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心脏肥大--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37507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心电图--心脏肥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异常心电图--心脏肥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异常心电图--心脏肥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心脏肥大心脏肥大一、心房肥大一、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表现:主要是主要是P波电压增高。波电压增高。1.P波高尖波高尖0.25mv(肢导联肢导联),以,以II、III、aVF导联最清楚;导联最清楚;2.V1的的P波前部或全部高尖,起始波前部或全部高尖,起始P波指数波指数(IPI)0.03mm.s;P波时间正常。波时间正常。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常见于肺心病常见于肺心病(故称为故称为肺型肺型P P波波)、先、先心病心病(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型肺型P P波的概念:波的概念:P P波高尖电压波高尖电压0.25mv,时间,时间正常正常II、III、aVF导联最清楚,多见于肺源性导联最清楚,多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称之。心脏病故称之。1ppt课件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 2ppt课件3ppt课件(二)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表现:主要是主要是P波时间延长。波时间延长。1.P波增宽波增宽 0.11s。2.P波呈双峰,峰距波呈双峰,峰距0.04s,后峰高于前峰,以,后峰高于前峰,以I、II、aVL导联最清楚。导联最清楚。3.V1的的Ptf0.04mm.s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故称为二尖瓣型尖瓣型P波波)、冠心病、高血压病及慢性心衰等。、冠心病、高血压病及慢性心衰等。二尖瓣型二尖瓣型P波的概念:波的概念:P波增宽时间波增宽时间 0.11s,多,多呈前低后高的双峰波,双峰间距呈前低后高的双峰波,双峰间距0.04s以以I、II、aVL导联最清楚,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故称之。导联最清楚,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故称之。4ppt课件5ppt课件二、心室肥大(一)左心室肥大1.1.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表现:1)左室电压增高:)左室电压增高:(必备条件必备条件)肢导联:肢导联:R 1.5mv;RavF 2.0mv;RavL 1.2mv。R+S 2.5mv;胸导联:胸导联:RV5 2.5mv;RV5+SV1 4.0mv(男男),3.5mv(女女);2)QRS波群时间波群时间0.100.11s。VATV5 0.05s;3)ST-T改变:改变:V5或以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波为主的导联 S-T段压低段压低 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波低平、双向、倒置;4)电轴左偏:)电轴左偏:一般一般 30(轻度轻度)。临床意义:评价;常见疾病。临床意义:评价;常见疾病。6ppt课件7ppt课件(二)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1.QRS波群电压增高:波群电压增高:肢导联:肢导联:RavR 0.5mv;胸导联:胸导联:Rv1 1.0mv;Rv1+SV5 1.2mv(重症重症);2.形态改变:形态改变:V1 R/S 1,V5 R/S 1,aVR的的R/Q 1,V1或或V3R呈呈RS、rsR型型(V5呈呈rS、RS型型);(主要诊断条件主要诊断条件)3.电轴右偏:电轴右偏:90(重症重症+110);4.QRS时限多不延长,时限多不延长,VATV10.03s;5.ST-T改变:右胸导联(改变:右胸导联(V1-V3R)S-T段压低段压低 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波低平、双向、倒置。临床意义:评价;常见疾病。临床意义:评价;常见疾病。8ppt课件9ppt课件第四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第四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10ppt课件一、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心肌供血障碍而产生的心肌缺血现象。正常的冠状动脉有很大的储备力,当身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冠状动脉可以适当扩张,其血流量可较休息时增加45倍。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只有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70%时,心电图才会出现典型的缺血性改变。当心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可产生ST-T改变。11ppt课件 1.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ACI)突然发病,发作是可出现心绞痛。突然发病,发作是可出现心绞痛。心绞痛的概念:心绞痛的概念: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床综合征。(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普通型或典型心)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普通型或典型心绞痛)绞痛)临床特点;临床特点;ECG特点。特点。(2)变异型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临床特点;临床特点;ECG特点。特点。12ppt课件 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CCI)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慢性缺血。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慢性缺血。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隐匿型,休息状态下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隐匿型,休息状态下ECG约约2/3出现心室复极受影响的出现心室复极受影响的ST-T异常变化表异常变化表现。现。心电图除心电图除aVR导联外,导联外,S-T段下移在临床心电段下移在临床心电图分为:缺血型和近似缺血型两种以缺血型最图分为:缺血型和近似缺血型两种以缺血型最有诊断意义。有诊断意义。