的语言异常现象;6/27/20243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声音障碍:主要指在音量、音调、音质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发音不准、吐词不清的现象。n n节律异常又称口吃,是一种口语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首音难发;二是声音过长;三是出现说话中断现象;四是出现连发;五是迅吃。(3)词汇贫乏、语法结构不完善和句子很简单。6/27/20243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个性特点1.情感特点(1)情绪、情感发生晚,发展慢,幼稚、不够分化;(2)情感体验不深刻,不稳定,表情贫乏、呆板;(3)缺乏高级的情感体验,高级的情感发展缓慢;(4)控制情感的能力差;(5)情感体验强度与外界刺激不相符合与适应。6/27/20243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意志特点(1)意志缺乏主动性、目的性,依赖性强;(2)行为活动易受暗示和固执;(3)难以抑制的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4)失败预期高于成功期待。6/27/20243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需要特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需要发展不协调:生物性需要占优势,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迟缓;(2)需要以自我为中心;(3)存在需要的亢进现象;6/27/20243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4.兴趣特点(1)兴趣单调、范围狭窄;(2)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尤以食物兴趣为主),精神兴趣较为薄弱;(3)兴趣深度低,稳定性差;(4)直接兴趣占优势,间接兴趣发展缓慢。5.动机特点n n动机不足,求知欲差。6.性格特点性格的焦虑程度高,易烦躁不安。6/27/20243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四、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别(一)鉴别的程序(一)鉴别的程序1.1.成立鉴别小组成立鉴别小组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专业人员、行政领导、家长。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专业人员、行政领导、家长。2.2.发现怀疑对象,进行初步筛查(筛查性测验量表)发现怀疑对象,进行初步筛查(筛查性测验量表)早期干预的对象;普通小学转介学生;日常观察怀疑早期干预的对象;普通小学转介学生;日常观察怀疑对象对象3.3.诊断诊断心理测量(诊断性测验量表)心理测量(诊断性测验量表)4.4.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5.给出对策给出对策安置、教育对策。安置、教育对策。6/27/20243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鉴别的内容1.医学检查:病因、神经系统疾病(1)生长发育史(2)疾病及疾病类型调查(3)现状观察、诊断:五官能力、神经系统、内分泌、染色体、身体机能。2.教育检查(1)学习成绩测量(2)日常表现:学习、交往(3)行为状况:缺陷行为6/27/20243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心理检查(1)智力测验:主要检查手段。n n筛查性测验:画人测验、瑞文测验n n诊断性测验:韦氏量表、比奈量表(2)社会适应行为评定(3)其他心理测验:记忆测验、协调能力测验。6/27/20243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五、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目标n n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首先决定于国家的教育目的,如果说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那么,教育目标则设为实现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具体的指标体系。而教育内容则是这个指标体系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6/27/20244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一)海外有关智力障碍教育目标概述1.美国:美国的柯克曾经提出智力障碍教育的三个目标:(1)职业的适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智力障碍教育的最高目标(2)社会的适应:充实社会经验,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3)个人的适应:处理自身的事务,养成健康的体魄,完善人格。6/27/20244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我国台湾:有的学者提出了四条智力障碍教育的目标(1)养成生活的自理能力(2)增强团体生活的能力(3)学习生活基本知能(4)准备将来的职业生活6/27/20244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中国大陆关于智力障碍教育的目标描述n n迄今为止,我国颁布了两个智力障碍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一个是1987年颁发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计划(征求意见稿),一个是2007年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1.1987年目标的描述: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进行描述,即:n n德育方面:“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的国民公德,懂得遵纪守法、讲究文明礼貌。”6/27/20244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和计算的初步能力。”n n体育方面:“发展学生的身心技能,矫正动作缺陷、增强身体素质。”n n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n n劳动方面:“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上述目标与国外相比更注重全面发展,内容更丰富。6/27/20244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2007年目标的描述n n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n n课程设置的六条基本原则6/27/20244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1 1)支持性原则)支持性原则n n即课程设置应强调即课程设置应强调支持性支持性理念,重视理念,重视个别化个别化教育。教育。根据儿童的差异性进行课程设置;关注儿童的学习根据儿童的差异性进行课程设置;关注儿童的学习特点,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满足儿特点,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满足儿童的个别需要;注重课程与教学实效,发展和促进童的个别需要;注重课程与教学实效,发展和促进儿童的能力和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儿童的能力和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n n(2 2)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n n即课程设置应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求知欲,即课程设置应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求知欲,尊重儿童的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知识的构建尊重儿童的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知识的构建与儿童周围世界紧密联系;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与儿童周围世界紧密联系;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认识、适应现代社会,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认识、适应现代社会,使儿童成为自然的关爱者、社会的生产者和环境的使儿童成为自然的关爱者、社会的生产者和环境的保护者。保护者。6/27/20244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发展性原则n n即课程设置应实现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实际需要,吸收现代社会发展及科技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和长期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安排康复训练内容和精选终身需要的基础知识技能,促进儿童美好生活的实现。n n选择性原则n n即课程设置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地方教育资源特点和儿童实际情况对课程有所选择。6/27/20244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统整性原则n n即课程设置应以儿童的学习特点为依据,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打破学科界限,密切联系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态度。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整体性。n n规范性原则n n即课程管理应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以国家课程为主导,加强地方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管理和督导,并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6/27/20244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我国不同程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1)轻度知识方面:学习一定的读写算知识,发展其一定的心智能力。