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53328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染性病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1.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利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利于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病;如冻害引起于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病;如冻害引起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2.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植物对非侵染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植物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如某些叶班发生后提早性病害的抵抗力,如某些叶班发生后提早落叶,导致更容易引起冻害和霜害。落叶,导致更容易引起冻害和霜害。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条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轻两类病害的件,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轻两类病害的恶性互作。恶性互作。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1.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利于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n研究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意义:研究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意义:n为此类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揭示寄主植为此类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揭示寄主植物接受、传递外界信息,调整自身生化代谢以适应物接受、传递外界信息,调整自身生化代谢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丰富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环境变化的机制,丰富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内容。n同时,植物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可以为正同时,植物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可以为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侵染性病害中寄主确理解和合理利用侵染性病害中寄主病原病原环境三角关系提供借鉴环境三角关系提供借鉴。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研究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意义: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化学因素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营养失调营养失调水分失调水分失调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的药害(农药、化肥)化学物质的药害(农药、化肥)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5第一节 化学因素营养失调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5一、植物的营养失调一、植物的营养失调营养条件不适宜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营养条件不适宜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植物的矿质营养被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植物的矿质营养被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这些元素导致植物产生多种症状。缺乏这些元素导致植物产生多种症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6一、植物的营养失调营养条件不适宜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大量元素:大量元素:N、P、K。氮素是广泛存在于细。氮素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磷存在胞内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磷存在于于DAN、RNA、膜磷脂和、膜磷脂和ADP、ATP中;钾中;钾主要作为很多反应的催化剂,它们都是可以由主要作为很多反应的催化剂,它们都是可以由植物下部组织向上输导的,所以缺乏的症状首植物下部组织向上输导的,所以缺乏的症状首先表现在下部叶片上。先表现在下部叶片上。微量元素:镁、锌、钙、硼、硫、铜、钼和锰。微量元素:镁、锌、钙、硼、硫、铜、钼和锰。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7大量元素:N、P、K。氮素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镁存在于叶绿素中,是很多酶的辅助成分;镁存在于叶绿素中,是很多酶的辅助成分;锌则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糖的氧化。锌则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糖的氧化。钙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它与果胶形成钙盐参与植物钙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它与果胶形成钙盐参与植物的抗病性,的抗病性,硼的功能不确知,可能影响糖的运输和钙的利用;硼的功能不确知,可能影响糖的运输和钙的利用;硫存在于一些氨基酸相辅酶中;硫存在于一些氨基酸相辅酶中;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催化剂,并作为很多酶的辅助成分;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催化剂,并作为很多酶的辅助成分;铜、钼和锰分别是很多氧化酶、硝酸还原酶和呼吸、光合以及氮代谢酶的辅助成分;除了镁和锌以外,其他元素不可由下向上运输的,所以缺乏时的症状往往出现在上部组织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8镁存在于叶绿素中,是很多酶的辅助成分;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小麦缺素症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9小麦缺素症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