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培训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2982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主要微生物的主要类类群群细细菌菌第一节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细 菌菌一、细菌一、细菌二、细菌的大小与表示方法二、细菌的大小与表示方法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四、细菌的繁殖四、细菌的繁殖五、细菌的培养特征五、细菌的培养特征六、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六、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回本章目录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有一个由裸露的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有一个由裸露的DNA分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一、细菌一、细菌 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靠二分裂繁殖的单细胞原具有细胞壁,靠二分裂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核微生物。回本节目录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一)细菌的基本形态及排列方式一)细菌的基本形态及排列方式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球 状状-球球 菌菌杆杆 状状-杆杆 菌菌螺旋状螺旋状-螺旋菌螺旋菌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一)球菌(一)球菌单球菌单球菌双球菌双球菌链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四联球菌八联球菌八联球菌葡萄球菌葡萄球菌5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二)杆菌(二)杆菌长杆菌、长杆菌、杆菌、杆菌、短杆菌短杆菌双杆菌双杆菌链杆菌链杆菌“V”字型字型栅栏状栅栏状6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三)螺旋菌(三)螺旋菌弧菌:一个弯曲弧菌:一个弯曲螺菌:多个弯曲螺菌:多个弯曲螺螺菌菌弧弧菌菌7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特殊形态的细菌特殊形态的细菌8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二、细菌的大小与表示方法二、细菌的大小与表示方法以微米(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作为测量单位球菌测量直径,一般为球菌测量直径,一般为0.52杆菌测量大小:长杆菌测量大小:长 X 宽宽 一般为(一般为(15)(0.51)螺旋菌同杆菌,螺旋菌同杆菌,一般为(一般为(15)(0.31)测量方法:在显微镜下使用测微尺直接读取。测量方法:在显微镜下使用测微尺直接读取。9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三、细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拟核)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拟核)特殊结构:荚膜、鞭毛(纤毛)、芽胞特殊结构:荚膜、鞭毛(纤毛)、芽胞回本节目录10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一)细胞壁(一)细胞壁1、定义、定义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最外的一层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且略带弹性的无色透明厚实、坚韧且略带弹性的无色透明的外被。的外被。约占菌体干重的约占菌体干重的10%10%25%25%。1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2、细胞壁的生理功能、细胞壁的生理功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提高机械强度,抵抗低渗透压;提高机械强度,抵抗低渗透压;为鞭毛运动提供支点;为鞭毛运动提供支点;参与细菌内外物质交换;参与细菌内外物质交换;与抗原性、致病性、噬菌体的感染有关;与抗原性、致病性、噬菌体的感染有关;阻拦酶、抗生素等大分子进入细胞免受损伤。阻拦酶、抗生素等大分子进入细胞免受损伤。1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3、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主要成分:1)肽聚糖:三种成分聚合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分子)肽聚糖:三种成分聚合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分子 组成:组成:N-乙酰葡萄糖胺(乙酰葡萄糖胺(NAG)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NAM)短肽:四肽、五肽短肽:四肽、五肽 是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特有的成分。2)磷壁酸。)磷壁酸。回本节目录1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磷壁酸:磷壁酸:壁磷壁酸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膜磷壁酸1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 革兰氏染色法及其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及其基本原理 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提出。年,由丹麦病理学家提出。用途:用于细菌的鉴别用途:用于细菌的鉴别染色程序:染色程序:细菌涂片细菌涂片草酸胺结晶紫初染(草酸胺结晶紫初染(1分钟)分钟)碘液媒染(碘液媒染(1分钟)分钟)乙醇脱色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番红复染。复染色结果:复染色结果:不褪色:不褪色:蓝紫色蓝紫色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 褪褪 色:红色:红 色色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回本节目录15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16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细胞壁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强度较坚韧较坚韧较疏松较疏松厚度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肽聚糖层数可多达可多达560层层1-2层层肽聚糖含量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壁干重占壁干重5%-20%磷壁酸磷壁酸有有无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20%60%脂肪含量脂肪含量1%4%11%22%脂多糖脂多糖无无有有G+菌与菌与G-菌细胞壁的比较菌细胞壁的比较回本节目录17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G+菌与菌与G-菌染色机制菌染色机制:革兰氏染色反应主要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关。