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培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35059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7.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道是什么?气道是什么?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鼻、口、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通气中断有什么后果?通气中断有什么后果?危重病人危重病人为什么什么强调气道的管理气道的管理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道管理的重要意气道管理的重要意义1 1、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健的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健的应急措施是急措施是给予有效的气道管理予有效的气道管理2 2、保持气道通、保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是基合,是基础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道管理的气道管理的目的目的保证气道的通畅保证气道的通畅保证病人的氧合保证病人的氧合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相关解剖相关解剖一一 口口:口腔前庭口腔前庭:为一裂隙,由外面的为一裂隙,由外面的 唇和颊,内面的上下牙弓围成唇和颊,内面的上下牙弓围成 固有口腔固有口腔 :前方、两侧是上下牙弓、:前方、两侧是上下牙弓、上方硬腭和软腭、下方由舌的前上方硬腭和软腭、下方由舌的前2/32/3和反折和反折至口底的粘膜围成至口底的粘膜围成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二二.鼻鼻 鼻腔:鼻腔:1 1、内径(、内径(10-11mm10-11mm)2 2、前后孔距离、前后孔距离(12-(12-14mm14mm)3 3、分部、分部 (1)(1)鼻前庭(鼻前庭(30-3230-32)(2)(2)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4 4、鼻腔外侧壁、鼻腔外侧壁 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三三 咽峡咽峡位置:位置:固有口腔的后部围成:由软腭的固有口腔的后部围成:由软腭的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组成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组成意义:意义:1 1 张口困难者,峡小。张口困难者,峡小。2 2 扁桃体肿大者,峡小、易出血。扁桃体肿大者,峡小、易出血。3 3 悬雍垂者,置镜困难。悬雍垂者,置镜困难。4 4 舌根后坠者,峡小。舌根后坠者,峡小。5 5 婴儿舌体相对大,有其特殊性。婴儿舌体相对大,有其特殊性。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四四 咽咽1概念:肌性管道概念:肌性管道2形态:漏斗形形态:漏斗形3界限:基底部界限:基底部-第六颈椎第六颈椎4相通:鼻腔、口腔、喉相通:鼻腔、口腔、喉5分部:鼻咽部、口咽部、喉分部: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咽部1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五五喉喉喉的位置喉的位置喉的构造喉的构造1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喉腔喉腔声门裂声门裂前庭襞前庭襞喉室喉室声襞声襞喉喉上上腔腔喉中间喉中间腔腔喉下喉下腔腔1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六六 气管气管气管的形态与位置气管的形态与位置左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1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道不畅通的原因:气道不畅通的原因:(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1、异物、异物2、分泌物及其它、分泌物及其它3、舌后坠、舌后坠4、各种压迫、各种压迫5、本身疾病所致、本身疾病所致6、无呼吸或呼吸弱、无呼吸或呼吸弱解除原因或建立人工解除原因或建立人工气道气道建立人工气道1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怎样保持气道通畅怎样保持气道通畅?一、体位的调整体位的调整身体必须整体转动,身体必须整体转动,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头、颈、躯干呈直线,头、颈、躯干呈直线,双手放于躯干两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物、领带等解开衣物、领带等1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二、清理呼吸道异物二、清理呼吸道异物2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三、畅通呼吸道三、畅通呼吸道(一)、仰头仰头举颏法举颏法压前额压前额头后仰头后仰+托下颌托下颌颈颈伸直伸直+张口张口=通畅气道通畅气道三步三步法:法:(20052005指南推荐)指南推荐)指南推荐)指南推荐)適用于一般患者適用于一般患者2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二)、(二)、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2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三)、双手抬颌法(托下颌)双手抬颌法(托下颌)托下颌法托下颌法,虽较复杂,虽较复杂,但所有医务但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掌人员均应掌握握2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四)、放置口咽通气管(四)、放置口咽通气管简易、方便、实用、易于实施和固定简易、方便、实用、易于实施和固定 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迅速打开气道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迅速打开气道,保持气道保持气道通畅通畅减轻鼻黏膜的刺激减轻鼻黏膜的刺激 吸痰过程中能不中断吸氧吸痰过程中能不中断吸氧,吸痰管能到达气吸痰管能到达气管深部管深部2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的置入方法2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大小选择口咽通气管大小选择选择大小恰当选择大小恰当过大可能阻塞喉部组织过大可能阻塞喉部组织造成损伤造成损伤过小将舌根后推阻塞气道过小将舌根后推阻塞气道2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置入方法口咽通气管置入方法先清除口和咽部分泌物,血液或呕吐先清除口和咽部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物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旋转入口腔,旋转180180使其凹面向下,前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后位于上咽部固定。或可端置于舌根后位于上咽部固定。或可正向直接置入。正向直接置入。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外,用胶布固定在唇面部以防移位或外,用胶布固定在唇面部以防移位或脱出脱出2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的护理口咽通气管的护理监测呼吸、血氧,头部和下颌保持适监测呼吸、血氧,头部和下颌保持适当位置维持气道开放当位置维持气道开放保持口咽通气管通畅,及时清除气道保持口咽通气管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及口咽腔分泌物,预防口咽通气管堵及口咽腔分泌物,预防口咽通气管堵塞。塞。口腔护理口腔护理2 2次次/天、取出口咽通气管清天、取出口咽通气管清洗洗抬高床头抬高床头45450 0利于分泌物流出,病情需利于分泌物流出,病情需要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要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2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咽通气管的护理口咽通气管的护理预防局部受压,定时取出口咽通气管,预防局部受压,定时取出口咽通气管,避免局部持续受压,避免局部持续受压,3030分钟后重新置分钟后重新置入。