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444505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6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1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2 一一.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1 1、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队古代小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队古代小说发展的影响说发展的影响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1 1)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2 2)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理,)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理,但有关修身齐家;但有关修身齐家;(3 3)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小说)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们所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们所瞧不起的。瞧不起的。一.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3 庄周:“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在这里,庄子把“小说”与“大达”相对而言,指的是浅薄而不中义理的学说,与荀况的所谓“小家珍说”是一个意思,而并非我们所惯于理解的文体上的“小说”概念。到了汉代,“小说”这个名词被用来作为一类古代与当代典籍的总称,为学者们所习用。汉书艺文志的子部中,列出”小说家”一个门类: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小道是相对大道而言的。它应该是指里巷野途之中的民间父老们所关心的,只能是治身理家、衣食住行的小知小道。与刘歆同时的学者桓谭在其新论中这样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今人余嘉锡先生认为:“桓子之言,与汉志同条共贯,可以互相发明也。”庄周:“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4所以,小说均为“短书”。小说的核心也就是内容和形式两见其小。在简短的篇幅中,演述平民百姓身边发生的家长里短之事,这就是最初的小说观念。所以,小说均为“短书”。小说的核心也就是内容和形式两见其小。5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在: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在:(1 1)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大雅之堂,)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一向被人轻视;(2 2)小说被认为是介于)小说被认为是介于“子子”、“史史”之间的,之间的,因此作品范围极其庞杂。因此作品范围极其庞杂。2 2、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1 1)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2 2)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的矛盾冲突;(3 3)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63 3、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1 1)神话对小说的影响:)神话对小说的影响:小说创作的要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小说创作的要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具备了;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大影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响。(2 2)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暗寓)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国小说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训诫传统的形成。(3 3)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描写)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3、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74 4、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1 1)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过形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向。(2 2)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4、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8从汉至唐代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或者说是中国小说初步形成的时期。鲁迅先生把唐以前的小说称为“古小说”,这是为了与唐人小说和唐以后的小说区别开来。因为唐人小说是公认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完全成熟的标志,而“粗陈梗概”的六朝小说,显然是不成熟的。这一时期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事物的“真实”而非强调艺术的真实。作品大都不作“幻设语”,作者所写的是作者所相信实际存在的。就志怪小说而论,不是像后来的作者借非人类的故事来反映人世间事,而是确信“阴阳残殊途,人鬼乃皆实有”。从根本上讲,作者还不知怎样做小说,更非“有意为小说”。这种带有原型状态的小说,无疑表现了童年时期的特点。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和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两大类别的兴起,与时代氛围和社会习尚有密切的关系,对尔后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甚至对某些长篇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从汉至唐代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或者说是中国小说初步形9二二.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1 1、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古典小说的雏形古典小说的雏形(1 1)概念)概念志怪小说:志怪小说: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大量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但内容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代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志人小说: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夫知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风貌。代表是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二.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10(2 2)特点)特点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3 3)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请由简练、集中,有故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请由简练、集中,有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的“志人志人”、“志怪志怪”小说开始的。志人小说小说开始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论政,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论政,而是为了而是为了“赏心而作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娱乐远实用而近娱乐”,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乐性和艺术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作小说有不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忽视的影响。