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程-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59448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9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心理咨询师基基础知知识教程教程 第一章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n n1.1.绪论绪论n n2.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3.3.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4.4.记忆记忆n n5.5.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6.6.意识与注意意识与注意n n7.7.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8.8.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9.9.人格人格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正常人、心理异常人群、儿童、老年人、动物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n n1 1)心理活动最普遍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活动最普遍的、最一般的规律n n2 2)以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为对象)以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为对象n n3 3)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基础心理学的内容:n n1 1)认知)认知n n2 2)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3 3)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n n4 4)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气质和性格(1)心理过程:知、情、意(2)人格个性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人的心理的本质:n n1 1)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n n2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A 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证明B 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C 临床事实的证明D 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心理学发展简史n n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n n标志:冯特在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n n冯特和贴钦纳:构造心理学派n 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传统心理学两大流派:传统心理学两大流派:n n行为主义行为主义n n精神分析精神分析n n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n n人本主义: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第三势力n n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n n生理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生理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四、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n n原则:原则:1.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2.2.辩证发展原则辩证发展原则3.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n n四、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n n方法:方法:1.1.观察法观察法2.2.调查法调查法3.3.个案法个案法4.4.实验法实验法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元的种类:1)传入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两半球:结构基本对称,功能不对称(单侧化)法国医生布罗卡:运动性言语中枢,左侧罗杰 斯佩斯:割裂脑实验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 n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n n 巴甫洛夫n n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n n反射、反射弧和反馈n n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一、感觉概述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一、感觉概述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听、嗅、味、皮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感觉的种类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n n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n n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n n两者是什么关系?n n适宜刺激与非适宜刺激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n n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n n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三、感觉现象n n1.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既有降低,又有提高暗适应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2.感觉后象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n n正后象n n负后象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3.感觉对比n n同时对比n n相继对比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4.联觉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4.联觉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五、知觉概述n n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五、知觉概述n n特点n n1)整体性n n2)选择性n n3)恒常性n n4)理解性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 n六、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生物钟运动知觉空间中的位移错 觉歪曲知觉只要具备条件就能产生不能避免具有固定倾向调节人的行为给人估计时间提供依据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 n一、记忆及记忆过程n n过去的经验的头脑中的反映n n五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n n四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再认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 n一、记忆及记忆过程n n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n n艾宾浩斯:创始人先快后慢先快后慢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 n二、表象n n概念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 n三、三个记忆系统1.信息的编码、储存、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提取方式2.信息储存时间的长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短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 n三、三个记忆系统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1.1.前摄抑制2.2.倒摄抑制3.3.系列位置效应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一、思维概念n n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n n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一、思维概念n n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n n分析与综合n n抽象与概括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二、思维的种类1.1.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2.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辐合思维、发散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辐合思维、发散思维3.3.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三、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n n迁移的作用n n原型启发n n定势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四、语言与言语n n语言:一种社会现象,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学的研究对象n n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四、语言与言语n n语言的特点:n nA 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n nB 是一种心理现象n nC 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n nD 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四、语言与言语n n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用来交际,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用来思维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五、想象n n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n n想象与表象的差别?n n表象是记忆的范畴,想象是思维的范畴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 n五、想象n n想象的种类(是否有意识、有目的):n n无意想象n n有意想象:幻想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一、意识概念n n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的知觉和对自身内部的知觉n n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一、意识概念n n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n n1.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n n生物节律:24h,与睡眠有关n n2.梦:快速眼动睡眠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二、注意概述n n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n n心理状态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二、注意概述n n注意的种类n n1.无意注意: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n n2.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n n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三、注意的特征n n1.注意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n n7+-2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三、注意的特征n n注意稳定性: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n n注意的分散,分心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三、注意的特征n n注意的转移: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第六节第六节 意志与注意意志与注意n n三、注意的特征n n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一、需要与动机的概念n n需要: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n n需要都有对象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一、需要与动机的概念n n需要的种类n n1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产生的角度)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产生的角度)n n2 2)物质血药和精神需要(满足需要的对象)物质血药和精神需要(满足需要的对象)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动机:激活个体超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n n动机的激发:a.需要 b.内驱力 c.情绪 d.诱因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 n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一、情绪、情感概述n n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题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表情)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一、情绪、情感概述n n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n n性质: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模仿学习的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一、情绪、情感概述n n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三、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和两极性n n维度:固有特征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平静强度:强和弱紧张度:紧张和轻松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四、情绪、情感的种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喜、怒、哀、惧喜、怒、哀、惧基本情绪的不同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的组合派生的生物进化角度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四、情绪、情感的种类n n心境n n激情n n应激按照情绪状态角度情绪发生的速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续时间的长短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四、情绪、情感的种类n n人的高级情感的分类n n道德感n n美感n n理智感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 n五、意志n n意志:有意识的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视线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n n意志行为意志行为A A 一种有目的行动一种有目的行动B B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C C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一、人格概述一、人格概述n n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组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独特的心理品质n nA A 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n nB B 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心理想象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心理想象n nC C 由心理过程构成的由心理过程构成的n nD D 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一、人格概述n n人格的特性1 1)独特性)独特性2 2)整体性)整体性3 3)稳定性)稳定性4 4)功能性)功能性5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二、能力n n能力: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二、能力n n分类1.1.发展高低程度:能力、才能和天才发展高低程度:能力、才能和天才2.2.结构: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结构: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3.3.设计领域:认知能力(智力)、操作能力和社设计领域:认知能力(智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会交往能力4.4.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二、能力n n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n n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n n脾气,秉性,性情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n n气质类型学说1.体液说:希波克拉底2.体形说3.血型说4.激素说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三、气质n n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活动类型气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强度平衡性平衡性灵活性灵活性强强不平衡不平衡兴奋型兴奋型胆汁质胆汁质强强平衡平衡灵活灵活活泼型活泼型多血质多血质强强平衡平衡不灵活不灵活安静型安静型粘液质粘液质弱弱抑制型抑制型抑郁质抑郁质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三、气质n n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n n胆汁质:能忍受强的刺激,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胆汁质:能忍受强的刺激,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倦,精力旺盛,外向,但情绪变化快,而不知疲倦,精力旺盛,外向,但情绪变化快,脾气暴躁脾气暴躁n n多血质: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多血质: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转移快,外向,善交际,但兴趣多变,情注意转移快,外向,善交际,但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绪不稳定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三、气质n n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n n粘液质:反应速度慢,兴奋性低但平稳,举止粘液质:反应速度慢,兴奋性低但平稳,举止平和,头脑清醒,做事踏实,但循规蹈矩。平和,头脑清醒,做事踏实,但循规蹈矩。n n抑郁质:多疑,内心体验深刻,易走极端,胆抑郁质:多疑,内心体验深刻,易走极端,胆小,孤僻。小,孤僻。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三、气质三、气质n n特点:特点:A A 稳定性和可塑性稳定性和可塑性B B 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好坏之分C C 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D D 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以和对环境的适应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以和对环境的适应E E 影响健康影响健康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四、性格n n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n n态度: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构成。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四、性格n n性格的结构n n1.性格的静态特征: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特征n n2.性格的动态特征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 n四、性格n n性格():A 容易受历史文化影响B 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C 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D 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和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