如语文达到普通小学四、五年级水平,认读2300个常用字,能阅读简单的报纸、书信,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用正确的口语与人交往;数学达到相当于普通小学三年级水平,能用简单的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运算和简单的四则运算等。6/27/20244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生活能力方面:养成基本的生活能力,维护健康、与人交往所需的基本能力,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劳动技能方面:掌握一种或几种劳动技能,如炊工、清洁工等技术与能力,并学会相应的态度和习惯。6/27/20245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中度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穿脱衣服等。发展语言能力:用口语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发展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最基本的读写算知识。学习一些劳动的技能。6/27/20245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重度和极重度尽可能发展运动能力,克服、矫正各种运动缺陷。尽可能发展其有限的语言能力。尽可能发展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6/27/20245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附:美国不同程度智力落后儿童的附:美国不同程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n n(一)轻度:(一)轻度:n n1.学习沟通观念,学习说、读、听、写、算的基本习惯与技巧;n n2.学习了解自己及跟别人和睦相处;n n3.学习旅行和外出n n4.学习应付环境n n5.学习维护健康n n6.学习安全的生活6/27/20245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7.学习谋生n n8.学习家事n n9.学习处理钱财n n10.学习善用闲暇时间n n11.学习欣赏、创造和欣赏美n n12.学习成为负责任的公民6/27/20245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二)中度(二)中度n n1.自理能力的训练n n2.语言能力的发展n n3.知动协调的训练n n4.基本智能的学习n n5.谋生能力的培养n n(三)重度和极重度(三)重度和极重度n n只要能学会处理身边日常的、简单的少许的事即可,这就是很高的目标。6/27/20245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六、我国智力障碍教育的内容(一)决定教育内容的因素1.教育目的:社会的需要、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自身的特点首要的因素。2.教育目标直接因素。n n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教材(二)确定智力障碍教育内容的原则6/27/20245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1.教育内容力求适应智力障碍儿童的需要2.教育内容力求适应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阶段3.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照顾到智力障碍儿童的经验4.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有实用价值:6/27/20245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实用有三个含义:(1)教学内容能促进儿童发展,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发展的价值;(2)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态度与习惯,不仅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3)能用于儿童的生活,尤其是能用于儿童的校外生活(包括职业技能)6/27/20245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中重度以上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应以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为主,学科教育的内容只能为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服务。6/27/20245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三)2007年智力障碍教育的内容n n把课程内容分成:一般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两类1.一般性课程: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2.选择性课程: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6/27/20246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内容n n国家教委在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中将教育训练内容分为:1.生活适应:个人、家庭、社会和劳动生活适应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2.活动训练:感知训练、运动能力(肌能)训练、空间位置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3.实用语数:最基本的语文、算术知识和技能。6/27/20246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中度以上智力障碍教育需注意的问题1.教学过程形式的低幼化:2.多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正强化、负强化、代币制、惩罚、系统脱敏法。3.要开设专门的训练课,以训练主,矫正儿童的缺陷: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言语能力训练、交往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6/27/20246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6/27/20246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七、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教学过程(一)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过程的特点1.以直接经验为主:教学内容都应该让学生直接感知到。2.学习迁移能力差:促进学习上的正迁移。3.主动探求意识薄弱:用强化法强化儿童的学习行为。4.批判能力差:引导儿童善于批判的认识世界,特别是善于批判的认识自己的内心界。6/27/20246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智力障碍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2)教学方式手段必须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3)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是实现突出学生主体的手段。6/27/20246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以活动为主要形式(1)教学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没有活动就构不成教学过程;(2)教学中强调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儿童的活动完成教学任务;(3)儿童的活动既包括身体活动,又包括思维活动;(4)把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和个人活动有机结合。6/27/20246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1)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突出强调课外辅导的特殊性。(2)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起来,加强现场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3)把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6/27/20246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4.注重发展身心机能(1)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身体运动能力训练(2)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发展身体运动能力(3)在专门的特殊训练室内进行身体技能训练6/27/20246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5.积极强化希望行为(1)树立榜样(2)加强示范(3)及时鼓励6.矫正消退缺陷行为(1)针对问题说服教育(2)针对问题展开讨论(3)使用行为矫正原理方法进行矫正7.制定明确的课堂常规n n 6/27/20246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八、智力障碍教育的教学策略(一)身心机能协同发展的原则n 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的使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机能获得协调发展。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教学所遵循的首要原则。n n贯彻该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有正确的儿童发展观n n既不高估,盲目乐观,又不低估,消极悲观。教学要走在“最近发展区内”(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理论)6/27/20247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一方面,要教给儿童一定的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儿童身心机能的发展。