(2)特点11“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四十余篇,专集四十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志怪。唐人小说繁荣发达的原因,除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12唐传奇唐传奇概念概念唐传奇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很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很有文采。同有文采。同“志怪志怪”、“志人志人”小说相比,题材小说相比,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富地反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出人物的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描写趋于深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描写趋于深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丰富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了复杂的社会内容。唐传奇13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第二,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生活内容;第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第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其一,爱情婚姻,如李娃传、莺莺传、爱情婚姻,如李娃传、莺莺传、离魂记等;离魂记等;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虬髯客传、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虬髯客传、红线传等;红线传等;其三,幻想故事,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其三,幻想故事,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14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发展。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从此,15三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1.1.说话和话本说话和话本说话说话就是讲故事。就是讲故事。话本话本是经过后人加工、供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是经过后人加工、供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拟话本拟话本: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篇: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话本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拟话本拟话本”。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16“话本”原是说话人的底本。“说话”就是讲故事。起源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说话”作为一种伎艺,有向“市民文学”发展的趋势。唐人的文言小说、变文等,无论内容和形式,对话本都有影响。“话本”原是说话人的底本。“说话”就是讲故事。起源于唐而盛于17宋代“说话”遍及瓦子、勾栏、茶楼、酒肄、街头巷尾、宫廷寺庙、府第乡村。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说话人”,还有编写话本的团体,有“说话人”的行会。“说话人”有专业上的分工叫做“家数”;在“家数”中,影响最大者是“小说”与“讲史”二家,尤其是“小说”这一家。从“说话”到话本小说,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初期,作为“说话人”底本的话本,不是供人阅读,而是为了师徒传授和讲给人听的,编写话本,不是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由于职业的需要。随着市民对文化要求的提高和印刷事业的发达,供“说话人”使用的底本话本逐渐被加工润色,印刷流传供人阅读了。话本一经公开流传,白话小说也便随这诞生了。宋代“说话”遍及瓦子、勾栏、茶楼、酒肄、街头巷尾、宫廷寺庙182.2.话本小说的特点:话本小说的特点:(1)(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足听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众的文化娱乐需要;(2 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3 3)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4 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折;(5 5)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6 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 入话入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2.话本小说的特点:193.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1 1)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快嘴李翠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等;莲等;(2 2)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等;)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等;(3 3)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20宋人话本的产生带有革命的性质。由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因而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表现封建士子为主转向了平民,尤其是市民,因而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随之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小说的基础。“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语)宋人话本的产生带有革命的性质。21就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这是唐人小说的余绪;二是笔记体短篇小立,它是童年期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童年期志怪小说的延续。宋人传奇小说的成就远不如唐人。“唐人大抵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多教训”。“大概唐时讲话自由些,虽写时事,不至于得祸;而宋时则忌讳多,所以文人便设法加避,去讲古事。加之宋时理学盛极一时,因为小说也多理性化了。”总之,宋代传奇多与历史题材,总体成就不高。宋人笔记特多,为以前所不曾有过之现象。其中不少为说或近似小说。宋人对文言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编辑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北宋初年以前的许多文言短篇小说,多赖以保存下来。就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22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但发展线索未断,且有一些较有影响的集子,如元好问的续夷坚志等。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虽不能与同时代的白话长、短篇比肩,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余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等。这些集子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作品。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但发23四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1 1、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1 1)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成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2 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作家辈出,名作如林;(3 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手法)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手法上,都已经成熟。