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34582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王长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项目管理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项目管理兼职教授北京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 项目管理研究员E-mail:电 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Z205000 1Z205000 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n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n1Z20504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n1Z20505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n1Z20506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2024/6/193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2024/6/194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n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n1Z20504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n1Z20505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n1Z20506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2024/6/195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P8285)n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n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n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2024/6/196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概念 (一)职业健康安全与劳动保护n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OHS):(OHS):国际上通用的词语,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的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n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对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采取的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2024/6/197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n(二)环境n对环境如何定义,必须通过对“主体”的界定来确定环境的定义。n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认为环境:n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n这是一种把各种自然因素(包括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界定为“主体”的对环境的定义。n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认为环境:n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n这是以组织运行活动为主体,其外部存在主要是指人类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024/6/198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n(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1999)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n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都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职业健康安全发生相互作用的不健康、不安全条件和因素及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n因此,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和目标,识别与组织运行活动有关的危险源及其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对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n组织在环境管理中,应建立环境管理的方针和目标,识别与组织运行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对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2024/6/199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n(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1999)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n特别指出:n组织运行活动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一定都是有害的,有些环境因素会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无论是对环境影响有害或有益的重大环境因素,组织都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n职业健康安全一般只对有害因素(不安全因素、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在我国通常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称为安全生产管理。2024/6/1910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n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2024/6/1911n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8283)2024/6/1912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n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n是组织(企业)为达到建设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和协调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n如:(表1Z205011:2行7列、14个方面的任务)2024/6/1913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n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n不同的组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方针,为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进行以下管理工作:n建立组织机构n安排计划活动n明确各项职责及其负责的机构或者单位n说明应该负责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习惯n规定进行活动或过程的途径n确定实现的过程n提供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资源2024/6/1914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n二,建设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n(一一)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n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n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n(二二)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 n设计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和安全设施的设计,防止因设计考虑不周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024/6/1915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n二,建设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n(二二)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 n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分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n对于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n在工程总概算中,应明确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费用、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等。n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2024/6/1916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三三)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施工阶段 n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n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n对于应当拆除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拆除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涉及毗邻建筑的说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的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2024/6/1917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三三)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施工阶段 n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的资质条件,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自行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n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n分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n施工单位应依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024/6/1918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P8283)(四四)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n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n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n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n对于需要试生产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其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2024/6/19191Z20501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P8385)n(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n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工具与设备的流动性:n同一工地不同建筑之间流动;n同一建筑不同建筑部位上流动;n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又要向另一新项目动迁的流动。n2)建筑产品受不同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多:n露天作业多;n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n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变化;n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的影响。2024/6/19201Z20501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P8385)n(2)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样性。n不能按同一图纸、同一施工工艺、同一生产设备进行批量重复生产;n施工生产组织及机构变动频繁,生产经营的“一次性”特征特别突出;n生产过程中试验性研究课题多,所碰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给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因此,对于每个建设工程项目都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不可相互套用。2024/6/19211Z20501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P8385)n(3)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协调性。n(4)产品的委托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不符合性。n(5)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n(6)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环境管理的多样性和经济性。2024/6/19221Z20501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P8385)2024/6/1923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n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n1Z20504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n1Z20505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n1Z20506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2024/6/1924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P8994)n1Z20502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n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n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n1Z205024 安全检查2024/6/1925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994)n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n二,安全教育制度n三,安全检查制度n四,安全措施计划制度n五,安全监察制度n六,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n七,”三同时”制度n八,安全评价制度2024/6/1926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n安全生产责任制度;n安全教育制度;n安全检查制度;n安全措施计划制度;n安全监察制度;n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n“三同时”制度;n安全预评价制度。2024/6/1927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n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n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n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n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n纵向方面是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n横向方面是各个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全环保、设备、技术、生产、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群防群治。2024/6/1928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二、安全教育制度n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405号)和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企业安全教育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n1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n(1)企业领导的安全教育n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n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n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n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n(2)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的安全教育n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n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n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n典型事故案例剖析;n本系统安全及其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n 2024/6/1929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二、安全教育制度n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n(3)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n 行政管理干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n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n 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n 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n(4)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n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n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n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病知识、安全文件;n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n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2024/6/1930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二、安全教育制度n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n(5)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n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n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及技能、职业病和安全文化的知识;n本企业、本班组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n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n典型事故案例;n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n(1)特种作业的定义n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2024/6/1931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二、安全教育制度n(2)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n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1985),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有:n 电工作业;n 锅炉司炉;n 压力容器操作;n 起重机械操作;n 爆破作业;n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n 煤矿井下瓦斯检验;n 机动车辆驾驶;n 机动船舶驾驶和轮机操作;n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n 其他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作业。