3.把克服儿童的身心缺陷作为重要目标。6/27/20247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二)个别化教学原则n 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为每个儿童设计他们能达到或掌握的基本的学量,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促其全面发。n n贯彻该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n n1.儿童在没有一定的准备之前,在学习上不要对儿童做硬性要求。6/27/20247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2.教师要对儿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n n3.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班级集体。n n4.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n n(1)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n n (2)尽量从儿童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教学。n n(3)应提倡个别辅导。6/27/20247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4)采用弹性编班制度,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即把儿童在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标准“编班”或组织集体活动,使相同需要的儿童集中在一起,接受专门的辅导。6/27/20247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三)直观化教学原则n 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采取各种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的形象、表象,从而使儿童掌握知识、形成心智技能。n n贯彻该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n n1.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直观物: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语言动作直观、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6/27/20247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2.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n n(1)选择的教具要符合教学目的n n(2)要控制无关刺激物的干扰,以免分散儿童注意力n n(3)应该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儿童反复感知。6/27/20247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4)使用多重感官教具,应既能看,又能摸,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n n(5)教具的使用要与言语紧密结合,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调同步发展。n n3.要重视语言与动作直观的运用6/27/20247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四)充分练习原则n n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形成儿童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的过程中,要做到练习要充分,实行过度(150)学习。练习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必由之路。(高原现象)n n贯彻该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n n1.练习方法要正确:示范正确、练习正确n n2.练习要及时6/27/20247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3.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集中练习掌握方法,分散练习形成技能n n4.练习方法要科学、多样化n n5.练习要由易到难,小步子大循环n n6.每次练习的量要适中,难易程度要得当6/27/20247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五)积极创设情感情境原则 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期待儿童发展的愿望出发,积极创设情感情境,使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儿童身心更好发展。(罗森塔尔效应、愉快教育)n n贯彻该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n n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道主义:“自然赋予我形体,就赋予我爱,赋予我一切”6/27/20248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2.教师对儿童要有“四心”:爱心、信心、耐心、恒心(赏识教育家周弘:“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去欣赏她、拥护她、赞美她、为她而自豪”)n n3.教师要时刻期待儿童的发展n n4.积极创设情感情境:教学内容要难易适中,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多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法;多给予正强化;让儿童感受到教师的爱。6/27/202481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九、智力障碍教育的教学方法n n(一)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n n1.教学原则n n2.教学目的和内容n n3.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学习的可能性n n4.教学的主客观条件:教师本身、学校条件n n(二)智力障碍儿童学校(班)常用的一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参观法、练习法、观察法、演示法等。6/27/202482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三)智力障碍儿童学校(班)常用的特殊的教学方法:n n1.游戏法n n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讲授学习内容的方法。教师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中,通过游戏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n n利用游戏法教学应注意:n n(1)让儿童自己想象、自己动手,发挥创造性;n n(2)教师不宜多讲,让儿童自己探索;n n n n 6/27/202483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3)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监督,注意儿童安全。n n(4)面向全体,每个儿童都有表演的机会。n n(5)因材施教。n n(6)适当配合音乐进行。n n(7)注意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6/27/202484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2.任务分析法n n是指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步骤(小步子)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有计划的进行教学。n n在利用任务分析法教学时应注意:n n(1)注意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n n(2)注意儿童的可接受性n n(3)分解后既可从第一步做起,也可从最后一步做起(逆向接链法),还可从中间做起。6/27/202485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3.情境教学法n n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掌握重视、形成能力。n n 教学情境的创立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的。包括文化知识学习的情境、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情境。n n在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时应注意:6/27/202486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1)结合教学内容用精心设计的语言进行指导:教师语言要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联想。n n(2)重视教具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n n(3)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6/27/202487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4.现场教学法n n是指教师把学生组织到现场进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一般和参观法结合在一起进行。n n在利用现场教学法教学时应注意:n n(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n n(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6/27/202488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3)取得工作人员的支持配合n n(4)事先对现场作出统筹安排n n(5)把安全放在第一位6/27/202489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n n 再见!n 谢谢!n 2015.106/27/202490智障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