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优秀ppt人教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371288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6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ppt人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ppt人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ppt人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2 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方程式的配平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方程式的配平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及其应用。2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3能依据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相关化学计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方程式的配平1掌握氧化还原反一、概念辨析一、概念辨析还原剂还原剂失去电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化合价升高升高被氧化被氧化反反应应物物氧化氧化产物产物发生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氧化剂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化合价化合价降低降低被还原被还原发生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还原还原产物产物生生成成物物一、概念辨析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物氧化产物发生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C +4HNO3(浓浓)=CO2+4NO2 +2H2O0+4+4+5失去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得到1 4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是氧化剂是(HNO3 );氧化产物是氧化产物是(CO2 )还原剂是还原剂是(C );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是(NO2 )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3S +6KOH =2K2S +K2SO3+3H2O0+4-2失去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得到2 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是氧化剂是(S );氧化产物是氧化产物是(K2SO4 )还原剂是还原剂是(S );还原产物是还原产物是(K2S )0+4-2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 2e-,练习:练习:1、反应、反应3Cu+8HNO3=3Cu(NO3)2+2NO +4H2O中中氧化剂是氧化剂是(HNO3 )被氧化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Cu)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 HNO3 与被还原的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为 (4:1 )2、在反应、在反应2FeBr2+3Cl2=2FeCl3+2Br2中被氧化的元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素是()A、Fe B、Br C、Fe和和Br D、Fe和和ClC练习:1、反应3Cu+8HNO3=3Cu(NO3)2+2N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性质强弱规律根据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关物质的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对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出现的所有物质来说,氧化剂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而还原剂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性质强弱规律根据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来比较(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氧化剂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H)Cu Hg Ag Pt Au K+Ca2+Na+Mg2+Al3+Zn2+Fe2+(H+)Cu2+Hg2+Ag+还原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氧化性依次增强(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例例2已知下列反应:已知下列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I2+5O2+2H2O=H2SO4+2HCl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C、SO2 I-Fe2+Cl-D还原性还原性I-Fe2+Fe2+Cl-SO2I-例2已知下列反应:D还原性I-Fe2+Fe2+Cl-S练习:练习:已知已知X2、Y2、Z2、W2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 W2 Z2 X2 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是()A、2NaW+Z2=2NaZ+W2B、2NaX+Z2=2NaZ+X2C、2NaY+W2=2NaW+Y2D、2NaZ+X2=2NaX+Z2BC练习:已知X2、Y2、Z2、W2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BC价态律价态律“高氧低还中兼高氧低还中兼”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如: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如:Fe3+)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如:(如:Fe)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如:Fe2+)2、价态律“高氧低还中兼”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练习练习1、从、从S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S元素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 D、H2SO42、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 HClO B Al2O3 C N2O D SiO2AAC练习1、从S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S元素不能表现氧化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总结为“谁强谁先反应”。4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这里的中间价可以相同(谓之“归中”),也可以不同,但此时必是高价转变成较高中间价,低价转变成较低中间价(即可以“靠拢”而“不相交”)。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例例3、用、用48ml 0.1mol/L的的FeSO4溶液,溶液,恰好还原恰好还原2.410-3molRO(OH)2+则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是(元素的最终价态是()+3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3练习练习1、当溶液中、当溶液中X2O72-和和SO32-离子数之比离子数之比为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 +1价价 B +2价价 C +3价价 D +4价价2、已知、已知 M2O7x-+3S2-+14H+=2M3+3S +7H2O 则则M2O7x-中中M的化合价为(的化合价为()A +2价价 B +3价价 C +4价价 D +6价价CD练习1、当溶液中X2O72-和SO32-离子数之比为1:3时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2)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3)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2配平的一般步骤(常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1)“一标”。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例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2)“二等”。使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求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3)“三定”。根据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最小公倍数,定出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二等”。使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求出(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KMnO45Na2SO33H2SO42MnSO4K2SO45Na2SO43H2O(5)“五查”。检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是否相等,检查离子反应中电荷是否守恒。若相等,说明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将短线改等号。2KMnO45Na2SO33H2SO42MnSO4K2SO45Na2SO43H2O(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K歧化反应规律和归中反应规律1歧化反应规律: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歧化反应规律和归中反应规律1歧化反应规律:所得产物中,该2归中反应规律:反应物中,该元素低价态升高,高价态降低,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化合价向中间价态靠拢。2归中反应规律:反应物中,该元素低价态升高,高价态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1)G=QNaCl(2)QH2O=XH2(3)YNaOH=GQH2O(4)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QGZYX B.GYQZXC.GYZQX D.ZXGYQ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例1在含有 Cu(NO3)2、Mg(NO3)2 和 AgNO3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首先析出的是(AMgCAg)BCuDH2答案:C课堂练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适量的锌粉,首先析出的是()课D2Fe32I2Fe2+I2A3Cl26FeI2BCl2FeI2CCo2O36HCl2FeCl34FeI3FeCl2I22CoCl2Cl23H2O答案:AD2Fe32I2Fe2+I2A3Cl26FeI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答案:答案:B2在 xR2yHO2mR3nH2O 的离子反应中,化学计量数 m 的值为()A2x B4 C.y2 D2 2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反应中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答案:(1)11212(2)212214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答案:(1)11212(2)212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例3 在3S6NaOH2Na2S Na2SO3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12B21C13D31答案:B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例3 在3S6NaOH2Na24在 3Cl26KOH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KClO35KCl3H2O 中,还原剂)A15B13C51D31答案:A4在 3Cl26KOHKClO35KCl3H2O 作业作业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通常从情节梳理、情节作用两方面设题考查。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感谢观看,欢迎指导!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