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休克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410193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感染性休克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儿感染性休克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感染性休克小儿感染性休克小儿感染性休克1 1 1963年重症监护医学出现之前,明尼苏达大学报道900例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性休克的患儿中,死亡率高达97%。1996年,美国一机构对100例败血症伴发多器官衰竭的儿童研究表明总死亡率为15%。尽管感染性休克的预后有了显著改进,但在新生儿及儿童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小儿感染性休克 1963年重症监护医学出现之前,明尼苏达21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感染性休克代表了宿主对全身性炎症的病理生理反应,已知诱发全身性炎症的两类诱导剂是内毒素(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和超抗原包括革兰阳性细菌的肽聚糖/脂磷壁酸复合物、外毒素及与分支杆菌和病毒有关的毒素。3小儿感染性休克1 发病机制 感染性休克代表了宿主对全3 循环中的内毒素与巨噬细胞膜上脂多糖蛋白和CD14受体结合导致炎性基因的激活和表达。超抗原可不经过通常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和T细胞受体(TCR)识别过程而引发血循环中30%的T淋巴细胞活化。4小儿感染性休克 循环中的内毒素与巨噬细胞膜上脂多糖蛋白和CD14 活化的炎性细胞启动一系列生化级联过程并激活磷脂酶A2、环氧合酶、补体及其它细胞因子,继而导致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细胞三烯和细胞因子升高。5小儿感染性休克 活化的炎性细胞启动一系列生化级联过程并激5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协同作用促进级联反应的正反馈,并引起发热、血管扩张、心血管衰竭和乳酸性酸中毒。这些细胞因子刺激炎性细胞及内皮细胞释放许多重要的效应分子包括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INF-)及一氧化氮(NO)。NO如与超氧自由基结合能形成毒性的过氧亚硝酸(ONOO)。6小儿感染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6小儿感染性休克培训ppt课件7 内毒素使抗血栓形成分子血栓调节素的表达降低,促血栓形成分子(组织因子)及抗纤维蛋白溶解分子(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剂-1,PAI-1)的表达增加,PAI-1水平与儿童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预后有关,败血症引发的多器官衰竭也与细胞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组织因子和PAI-1相关联。8小儿感染性休克 内毒素使抗血栓形成分子血栓调节素的表达降82 第第1小时的治疗小时的治疗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80%感染性休克患儿需要通气治疗。对于临床诊断有呼吸窘迫的患儿应行气管插管,插管期间扩容和作为诱导剂的氯氨酮的使用有助于预防正压通气相关联的低血压。9小儿感染性休克2 第1小时的治疗 9小儿感染性休克9 2.2 扩容治疗 所有感染性休克患儿均需扩容。感染性休克的开始10min内可给予20ml/kg甚或40-60ml/kg的液体,此项治疗可安全进行而没有增加肺水肿的危险。如果肝脏增大或肺部听到新的湿罗音,应考虑是否继续扩容。当精神状态、毛细血管再充盈、脉搏和尿量得到改善,应考虑停止扩容。然而,在某些儿童,第1小时扩容可能需要更多的液体。10小儿感染性休克 2.2 扩容治疗 所有感染性休克患儿均需扩容。感染性休10 2.3 2.3 肾上腺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 某些患儿尽管给予强有力的某些患儿尽管给予强有力的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但血压和灌流量仍不能恢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但血压和灌流量仍不能恢复,可能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尤其伴有暴发性复,可能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尤其伴有暴发性紫癜紫癜(华华-佛综合征和肾上腺出血佛综合征和肾上腺出血)或既往有长期使或既往有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史用皮质类固醇史(肾上腺轴抑制肾上腺轴抑制)者,应使用氢化者,应使用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按休克剂量而不是应急剂量按休克剂量而不是应急剂量),首剂,首剂50mg/kg50mg/kg,然后每小时,然后每小时2.5mg/kg2.5mg/kg。2.4 2.4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 虽然抗生素应用不能代替感染性虽然抗生素应用不能代替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扩容及心血管治疗,但败血症和感染休克患儿的扩容及心血管治疗,但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恢复取决于感染源的根除。性休克的恢复取决于感染源的根除。11小儿感染性休克 2.3 肾上腺功能不全 某些患儿尽管给予强有力的扩容113 感染性休克的巩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巩固治疗3.1 心血管衰竭 扩容后血灌注仍然低下、有代谢性酸中毒或少尿则需要血管内监测,以便确定低血容量、心血管功能紊乱对进展中休克的影响。保持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在0.078-0.156kPa间,以确保适当的心室充盈压。12小儿感染性休克3 感染性休克的巩固治疗3.1 心血管衰竭 扩容12 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需要的正性心肌药、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也是变化的。