革兰氏染色反应主要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关。G+菌:菌:肽聚糖含量多、层次高,壁厚、网状间隙小,染色后形成肽聚糖含量多、层次高,壁厚、网状间隙小,染色后形成的草酸胺结晶紫的草酸胺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从细胞壁内洗脱出来;乙醇碘复合物就不易从细胞壁内洗脱出来;乙醇的脱水作用使壁肽聚糖层的网孔缩小,透性更低,紫色结晶留的脱水作用使壁肽聚糖层的网孔缩小,透性更低,紫色结晶留在细胞内而呈蓝紫色。在细胞内而呈蓝紫色。G-菌:菌:肽聚糖含量低、层次少,壁薄、网状间隙大,胞壁含脂质肽聚糖含量低、层次少,壁薄、网状间隙大,胞壁含脂质多;经乙醇的脱洗后,脂质溶解使壁被溶解孔隙更大,染色后多;经乙醇的脱洗后,脂质溶解使壁被溶解孔隙更大,染色后形成的草酸胺结晶紫形成的草酸胺结晶紫-碘复合物极易被洗脱出来而呈无色,经碘复合物极易被洗脱出来而呈无色,经复染呈现出红色。复染呈现出红色。18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19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G+菌与菌与G-菌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菌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项目项目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关系细胞壁的关系染色性染色性紫色紫色红色红色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抗原性抗原性主要为主要为磷壁酸磷壁酸主要为主要为外膜外膜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毒性毒性无内毒素无内毒素有内毒素有内毒素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分 脂多糖脂多糖对青霉素的对青霉素的作用作用有效有效无效无效青霉素作用部位为肽聚糖青霉素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五肽交联桥五肽交联桥对溶菌酶的对溶菌酶的作用作用有效有效无效无效溶菌酶作用部位为肽聚糖溶菌酶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聚糖骨架回本节目录20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二)细胞膜(二)细胞膜 1 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成分:磷脂双分子层 覆盖或镶嵌糖蛋白覆盖或镶嵌糖蛋白回本节目录2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2、功能:、功能:1)选择渗透性:吸收营养,排除代谢产物。)选择渗透性:吸收营养,排除代谢产物。2)参与细胞膜及壁的合成功能)参与细胞膜及壁的合成功能3)参与原核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参与原核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回本节目录2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三三)、细胞质及内含物、细胞质及内含物 细胞质是膜内无色透明黏稠状胶体,是细细胞质是膜内无色透明黏稠状胶体,是细 菌细胞的物质基础。菌细胞的物质基础。1)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2)储藏性颗粒:不同化学成分累积的)储藏性颗粒:不同化学成分累积的不溶性颗粒不溶性颗粒营养物质在环境营养充分营养物质在环境营养充分情况下的代谢积累物质。情况下的代谢积累物质。3)气泡:充满水分、盐分及不溶性颗粒)气泡:充满水分、盐分及不溶性颗粒水生菌类的结构水生菌类的结构 增加浮力,利于获得氧。增加浮力,利于获得氧。回本节目录2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四)原核:一条环状(四)原核:一条环状DNA分子双链,分子双链,高度折叠缠绕形成高度折叠缠绕形成大肠杆菌:折叠成12um,伸展达1100um。也叫核质、拟核、核区也叫核质、拟核、核区功能:信息控制中心功能:信息控制中心各种遗传性状各种遗传性状回本节目录2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质粒:遗传因子(环状质粒:遗传因子(环状DNA分子小片段)分子小片段)作用:与耐药性有关作用:与耐药性有关-R因子因子 与降解污物有关与降解污物有关 与生殖有关与生殖有关-F因子因子特点:自我复制、稳定遗传;特点: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单独转移或插入细菌单独转移或插入细菌DNA中转移。中转移。其有或无与细菌的生存无关,但影响其有或无与细菌的生存无关,但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及芽孢的形成。其次级代谢产物及芽孢的形成。25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五)芽孢芽孢(细胞特殊结构)某些细菌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椭圆形结某些细菌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椭圆形结构,对不良环境有抵抗性的休眠孢子(内生孢子)。构,对不良环境有抵抗性的休眠孢子(内生孢子)。菌体在未形成芽孢之前称或营养体。芽孢抵抗力最强。菌体在未形成芽孢之前称或营养体。芽孢抵抗力最强。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以杀死芽孢为标准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以杀死芽孢为标准。回本节目录26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1.含水量低,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含水率含水量低,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含水率40%)。)。2.具有多层厚而致密的孢膜,阻止化学药物的渗入。具有多层厚而致密的孢膜,阻止化学药物的渗入。3.皮层含有皮层含有2.6吡啶二羧酸(吡啶二羧酸(耐高温、干燥)耐高温、干燥)是芽孢特有的,使酶有很高的耐热稳定性。是芽孢特有的,使酶有很高的耐热稳定性。产生:产生:多数是在环境恶劣条件下产生的多数是在环境恶劣条件下产生的极强的生存能力。极强的生存能力。三个特性:极强的抗逆性;三个特性:极强的抗逆性;休眠的稳定性;休眠的稳定性;复苏的快捷性。复苏的快捷性。回本节目录28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芽孢的休眠期几分钟、几年、上千年等。芽孢的休眠期几分钟、几年、上千年等。各种细菌芽孢形成的位置、形状与大小在细菌鉴各种细菌芽孢形成的位置、形状与大小在细菌鉴定上是很重要的依据。定上是很重要的依据。