取出口咽通气管时注意观察患者入。取出口咽通气管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氧的变化,有心率加快及血心率、血氧的变化,有心率加快及血氧下降时立即开放气道。氧下降时立即开放气道。气道湿化,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持口气道湿化,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持口腔湿润。腔湿润。注意事项:清醒咽反射正常的患者禁注意事项:清醒咽反射正常的患者禁用用3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五)、鼻咽通气管(五)、鼻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是软橡胶无套囊导管,在鼻和咽之间是软橡胶无套囊导管,在鼻和咽之间提供气流导管。提供气流导管。用于清醒咳嗽和咽反射正常的患者用于清醒咳嗽和咽反射正常的患者3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鼻咽通气管置入方法鼻咽通气管置入方法与脸平面垂直向后将气道经鼻孔插入与脸平面垂直向后将气道经鼻孔插入插入长度:从鼻尖至外耳道口的距离插入长度:从鼻尖至外耳道口的距离注意事项:插入时尖端向外侧,以防注意事项:插入时尖端向外侧,以防损伤鼻中隔。慎用于有面部创伤的患损伤鼻中隔。慎用于有面部创伤的患者者3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六)、喉罩的应用(六)、喉罩的应用历史:喉罩于历史:喉罩于1983年由英国的麻醉师年由英国的麻醉师-ArchieBrain博士发明。博士发明。描述: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描述: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指示球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指示球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组成。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组成。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1988年正式年正式投入生产,并应用于临床。投入生产,并应用于临床。1991年获年获FDA批准用于临床,批准用于临床,2003年使用患者数年使用患者数1亿。亿。3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喉罩分类喉罩分类第一代第一代普通喉罩(普通喉罩(LMA););第二代第二代插管喉罩插管喉罩(LMA-Fastrach,IntubatingLMA,ILMA););第三代第三代双管喉罩(双管喉罩(ProSeal-LMA)。)。3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3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喉罩特点:喉罩特点: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性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吸道机械性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无需使用咽喉及肌松剂便可置入无需使用咽喉及肌松剂便可置入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便可掌3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喉罩插管方法喉罩插管方法三种插入方法:三种插入方法:1徒手插入法;徒手插入法;2使用插入工具插入法;使用插入工具插入法;3使用喉镜在软插管探条引导下插使用喉镜在软插管探条引导下插入法。入法。3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喉罩插管禁忌喉罩插管禁忌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返流误吸高度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返流误吸高度危险,习惯性呕吐返流史病人。危险,习惯性呕吐返流史病人。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它病理改变的病人。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它病理改变的病人。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通气压力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通气压力需大于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呼吸道出血的病人。呼吸道出血的病人。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有潜在呼吸道梗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有潜在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如气管受压、气管软化、咽喉阻的病人,如气管受压、气管软化、咽喉部肿瘤、脓肿、血肿等。部肿瘤、脓肿、血肿等。3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七)、气管插管(七)、气管插管建立人工通气道的可靠径路建立人工通气道的可靠径路3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其作用有:其作用有:任何体位下均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任何体位下均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呼吸管理,辅助或控制呼吸有利于呼吸管理,辅助或控制呼吸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或脓血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或脓血防止呕吐物或返流物所致误吸窒息的危险防止呕吐物或返流物所致误吸窒息的危险便于气管内给药。便于气管内给药。4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内插管术的用具气管内插管术的用具1、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现在使用的气管导管均由现在使用的气管导管均由聚聚氯氯乙乙烯烯制制成成,且且为为高高容容量、低压套囊。量、低压套囊。4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喉镜(喉镜(laryngoscopes)喉镜由喉镜片(喉镜由喉镜片(blade)、喉镜柄()、喉镜柄(handle)和灯泡(和灯泡(bulb)构成。)构成。直型喉镜直型喉镜根据喉镜片的外形根据喉镜片的外形(straightblade)弯型喉镜弯型喉镜(curvedblade)喉镜根据其大小可分喉镜根据其大小可分14个型号。个型号。4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4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其他插管用具其他插管用具1衔接管衔接管2导管芯导管芯3插管钳插管钳4牙垫牙垫5喷雾器喷雾器常用枪式喷雾器常用枪式喷雾器6.吸痰管等吸痰管等4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气管插管的适应证C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C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C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气管内分泌物C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4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禁忌证禁忌证I喉水肿喉水肿I急性喉炎急性喉炎I颈椎骨折颈椎骨折I喉头粘膜下血肿;喉头粘膜下血肿;4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内插管术分类气管内插管术分类1 1根据插管途径:根据插管途径:根据插管途径:根据插管途径:经口腔插管法经口腔插管法经口腔插管法经口腔插管法oraloral经鼻腔插管法经鼻腔插管法经鼻腔插管法经鼻腔插管法nasalnasal 经经经经 气气气气 管管管管 造造造造 口口口口 插插插插 管管管管 法法法法 tracheostomizedtracheostomized4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根据插管前的麻醉方法:根据插管前的麻醉方法:诱导插管法(诱导插管法(induction)清醒插管法(清醒插管法(awake)3.