以心功能衰竭为主的患儿常常需要加用血管扩张药以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以血管衰竭为主的患儿随着心功能紊乱的发展常常需要加用正性心肌收缩药。13小儿感染性休克 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需要的正性心肌药、血管13 心血管治疗的目标是维持适当的氧运输和组织灌注。灌注压随着中心静脉压(CVP)的降低或MAP的升高而升高。通过维持适当的血红蛋白浓度(100g/L)和氧饱和度、增加心输出量来完成适当的氧运输。达到上述目标将使全身灌流改善的同时,伴有尿量增加及全身代谢性酸中毒的改善。14小儿感染性休克 心血管治疗的目标是维持适当的氧运输和组织143.2 呼吸衰竭 败血症期间可发生心源性肺水肿(CPE)或非CPE。采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减轻后负荷治疗CPE。非CP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功能残余腔(FRC)非均匀性降低性疾病,因为肺泡受累的方式不同,要注意预防受累肺泡的过度膨胀。压力控制通气是有效的,允许限定压通气而保持平均通气压以利于FRC的恢复及适当的氧合作用。15小儿感染性休克3.2 呼吸衰竭 败血症期间可发生心源性肺水肿(CP153.3 暴发性紫癜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暴发性紫癜和DIC与全身性微血管血栓形成有关。因为瘀血促进血栓形成,因而DIC的最佳治疗是扩容、减轻后负荷和正性心肌药物应用以改善血供及氧运输。暴发性紫癜患者循环中抗血栓形成因子、抗凝血酶(AT-)、蛋白C和蛋白S低下,可用大剂量冷冻血浆或小剂量的AT-和蛋白C浓缩物补充。16小儿感染性休克3.3 暴发性紫癜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暴发16 成人研究显示成人研究显示AT-AT-在缩短在缩短DICDIC病程中是有效病程中是有效的,但如与肝素合用则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在不的,但如与肝素合用则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在不与肝素合用的情况下,单独使用与肝素合用的情况下,单独使用AT-AT-和蛋白和蛋白C C均均不引起出血。有报道,使用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不引起出血。有报道,使用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能够改善组织灌流并减轻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患儿能够改善组织灌流并减轻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患儿的暴发性紫癜,而没有出血并发症。用冷冻血浆的暴发性紫癜,而没有出血并发症。用冷冻血浆补充抗血栓形成因子仍然是补充抗血栓形成因子仍然是DICDIC治疗的基础。当治疗的基础。当缺乏测定抗血栓形成因子实验条件时,可根据凝缺乏测定抗血栓形成因子实验条件时,可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指导治疗。血酶原时间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指导治疗。输注血小板可减少出血的危险。肝素在某些危重输注血小板可减少出血的危险。肝素在某些危重病房常规应用,但要注意不能与病房常规应用,但要注意不能与AT-AT-合用。不增合用。不增加液体负荷纠正凝血因子水平的血浆置换疗法似加液体负荷纠正凝血因子水平的血浆置换疗法似乎也是一种选择。乎也是一种选择。17小儿感染性休克 成人研究显示AT-在缩短DIC病程中是有效的174 其它治疗其它治疗 4.1 4.1 电解质紊乱和低钙血症应纠正以保持良好电解质紊乱和低钙血症应纠正以保持良好的心功能。低血糖应仔细检查以排除肾上腺功能的心功能。低血糖应仔细检查以排除肾上腺功能不全。高血糖应使用胰岛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补不全。高血糖应使用胰岛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也是重要的,例如维生素充也是重要的,例如维生素A A可降低感染儿童的死可降低感染儿童的死亡率。亡率。4.2 4.2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 因感染、炎症、脓毒血症和多因感染、炎症、脓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期间药物代谢发生改变。多器官衰竭患器官衰竭期间药物代谢发生改变。多器官衰竭患儿药物代谢能力降低约儿药物代谢能力降低约90%90%,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须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须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18小儿感染性休克4 其它治疗 4.1 电解质紊乱和低钙血症应纠正以保持良好18 4.3 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已安全用于儿科或新生儿败血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已用于败血症和白细胞减低症患儿。对已证实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并有白细胞减低的患儿输注白细胞是有效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也可静注丙种球蛋白。19小儿感染性休克 4.3 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已安全用于儿科或新19 随着对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的认识,相继出现了许多实验性治疗方法。有些方法(如使用单克隆抗内毒素抗体及其它抗细胞因子复合物治疗感染性休克)已证实无效。然而学者们仍在努力,期待发现新的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抗内毒素抗体、NO合成抑制剂、抗粘附分子抗体。已证实免疫调节剂在儿童和成人败血症及多器官衰竭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20小儿感染性休克 随着对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的认识,20 谢谢!21小儿感染性休克 谢谢!21小儿感染性休克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