9小麦缺素症状缺硫缺硫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0小麦缺素症状缺硫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0小麦缺素症状小麦缺素症状缺磷缺磷缺钾缺钾缺镁缺镁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1小麦缺素症状缺磷缺钾缺镁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1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2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2玉米缺素症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3玉米缺素症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3玉米缺素症状缺铜缺铜缺镁缺镁缺缺锰锰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4玉米缺素症状缺铜缺镁缺锰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4二、环境污染二、环境污染指空气污染,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指空气污染,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树树木的枝枯叶黄、农作物的枯萎死亡木的枝枯叶黄、农作物的枯萎死亡(或生长缓慢或生长缓慢),在酸雨严重的地区屡见不鲜。在酸雨严重的地区屡见不鲜。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废气: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废气:如如HF、SO2和和NO2等。等。水源污染来源于工厂排污等;水源污染来源于工厂排污等;土壤污染有化肥、农药等;土壤污染有化肥、农药等;酸雨来源于工厂废气;酸雨来源于工厂废气;这些污染物对不同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引起的症这些污染物对不同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引起的症状各异状各异。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5二、环境污染指空气污染,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树木的枝枯重庆南山马尾松受酸雨危害状重庆南山马尾松受酸雨危害状峨眉山冷杉受酸雨和冰雹危害状峨眉山冷杉受酸雨和冰雹危害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6重庆南山马尾松受酸雨危害状峨眉山冷杉受酸雨和冰雹危害状普通植某些植物具有选择吸收某些有毒气体的能力,因某些植物具有选择吸收某些有毒气体的能力,因此可以用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此可以用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如桂花每公斤干重的叶片可以吸收氯如桂花每公斤干重的叶片可以吸收氯4.8g、硫、硫3.6g和汞和汞5.1g。当大气臭氧达到当大气臭氧达到0.510-6时,牡丹的叶片会出时,牡丹的叶片会出现特征性的斑点和伤痕,根据浓度不同而显赤褐、现特征性的斑点和伤痕,根据浓度不同而显赤褐、淡黄、灰白等颜色。淡黄、灰白等颜色。吊兰:吊兰:24小时内,一盆吊兰在小时内,一盆吊兰在8至至10的房间的房间内可吸收内可吸收80%的的 有害物质,吸收有害物质,吸收86%的甲醛。的甲醛。龙舌兰:在龙舌兰: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可消灭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可消灭70%的苯、的苯、50%的甲醛和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的三氯乙烯。虎尾兰:一盆虎尾兰可吸收虎尾兰:一盆虎尾兰可吸收10平方米左右房间平方米左右房间内内80%以上多种种有害气体。以上多种种有害气体。常春藤:一盆常春藤能消灭常春藤:一盆常春藤能消灭8至至10平方米的房间平方米的房间内内90%的苯。的苯。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7某些植物具有选择吸收某些有毒气体的能力,因此可以用来净化空气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8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8三、植物的药害三、植物的药害各种农药各种农药(杀菌剂杀菌剂fungicide、杀虫剂、杀虫剂insecticide、杀线虫剂、杀线虫剂nemacide、除草剂、除草剂herbcide等等)化学肥料如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化学肥料如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使用时期不适宜,均可对植物造成化学伤害。使用时期不适宜,均可对植物造成化学伤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19三、植物的药害各种农药(杀菌剂fungicide、杀虫剂in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0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0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1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1植物药害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慢性:急性药害:急性药害:一般在施药后25天发生,常常在叶面上或叶柄基部出现坏死的斑点或条纹,叶片褪绿变黄,严重时凋萎脱落。植物的幼嫩组织或器官容易发生此类药害。施用无机的铜、硫杀菌剂和有机砷类杀菌剂易引起急性药害。慢性药害:慢性药害:不马上表现明显症状,而是逐渐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植物生长缓慢、枝叶不繁茂,进而叶片变黄以至脱落;开花减少,结实延迟,果实变小,籽粒不饱满,种子发芽率降低等。不适当地使用杀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也会引起药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2植物药害分为急性和慢性: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2在高粱上直接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后,在高粱上直接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后,12小小时即现药害症状,时即现药害症状,72小时后叶片全部焦枯。邻田或附近施小时后叶片全部焦枯。邻田或附近施用上述杀虫剂或除草剂时,随风飘移至高粱上以后,初在用上述杀虫剂或除草剂时,随风飘移至高粱上以后,初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斑点,后斑点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成大斑叶片上产生红褐色斑点,后斑点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成大斑块,致全叶焦枯,全田似火烧状块,致全叶焦枯,全田似火烧状。