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各种引流管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53106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普外科各种引流管外科引流技术1外科引流技术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外科引流技术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2引流的目的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引流的目的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3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4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5普外科常见引流管普外科常见引流管6一、胃肠减压管作用: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置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一、胃肠减压管作用: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置胃管,术中持续7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到胃液,均会影响减压效果一般成人应插入45-55,即胃管头端应插至胃幽门窦前区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8胃管应固定牢靠: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的胃肠减压,胃管一般放置在胃肠吻合的远端,如固定不牢靠,一旦胃管脱出,再次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胃管应固定牢靠: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的胃肠减压,胃管9保持胃管通畅:可持续负压吸引以减压,负压吸引力不宜过大,过大可使胃管头端小孔被吸附于胃黏膜上而至引流不畅,过低达不到效果如果由胃管内灌注药物,冲净管腔后,夹管30分钟,使药物充分吸收后再接吸引保持胃管通畅:可持续负压吸引以减压,负压吸引力不宜10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咖啡残渣样:胃内陈旧性出血绿色:胆汁反流红色:胃内出血量多:胃肠道梗阻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咖啡残渣样:胃内陈旧性出血11鼻腔、咽喉部和呼吸道的护理:定时清洁鼻腔口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做深呼吸,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做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鼻腔、咽喉部和呼吸道的护理:定时清洁鼻腔口腔,协助病人12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正常有排气引流液减少无恶心、腹涨等症状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13二、导尿管作用:在腹部手术尤其是下腹部手术中放置导尿管,可使膀胱空虚,不占盆腔空间,不影响手术操作,以及防止术后尿潴留二、导尿管14三、营养性造口管作用:营养支持适用于: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消化道疾病稳定期;高分解代谢状态;三、营养性造口管作用:营养支持15四、伤口引流管作用: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促进伤口愈合四、伤口引流管作用: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促进伤口愈合16五、体腔与内脏引流管作用:在腹部手术后,引流腹腔内积血积液,防止继发感染五、体腔与内脏引流管17六、T管作用: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防止发生胆道梗阻和胆汁外漏引起的腹膜炎六、T管18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作好心理护理2.妥善固定导管3.保持引流通畅4.加强无菌管理5.注意观察记录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作好心理护理19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02、妥善固定导管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2、妥善固定导管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213、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3、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224、加强无菌管理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4、加强无菌管理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235、注意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5、注意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24T管引流及护理T管引流及护理25T管引流的目的引流残余结石引流胆汁,避免胆汁性腹膜炎支撑胆道T管引流的目的26T管引流的护理妥善固定有效引流评估记录预防感染拔管护理T管引流的护理妥善固定27一、妥善固定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躁动病人应专人看护,加以适当约束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一、妥善固定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28二、有效引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活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口二、有效引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29三、评估记录观察记录胆汁引流的量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正常胆汁应为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而无杂质三、评估记录观察记录胆汁引流的量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30胆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应如何解释?多:肝细胞功能差;炎症感染后有炎性渗出液者;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液倒流;胆总管下端梗阻少:肝细胞坏死,没有制造胆汁功能;中毒性休克全身血容量低,导致肝血流量减少,胆汁分泌相对减少胆汁的量太多或太少应如何解释?多:肝细胞功能差;炎症感染后31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白色:由于长期梗阻,胆色素和胆盐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泌的黏性物质所代替红色:胆道内有出血脓性及泥沙样混浊:胆道内感染严重及泥沙样残余结石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32四、预防感染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定时更换引流袋冬季1次/周;夏季2次/周严格无菌操作四、预防感染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33五、拔管护理拔管时间:术后2周左右,在T管腹腔段周围由大网膜等组织包绕粘连形成牢固窦道,此时拔管,不会使胆汁漏入腹腔。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五、拔管护理拔管时间:术后2周左右,在T管腹腔段周围由大网34E拔管指征:E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E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日、清亮无脓液、结石、沉渣、异物等;E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E夹管试验无不适;拔管指征:35夹管试验:开始时:每日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至全天T管造影后应开放引流2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避免逆行感染夹管试验:36拔管后护理拔管时指导病人与医生配合,避免腹肌紧张拔管后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残留窦道,12日后可自行闭合拔管后护理拔管时指导病人与医生配合,避免腹肌紧张37带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衣服应宽松柔软,勿使引流管受压用防水贴膜覆盖置管处后可淋浴指导病人自己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如何记录引流量,以及如何观察引流量、色、性状注意饮食调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带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38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的护理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的护理39一、的目的引流胆汁,迅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降低胆道内高压,改善肝功能,减少毒素吸收,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手术安全性,这种非手术性胆系引流已成为恶性胆系梗阻减压和梗阻性黄疸术前减压的有效方法,优于手术引流。一、的目的引流胆汁,迅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降低胆道内高压,改40二、引流方法在X线电视和B超引导下,操作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明确病变部分范围及程度后,将有多个侧孔的引流管置入扩张的胆管内,导管头端放在梗阻的上方,即可将胆汁引流至体外,降低胆道内压力、缓解黄疸。二、引流方法在X线电视和B超引导下,操作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411.穿刺肝内胆管1.穿刺肝内胆管422.经穿刺针放入导丝至狭窄近端2.经穿刺针放入导丝至狭窄近端433.经导丝放入有侧孔的导管3.经导丝放入有侧孔的导管444.拔出导丝即行外引流4.拔出导丝即行外引流45术后护理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脉搏、血压、呼吸每2小时一次,连续4次平稳后可延长时间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脱落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如引流不畅,导管阻塞,应检查原因,协助医生作进一步处理术后护理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脉搏、血压、呼吸每2小时一次,46并发症的观察胆汁性腹膜炎:持续剧烈的右上腹痛,发热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白细胞升高腹腔内出血:在肝硬变的基础上行更易出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中毒性休克:患者易出现此并发症,表现为深大呼吸,烦躁不安,持续高热,白细胞增高,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并发症的观察胆汁性腹膜炎:持续剧烈的右上腹痛,发热并伴有腹膜47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的护理48胃肠减压的作用可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涨,有利于胃肠吻合术中吻合口的愈合胃肠减压的作用可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49谢谢大家的聆听!50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