上,都已经成熟。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24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元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明代白话小说(短篇)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万历以后,尤其是南方,都市经济发达,因而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白话短篇小说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最有代表性的集子是洪缏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冯梦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及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25明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入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虽然短篇文言、白话小说一直在按照身的规律发展前进,并且时有佳发,时有高潮,但总体说来,其成就与规模则无法与长篇小说相比拟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它们各自开创了一个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西游系列,金瓶梅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明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26清代乾隆年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著问世。中国小说史上虽不乏讽刺之作,但却没有一部称得上讽刺小说的样板,所以鲁迅对儒林小史的好评特多:“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 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蹙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儒林外史在“四大奇书”之外,另辟了一条蹊径。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创作,也影响后来鲁迅的杂文。清代乾隆年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著问世。27红楼梦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光辉总结。如果说三国、水浒、西游在民间影响极大,而儒林、红楼的影响则在士大夫之间。两百年来,评论者比肩接踵,续作汗牛充栋,其研究者之多,研究成果之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红楼梦的研究,早已形成一种学派“红学”,而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楼梦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28红楼梦之后,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由于社会处于了大变革昀时期;小说理论高度发达,众多杂志创刊问世,印刷事业也发达兴旺,是为小说提供了创作面世的便利条件。晚清长篇小说当在千种以上。晚清小说不论内容技法,都有许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红楼梦之后,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292.2.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1 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为文人的独立创作;(2 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题;题;(3 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发展为写实;发展为写实;(4 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5 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和)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和聊斋志异。聊斋志异。2.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303.3.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1 1)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2 2)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3 3)神魔小说,如西游记;)神魔小说,如西游记;(4 4)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5 5)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6 6)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3.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314.4.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特点:(特点:(1 1)数量多;)数量多;(2 2)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紧密结合;)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紧密结合;(3 3)艺术上比较粗糙;)艺术上比较粗糙;(4 4)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小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小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原因:(原因:(1 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社会和时代的变化;(2 2)新小说理论的兴起;)新小说理论的兴起;(3 3)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版发行,)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版发行,(4 4)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4.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32五五.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1 1、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1 1)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和愿望要求;(2 2)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艺术感染力;(3 3)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发愤著书”的传统。的传统。五.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332.2.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1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2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3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4 4)受民间传说和)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讲故事的传统;(5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实主义的艺术传统;(6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语;(7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塑造中追求神似。2.