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3在高粱上直接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后,12小时即现药空心菜药害空心菜药害有机磷药害有机磷药害水稻田药害水稻田药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4空心菜药害有机磷药害水稻田药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4第二节第二节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5第二节 物理因素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5一、温度不适一、温度不适温度温度不适宜的温度包括高温、低温、变温,具不适宜的温度包括高温、低温、变温,具体讲又有气温、土温和水温三个方面的变体讲又有气温、土温和水温三个方面的变化。化。低温的影响主要是冷害和冻害。低温的影响主要是冷害和冻害。高温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是灼伤。高温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是灼伤。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6一、温度不适温度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6冷害也称寒害,是指冷害也称寒害,是指0以上以上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常见症状是变色、坏死和表面斑点、芽枯等。病害。常见症状是变色、坏死和表面斑点、芽枯等。冻害是指冻害是指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症状是水渍状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症状是水渍状病斑死亡直到变黑、枯干、死亡。病斑死亡直到变黑、枯干、死亡。.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容易遭受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容易遭受根际病原物的侵染。根际病原物的侵染。.低水温也可以引起植物的异常,如用低于叶面几低水温也可以引起植物的异常,如用低于叶面几度的水喷洒美洲紫罗兰,会引起环斑症状;而将冰水度的水喷洒美洲紫罗兰,会引起环斑症状;而将冰水滴在叶片上会导致局部栅栏细胞的崩溃。滴在叶片上会导致局部栅栏细胞的崩溃。.剧烈变温对植物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高、低温更剧烈变温对植物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高、低温更大。如昼夜温差过大,可以使木本植物的枝干发生灼大。如昼夜温差过大,可以使木本植物的枝干发生灼伤或冻裂,这种症状多见于树干的向阳面。伤或冻裂,这种症状多见于树干的向阳面。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7冷害也称寒害,是指0以上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常见症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培训ppt课件28高粱低温冷害是高粱生育期间,遇到低温,造成生理活性下降,生长发育延迟或性细胞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使产量降低。高粱低温冷害分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3种。中国北部高粱产区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延迟型:即在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或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较长时间遭受低温,生活活性明显减弱,生长、发育明显滞缓,抽穗成熟延迟,霜前不能充分灌浆,不仅产量锐减,且品质变劣,籽粒不饱满,带壳籽粒增多,蛋白质含量低。障碍型:障碍型:主要是生殖器官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生殖器官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遭受短时间异常低温,妨碍生殖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受精结实,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这一类型仅个别年份局部地区发生。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29高粱低温冷害是高粱生育期间,遇到低温,造成生理活性下降,生长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0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0小麦冻害小麦冻害西甜瓜冻害西甜瓜冻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1小麦冻害西甜瓜冻害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1日灼病日灼病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2日灼病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2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3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3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4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4二、水分、湿度不适二、水分、湿度不适.长期水分供应不足而形成过多的机械组织,使一些肥嫩长期水分供应不足而形成过多的机械组织,使一些肥嫩的器官的一部分薄壁细胞转变为厚壁的纤维细胞,可溶性的器官的一部分薄壁细胞转变为厚壁的纤维细胞,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而降低品质。糖转变为淀粉而降低品质。剧烈的干旱可引起植物萎蔫、叶缘焦枯等症状。木本植物剧烈的干旱可引起植物萎蔫、叶缘焦枯等症状。木本植物表现为叶片黄化、红化或其它颜色变化,或者早期落叶、表现为叶片黄化、红化或其它颜色变化,或者早期落叶、落花、落果。禾本科植物在开花和灌浆期遇干旱所受的影落花、落果。禾本科植物在开花和灌浆期遇干旱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响最为严重。开花期影响授粉,增加瘪粒率;开花期影响授粉,增加瘪粒率;灌浆期影响营养向籽粒中的输送,灌浆期影响营养向籽粒中的输送,降低千粒重。降低千粒重。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5二、水分、湿度不适.长期水分供应不足而形成过多的机械组织,.土壤中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分过多氧气供应不足氧气供应不足根部根部窒息窒息根变色或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落根变色或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落叶、落花等症状。叶、落花等症状。.水分的骤然变化也水分的骤然变化也会引起病害。先旱后涝会引起病害。先旱后涝容易引起浆果、根菜和容易引起浆果、根菜和甘蓝的组织开裂。