(1)S-T段改变段改变1)缺血型)缺血型S-T段下移的段下移的ECG表现表现2)近似缺血型)近似缺血型S-T段下移的段下移的ECG表现表现(2)T波的改变波的改变13ppt课件14ppt课件三、心肌梗死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概念:概念:心肌梗死是心脏因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持久而严重心肌梗死是心脏因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持久而严重心肌急性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心肌急性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病理依梗死的范围分:病理依梗死的范围分:透壁性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透壁性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心电图分类:心电图分类:透壁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常有透壁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常有“坏死型坏死型”Q波,为有波,为有Q波心波心肌梗死;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电图常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电图常无“坏死型坏死型”Q波,为无波,为无Q波波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依心肌受损程度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依心肌受损程度分:中心坏死区;中心坏死区;坏死周围损伤区;损伤周围缺血区。坏死周围损伤区;损伤周围缺血区。15ppt课件心肌梗死的三大病理改变心肌梗死的三大病理改变1.心肌缺血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2.心肌损伤心肌损伤(myocardial damage);3.心肌坏死心肌坏死(myocardial necrosis)。16ppt课件动动物物实实验验17ppt课件(二)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及产生机制(二)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及产生机制 1.面对梗死区的心电图导联表现面对梗死区的心电图导联表现(1)缺血型)缺血型T波改变波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迟缓;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迟缓;心肌全层缺血,复极顺序发生改变。心肌全层缺血,复极顺序发生改变。冠状冠状T波:波:是指当心肌缺血由心内膜发是指当心肌缺血由心内膜发展到心外膜时该处心肌复极迟缓,使复展到心外膜时该处心肌复极迟缓,使复极顺序与正常相反由心内膜向心外膜面极顺序与正常相反由心内膜向心外膜面进行,因而在心外膜面记录到两支对称进行,因而在心外膜面记录到两支对称尖而深的倒置尖而深的倒置T波称之。波称之。18ppt课件19ppt课件 (2)损伤型)损伤型S-T段移位:段移位:面对损伤部位导联:面对损伤部位导联:S-T段上抬,甚至与段上抬,甚至与T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3)坏死型)坏死型Q波:波:已坏死的心肌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也已坏死的心肌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也不能除极产生动作电流,但其周围正常不能除极产生动作电流,但其周围正常心肌仍正常进行除极,故心室除极的综心肌仍正常进行除极,故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背离梗死区合向量背离梗死区。20ppt课件S-T段损伤图形21ppt课件22ppt课件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表现(1)面对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面对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1)异常)异常Q波;波;2)S-T段抬高甚至与段抬高甚至与T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波融合呈单向曲线弓背向上;向上;3)T波倒置,冠状波倒置,冠状T波等指示性改变。波等指示性改变。(2)背离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背离梗死室壁心电图导联特征性表现:1)无异常)无异常Q波;波;2)R波增高;波增高;3)S-T段下移;段下移;4)T波直立而高耸等对应性改变。波直立而高耸等对应性改变。23ppt课件(三)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三)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 1.早期早期(超急性期超急性期)梗死时间:发病后数分至数小时。梗死时间:发病后数分至数小时。ECG表现:表现:(1)巨大高耸)巨大高耸T波;波;(2)S-T段呈斜升抬高;段呈斜升抬高;(3)有对应导联改变。)有对应导联改变。24ppt课件 2.急性期急性期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小时至数周。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小时至数周。ECG表现:表现:(1)S-T段呈弓背型抬高并与段呈弓背型抬高并与T波融波融合呈单向曲线;(损伤型)合呈单向曲线;(损伤型)(2)坏死型)坏死型Q波;波;(3)T波呈对称性倒置,并逐渐加深;波呈对称性倒置,并逐渐加深;(缺血型冠状(缺血型冠状T波)波)(4)有对应导联改变。)有对应导联改变。25ppt课件 3.近期近期(亚急性期亚急性期)坏死和缺血为主坏死和缺血为主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周至梗死时间:梗塞后数周至3个月。个月。ECG表现:表现:(1)坏死型)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波持续存在;(2)S-T段改变逐渐恢复正常;段改变逐渐恢复正常;(3)冠状冠状T波的动态变化。波的动态变化。(逐渐变深、变浅、恢复直立或恒定(逐渐变深、变浅、恢复直立或恒定不变)不变)临床将临床将急性期急性期与与近期近期称为称为AMI的充分的充分发展期发展期26ppt课件 4.陈旧性期(愈合期)陈旧性期(愈合期)梗死时间:梗塞后梗死时间:梗塞后3个月至数年。个月至数年。ECG表现:表现:(1)常留有坏死型)常留有坏死型Q波或波或QS波;波;(2)ST-T可正常;可正常;(3)冠状)冠状T波可恢复正常或恒定不变;波可恢复正常或恒定不变;(4)R波电压可比梗塞前降低。波电压可比梗塞前降低。心肌梗塞后室壁瘤的心电图特征:心肌梗塞后室壁瘤的心电图特征:梗塞部位导联梗塞部位导联S-T段明显抬高持续段明显抬高持续6个个月以上。月以上。27ppt课件常见左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常见左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1.前间壁:前间壁:V1-3。2.前壁:前壁:V3-5。3.侧壁:侧壁:I、aVL、V5-6。4.下壁:下壁:、avF。2.5.后壁:后壁:V7-9。(V1-2出现出现R波增高,波增高,ST段压低,段压低,T波增高)波增高)3.6.广泛前壁:广泛前壁:V1-6。28ppt课件29ppt课件下壁30ppt课件31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