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34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线索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简小说的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线索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简小说的单线35第二章 四大名著第二章四大名著36三国演义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37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38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39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指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指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的想象和虚构。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它有: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它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相当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相当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已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已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正是在此的故事轮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创造、加工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基础上,罗贯中创造、加工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历史演义小说:指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40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描写的是部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描写的是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但却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但却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即即“拥刘反曹拥刘反曹”。三国演义的战争场景的描写,对人。三国演义的战争场景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很到位。应该说明的是,三国演义就物形象的刻画都很到位。应该说明的是,三国演义就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根据生活而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根据生活而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小说。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41一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1.1.作者:作者:罗贯中,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说、罗贯中,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说、东原说、太原说。东原说、太原说。2.2.成书过程成书过程正史(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正史(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民间说民间说唱唱-杂剧、南戏杂剧、南戏-平话平话-三国演义三国演义3.3.版本:版本:明嘉靖壬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明嘉靖壬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明末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明末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伦、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毛伦、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本子的本子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42毛氏父子评改本毛氏父子评改本:是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人毛纶、:是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人毛纶、毛宗岗父子,仿金圣叹评改水浒传、西厢毛宗岗父子,仿金圣叹评改水浒传、西厢记之例,修改、评点三国志演义而成的一记之例,修改、评点三国志演义而成的一种版本。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本子。毛种版本。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本子。毛本的加工,主要在回目的修改调整上,增删了一本的加工,主要在回目的修改调整上,增删了一部分情节,删改了一些多余的诗词赞语,文字上部分情节,删改了一些多余的诗词赞语,文字上也作了不少润色加工,使情节比原来更加紧凑,也作了不少润色加工,使情节比原来更加紧凑,文字也更精练、流畅,但也加强了作品的拥刘反文字也更精练、流畅,但也加强了作品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以及在罗本中本来并不明显的封建曹的思想倾向以及在罗本中本来并不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正统思想。毛氏父子评改本:是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人毛纶、毛宗岗父子,仿金43二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1.1.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三国演义全书的思想倾向即是拥刘反曹,在三国演义全书的思想倾向即是拥刘反曹,在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中,刘备集团兴起最晚,衰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中,刘备集团兴起最晚,衰败最早,是三国中力量最弱的,但是作者在构思败最早,是三国中力量最弱的,但是作者在构思作品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蜀汉作为全书的中作品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蜀汉作为全书的中心,将曹魏作为其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心,将曹魏作为其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这种整体构思和格局,体现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这种整体构思和格局,体现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而且小说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刻画,尤想倾向。而且小说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刻画,尤其是作品中对刘备和曹操的强烈的爱憎和褒贬,其是作品中对刘备和曹操的强烈的爱憎和褒贬,也都体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也都体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442.2.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是在三国故事长期流传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是在三国故事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继承了这一思想倾向并将其熔铸到作品时继承了这一思想倾向并将其熔铸到作品中,而毛氏父子的修改又加强了这一倾向,中,而毛氏父子的修改又加强了这一倾向,使其更加鲜明突出。使其更加鲜明突出。2.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453.3.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内涵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内涵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有着比较复杂的内涵: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有着比较复杂的内涵:首先首先它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书中将刘备写它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书中将刘备写成忠厚仁义的仁君,将曹操写成奸诈残忍的暴君,表明作者时成忠厚仁义的仁君,将曹操写成奸诈残忍的暴君,表明作者时以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和天下归仁的政治观念来指导他对以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和天下归仁的政治观念来指导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艺术概括的。