这是甘蓝的组织开裂。这是由于干旱情况下,植物由于干旱情况下,植物的器官形成了伸缩性很的器官形成了伸缩性很小的外皮,水分骤然增小的外皮,水分骤然增加以后,组织大量吸水,加以后,组织大量吸水,使膨压加大,导致器官使膨压加大,导致器官破裂。破裂。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6.土壤中水分过多氧气供应不足根部窒息根变色或腐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7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7.湿度过低,引起植物的旱害,初期枝叶湿度过低,引起植物的旱害,初期枝叶萎蔫下垂,及时补水尚可恢复,后期植株凋萎蔫下垂,及时补水尚可恢复,后期植株凋萎甚至死亡。萎甚至死亡。土壤湿度干热风的危害大。土壤湿度干热风的危害大。.单纯的空气湿度过低很少引起病害;单纯的空气湿度过低很少引起病害;但如果空气湿度过低大风高温,会导致但如果空气湿度过低大风高温,会导致植株大量失水,造成叶片焦枯、果实萎缩或植株大量失水,造成叶片焦枯、果实萎缩或暂时或永久性的植株萎蔫。暂时或永久性的植株萎蔫。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8.湿度过低,引起植物的旱害,初期枝叶萎蔫下垂,及时补水尚可三、光照不适三、光照不适光照的影响包括光强度和光周期。光照的影响包括光强度和光周期。光照不足通常发生在温室和保护地栽培的情况光照不足通常发生在温室和保护地栽培的情况下,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下,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植株黄化,组织结构脆弱,容易发生倒作用,植株黄化,组织结构脆弱,容易发生倒伏或受到病原物的侵染。伏或受到病原物的侵染。韭黄韭黄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39三、光照不适光照的影响包括光强度和光周期。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0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0光照过强很少单独引起病害,一般都是与高温、干旱相光照过强很少单独引起病害,一般都是与高温、干旱相结合,如前面提到的日灼病和叶烧病。结合,如前面提到的日灼病和叶烧病。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按照植物的光光照时间的长短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按照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将它们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植物。光照周期现象将它们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植物。光照条件不适宜,可以延迟或提早作物的开花和结实,给生条件不适宜,可以延迟或提早作物的开花和结实,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光可以控制植物的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光可以控制植物的基因表达控制植物的形态发生,已知有基因表达控制植物的形态发生,已知有60多种酶受到多种酶受到光照的调控。光照的调控。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1光照过强很少单独引起病害,一般都是与高温、干旱相结合,如前面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现场的观察和调查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的变化;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进行治疗诊断进行治疗诊断。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2第三节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从田间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田间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没有病症没有病症。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田间分布往往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大,发病比发病比较普遍,较普遍,面积较大。没有传染性,田间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在遇到新病害或难于区分的病害时,应采用柯赫法则证明病害是否有侵染性。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3田间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3小小 结结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环境中不适合的化学或物理因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环境中不适合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或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或遗传基因突变引起。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的不足、比例的失调或过量,空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的不足、比例的失调或过量,空气、水和土壤的各种污染,化学农药的药害等等;气、水和土壤的各种污染,化学农药的药害等等;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的过高、过低或骤然改变,土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的过高、过低或骤然改变,土壤或空气水分过高、过低,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壤或空气水分过高、过低,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等。等。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的关键是掌握其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主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的关键是掌握其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主要应抓住症状的田间分布类型、生长期间环境因子的不正常要应抓住症状的田间分布类型、生长期间环境因子的不正常变化、无侵染性、可恢复等特点。变化、无侵染性、可恢复等特点。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4小 结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环境中不适合的化学或物理因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5本章重点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普通植物病理学非侵染性病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