根据插管前是否显露声门:根据插管前是否显露声门:明视插管法(喉镜、纤支镜)明视插管法(喉镜、纤支镜)盲探插管法(手指、逆行)盲探插管法(手指、逆行)4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上呼吸道三轴线上呼吸道三轴线正常情况下,口轴线、正常情况下,口轴线、咽轴线、喉轴线机交咽轴线、喉轴线机交互成角,为了达到暴互成角,为了达到暴露声门的目的,必须露声门的目的,必须想办法使这三条线重想办法使这三条线重迭。迭。4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正确的插管体位正确的插管体位5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导管的深度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男性:门齿不超过22cm;女性:21cm。儿童:双唇12cm+(年龄/2)5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GlottisVocal cordsFalse vocal cordEpiglottisTrachea5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将患者仰卧,头将患者仰卧,头将患者仰卧,头将患者仰卧,头后仰,后仰,后仰,后仰,颈上抬,使口、颈上抬,使口、颈上抬,使口、颈上抬,使口、咽部咽部咽部咽部和气管成一直线。和气管成一直线。和气管成一直线。和气管成一直线。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住门齿,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住门齿,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住门齿,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住门齿,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到口腔中间到口腔中间到口腔中间到口腔中间5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显露悬雍垂。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显露悬雍垂。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会厌。会厌。5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向上提起镜片,即可显露声门5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5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5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右手持气管导管沿喉镜片压舌板凹槽放入,右手持气管导管沿喉镜片压舌板凹槽放入,到声门时轻旋导管进入气管内到声门时轻旋导管进入气管内5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把气管导管轻轻送出距声门成人把气管导管轻轻送出距声门成人46cm,并安置牙垫,拔出喉镜。并安置牙垫,拔出喉镜。5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6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固定固定6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判断判断看导管是否有气体导管是否有气体导管是否有气体导管是否有气体随呼吸进出;随呼吸进出;随呼吸进出;随呼吸进出;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察胸廓起伏情况察胸廓起伏情况察胸廓起伏情况;听听听听听诊器听双肺呼听诊器听双肺呼听诊器听双肺呼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吸音,是否对称吸音,是否对称吸音,是否对称;检测检测检测检测PetCOPetCO2 26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通气和氧合通气和氧合通气和氧合是目的气管插管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通气比插管更重要通气比插管更重要6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监监测测呼吸:频率、幅度、方式口唇、甲床、皮肤粘膜的色泽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氧饱和度:SaPO2呼末二氧化碳:呼末二氧化碳:ETCO26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并发症:插管时动作粗暴可致牙齿脱落,或损伤口鼻腔和咽喉部引起粘膜出血。用力过猛尚可造成下颌关节脱位。所以,气管插管时忌用暴力。6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可引起剧烈咳嗽、憋气或喉支气管痉挛。有时由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产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有时会引起血压剧升。6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过细则内径过小,过软则易变形,其结果都使呼吸阻力增加,甚至因压迫、扭曲而使导管堵塞。导管过粗过硬,容易引起喉头水肿,甚至引起喉头肉芽肿。插管过深误入支气管内,可引起缺氧和一侧肺不张。导管消毒不严,可引起术后并发症。6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七)、环甲膜穿刺(七)、环甲膜穿刺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塞病人,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待塞病人,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行正规气管切呼吸困难缓解后,再行正规气管切开术。开术。6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八)、气管切开(八)、气管切开适应证适应证1.各种原因的喉梗阻和颈段气管阻塞各种原因的喉梗阻和颈段气管阻塞2.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3.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病人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病人,为了便于麻醉和维持手术前后呼吸道通畅,为了便于麻醉和维持手术前后呼吸道通畅,可预防性气管切开。可预防性气管切开。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6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怎样建立通气怎样建立通气?一、用口一、用口1 1、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20052005指南要求事项)指南要求事项)指南要求事项)指南要求事项)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首次吹气首次吹气首次吹气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二口、时间应各二口、时间应各二口、时间应各22秒秒秒秒 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以后每次以后每次以后每次以后每次人工呼吸时间人工呼吸时间人工呼吸时间人工呼吸时间 1s1s,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20002000指南:迅速而强力指南:迅速而强力指南:迅速而强力指南:迅速而强力)每次吹气量每次吹气量每次吹气量每次吹气量500500600ml(6-7ml/kg)600ml(6-7ml/kg),胸部起伏,胸部起伏,胸部起伏,胸部起伏+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20002000指南:指南:指南:指南:8008001200ml1200ml)按压按压按压按压3030次、吹气次、吹气次、吹气次、吹气2 2次次次次(3030 2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8 