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回本节目录29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芽孢形成的条件:芽孢形成的条件: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环境条件恶劣:环境条件恶劣:气体、养分、温度、生长因子等因素气体、养分、温度、生长因子等因素的改变有关。的改变有关。30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六、荚膜六、荚膜 细胞壁外厚约细胞壁外厚约200纳米的一层松散透明,黏纳米的一层松散透明,黏度较大的胶状物称荚膜,荚膜与周围有明显界限,度较大的胶状物称荚膜,荚膜与周围有明显界限,是细菌结构的一部分。是细菌结构的一部分。菌胶团:多个细菌的荚膜连在一起,其中菌胶团:多个细菌的荚膜连在一起,其中 包含着许包含着许 多细菌称为胶菌团。多细菌称为胶菌团。黏液层:细菌的分泌物,与周围界限不明显。黏液层:细菌的分泌物,与周围界限不明显。回本节目录3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3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荚膜的功能:荚膜的功能:荚膜的成分:多糖,少数有多肽、脂多糖,含水量荚膜的成分:多糖,少数有多肽、脂多糖,含水量 90%以上以上1)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抗体的作用;)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抗体的作用;2)贮藏营养物质;)贮藏营养物质;3)表面吸附作用;)表面吸附作用;4)透性屏障。免受其它渗透成分的侵害)透性屏障。免受其它渗透成分的侵害回本节目录3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七)鞭毛(七)鞭毛 1)鞭毛是某些细菌从体内长出纤细的丝物。)鞭毛是某些细菌从体内长出纤细的丝物。存在于所有的弧菌、螺菌的菌体上,半数的杆菌、存在于所有的弧菌、螺菌的菌体上,半数的杆菌、少数的球菌菌体上。少数的球菌菌体上。回本节目录3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2)化学组成)化学组成化学成分为鞭毛蛋白化学成分为鞭毛蛋白3)功能:)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回本节目录35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菌毛菌毛=纤毛纤毛=伞毛或须毛伞毛或须毛 比鞭毛细、短而直硬,数量比鞭毛细、短而直硬,数量多,遍布菌体表面。多,遍布菌体表面。功能:功能:细菌结合时遗传物质的交换细菌结合时遗传物质的交换通道通道性菌毛。性菌毛。病毒吸附时的位点。病毒吸附时的位点。增加细菌附着其他细菌或物增加细菌附着其他细菌或物体的能力。体的能力。菌毛菌毛鞭毛鞭毛回本节目录36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四、细菌的繁殖四、细菌的繁殖裂殖裂殖即二分裂法:即二分裂法:核质分裂:核质分裂:DNA复制成两个原核复制成两个原核 胞膜向内延伸形成质隔膜胞膜向内延伸形成质隔膜 横膈壁形成:胞壁向四周延伸并形成隔壁;横膈壁形成:胞壁向四周延伸并形成隔壁;子细胞分裂:两个子细胞分离。子细胞分裂:两个子细胞分离。37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38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五、细菌的培养特征五、细菌的培养特征(一)固体培养基菌落(一)固体培养基菌落 单个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由于固体培养基单个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由于固体培养基限制细胞运动,限制细胞运动,繁殖的细胞将以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繁殖的细胞将以母细胞为中心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菌落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菌落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是菌是菌种鉴定的依据之一种鉴定的依据之一,但也与细胞个体形态、培养基但也与细胞个体形态、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有关。种类、培养条件有关。回本节目录39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特征: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特征:1、菌落的大小、形态:圆形、丝状、不规则状、假、菌落的大小、形态:圆形、丝状、不规则状、假 根状;根状;2、侧面观察菌落隆起程度:扩展、台状、低凸状、侧面观察菌落隆起程度:扩展、台状、低凸状、乳头状;乳头状;3、菌落边缘:整齐、波状、裂叶状;、菌落边缘:整齐、波状、裂叶状;4、菌落表面状态:光滑、褶皱;、菌落表面状态:光滑、褶皱;5、表面光泽:闪光、金属光泽;、表面光泽:闪光、金属光泽;6、质地:油脂状、膜状、黏、脆;、质地:油脂状、膜状、黏、脆;7、颜色与透明度;、颜色与透明度;回本节目录40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4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特征:(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特征:可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有无鞭毛及运动。可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有无鞭毛及运动。1、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及穿刺线上部生长、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及穿刺线上部生长 好氧菌好氧菌2、细菌沿整条穿刺线生长、细菌沿整条穿刺线生长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3、细菌在穿刺线底部生长、细菌在穿刺线底部生长厌氧菌厌氧菌 只在线上生长为无鞭毛菌;在线上及周围生扩散只在线上生长为无鞭毛菌;在线上及周围生扩散生长为有鞭毛运动菌生长为有鞭毛运动菌4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 细菌的菌落小,个体之间充满水分,菌落显得细菌的菌落小,个体之间充满水分,菌落显得湿润,易被接种针挑起。湿润,易被接种针挑起。外观基本判断特征:外观基本判断特征:球菌常隆起;球菌常隆起;有鞭毛的常表面干燥皱褶,边缘不规则;有鞭毛的常表面干燥皱褶,边缘不规则;有荚膜的常表面透明,边缘光滑整齐;有荚膜的常表面透明,边缘光滑整齐;分泌色素的细菌菌落有颜色。分泌色素的细菌菌落有颜色。回本节目录4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作业:作业:1、细菌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其形态和大小是否会因培、细菌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其形态和大小是否会因培 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要点及作用机理。、试述革兰氏染色的要点及作用机理。44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