n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以上,而从事爆破作业和煤矿井下瓦斯检验的人员,年龄不得低于二十周岁;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具有本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2024/6/1932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n由于特种作业较一般作业的危险性更大,所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严格考核。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n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操作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术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上。n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操作证,并准许独立作业。n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复审期限除机动车辆驾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外,其他特种作业人员两年进行一次。凡未经复审者不得继续独立作业。2024/6/1933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3 3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n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1)(1)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n企业(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领导负责,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内容。n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级安全教育由项目级负责人组织实施,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协助,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概况,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n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内容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 问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生产事项,典型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2024/6/1934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2)(2)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时的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时的安全教育 n企业(或工程项目)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教育,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参加操作的岗位员工和有关人员,使其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安全性能及安全技术,以适应新的岗位作业的安全要求。n当组织内部员工发生从一个岗位调到另外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因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情况,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现岗位安全生产特点和要求。2024/6/1935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3)经常性安全教育n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n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n安全活动日;n安全生产会议;n事故现场会;n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2024/6/1936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三、安全检查制度n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n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n安全检查要深人生产的现场,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和员工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检查。n为保证检查的效果,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成立一个适应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需要的检查组,配备适当的力量,决不能敷衍走过场。2024/6/1937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四、安全措施计划制度n安全措施计划制度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它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企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n1 1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n具体包括:n安全技术措施n职业卫生措施n辅助用房间及设施n安全宣传教育措施2024/6/1938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2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的依据n(1)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n(2)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n(3)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采取的措施;n(4)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n(5)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n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一般步骤n(1)工作活动分类;n(2)危险源识别;n(3)风险确定;n(4)风险评价;n(5)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n(6)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充分性。2024/6/1939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五、安全监察制度n安全监察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安全卫生职责和执行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举和惩戒制度。n六、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n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处理制度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内容包括:n1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n2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统计;n3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2024/6/19401Z2050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8385)n七、“三同时”制度n“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安全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设施主要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n八、安全预评价制度n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2024/6/1941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n一,两类危险源n二,危险源辩识n三,风险评价n四,风险控制策划2024/6/1942n一,两类危险怨n(1)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环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n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的累积作用。n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3n(2)两类危险源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危险源导致事故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4n(一)第一类危险源n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5n(二)第二类危险源n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环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n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6n(三)危险源与事故n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7n二,危险源辩识n(一)危险源的类型(一)危险源的类型n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类和爆炸类.n1在平地上滑倒(跌倒);n2人员从高处坠落(包括从地平处坠入深坑);n3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n4头顶以上空间不足;n5用手举起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险源;n6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造、修理和拆除等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n7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等;n8火灾和爆炸;n9临近高压线路和起重没备伸出界外;n10可吸人的物质;n11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n12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n13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而造成伤害的物质;n14有害能最(如电、辐射、噪声以及振动等);n15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n16不适的热环境(如过热等);n17照度;n18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n19不合适的楼梯护栏和扶手;n20合同方人员的活动。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8n(二)危险源辩识(二)危险源辩识n1)危险源辨识方法n专家调查法:n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法n德尔菲(Delphi)法n安全检察表(SCL)法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49n三,风险评价n1)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n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R=p*f(表1Z205032-1:可忽略/可容许/中度/重大/不允许风险)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50n方法2(LEC方法):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L、E、C的取值参照表1Z205032-2/3/4)nS20 可忽略风险;n20=S70 可容许风险;n70=S160 中度风险;n160=S=320 不容许风险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51n(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n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n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者危险物质、隔离。n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救援措施。n2)第二类风险源的控制方法n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n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级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52n四,风险控制策划n(一一)风险控制的策划原则风险控制的策划原则n尽可能的完全消除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n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n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n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检查控制措施;n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n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n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n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性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人个防护用品;n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n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n(二二)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见见P208)1Z205022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P8994)2024/6/1953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87)n一,安全控制n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n三,主要的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简介2024/6/1954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n一,安全控制n安全生产是指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的状态。n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通常是指: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通常是隐含的)要求。n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接受程度来判定,是个相对性的概念。2024/6/1955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n(一)安全控制的概念安全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2024/6/1956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n安全控制的方针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因此安全控制的方针也应符合安全生产的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n“安全第一”是把人身的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人身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n“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安全控制最重要的思想。2024/6/1957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n(二)安全控制的目标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可包括:n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n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目标;n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n安全管理的目标。2024/6/1958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586)n(三)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n(1)控制面广;建设工程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在建造过程中流动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作业位置多变,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大,控制面广。n(2)控制的动态性:n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件性;n建设工程施工的分散性。n(3)控制系统的交叉性;n(4)控制的严谨性:n安全状况具有触发性。2024/6/1959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687)n(四)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n(1)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n按“目标管理”方法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系统内进行分解;n实行全员安全控制。n(2)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n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进行项目安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n(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n(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n(5)持续改进,直至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2024/6/1960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7)n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的基本要求n(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n(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n(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n(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n(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n(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024/6/19611Z20502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P87)n三,主要的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简介(详细见P210)n(一)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n(二)特殊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n(三)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n(四)应急措施 n1应急指挥和组织机构;n2施工场内应急计划、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n3施工场外应急计划和向外报警程序及方式;n4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疏散口装置、避难场所等;n5有足够数量并符合规格的安全进、出通道;n6急救设备(担架、氧气瓶、防护用品、冲洗设施等);n7通信联络与报警系统;n8与应急服务机构(医院、消防等)建立联系渠道;n9定期进行事故应急训练和演习。