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艺术概括的。其次其次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民族思想的反映。三国流传演变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民族思想的反映。三国流传演变的时期,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三时期,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三国演义对蜀汉的推崇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意识。国演义对蜀汉的推崇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意识。最后最后,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这种封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这种封建正统思想也就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也就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一姓的统治的思想武器。作者对刘备的肯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一姓的统治的思想武器。作者对刘备的肯定和歌颂,很大程度上因为刘备是定和歌颂,很大程度上因为刘备是 汉家苗裔汉家苗裔,出于这种封建,出于这种封建正统思想。正统思想。3.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内涵46三三.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在诸葛亮身上是如何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在诸葛亮身上是如何体现的?体现的?在诸葛亮身上,非常突出地体现了在诸葛亮身上,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恩义恩义”和和“忠义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理想境界。诸葛亮出的理想境界。诸葛亮出山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此后他山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此后他一生的行动,就是报答刘备的这种一生的行动,就是报答刘备的这种“恩情恩情”,真,真正做到了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例证:白帝。(例证: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事必躬亲)等。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事必躬亲)等。三.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47四四.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作为反面人物塑造的曹操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他既作为反面人物塑造的曹操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他既是一个奸诈、残忍、虚伪、极端利己的反面人物,又是一是一个奸诈、残忍、虚伪、极端利己的反面人物,又是一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英雄。曹操复杂的思想性格来自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英雄。曹操复杂的思想性格来自于生活,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有智勇和奸诈两面,罗贯中于生活,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有智勇和奸诈两面,罗贯中在突出其奸诈时并未完全消解其智勇,相反既写其短亦写在突出其奸诈时并未完全消解其智勇,相反既写其短亦写其长,而又不影响爱憎褒贬的总的思想倾向的表现,这样其长,而又不影响爱憎褒贬的总的思想倾向的表现,这样的艺术处理是相当高明的。的艺术处理是相当高明的。同时作者在刻画正面人物刘备时也保留了历史人物原形的同时作者在刻画正面人物刘备时也保留了历史人物原形的一些特点:既将他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仁君,又保留了封一些特点:既将他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仁君,又保留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基本特点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基本特点-虚伪。虚伪。四.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48五、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五、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也是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战争描写最成功的一部。对于其中的战争中国古典小说中战争描写最成功的一部。对于其中的战争描写集中于三大战役:即(描写集中于三大战役:即(1 1)官渡之战,这是曹操大败)官渡之战,这是曹操大败袁绍,平定北方,三国并立局面初起;(袁绍,平定北方,三国并立局面初起;(2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这次战役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力局面形成;(这次战役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力局面形成;(3 3)彝陵之战,这一战刘备伐吴惨败,三国并立局面最终形成。彝陵之战,这一战刘备伐吴惨败,三国并立局面最终形成。这三大战役既有相似之处,又各自不同。其相似处在于都这三大战役既有相似之处,又各自不同。其相似处在于都是以弱对强,都用火攻,都是弱者战胜强者。而其不同则是以弱对强,都用火攻,都是弱者战胜强者。而其不同则在于交战双方特点不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所面临的矛在于交战双方特点不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所面临的矛盾不同,强弱转化的过程不同。盾不同,强弱转化的过程不同。五、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49水浒传-英雄传奇的代表作英雄传奇的代表作明清小说古文学2课件50“水浒”这两个字,出自诗经 大雅 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四句话说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在开创周王朝基业之前,骑着马,沿着西边的水滨,来到岐山脚下。水浒,就是水边的意思。这是最早的典故出处。因此,单单只从字面上讲,水浒传,就是“水边传”。国外有译本作水边发生的故事,赛珍珠的译本则为四海皆兄弟。水浒传,就是“江湖传”。从逻辑上讲,只有这种解释,应该才是最符合题意的。而作者施耐庵先生最先为该书所取的原名即是:江湖豪客传。原来作者要讲的是,什么是江湖,什么又是豪客。于是,作者将书名含糊其词的换作了“水浒”。这样一来,你就很难知道他究竟具体指代什么了,怎样理解都是可以的。“水浒”这两个字,出自诗经大雅古公亶父51英雄传奇:英雄传奇:我国古代小说类别之一种。英雄传奇我国古代小说类别之一种。英雄传奇虽然也有历史的影子,但其主要故事来源于传说虽然也有历史的影子,但其主要故事来源于传说和虚构。内容多围绕不同的英雄个人而展开,通和虚构。内容多围绕不同的英雄个人而展开,通常集中于朴刀杆棒一类的个人打斗故事。我国第常集中于朴刀杆棒一类的个人打斗故事。我国第一部英雄传奇同时又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水一部英雄传奇同时又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水浒传。其他有影响的有杨家府演义、说浒传。其他有影响的有杨家府演义、说岳全传等。岳全传等。英雄传奇:我国古代小说类别之一种。英雄传奇虽然也有历史的影子52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异同同: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同: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说和演变过程,都同历史有一定的联系,都注重说和演变过程,都同历史有一定的联系,都注重情节的紧张生动,人物都带有理想色彩和传奇式情节的紧张生动,人物都带有理想色彩和传奇式的夸张描写。的夸张描写。