81010次次次次/分分分分,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不强调与按压同步,尽量减少对按压的干扰减少对按压的干扰减少对按压的干扰减少对按压的干扰7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口对口对口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7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口对、口对鼻鼻人工呼吸人工呼吸7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3、口对口对管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用口对开放气道的管:口咽通气管、用口对开放气道的管:口咽通气管、气管导管、喉罩、气管切开导管等气管导管、喉罩、气管切开导管等7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7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4、口对、口对面罩面罩人工呼吸人工呼吸7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7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7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二、用简易呼吸器二、用简易呼吸器7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简易呼吸囊的易呼吸囊的组成成1 1、主要装置:、主要装置: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或气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2 2、辅助装置:、辅助装置:面罩、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面罩、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7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操作程序操作程序1.评估:评估:(1)适应证:适应证: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囊的指征,如急性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囊的指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或停用呼吸机时。机时。8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禁忌证:禁忌证: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囊的禁忌证,如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囊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腔积液等。8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2.立即通知医生。立即通知医生。3.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量1015升升/分(分(供氧浓度为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使储气袋充盈。4.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8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5.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应用。6.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呼吸囊。8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6.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用右手挤压呼吸球,突然放松呼用右手挤压呼吸球,突然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出气排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8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单单手固定面罩手固定面罩(CE手法手法)8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1)一般潮气量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儿童儿童10ml/kg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2)呼吸频率成人为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次/分,小孩分,小孩1420次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频率的协调性。的频次和患者呼吸频率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9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次/分,分,吸呼比为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潮气量略少9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8.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9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边指导病人“吸吸”、“呼呼”。5.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1 400消毒灵浸泡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分钟,凉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干、装配好备用。6.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免影响弹性。9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9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9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9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三、机械通气(呼吸机)三、机械通气(呼吸机)定定义义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氧吸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氧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和氧耗,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9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基本原理基本原理n吸吸气气时时呼呼吸吸机机将将空空氧氧混混合合气气压压入入肺肺内内,产产生生或或辅辅助助肺肺间间隙隙性性膨膨胀胀;呼呼气气时时利利用用肺肺和和胸胸廓廓的的弹弹性性回回缩缩使使肺肺或或肺肺泡泡自自动动萎萎缩缩,排排出出气气体体,产产生呼气生呼气99急救中的气道管理适应症适应症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大手术后呼吸支持大手术后呼吸支持麻醉和术中应用麻醉和术中应用100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应用指征应用指征FIO240%,PaO260mmHg,pH35bpm潮气量潮气量正常的正常的1/3肺活量肺活量0.6101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呼吸机的连接方法呼吸机的连接方法面罩、鼻罩面罩、鼻罩喉罩喉罩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造口置管气管切开造口置管102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03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04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05急救中的气道管理小结:一、气道通畅的重要性二、保证气道畅通的方法1、体位2、清除口腔异物3、托下颌4、口咽通气管5、喉罩6、气管插管7、气管切开106急救中的气道管理为通气不良患者建立通气的方法一、用口二、简易呼吸器三、机械通气107急救中的气道管理108急救中的气道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