2024/6/19621Z205024 安全检查(P8587)n一,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n二,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n三,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n四,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检查2024/6/19631Z205024 安全检查(P9294)n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2024/6/19641Z205024 安全检查(P9294)n一,安全检查类型n(1)安全检查的类型:n全面安全检查n经常性检查;n专业性检查;n季节性检查;n节假日前后检查;n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2024/6/19651Z205024 安全检查(P9294)n二,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n(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n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n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n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n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n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n坚持查改结合;n建立检查档案;n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察表的种类。2024/6/19661Z205024 安全检查(P9294)n三,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n(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n查思想;n查管理;n查隐患;n查整改;n查事故处理。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2024/6/19671Z205024 安全检查(P9294)n四,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检查n(4)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的主要内容:n1安全生产奖励制度;n2安全值班制度;n3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n4危险作业管理审批制度;n5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生产、储运、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n6防护物品的发放和使用制度;n7安全用电制度;n8加班加点审批制度;n9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审批制度;n10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制度;n11危险岗位巡回检查制度;n12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024/6/1968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n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n1Z20503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n1Z20504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n1Z20505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2024/6/19691Z20503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P9497)n1Z205031 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n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2024/6/19701Z205031 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P9495)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n(1)职业伤害事故: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n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12类;n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2024/6/1971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495)n(2)职业病:经诊断因从事接触有害物质或不良环境的工作而造成的急慢性疾病,属职业病。2002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日录列出的法定职业病为10大类共115种。2024/6/1972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n一,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n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n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n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n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2024/6/1973n二,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n报告安全事故;n安全事故调查;n参加调查组单位n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的条件n事故调查组责任n安全事故处理。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4n三,安全事故统计规定:n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n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n省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年报表应按时报到国家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5n(4)伤亡事故处理规定:n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n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相关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n安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检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n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6n(5)工伤认定:n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n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n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n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n患职业病的。n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n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n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7n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n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n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n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n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的一,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n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伤亡的。n醉酒导致伤亡的。n自残或者自杀的。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8n(6)职业病处理:n1)职业病报告n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统计和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n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按规定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79n2)职业病处理n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n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n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就诊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情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n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1Z205032 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P9597)2024/6/1980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n1Z20501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n1Z2050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n1Z20503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n1Z205040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n1Z20505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2024/6/19811Z205040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P97105)n1Z205041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n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2024/6/1982n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1Z205041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P9798)2024/6/19831Z205041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P100101)n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为:n(1)涉及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该区域内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设施的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n(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n(3)建设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布局应当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n(4)应满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n(5)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应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涉及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应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措施。n(6)建设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2024/6/19841Z205041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P100101)n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为:n(7)尽量减少建设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n(8)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n(9)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工程项目,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工程项目,环保总局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公开听证结果,说明对有关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n(10)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n(11)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n(12)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n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2024/6/1985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n一,大气污染的防治n(1)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有数千种,已发现有危害作用的有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有机物。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于空气中。n1)气体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具有运动速度较大,扩散较快,在周围大气中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气体状态污染物包括分子状态污染物和蒸气状态污染物。n2)粒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又称固体颗粒污染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和固体颗粒,粒径在0.01100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通常根据粒子状态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又可分为降尘和飘尘(气溶胶、可吸入颗粒)。施工工地的粒子状态污染物主要有锅炉、熔化炉、厨房烧煤产生的烟尘。还有建材破碎、筛分、碾磨、加料过程、装卸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等。2024/6/1986n(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上述粒子状态污染物和气休状态污染物进行治理:n1)除尘技术:利用除尘设备;n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n(3)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87n二,水污染的防治n(1)水污染物主要来源:n工业污染源;n生活污染源;n农业污染源。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等。n(2)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法。n(3)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88n三,噪声污染的防治n(1)噪声的概念n1)声音与噪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频率在2020000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由声构成的环境称为“声环境”。当环境中声音对人类、动物及自然物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时,就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相反,对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声音就称之为噪声。n2)噪声的分类n噪声按照振动性质可分为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n按噪声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89n3)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影响与危害非常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n干扰人的睡眠与工作;n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n造成人的听力损失;n引起许多疾病;n此外噪声对人们的对话干扰也是相当的大的。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90n(2)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n1)声源控制: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n2)传播途径的控制:吸声、隔声、消声、减振降噪;n3)接收者的防护:防护用品;n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n5)控制强噪声的工作时间。n(3)施工现场噪声的限值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表1Z505056所示。在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得超过家国标准的限值,尤其是夜间禁止打桩作业。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91n四,固体废弃物的处理n(1)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n1)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废物体系。按照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照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n2)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n建筑渣土;n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包括散装水泥、石灰等;n生活垃圾;n设备、材料等的废弃包装材料;n粪便。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92n(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侵占土地;n污染土壤;n污染水体;n污染大气;n影响环境卫生。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93n(3)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n1)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对固体废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n2)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n回收利用;n减量化处理;n焚烧技术;n稳定和固化技术;n填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最终技术。1Z205042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P100101)2024/6/1994n五,文明施工n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和概念n1)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文明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n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n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n减少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