异:历史演义的基本历史发展轮廓,重大的历史异:历史演义的基本历史发展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都符合历史的真实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都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只是在具体情节、细节、人物的思想性格面貌,只是在具体情节、细节、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有较多的加工和虚构;而英雄传奇则不注方面,有较多的加工和虚构;而英雄传奇则不注重历史发展过程,不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广重历史发展过程,不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广泛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物大多是泛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物大多是虚构的。虚构的。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异同53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历史记载:历史记载:东都事略中的徽宗纪、侯东都事略中的徽宗纪、侯蒙传;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蒙传;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张叔夜传等。民间水浒故事民间水浒故事:南宋罗烨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有醉翁谈录记载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早期的水浒故事大概都是一些短篇故事,是英雄的个人传记,还没能够连缀成长篇。南宋宋江三十六人赞见于邹密皈心杂志当时宋江故事流行,有宫廷画师李嵩,曾经给三十六人画过像,龚开又画了一次。并给每个人题诗赞,每人四言四句。如浪子燕青,“平汤巷陌,其知乳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船火儿张衡,“太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伙儿,其数不足”。水浒传的成书过程54讲史话本:元初讲史话本:元初大宋宣和遗事。大宋宣和遗事。讲的是北宋的衰讲的是北宋的衰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大约有四千字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大约有四千字左右。非常简略,但是内容很丰富。包括左右。非常简略,但是内容很丰富。包括“杨志杨志卖刀卖刀”,“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九天玄女授天书”的故事,受招安、征方腊,的故事,受招安、征方腊,整个的次序跟今天水浒传小说里边的次序都整个的次序跟今天水浒传小说里边的次序都是一样的,这可以说搭起了水浒故事的一个框架,是一样的,这可以说搭起了水浒故事的一个框架,说明至少到了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了。说明至少到了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了。好汉人数仍旧是三十六,但是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但是它把梁山泊的位置放错了,是太行山梁山泊。大概由于是在南方流传,对北方的地理并不是很熟悉。讲史话本:元初大宋宣和遗事。讲的是北宋的衰亡史,其中有一55杂剧中的水浒戏:杂剧中的水浒戏:见于著录的三十三种,今存六种。高文见于著录的三十三种,今存六种。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李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李文尉的燕青薄鱼。还有几种像征豹恩、黄花玉、尉的燕青薄鱼。还有几种像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作者年代不详。、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作者年代不详。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宋江上场有一段开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宋江上场有一段开场白:场白:“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巷汊数十条,四方周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巷汊数十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齐兖郡。”把水泊位置说得非常地明确。这段文字整个被把水泊位置说得非常地明确。这段文字整个被水浒传的作者抄录到小说第水浒传的作者抄录到小说第7878回的开篇处,在开场白回的开篇处,在开场白中还提到梁山好汉有三十六大伙儿、七十二小伙儿。就是中还提到梁山好汉有三十六大伙儿、七十二小伙儿。就是由三十六人转向一百零八人的一个前奏,到小说里形成天由三十六人转向一百零八人的一个前奏,到小说里形成天罡地煞。罡地煞。但是水浒传作的过程中,从元杂剧吸取的具体故事情节非常少,一个就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还有武松打虎,但是折担儿武松打虎那个剧本现在已经失传了,尚无定论。杂剧中的水浒戏:见于著录的三十三种,今存六种。高文秀的黑旋56文人加工成书。文人加工成书。作者有五种说法:施耐庵作者有五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施作罗编;施作罗续;施、作;罗贯中作;施作罗编;施作罗续;施、罗伪托,作者另有其人。罗伪托,作者另有其人。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真正的成书时间应该是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以后,这样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大概要长达四百年之久。文人加工成书。作者有五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施作罗编;57版本系统简本:文简(文字简略)事繁(排座次后有征辽、平田虎、王庆)。简本:文简(文字简略)事繁(排座次后有征辽、平田虎、王庆)。文学价值不高。文学价值不高。繁本:文繁(描写细致)事略(一般没有平田虎、王庆的内容)。通繁本:文繁(描写细致)事略(一般没有平田虎、王庆的内容)。通行本都为繁本。分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行本都为繁本。分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百回本:今知最早的百回本是嘉靖时武定侯郭勋刻本。已佚。今存最百回本:今知最早的百回本是嘉靖时武定侯郭勋刻本。已佚。今存最早的百回本是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早的百回本是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但不是原刻本)较为流行的是万历三十八年的容与堂刊本,题为(但不是原刻本)较为流行的是万历三十八年的容与堂刊本,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百二十回本:袁无涯刊本,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百二十回本:袁无涯刊本,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简称水浒全传。简称水浒全传。七十回本:为明末金圣叹腰斩一百二十回水浒传而成。题为第七十回本:为明末金圣叹腰斩一百二十回水浒传而成。题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明崇祯贯华堂刊本,故称贯华堂本。他将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明崇祯贯华堂刊本,故称贯华堂本。他将聚义后的内容全部砍掉,以杜撰的卢俊义惊噩梦作结,文字也作了一聚义后的内容全部砍掉,以杜撰的卢俊义惊噩梦作结,文字也作了一些修改。由于这个本子保存了全书的精华部分,文字也比较洗练统一,些修改。由于这个本子保存了全书的精华部分,文字也比较洗练统一,同时又附有大量精彩的批语,因而成为最通行的本子。同时又附有大量精彩的批语,因而成为最通行的本子。版本系统58水浒传在思想上的独特成就水浒传在思想上的独特成就*水浒传是一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农民革命的水浒传是一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农民革命的兴亡史,其思想上的独特成就表现为:兴亡史,其思想上的独特成就表现为:1.1.深刻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热情肯定和深刻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热情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是小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是小说却有大量生动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统说却有大量生动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政治上的残酷迫害和经济上的治阶级对人民群众政治上的残酷迫害和经济上的野蛮掠夺,写出了野蛮掠夺,写出了“官逼民反官逼民反”、“乱由上作乱由上作”,从而真实地写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热情,从而真实地写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热情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水浒传在思想上的独特成就*592.2.