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人卫6版-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pt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41410153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3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统计人卫6版-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统计人卫6版-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统计人卫6版-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一、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定性数据的特点:将观察结果先按定性数据的特点:将观察结果先按分析要求,分类汇总观察单位数,分析要求,分类汇总观察单位数,再用统计表列出。再用统计表列出。常用相对比、构成比、率来描述计常用相对比、构成比、率来描述计数资料,这些指标统称为数资料,这些指标统称为相对数相对数。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2一、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定性数据的特点:将观察结果先按分析要二、常用相对数:二、常用相对数:1.1.率(率(raterate):):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常以百分率(常以百分率(%)、千分率()、千分率()、万分率()、万分率(/万)、十万分率(万)、十万分率(/10/10万)等表示。万)等表示。比例基数通常依习惯而定,比例基数通常依习惯而定,一般应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一般应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 12 2位整数。位整数。总体率用总体率用来表示,样本率用来表示,样本率用P P来表示。来表示。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3二、常用相对数:1.率(rate):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2.2.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整体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整体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称百分比。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称百分比。特点:各部分构成比之和为特点:各部分构成比之和为100%100%。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42.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整体的比重,常以百分3.3.相对比:是两个有关的计数指标之比,用以相对比:是两个有关的计数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常用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常用R R表示。表示。比较两个指标时用以反映两个有关指标间数比较两个指标时用以反映两个有关指标间数量上的比值,如量上的比值,如A A指标是指标是B B指标的若干倍,或指标的若干倍,或A A指标是指标是B B指标的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指标的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表示。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53.相对比:是两个有关的计数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相互比较的两个指标可以是相同性质的指标,相互比较的两个指标可以是相同性质的指标,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指标;两变量可以为数值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指标;两变量可以为数值变量、分类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变量、分类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等。均数等。常用的相对比如:变异系数(常用的相对比如:变异系数(CVC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中的相对危险度(RRRR)、性比例、每千人口中)、性比例、每千人口中医生数、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血清中白蛋白与医生数、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血清中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球蛋白之比(A/GA/G)等。)等。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6相互比较的两个指标可以是相同性质的指标,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指表示平均每一千人口有多少名医生为之提供服务。表示平均每一千人口有多少名医生为之提供服务。表示每表示每100100个女性对应着多少为男性个女性对应着多少为男性直观地反映两性人口的比例;直观地反映两性人口的比例;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7表示平均每一千人口有多少名医生为之提供服务。表示每100个临床观察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比有:临床观察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比有:两类个体例数之比两类个体例数之比两个率之比。如: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两个率之比。如:流行病学中的相对危险度,RR RR,主要用于前瞻性研究。,主要用于前瞻性研究。两个相对比之比即比数比或优势比,两个相对比之比即比数比或优势比,OR OR,用于,用于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8临床观察研究中常用的相对比有:两类个体例数之比医学统计人卫6三、率的标准化三、率的标准化(计算标准化率)(计算标准化率)意义:通过率的标准化,可消除某些混杂因素意义:通过率的标准化,可消除某些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构成)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构成)的影响,使两地总死亡率或患病率、发病率等达到可比使两地总死亡率或患病率、发病率等达到可比(此时才能显示出地区因素对死亡率或其他率(此时才能显示出地区因素对死亡率或其他率的作用)。的作用)。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年龄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年龄构成等)以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构成等)以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例题例题1.2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9三、率的标准化(计算标准化率)意义:通过率的标准化,可消除某已知某一影响因素标准构成的每层例数已知某一影响因素标准构成的每层例数NiNi或或已知标准构成的构成比时,选用该法。已知标准构成的构成比时,选用该法。标准构成可选:标准构成可选:u另选一有代表性、较稳定、数量较大的另选一有代表性、较稳定、数量较大的构成为标准;构成为标准;u取各层合计为标准;取各层合计为标准;u在各组中任选一组作为标准构成。在各组中任选一组作为标准构成。P30P30例例4-54-5;例;例4-6 4-6 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法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法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0已知某一影响因素标准构成的每层例数Ni或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课后练习课后练习4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1课后练习4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1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2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2四、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四、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P P6262)(一)死亡统计指标(一)死亡统计指标 1.1.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每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每10001000人中的死亡人中的死亡人数。人数。2.2.年龄别死亡率:表示某地某年某年龄年龄别死亡率:表示某地某年某年龄(组)每(组)每10001000人中的死亡人数。人中的死亡人数。3.3.死因别死亡率:表示某年每死因别死亡率:表示某年每1010万人中因万人中因某种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某病死亡专率)。某种原因而死亡的人数(某病死亡专率)。4.4.死因构成或称相对死亡比:是某种死因死因构成或称相对死亡比:是某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百分比。占总死亡数的百分比。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3四、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P62)(一)死亡统计指标医学(二)常用疾病统计指标(二)常用疾病统计指标1.1.发病率发病率 2.2.患病率:表示某一时点或时段患病率:表示某一时点或时段内某人群中患某病的频率。内某人群中患某病的频率。3.3.病死率病死率 4.4.治愈率:表示接受治疗的病人治愈率:表示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愈的频率。中治愈的频率。举例、练习举例、练习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4(二)常用疾病统计指标举例、练习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 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年龄年龄(岁)(岁)人口数人口数死亡死亡数数其中恶其中恶性肿瘤性肿瘤死亡数死亡数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占总死亡的死亡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率(1/10万)万)年龄别年龄别死亡率死亡率(1)(2)(3)(4)(5)(6)(7)08292042.90206319.0525.7340281611724260及及32合计合计1670907159012.59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5 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年龄(岁)人口数死亡数 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年龄年龄(岁)(岁)人口数人口数死亡数死亡数 其中恶其中恶性肿瘤性肿瘤死亡数死亡数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占总死亡的死亡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率(1/10万)万)年龄别年龄别死亡率死亡率(1)(2)(3)(4)(5)(6)(7)08292013842.904.821.662046638631219.0525.731.3540281611724224.42149.146.1160及及9373342329.36341.41 36.49合计合计1670907159012.5953.864.28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6 某地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年龄(岁)人口数死亡数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1.根据要说明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相对数,不能根据要说明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相对数,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以构成比代替率;2.2.计算时分母不宜过小,分母过小时相对数不稳计算时分母不宜过小,分母过小时相对数不稳定。在观察例数较少时,应直接用绝对数表示,定。在观察例数较少时,应直接用绝对数表示,以免引起误解。以免引起误解。3.3.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即合计率(总率)不等于各分率(组其平均率即合计率(总率)不等于各分率(组率)之和。率)之和。4.4.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1 1)“同质同质”事物比较相对数才有意义;事物比较相对数才有意义;2 2)其它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其它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若不同,应先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若不同,应先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5.5.率或比的比较,亦应考虑存在抽样误差,对于率或比的比较,亦应考虑存在抽样误差,对于样本之间的差异应作显著性检验。样本之间的差异应作显著性检验。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7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要说明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8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8小结u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u率的标准化率的标准化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19小结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医学统计人卫6版 第四章 定性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