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他们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从来都被污蔑为盗贼,但是水浒传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从来都被污蔑为盗贼,但是水浒传的作者却把他们作为正面的英雄人物来描写,着意渲染、的作者却把他们作为正面的英雄人物来描写,着意渲染、赞美他们的高贵品德,这就表明了产生于封建时代的水赞美他们的高贵品德,这就表明了产生于封建时代的水浒传具有非常进步的历史观和民主思想。浒传具有非常进步的历史观和民主思想。3.3.写出了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整的农民革命的兴亡写出了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整的农民革命的兴亡史史水浒传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水浒传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聚合、由盲目行动到有明确行动纲领由弱到强、由分散到聚合、由盲目行动到有明确行动纲领和严格纪律,以及受招安导致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成功写和严格纪律,以及受招安导致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成功写出了一部特点历史条件下完整的农民革命兴亡史,具有极出了一部特点历史条件下完整的农民革命兴亡史,具有极为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为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2.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604.4.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和斗争策略的经经验,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和斗争策略的经验。验。水浒传忠实反映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生活,形水浒传忠实反映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生活,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和斗争策略的经验,这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和斗争策略的经验,这也是我们认识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时不容忽视的也是我们认识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时不容忽视的方面。方面。4.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61水浒传当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有着历史真人的原形。像杨志、刘唐、张横、解宝、史进、关胜、张顺。张顺这个人实有其人,他是南宋末年抗击蒙古人的一个民间好汉、一个民兵头领,最后也是死在水里,乱箭射死。跟水浒传里写的那个张顺死于西湖可以说连细节都是相同的。方腊的家乡那个村叫碣村,而水浒小说里阮氏三雄、晁盖都在石碣村,田虎、王庆也都是历史上真实的农民起义领袖。总之,水浒传不愧称之为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不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忠实记录,它是对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包括宋江起义之前、之后农民起义、民族战争的一个全景式描述。既有历史的真实厚重,又有史诗的壮丽恢弘。水浒传当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有着历史真人的原形。像杨志、刘62水浒传人物塑造的成就水浒传人物塑造的成就水浒传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水浒传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英雄群像,造上。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英雄群像,尤其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尤其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在群众中有深刻的在群众中有深刻的 影响。影响。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独特成就表现在: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独特成就表现在:1.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作者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作者满腔热情的歌颂、赞美他们,将他们写的光彩照人,但同满腔热情的歌颂、赞美他们,将他们写的光彩照人,但同时又没有将他们神化,而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的写出时又没有将他们神化,而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的写出他们的性格心理。这些形象既有艺术的夸张,又并未脱离他们的性格心理。这些形象既有艺术的夸张,又并未脱离生活,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生活,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提高的表现。主义艺术提高的表现。水浒传人物塑造的成就632.2.能够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能够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思想性格。在人物描写上,水浒传能够从社会环境和人在人物描写上,水浒传能够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不仅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不仅能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际遇、不同生活条件能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际遇、不同生活条件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能在社会阶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能在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这方面林冲从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到和统治阶级这方面林冲从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到和统治阶级最后决裂,毅然决然造反上山的思想变化的曲折最后决裂,毅然决然造反上山的思想变化的曲折过程是写得最出色,也是写得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过程是写得最出色,也是写得最具有典型意义的。2.能够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643.3.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有了更多的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有了更多的细节描写,表现出精细缜密的特色。细节描写,表现出精细缜密的特色。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那根梢棒,从在酒店里开始,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那根梢棒,从在酒店里开始,作者一路上不断点染:出客店时,作者一路上不断点染:出客店时,“还了房钱,还了房钱,拴了包裹,提了梢棒拴了包裹,提了梢棒”;进到酒店,;进到酒店,“把梢棒倚把梢棒倚了了”;喝完酒,出了店门,;喝完酒,出了店门,“手提梢棒便走手提梢棒便走”直到大虫出现时,用它来打虎,直到大虫出现时,用它来打虎,“这一棒这一棒劈不着大虫劈不着大虫”却打在枯树上,将梢棒折成两截。却打在枯树上,将梢棒折成两截。而最后在拳打大虫没力气时,又将它检了回来,而最后在拳打大虫没力气时,又将它检了回来,用它结果了大虫性命。小小一根梢棒,作者不避用它结果了大虫性命。小小一根梢棒,作者不避重复,原来是要在最后派上大用场。重复,原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